裴荣兵 祁荣圣
摘 要:城乡学校网上结对一体化集体备课实效性研究是以新课程实施为导向,主要是在教育教学理论和信息科学理论引领下,以信息化推进教育均衡化,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充分发挥现代网络技术优势,最大限度地克服城乡学校结对共建的时空限制,着重通过网络手段,逐步实现城乡学校网上一体化备课、教研、培训等,着力构建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研究和构建在校本教研活动中集体备课的模式。
关键词:城乡学校;集体备课;网上结对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6-012-2
“校校通”工程的全面实现为城乡学校网上结对一体化集体备课提供了技术基础。根据“城乡学校网上结对”要求,结对学校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进行交流磋商,共同制定“阶段计划”,制定并逐步实施“网络结对实施方案”。教师全员参加,专家引领,寓先进教育理念、模式于教学设计及应用当中,采取多形式、多层次、多平台研修,互相促进,在不同的基础上,谋求共同发展。坚持人本管理,实行分类指导,通过科学评价,启发和激励教师集体备课并改进和提高自己的工作,鼓励个人创新,倡导独特教学案,进而形成争优创先的有效机制,科学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一、构建有效的集体备课方式和管理方式,形成良性管理体系
1.加强对集体备课活动的组织领导。
城乡网上结对学校成立集体备课活动领导小组,由相关学校校长负总责,各学校所有中层干部参与所任教学科的备课组活动,校级领导班子成员要分工到集体备课组,每个集体备课组明确一名中层以上干部参与集体备课活动并作为集体备课组活动的考核人。[1]
2.建立集体备课活动小组。
城乡网上结对学校成立各年级各学科集体备课活动小组,各备课小组均设备课组长,备课组长负责对备课组任务分工、准备工作的督查和集体活动的组织、指导、落实和跟踪检查等工作。
3.保证集体备课的集中研讨时间。
坚持每周12次网络集体备课活动,每周活动总时间不少于2小时,具体时间依据实际情况采用学科交叉等方式确定。各校开学初拿出具体活动计划,做到计划落实、课题落实、人员落实、时间落实,并定期通过网络平台督查通报执行情况。
4.明确集体备课活动的内容。
平时每次集体备课活动应做到:一是对上次集体备课后个人二次备课和教后反思的检查交流;二是对本次集体备课个人初备完成情况进行检查;三是本次集体备课按课时说课、研讨。
二、改革和规范集体备课程序,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及教学反思能力
通过长期的交流学习,结合结对学校骨干教师示范课的“磨课、洗课、评课”等环节,我们对于新课程下的有效集体备课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改革和规范集体备课程序,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及教学反思能力。
1.明确集体备课指导思想。
一是集体备课必须立足于个体自备的基础上,以学科和年级备课组为单位提前一周备课。个人备课与集体研讨有机结合,查找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困惑,大家集中在一起各抒己见、集思广益。
二是在充分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前提下,集体商讨教学方法,共同研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实现资源共享。每一位组员就同一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三是兼顾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实际情况,形成个性化教学设计。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选择有价值的教学信息,融入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形成教学预案。
2.遵循集体备课基本环节。
城乡学校网上结对一体化集体备课遵循各校初备、集中研讨、二次备课等三个环节。各校初备是提高城乡学校网上结对一体化集体备课实效的前提。相关学校备课组预先写出集体备课讨论范围内的所有教学内容的每课时的教案。教案要求应视课型而定,各种教案的基本要求是:
(1)新授课:要有课题、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后记等基本环节。
(2)复习课(包括练习课):要有课题、教学目标、复习范围、重点和过程、总结、后记。
(3)讲评课(包括试卷、作业):要有课题、教学目标、讲评重点和过程。讲评过程包括:①评价题目的难度和质量,公布答卷(题)得失情况。②重点讲评题目分析。还可根据学生对知识、方法、思路等了解掌握实际情况,设计拓展性训练。③对每一类问题及时讲评总结,做好作业布置和后记。
(4)实验课:包括目的要求、实验器材准备、实验过程、结果分析、作业布置(写出实验报告)、后记。为便于上传交流,我们要求教师使用电子稿教案。
3.交流研讨是城乡学校网上结对一体化集体备课的主要方式。
参加集中研讨的教师要把一周教学内容的初备教案上传至公共平台空间或者带到校际研讨会上,结合各自初备教案参与研讨。集中研讨应主要在找不足、找问题、寻策略上下工夫,并在记录中作出充分体现。集中研讨注重的是“研”与“探”,要在交流中把备课时的隐性思维转化成显性思维,把教师静态的个人行动转化成动态的合作研讨,从而互为补充、相互促进。
集体备课要认真记录。备课组要明确专人在《集体备课记载簿》中做好记录,尤其要对研讨过程所提出的问题和不足做全面记录,对交流发言或者网络留言要记录整理,为二次备课提供丰富的素材。
二次备课是提升教案质量的重要环节,是结合集中研讨对个人初备教案的再加工。城乡网上结对学校结合集中研讨意见对初备教案作深入的推敲、斟酌并作出修改,以便具有更强的针对性,突显各校个性化的教学模式、风格,以适应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进行二次备课。二次备课的方式可以在初备教案上做旁注,做知识点的解说,做教学方法的更换,做教学片段的增删。
课堂教学后,教师还要及时地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成功的经验,二是失败的原因或不足之处,三是教学机智和技巧,四是学生创新的火花等。在集体备课活动中要安排一定的时间交流各自的教学反思,进一步发挥群体智慧,以便进一步提升今后同教学内容的备课质量。
三、加强集体备课活动的考核,促进城乡学校共建共享,实现“共赢”
1.加强过程性考核。
城乡网上结对学校不仅要考核备课组成员能否积极、准时、全程参与集体备课活动,更要关注集中研讨前后相关工作过程性的考核。一是考核集体备课组成员是否按照要求准备充分。二是要突出二次备课考核。主要考核教师个人是否做到既发挥群体智慧吸取他人有价值的意见又发挥个性特长和教学风格。具体考核可采用定期、不定期查阅备课笔记和学校领导、同组成员推门听课等方式,使工作落到实处。
2.建立教案审查制度。
注重教案质量评估,城乡网上结对学校在集体备课的前一阶段要检查各备课组的初备教案,并要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法对各自备课组活动记录和二次备课教案进行抽查,要建立教师教案教研组(备课组)周查制度、学校半月查制度,城乡网上结对学校月报制度等。
3.落实奖惩措施。
城乡网上结对学校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强化集体备课活动的奖惩措施,将教师集体备课活动的考核结果定期公布、通知本人并纳入年终考核,同时作为绩效工资分配和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
4.加强对集体备课资料的整理与归档。
备课组集体备课档案由以下几部分构成:教学进度表、集体备课活动安排表、中心发言人说课稿、集体备课记载卡、城乡学校各备课组二次备课教案及备课组检查记载。
通过城乡学校网上结对一体化集体备课的研究与实践,改变了传统备课的组织形式,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集体备课的保障机制,建设了集体备课的数字化管理专题网站,总结、提炼出集体备课的基本流程、操作方法,节省时间和精力,有利于教师抽出更多的时间去进行专业知识的提高,去从事教研教改的探索研究,给教师成长创设一个自我发展的空间;通过交流,达到最优化组合和利用的资源共享;同备课组教师的优势和特色的整合,从而达到优势互补,切实提高了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当然,研究与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仍遇到不少思维的困惑及复杂的任务,值得我们努力去探索。
[参考文献]
[1]陈晓开等译.数字化成长——网络世纪的崛起[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