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课堂知识吸收与转化实证研究*

2014-09-17 20:09付立宏闫振斌杨烜赫马云飞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吸收在校大学生转化

付立宏+闫振斌+杨烜赫+马云飞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课堂知识;吸收;转化

摘要:在校大学生课堂知识吸收与转化问题的研究比较薄弱。调查问卷覆盖全国20个省市,调查主题紧紧围绕课堂知识吸收与转化来展开。数据统计分析的工具是问卷星和Minitab。结果显示,在校大学生课堂知识吸收状况尚可,但与课堂知识转化之间存在脱节。应对之策涉及实践教育、授课技巧、师生交流、培养模式和学习态度等方面。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5-0079-05

收稿日期:2014-04-28

作者简介:付立宏(1965-),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闫振斌(1993-),郑州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2011级本科生;杨烜赫(1991-),郑州大学通信工程专业2011级本科生;马云飞(1992-),郑州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2011级本科生。

*本文是郑州大学“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2013xjxm104)的研究成果。在校大学生是指尚在高校学习且没有毕业的大学生;课堂知识是指教师在课堂(包括教室、实验室和机房)传授的知识;课堂知识吸收是指大学生通过感觉器官获取教师在课堂传授的知识后,经过大脑加工,将其融入本人知识体系之中的过程;课堂知识转化是指大学生通过学习、研究和领悟,利用已经吸收的课堂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或生产新知识的过程。在校大学生课堂知识吸收与转化水平直接反映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掌握在校大学生课堂知识吸收与转化实况,倾听大学生的诉求,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以“篇名=大学生and知识吸收”、“篇名=大学生and 知识转化”为表达式在CNKI上检索,共查得相关文献8篇。其中,付立宏和邓英[1]调研了在校大学生吸收知识的多种方式,如:上网、上课、利用图书馆、与他人交流、听讲座、社会实践、自购书刊资料、看电视等,其所论“知识”来源非常广泛;王红梅和苏庆永[2]针对在校大学生知识存储、在校大学生吸收和转化他人的学习方法做了调查分析,但未将所述“知识”定位为“课堂知识”,而且其调查对象只针对辽宁科技大学在校大学生,样本来源较单一;黄柱坚[3]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的视角探讨了影响大学生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因素和培养方式改革的方向,属于思辨式的研究;师其俊[4]、季相林[5]、钟林江和刘常山、汪尚健、吴志帆等人分别对大学毕业生的知识转化问题作了探讨或报道,其研究客体与本文主题不相吻合。可见,目前国内针对在校大学生课堂知识吸收与转化的实证研究非常缺乏。2013年7~9月,笔者以“在校大学生课堂知识吸收与转化”为主题制作问卷,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调查,期望我们的实证研究能为国内在校大学生知识吸收与转化实践以及高校知识传播行为决策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1调查方案

1.1问卷设置的原则

针对在校大学生“课堂知识吸收状况”、“影响课堂知识吸收的因素”、“课堂知识转化的效果”以及“影响课堂知识转化的因素”四方面共设计17个问题。所立问题或了解客观事实,或询问大学生的主观认识,以求多角度地获取课堂知识吸收与转化的现况、问题与诉求信息。

1.2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笔者采用实地调查和网络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实地调查在北京、天津、河南、江西和安徽五省高校进行。网络调查涉及福建、江苏、广东、陕西、四川、上海、辽宁等20个省市。共发放问卷772份,实际回收756份,其中有效问卷720份,问卷回收率97.9%,有效问卷率 95.2%。造成未回收和无效问卷的原因是工作过程中的失误和被调查者所填问卷不完整或不符合要求。被访者男生占54.72%,女生占45.28%;大一生占13.47%,大二生占21.11%,大三生占40.14%,大四生及以上占25.28%;理工科学生占64.86%,文科学生占35.14%;“985”、“211”和其他类高校的被访者分别占总数的26.52%、59.31%和14.17%。

1.3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运用专业软件,将所回收有效纸质问卷输入计算机,同网络调查所得数据进行对接、汇总。利用问卷星和Minitab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另外,为保证所提建议具有可靠性、真实性,我们选择部分老师和同学做补充调研,针对特定问题进行咨询、交流。

2调查结果展示与分析

2.1在校大学生课堂知识吸收状况

笔者通过三项客观指标,即出勤情况、听课状态和整理资料情况,以及两项主观指标,即大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知识学习的动机,全面了解在校大学生知识吸收状况。

在对被访者课堂出勤率的调查中,85%的人表示“无特殊情况按时上课”,10%的人表示“只上重要或感兴趣的课”,选择“只上专业课”、“谁点名、谁让挂科上谁的课”、“不怎么去上课”的比重微乎其微。这些数据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能够坚持按时上课,这说明“上课”能牵动大部分人的神经,但选择性上课或不上课的现象依然存在。

为了进一步了解上课时大学生的听课情况,我们又对大学生的听课状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半数大学生听课时会跑神,三分之一的人会在课堂上做与课程不相关的事情,7%的大学生经常干与课程无关的事情,如:玩手机、看闲书等。真正能够坚持认真听讲并积极参与师生互动的仅占被访者的一成。这组数据说明,虽然大学生能够做到无特殊情况按时上课,但听课不专心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大学生应该加强自律,在保证按时到课的同时提高听课效率,专心听讲并积极参与师生互动,力戒“身在曹营心在汉”,果真如此,知识吸收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整理资料、做笔记是确保课堂知识吸收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在针对大学生整理学习资料的习惯所进行的调查中,约23%的被访者表示“能够一直坚持这样做”,约55%表示“只整理、记录重要或者感兴趣的”,约20%表示“一般不这样做”。上述数据说明,多数大学生有整理资料、做笔记的好习惯,这有利于提高课堂知识吸收的效率。进一步按照不同性别来统计,我们发现女生整理学习资料的情况要明显好于男生,详细数据(见表1)。

在问及大学生对老师所讲授新知识的理解程度时,约6%表示能完全理解,约70%表示能够理解大部分,约22%和2%分别表示只能理解少部分或完全不理解。被访者中有近四分之一理解新知识有困难,这一现象不容忽视。进一步对这部分人进行分析,我们发现知识的理解程度与出勤率、听课状态和整理资料的习惯有一定的相关性。按时出勤、具有良好听课状态和整理资料习惯的被访者,明显比没有做到的被访者知识理解程度要好。可见,知识吸收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积累的连续过程。今天的知识吸收效果是以过去的知识掌握为基础的,良好的学习态度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知识吸收。故对大学生而言,养成认真听课、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将能大大提高知识吸收的效率。

付立宏,闫振斌,杨烜赫,马云飞:在校大学生课堂知识吸收与转化实证研究*付立宏,闫振斌,杨烜赫,马云飞:在校大学生课堂知识吸收与转化实证研究*为了解大学生知识吸收的动机,我们又询问被访者学习知识最主要的用途。其中,选择“为工作做准备”的占44.44%,选择“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占14.17%,选择“获得大学文凭”的占12.64%,选择“为科学研究做准备”的占7.78%,选择“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占8.06%,选择“其他”的占12.92%。在选择“其他”的被访者中,相当一部分人表示要为今后的学习深造做准备。上述数据表明,大学生学习知识的动机是多元化的,谋职、学术研究、兴趣爱好等都是学习知识的动机,整体动机良好。

endprint

2.2影响在校大学生课堂知识吸收的因素

笔者设计了8种巩固课堂知识的方式,对在校大学生采用及有待加强的方式进行调查(见表2)。

表1在校大学生整理学习资料、做笔记情况选项整体情况男生女生总是这样,并一直坚持22.50%19.80%25.77%只整理记录重要或感兴趣的54.72%47.97%62.88%写下来太麻烦,一般不会这样做20.14%29.44%8.90%其他2.64%2.79%2.45%表2八种巩固课堂知识的方式选项大学生采用

的方式大学生认为有待

加强的方式网络资源39.58%33.89%讲座培训10.97%27.92%独立思考66.67%30.69%定期复习66.25%32.92%实验、实习15.69%32.64%与老师交流14.58%50.97%与同学交流43.19%25.56%去图书馆查资料39.31%33.75%表2中数据显示,“独立思考”、“定期复习”是大学生巩固课堂知识的主要方式。“讲座培训”、“实验实习”和“与老师交流”是最为薄弱的三种巩固课堂知识的方式。其中“与老师交流”也是大学生眼中最迫切需要加强的选项。笔者认为,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大学学习环境的改变。上中学时,在校时间被安排得很满,老师经常在身边督促。到了大学,个人可支配时间增加,一般只在上课时见到老师,师生之间交流的时间明显减少。这一现象应引起高校教师的重视,教师要尽可能多提供一些师生见面的机会,增加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成分,给予大学生更多交流的机会。

在调查“造成课堂知识理解和吸收困难的原因”时,被访者反映最突出的三个问题是老师讲课技巧不够娴熟、实践机会不足和学习兴趣不浓,分别占54.17%、52.78%和47.92%。反映上述三个问题的学生人数比例都在五成左右,数量惊人,值得高校及有关教师注意。

在调查课堂知识联系实际的情况时,12.5%的被访者表示“经常”,46.39%选择了“有时”,34.86%选择了“很少”,6.25%选择了“几乎不”。四成大学生不能通过联系实际来帮助课堂知识吸收,近五成大学生也只是“有时”通过联系实际来巩固课堂知识,这一状况不容乐观,估计与上文所述的学习兴趣、实践机会等因素有关。

现在有些人认为考试是僵化的、不科学的,不能反映真实的知识掌握程度,但目前仍然将考试作为考察学生的主要手段。到底考试能否反映课堂知识吸收水平呢?对此笔者进行了调查。71.53%的被访者认为考试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知识吸收水平,3.06%的被访者表示完全能够,25.42%的认为考试根本不能反映知识吸收水平。应该说,绝大多数被访者对考试还是持肯定态度。在后续补充调研中,笔者选取一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交流,多数表示考试对于学习是有意义的。因为考前需要将所学知识重新复习,在这个过程中模糊的知识变清晰了,以前没搞懂的现在搞懂了,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更加系统了。可见,考试不仅能检验还能督促知识吸收。尽管考试确实带有不科学的因素,但在目前环境下考试仍应该受到大学生的重视,得到坚决的贯彻和执行。

2.3在校大学生课堂知识转化的效果

课堂知识吸收可以算是掌握了知识,但是这一过程并不能创造价值。要实现知识的价值,就必须将其运用于实践,包括物质生产实践、精神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笔者针对在校大学生课堂知识转化效果做了调查,结果参(见表3)。

表3在校大学生课堂知识转化形式

选项比 例运用课堂知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43.33%制作出优秀的课程设计作品(如:程序、模型等)18.89%运用课堂知识实施过自己的独到想法26.39%搞出发明创造(含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7.36%获得校级以上科学技术竞赛奖项5.42%在报刊上正式发表文学、艺术或科学作品7.78%其他2.50%表4影响在校大学生课堂知识转化的因素

选项影响较大的因素有待加强的因素个人态度与能力79.03%45.28%学校设施与政策37.22%47.08%教师能力与方法53.33%53.06%周边的学习氛围54.58%40.56%个人兴趣与需求68.19%34.72%其他0.69%2.5%表3列出了几种常见课堂知识转化经历或成果,其中取得发明创造、科技竞赛获奖或者发表论文等实质性成果的比例很低,但单纯依此并不能直接推论出课堂知识转化效果就差。“运用课堂知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制作出优秀的课程设计作品”、“运用课堂知识实施过自己的独到想法”三者比例相对较高,且均属于知识转化的经历。这种经历虽未得到正规机构的认证,但实质仍是将课堂学习的知识用于实践,也是课堂知识转化的一种表现。在补充调研中,很多同学表示曾经参加过竞赛、创业计划大赛、挑战杯等活动,在比赛中也制作过作品或撰写过论文,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并未获得奖项或将论文正式发表,但这些经历中课堂知识确实得到转化,所以评判知识转化效果应综合经历和实质性的成果两方面来看。进一步按照专业类别要素进行分析,笔者发现在取得的知识转化成果中,理工科学生更倾向于取得发明创造,文科生更多的是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这可能与被访者的专业性质和特点有关。进一步询问被访者课堂知识转化成果的数量时,近六成的被调查者所取得的知识转化成果数量较少,另有三成暂时没有成果,拥有很多或较多成果的所占比例不超过10%。考虑到被访者所处年级可能会影响到成果数量,笔者在按年级要素进行分析时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取得知识转化成果的数量也随之增多。以上数据说明,大学生知识转化效果多体现为某种知识转化经历,实质性成果并不多见。

在调查被访者的知识转化效果中,笔者设置了“很好”、“较好”、“较差”、“很差”四个不同层次的选项让被访者选择,59.58%认为自己的知识转化效果“较差”,16.94%认为“很差”,两者之和占总被访人数的76.52%,仅有21.39%和2.08%的被访者认为自己的转化效果“较好”或“很好”。由此可见,实现课堂知识转化并不容易。诚然,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可能要等到毕业后才转化自己在校期间吸收的课堂知识,也就是说课堂知识转化存在滞后效应。但是,在校期间仍存在许多转化课堂知识的机会,再考虑到知识的时效性因素,在校期间尽可能多地从事知识转化实践既能做到学以致用,巩固课堂知识,又能锻炼自己的能力,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较坚实的基础,可谓一举多得。结合前面知识吸收的调研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知识吸收做得好的被访者,知识转化的效果明显优于其他被访者。这说明知识转化是以知识吸收为基础的,良好的知识吸收将有力地促进知识转化。

2.4影响在校大学生课堂知识转化的因素

在校大学生课堂知识转化牵涉到很多方面。为了解“目前哪些方面对课堂知识转化的效果影响较大”,又有“哪些方面是有待加强”的,笔者针对个人、老师、学校、环境等因素设置选项,调查结果(见表4)。

由表4可以看出,影响较大的因素除学校因素不到40%外,其余各因素比例都在50%以上,这说明大学生非常认同它们的影响力。其中,个人的态度与能力、兴趣与需求对知识转化的效果影响最大。在关于有待加强因素的提问中,“老师的能力与方法”所占比例最高。大学生对老师教学技巧提升的愿望是最迫切的,这一诉求也与调查“课堂知识吸收中遇到的困难”时所反映的问题是一致的。基于此,笔者认为,一方面大学生应该看到课堂知识学习的重要意义,努力发现和挖掘课堂知识吸收与转化过程中的乐趣;另一方面老师也应努力改善教学技巧,提升业务水平。只有双管齐下,才能取得显著成效。

endprint

研究资料显示[6],目前大学生中合作现象并不普遍,但是合作的意义是不容小觑的。合作不仅能提升课堂知识的转化效率,而且会对为人处世产生深远影响。在问及“在课堂知识转化过程中是否需要与他人合作”时,80.28%的被访者肯定地表示需要与他人合作,7.78%认为不需要,11.94%认为无所谓。这组数据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主观上是有合作意愿的。为此,教师和高校应鼓励合作,加强对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如学习小组、设置多人参与类项目等方式,让广大学生参与到课堂知识合作转化实践中去,体验合作,学会合作。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大学生课堂知识转化诉求,我们设置了一道开放性问题,即“被访者眼中最能提升当代大学生知识转化水平的措施”。按词频进行提取汇总后显示,首先,最受期待的措施是实践的机会。被访者表示,要取得好的知识转化效果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多参加实践活动。其次,勤于思考、提高学习兴趣、改变老师授课技巧也多次被提及。另外,还有个别被访者提出大师教学、小组学习、出国交流、改良学风等观点,这值得有关各方深思。

3几点启示

从上述调研数据的展示与分析中,不难看出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课堂知识吸收尚可,但课堂知识转化不容乐观,课堂知识吸收与转化之间存在脱节现象。为此,笔者有以下几点设想。

3.1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教育

在统计分析问卷过程中,笔者感受最深的是在校大学生对于实践的强烈渴望。知识的学习如果单纯依靠语言文字的描述、抽象的想象,而不去亲身体验,这样的学习无异于纸上谈兵。加强大学生的实践教育可以从“实验”和实习两方面着手。

课程学习是在校大学生的主要任务。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再加上校规的约束,开课周期内学生一般不能外出,但可以加强校内“实验”。此处的“实验”不仅包括实验室内的实验,而且包括实验室外的实验,如: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数学建模比赛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实践活动。通过参加上述活动,大学生的课堂知识得到巩固加深,知识真正转化为技能或成果。为保证实践教育的推进,第一,高校应加大资金投入,保证“实验”进行的客观条件。第二,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鼓励学生参与,在大学生遇到困难时予以帮助。第三,大学生自己应该勤于动脑、勤于动手,积极参与到各项实践活动中去。

寒暑假期间,大学生不再受限于校内,客观上有时间参与到实习中去。但相关研究表明,大学生寻找实习单位困难、实习效果差是大学生实习的主要难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和用人单位应该有所行动。就校方来说,一方面高校应该出面同用人单位沟通,为学生搜集各类实习信息,并逐步同用人单位建立长效的实习生推荐机制,及时将实习信息向学生发布;另一方面高校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实习指导,讲授礼仪知识、增强实习的目的性,以强化实习的效果。就用人单位而言,一方面用人单位应认识到接收大学生实习不仅是尽一份社会责任,而且有助于本单位便捷地招聘到优秀员工;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应建立实习生运作机制,加强与高校的沟通和协作。

3.2改善授课技巧,增进师生交流

教师的授课方式是一个技巧性问题,好的授课方式能使学生产生兴趣,让其更加乐于参与到对课程的学习当中去,从而提升课堂知识吸收效果,促进课堂知识的转化。笔者认为,应该对学生意见较大的教师进行讲课技巧培训,组织年轻教师与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交流,向老教师学习经验。另外,教学评价系统是师生沟通的一个重要平台,但目前普遍存在利用率不高的现象。因此,高校应该加强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设,让广大师生参与到相互评价中来共同探讨、相互切磋,最终找到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授课技巧。

关于师生交流不足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大学客观环境的改变,如:大学教师不坐班、许多教师不住在校园内等。交流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一方面老师应增加课堂上的互动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观点;另一方面学生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利用课间或课后同老师交流。另外,必要时教师可以开设交流答疑课,这样也能够保证师生交流的时间。

3.3改变培养模式,提振学习兴趣

调查中,被访者普遍认为在课堂知识吸收和转化过程中兴趣是关键,但事实上很多同学对学习课堂知识没有兴趣。根据开放性问题和后续补充调查的结果,没有兴趣的人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人对专业前景不清楚,感到迷茫。对此,首先,可以在新生入学时开设导引类讲座专门介绍专业及其发展前景,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其次,专业课教师可在课程中穿插恳谈自己从事本专业的经历、体会和取得的成就,现身说法,尽早帮助大学生树立信心。最后,院系可邀请校友中的成功人士回母校给学生做报告,将丰富的社会阅历和活生生的成功事实呈现给学生,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第二类人不喜欢本专业。鉴于目前社会更多倾向于聘用复合型人才,高校可以实行“大平台招生,宽口径培养”的模式推迟专业细分的时间,让大学生有一定的选择权。此外,高校还应加强双学位与选修课程的建设力度,给大学生学习不同学科知识的机会。这样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将趋向多元化、立体化,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3.4端正学习态度,主动交流合作

课堂知识吸收与转化的主体是学生,在此过程中学生起决定性作用。不论社会、学校和老师如何努力,如果个人的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不够勤奋,则无论如何都不能顺利完成课堂知识的吸收与转化。另外,在补充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大学生虽然希望与老师交流,希望与他人合作,但缺乏主动性。因此,大学生应鼓足勇气,不要怕说错话,大胆同老师交流,同时积极投身到与同学、老师或他人的合作中去,这样不仅能学到知识,更能提升信心,增强交流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课堂知识吸收是课堂知识转化的基础,课堂知识转化反过来可以带动课堂知识吸收,二者相辅相成。课堂知识的吸收与转化好比车的“后轮”和“前轮”,只有双轮齐动,密切配合,课堂知识吸收与转化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付立宏,邓英.大学生知识吸收行为现状调查与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10(5):83-86.

[2]王红梅,苏庆永.大学生知识转化及应用调查分析[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2(2):205-209.

[3]黄柱坚.对大学生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培养方式的探索[J].教育探索,2013(5):48-50.

[4]师其俊.怎样把大学生的知识转化为能力[J].天津金融月刊,1987(1):24-26.

[5]季相林.关于大学生知识转化滞后的思考[J].交通高教研究,1994(2):75-78.

[6]李颖,袁利.大学生合作精神状况的调查和思考[J].学理论,2010(19):111-113.

(编校:崔萌)

endprint

研究资料显示[6],目前大学生中合作现象并不普遍,但是合作的意义是不容小觑的。合作不仅能提升课堂知识的转化效率,而且会对为人处世产生深远影响。在问及“在课堂知识转化过程中是否需要与他人合作”时,80.28%的被访者肯定地表示需要与他人合作,7.78%认为不需要,11.94%认为无所谓。这组数据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主观上是有合作意愿的。为此,教师和高校应鼓励合作,加强对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如学习小组、设置多人参与类项目等方式,让广大学生参与到课堂知识合作转化实践中去,体验合作,学会合作。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大学生课堂知识转化诉求,我们设置了一道开放性问题,即“被访者眼中最能提升当代大学生知识转化水平的措施”。按词频进行提取汇总后显示,首先,最受期待的措施是实践的机会。被访者表示,要取得好的知识转化效果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多参加实践活动。其次,勤于思考、提高学习兴趣、改变老师授课技巧也多次被提及。另外,还有个别被访者提出大师教学、小组学习、出国交流、改良学风等观点,这值得有关各方深思。

3几点启示

从上述调研数据的展示与分析中,不难看出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课堂知识吸收尚可,但课堂知识转化不容乐观,课堂知识吸收与转化之间存在脱节现象。为此,笔者有以下几点设想。

3.1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教育

在统计分析问卷过程中,笔者感受最深的是在校大学生对于实践的强烈渴望。知识的学习如果单纯依靠语言文字的描述、抽象的想象,而不去亲身体验,这样的学习无异于纸上谈兵。加强大学生的实践教育可以从“实验”和实习两方面着手。

课程学习是在校大学生的主要任务。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再加上校规的约束,开课周期内学生一般不能外出,但可以加强校内“实验”。此处的“实验”不仅包括实验室内的实验,而且包括实验室外的实验,如: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数学建模比赛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实践活动。通过参加上述活动,大学生的课堂知识得到巩固加深,知识真正转化为技能或成果。为保证实践教育的推进,第一,高校应加大资金投入,保证“实验”进行的客观条件。第二,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鼓励学生参与,在大学生遇到困难时予以帮助。第三,大学生自己应该勤于动脑、勤于动手,积极参与到各项实践活动中去。

寒暑假期间,大学生不再受限于校内,客观上有时间参与到实习中去。但相关研究表明,大学生寻找实习单位困难、实习效果差是大学生实习的主要难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和用人单位应该有所行动。就校方来说,一方面高校应该出面同用人单位沟通,为学生搜集各类实习信息,并逐步同用人单位建立长效的实习生推荐机制,及时将实习信息向学生发布;另一方面高校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实习指导,讲授礼仪知识、增强实习的目的性,以强化实习的效果。就用人单位而言,一方面用人单位应认识到接收大学生实习不仅是尽一份社会责任,而且有助于本单位便捷地招聘到优秀员工;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应建立实习生运作机制,加强与高校的沟通和协作。

3.2改善授课技巧,增进师生交流

教师的授课方式是一个技巧性问题,好的授课方式能使学生产生兴趣,让其更加乐于参与到对课程的学习当中去,从而提升课堂知识吸收效果,促进课堂知识的转化。笔者认为,应该对学生意见较大的教师进行讲课技巧培训,组织年轻教师与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交流,向老教师学习经验。另外,教学评价系统是师生沟通的一个重要平台,但目前普遍存在利用率不高的现象。因此,高校应该加强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设,让广大师生参与到相互评价中来共同探讨、相互切磋,最终找到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授课技巧。

关于师生交流不足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大学客观环境的改变,如:大学教师不坐班、许多教师不住在校园内等。交流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一方面老师应增加课堂上的互动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观点;另一方面学生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利用课间或课后同老师交流。另外,必要时教师可以开设交流答疑课,这样也能够保证师生交流的时间。

3.3改变培养模式,提振学习兴趣

调查中,被访者普遍认为在课堂知识吸收和转化过程中兴趣是关键,但事实上很多同学对学习课堂知识没有兴趣。根据开放性问题和后续补充调查的结果,没有兴趣的人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人对专业前景不清楚,感到迷茫。对此,首先,可以在新生入学时开设导引类讲座专门介绍专业及其发展前景,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其次,专业课教师可在课程中穿插恳谈自己从事本专业的经历、体会和取得的成就,现身说法,尽早帮助大学生树立信心。最后,院系可邀请校友中的成功人士回母校给学生做报告,将丰富的社会阅历和活生生的成功事实呈现给学生,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第二类人不喜欢本专业。鉴于目前社会更多倾向于聘用复合型人才,高校可以实行“大平台招生,宽口径培养”的模式推迟专业细分的时间,让大学生有一定的选择权。此外,高校还应加强双学位与选修课程的建设力度,给大学生学习不同学科知识的机会。这样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将趋向多元化、立体化,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3.4端正学习态度,主动交流合作

课堂知识吸收与转化的主体是学生,在此过程中学生起决定性作用。不论社会、学校和老师如何努力,如果个人的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不够勤奋,则无论如何都不能顺利完成课堂知识的吸收与转化。另外,在补充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大学生虽然希望与老师交流,希望与他人合作,但缺乏主动性。因此,大学生应鼓足勇气,不要怕说错话,大胆同老师交流,同时积极投身到与同学、老师或他人的合作中去,这样不仅能学到知识,更能提升信心,增强交流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课堂知识吸收是课堂知识转化的基础,课堂知识转化反过来可以带动课堂知识吸收,二者相辅相成。课堂知识的吸收与转化好比车的“后轮”和“前轮”,只有双轮齐动,密切配合,课堂知识吸收与转化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付立宏,邓英.大学生知识吸收行为现状调查与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10(5):83-86.

[2]王红梅,苏庆永.大学生知识转化及应用调查分析[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2(2):205-209.

[3]黄柱坚.对大学生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培养方式的探索[J].教育探索,2013(5):48-50.

[4]师其俊.怎样把大学生的知识转化为能力[J].天津金融月刊,1987(1):24-26.

[5]季相林.关于大学生知识转化滞后的思考[J].交通高教研究,1994(2):75-78.

[6]李颖,袁利.大学生合作精神状况的调查和思考[J].学理论,2010(19):111-113.

(编校:崔萌)

endprint

研究资料显示[6],目前大学生中合作现象并不普遍,但是合作的意义是不容小觑的。合作不仅能提升课堂知识的转化效率,而且会对为人处世产生深远影响。在问及“在课堂知识转化过程中是否需要与他人合作”时,80.28%的被访者肯定地表示需要与他人合作,7.78%认为不需要,11.94%认为无所谓。这组数据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主观上是有合作意愿的。为此,教师和高校应鼓励合作,加强对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如学习小组、设置多人参与类项目等方式,让广大学生参与到课堂知识合作转化实践中去,体验合作,学会合作。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大学生课堂知识转化诉求,我们设置了一道开放性问题,即“被访者眼中最能提升当代大学生知识转化水平的措施”。按词频进行提取汇总后显示,首先,最受期待的措施是实践的机会。被访者表示,要取得好的知识转化效果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多参加实践活动。其次,勤于思考、提高学习兴趣、改变老师授课技巧也多次被提及。另外,还有个别被访者提出大师教学、小组学习、出国交流、改良学风等观点,这值得有关各方深思。

3几点启示

从上述调研数据的展示与分析中,不难看出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课堂知识吸收尚可,但课堂知识转化不容乐观,课堂知识吸收与转化之间存在脱节现象。为此,笔者有以下几点设想。

3.1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教育

在统计分析问卷过程中,笔者感受最深的是在校大学生对于实践的强烈渴望。知识的学习如果单纯依靠语言文字的描述、抽象的想象,而不去亲身体验,这样的学习无异于纸上谈兵。加强大学生的实践教育可以从“实验”和实习两方面着手。

课程学习是在校大学生的主要任务。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再加上校规的约束,开课周期内学生一般不能外出,但可以加强校内“实验”。此处的“实验”不仅包括实验室内的实验,而且包括实验室外的实验,如: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数学建模比赛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实践活动。通过参加上述活动,大学生的课堂知识得到巩固加深,知识真正转化为技能或成果。为保证实践教育的推进,第一,高校应加大资金投入,保证“实验”进行的客观条件。第二,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鼓励学生参与,在大学生遇到困难时予以帮助。第三,大学生自己应该勤于动脑、勤于动手,积极参与到各项实践活动中去。

寒暑假期间,大学生不再受限于校内,客观上有时间参与到实习中去。但相关研究表明,大学生寻找实习单位困难、实习效果差是大学生实习的主要难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和用人单位应该有所行动。就校方来说,一方面高校应该出面同用人单位沟通,为学生搜集各类实习信息,并逐步同用人单位建立长效的实习生推荐机制,及时将实习信息向学生发布;另一方面高校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实习指导,讲授礼仪知识、增强实习的目的性,以强化实习的效果。就用人单位而言,一方面用人单位应认识到接收大学生实习不仅是尽一份社会责任,而且有助于本单位便捷地招聘到优秀员工;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应建立实习生运作机制,加强与高校的沟通和协作。

3.2改善授课技巧,增进师生交流

教师的授课方式是一个技巧性问题,好的授课方式能使学生产生兴趣,让其更加乐于参与到对课程的学习当中去,从而提升课堂知识吸收效果,促进课堂知识的转化。笔者认为,应该对学生意见较大的教师进行讲课技巧培训,组织年轻教师与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交流,向老教师学习经验。另外,教学评价系统是师生沟通的一个重要平台,但目前普遍存在利用率不高的现象。因此,高校应该加强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设,让广大师生参与到相互评价中来共同探讨、相互切磋,最终找到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授课技巧。

关于师生交流不足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大学客观环境的改变,如:大学教师不坐班、许多教师不住在校园内等。交流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一方面老师应增加课堂上的互动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观点;另一方面学生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利用课间或课后同老师交流。另外,必要时教师可以开设交流答疑课,这样也能够保证师生交流的时间。

3.3改变培养模式,提振学习兴趣

调查中,被访者普遍认为在课堂知识吸收和转化过程中兴趣是关键,但事实上很多同学对学习课堂知识没有兴趣。根据开放性问题和后续补充调查的结果,没有兴趣的人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人对专业前景不清楚,感到迷茫。对此,首先,可以在新生入学时开设导引类讲座专门介绍专业及其发展前景,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其次,专业课教师可在课程中穿插恳谈自己从事本专业的经历、体会和取得的成就,现身说法,尽早帮助大学生树立信心。最后,院系可邀请校友中的成功人士回母校给学生做报告,将丰富的社会阅历和活生生的成功事实呈现给学生,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第二类人不喜欢本专业。鉴于目前社会更多倾向于聘用复合型人才,高校可以实行“大平台招生,宽口径培养”的模式推迟专业细分的时间,让大学生有一定的选择权。此外,高校还应加强双学位与选修课程的建设力度,给大学生学习不同学科知识的机会。这样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将趋向多元化、立体化,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3.4端正学习态度,主动交流合作

课堂知识吸收与转化的主体是学生,在此过程中学生起决定性作用。不论社会、学校和老师如何努力,如果个人的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不够勤奋,则无论如何都不能顺利完成课堂知识的吸收与转化。另外,在补充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大学生虽然希望与老师交流,希望与他人合作,但缺乏主动性。因此,大学生应鼓足勇气,不要怕说错话,大胆同老师交流,同时积极投身到与同学、老师或他人的合作中去,这样不仅能学到知识,更能提升信心,增强交流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课堂知识吸收是课堂知识转化的基础,课堂知识转化反过来可以带动课堂知识吸收,二者相辅相成。课堂知识的吸收与转化好比车的“后轮”和“前轮”,只有双轮齐动,密切配合,课堂知识吸收与转化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付立宏,邓英.大学生知识吸收行为现状调查与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10(5):83-86.

[2]王红梅,苏庆永.大学生知识转化及应用调查分析[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2(2):205-209.

[3]黄柱坚.对大学生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培养方式的探索[J].教育探索,2013(5):48-50.

[4]师其俊.怎样把大学生的知识转化为能力[J].天津金融月刊,1987(1):24-26.

[5]季相林.关于大学生知识转化滞后的思考[J].交通高教研究,1994(2):75-78.

[6]李颖,袁利.大学生合作精神状况的调查和思考[J].学理论,2010(19):111-113.

(编校:崔萌)

endprint

猜你喜欢
吸收在校大学生转化
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现代视野
地方院校在校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状况实证研究
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协调机制研究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人体的吸收功能》说课设计
镉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及对其它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在校大学生兼职权益侵权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