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际间交往的不断增加,英语作为交往的桥梁,其作用日益突出,能准确﹑流利地使用英语进行自由交流便成为当代学生的追求。英语教师应顺应时代要求,关注学生口语的提高,关注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本文试从情感因素的角度去分析,提升free talk的作用,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
关键词:情感因素;学习兴趣;口语表达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8-0090-02
一、引言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笔者在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发现,在面临中考的压力下,英语的教学中心仍然围绕着知识的传授。笔者认为,真正的英语学习不应只是片面地追求语言知识的掌握,而应从听说读写多方面来提升语言的综合运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注意会采用free talk的活动形式,来培养学生说的习惯,借此契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效率。
二、对情感因素的认识
影响学生口语能力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认知和情感两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以Rogers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学家强调:学习包括认知和情感两方面,认为只有让智能与情感相结合,人的学习意义才完整。认知心理学及二语习得理论把语言学习和情感结合起来,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说强调:输入是语言习得的起因,但足够的输入不能等同于对语言的良好掌握,而且情感也影响着它。情感因素就像一扇无形的屏风,影响着学生对输入信息的接收,特别是消极情感,对语言输入有较强的过滤作用。在影响学习的情感因素中,学习的动机﹑自信心和焦虑所起的作用最强,只有认真把握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情感因素,消除消极因素,才能长期有效地开展free talk活动,逐步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1.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一种内驱力,它激励和引导学习者进行学习,是学习的先决条件。不可否认,学习动机越强,学生的学习会越认真。研究表明:具有强烈动机的学生往往具有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坚强的学习毅力(王笃勤,2002)。学习动机与学习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动机推动着学习行为的产生,而成功的学习体验又可增加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口语训练中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开口说话的动机(梁伟,2010)。
2.自信心。自信心是人对自身能力的认识评价而形成的较稳定的内心体验。它是一股强大的力量,使人展开积极的行动,向着目标不懈努力。不难发现,自信心强的学生表现得更为活跃,勇于开口、不怕出错。而信心不足的学生则较为保守,怕抛头露面。怕犯错误而被别人取笑的心理阻碍着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语言教学活动(章兼中,俞红珍,1998)。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鼓励他们回到活动中来。要能正确评价学生的表现,细心去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耐心引导学生开展活动。
3.焦虑。焦虑是因紧张而引起的情绪体验。由于担心在口语练习中会表现不好而遭到别人的讥笑所引起的焦虑在多数学生身上都能看到,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正常发挥。因焦虑而引起的恐惧害怕最终会给学生身心造成极大伤害,所以降低焦虑在口语练习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教学启示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尤其在农村中学,Free talk的作用不容小视,教师应根据英语这门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告诉他们语言只有通过表达交流才能深入和发展(施良方等,1999)。在活动中,教师要充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并根据情感过滤假设的启示,采取策略,提升free talk在英语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1.注意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英语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学好英语,在某种程度上它决定着个人发展的广度与深度。教师要通过一些鲜活的事迹让学生明白英语口语的重要性。此外,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精心创设情境,选择学生所喜爱的、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一旦他们的表现欲被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得以开启。
2.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把握住学生的个性需求,培养其活动中的自信心。在free talk开展初期,简单地模仿人物对话是多数学生所喜爱的。机械的口语训练可以可提高成功率,增加学生的成就感。教师以此为契机,鼓励学生大胆模仿,展现自己。必要时,教师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学生只有对活动的成功有把握时,才能表现得更加自信。当然,教师对学生的错误应给予一定的宽容和理解,以保护他们的自尊。Stanley研究指出,自尊心弱的人对成功的期待值低,不愿发表意见。因此,教师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只有这样,学生在活动中会更专心,都希望在free talk这条“星光大道”上展露自己的风采。
3.采取策略,消除焦虑。紧张的学习环境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也会导致学生感到恐惧害怕,产生焦虑不安的心情,这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口语输出。首先要注意在free talk开展初期,为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减轻多数学生害怕失败的心理,让口语基础较突出的学生先开展活动。活动中,学生们良好的表现、教师积极的评价,以及那些鼓励性的话语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内心的焦虑,这有助于学生对活动的认识,心中“试一试”的渴望油然而生。其次,要尊重爱护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间的亲切感能激发学生学习,也可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渐渐丢掉思想包袱,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培根曾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发挥好引导者的作用,不断提升free talk的作用。同时关注活动中学生的变化,真正做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参考文献:
[1]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梁伟.“提高农村中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情感策略”[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0,(4).
[3]章兼中,俞红珍.英语教育心理学[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陈云昆(1976-),男,安徽马鞍山人,安徽省和县第四中学,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二级教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