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分析

2014-09-16 02:18李彦菊,王立志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8期
关键词:小组学习实效性中学

李彦菊,王立志

摘要:针对现阶段我国中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分析了教师方面和学生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教师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对合作学习认识的不足,评价不得体,时间掌控分配不合理,学生合作缺乏主动性和协调性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对策为:教师更新观念,转变角色,灵活组建合作小组,有区别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客观公正地对合作学习小组进行评价,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明确目标要求,保证小组有足够的合作时间

关键词:小组学习;中学;实效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8-0230-03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为核心,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方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善班级内的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体系[1]。美国约翰逊大学的斯莱文教授认为:“合作学习使之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据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近几年合作学习在我国的课堂教学中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和组织形式,如何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是目前广大教师和学者所关注的一个课题。多年来,我国的课堂学习均是班级授课制,学生坐在教室里专心听讲,老师站在讲台努力讲。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形式单调,内容枯燥。不利于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不利于发展学生的独立思维。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现代意义上的新的教学策略能营造具有积极情感的课堂学习气氛,减轻学习焦虑、促进交流、加强学习动机、增强学习者的自信、提供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和输出[2]。因此,近年来这种学习教学方法在我国境内得到广泛的推广。但是,现在的课堂小组讨论过于泛滥,表面上热闹非凡,实则收效甚微,大多流于形式,实效性较差。要真正落实、完善这一学习环节,还需要广大教师提高对这种学习方式的认识,克服在这种学习方式上存在的误区,合理安排,提高小组合作的实效性。

一、存在问题

(一)教师方面

(1)教师对合作学习认识不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合作学习的认识,并了解合作学习的内涵。合作学习并不是简单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的过程,它是一个老师学生以及学生之间互动交流学习的过程。而目前的中学教育中,大部分老师对合作学习的认识不足,甚至并不了解合作学习的内涵。对合作学习的认识也仅仅是浮于表面的概念性的感性认识。因此,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好监控和引导的工作,要敢于转变自己的角色。并提高自己在合作学习重的重要作用。

(2)教师对小组的评价不得体,重集体、轻个体

在目前的广大教学工作中,大部分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是以小组团体的成绩作为标准,这就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师引向一个误区,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把评价和奖赏过多地放在小组整体上,从而忽视了个体的发展。并对学生之间个体的差异性做不出明确的判断。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表现良莠不齐,表现优秀者不能得到及时的奖励,表现消极者不能得到教师的及时鼓励,久而久之,会导致小组成员对合作的淡漠,学生之间会失去对小组学习的兴趣和积极。对这种“大锅饭”式的小组教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其危害性[3]。

(3)教师对时间掌控分配不合理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处理分配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和时间,学生对时间的利用掌控是被动的,因此,老师对合作学习的时机和时间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情况下,教师出示内容或提出问题后,马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对合作问题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由于学生对问题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尤其是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他们对老师给予问题的思考时间有时要更长一些,如果在没有充分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就急匆匆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那么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在合作时没有交流的欲望和自我表现的信心。在合作交流过程中由于学习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对问题和知识的掌控能力略长,所以他们有更多的发表意见和表现自己的机会,从而得到老师更多的赞赏和肯定。学习成绩相对较落后的学生,在合作交流时只能默默无闻的听取别人的发言,这样久而久之,让一些学生容易养成遇到问题不善于思考,一味依赖他人的不良习惯。

(4)对小组合作学习重形式,缺乏实效性合作

在我国的中学教学过程中,教学任务比较繁重。有的学校一味追求教学方法的新异,从而形成了为小组学习而小组学习的怪现象,强行设立小组学习过程。由于教师教学任务繁重,预设在课堂上进行的小组合作学习,经常由于担心不能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不依据学生合作情况适当调整合作时间,而是简单的追求小组学习的形式,因此,使得本来效率很高的小组合作学习缺乏实效性合作,从而导致效率低下。

(二)学生方面

(1)学生合作缺乏主动性和协调性

学生间合作不够主动。在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中,如果一名成员完成了,所有成员都可以从中获利。同时由于在汇报小组总结是要由一名代表汇报,因此有些小组演变成了个人的自我表现舞台,每次小组合作活动都由其一个人向全班汇报,同时,由于汇报者一般都是学习成绩相对较好的同学,因此,在汇报的过程中更增加了自己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而学习成绩相对较落后的学生,由于不用担心自己对问题的结果的汇报,甚至不用担心学习任务的完成,因此参与的态度也渐渐消极,甚至不参与,自行其是。

(2)学生自己错误定位,积极参与和消极参与者不均衡

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发言的同学慢慢地在同学和老师心目中有了威信,渐渐地形成了小组领导的意识,因此,在小组学习中表现积极。这类学生频频发言,而学习相对落后的学生却只能是听众,他们默默无闻,一声不响,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其他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较少。小组学习的本质是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共同思考,形成一定的团队意识,而目前的小组合作学习状况事与愿违。这种少数人学习,多数人游离于学习过程之外的小组合作学习,根本不能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也达不到共同发展的要求,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endprint

二、实效性策略分析

(一)教师更新观念,转变角色

对合作学习的理解过于表面化、形式化。教师要全面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正确把握其精神实质,要对原本固有的角色进行重新认识,重新定位,以多重角色身份如研究的导师、合作的伙伴、交往的对象等出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4]。典型的合作学习小组通常以2-4人为一组。无论怎样划分都要把握一个原则,即有助于小组成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并能使小组成员彼此协助,相互支持,共同合作,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成效和达成该团体的学习目标。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营造适宜的合作学习环境,并参与其中,将学生们很好地组织、协调和调动起来,开展高效率和高质量的学习活动。

(二)灵活组建合作小组

由于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学生之间能力倾向、兴趣爱好、个性特征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合作小组应该灵活组建,有利于学生愉快地进行合作,培养其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在组建合作小组的时候,应遵循“兼顾个体差异,能力互补”的原则,同时教师组建合作小组是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喜好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充分考虑学生是一个有丰富感情的个体,在建立讨论问题的同时要尊重学生的意愿,不能只针对问题而组建学习小组,却忽略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和兴趣爱好以及他们之间平时的相处关系等。灵活合理的组建合作小组,能够使学生在合作时展开争议,相互影响带动,同时也使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优势互补,从多个视角、多种层面扩大信息量丰富思维。

(三)有区别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

对沮丧的学生、灰心的学生首先应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多发现他们合作学习中所体现出来的闪光点,并加以表扬。同时,告诉组内其他同学要帮助这些同学,要学会宽容并促使其改正,鼓励这类学生担任他们组的总结发言人,通过他的语言来展示他们组的学习成果,培养该同学的自信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让他重新融合到小组的学习中来。

对未被承认的学生,要注意聆听他们的感受,要让他们也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同样也是给予他们的。对学习成绩相对进步的学生应当对他们能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给予肯定,但对于他们的学习方式应当予以批评。使其认识到在合作的基础上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

(四)客观公正地对合作学习小组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学习成果。评价方式应灵活多样,采用自评(我做得怎样)、师评(表扬激励)、组内互评(夸一夸你的同伴)、组间互评(比一比谁做得好)相结合的原则,同时也应委婉地指出不足。学生间的相互评价,是教师不可替代的,因为学生与学生之间更了解彼此的兴趣、爱好,更容易沟通情感,更能读懂其美术作品的内涵。小组合作学习中,相互间评价是随时随地的,不但要对作品进行评价,还要对行为过程、构思进行评价。

(五)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体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而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或小组来替代的。因此,教师在提出问题后,首先要给学生一个缓冲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学生只有经过酝酿和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才能讨论时才会深入,才能有思维的碰撞。

(六)明确目标要求

在每次小组活动之前,教师必须明确提出本次活动的内容和要求,让学生知道要干什么,并且要求学生认真听清要求之后才能开始活动[5]。要让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引导、组织与帮助相结合。在制订小组学习目标时,教师要根据课程计划的要求与学生学习实际,科学地设计知识基础、学习方法训练目标与合作学习的情感和态度的培养目标等。合作学习的目标与要求不能定得过多、过高。不然就会造成有的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只听见了一部分,或者根本什么都没听清就盲目地围坐在一起,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

(七)保证小组有足够的合作时间

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至少应该包括这样几个组成部分:学生自学,产生自己见解的时间;小组成员在小组中陈述自己见解的时间;小组成员之间讨论并形成代表性意见的时间等。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作为保证,小组学习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小结

小组合作学习是对传统班级授课制的一种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并且自尊,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精神和合作观念,使学生增加社会交往技能,获得个人生动活泼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付英华,赵义泉.突破班级授课制实施小组教学[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10):30-32.

[2]郭绍青.参与式小组教学活动[J].电化教育研究.2006,(9):52-58.

[3]许佩君,周养娟.小班化语文协作教学课例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2,(6):89-96.

[4]杨丽,赵秋利,朱雪梅,沈晓颖.小组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与履行角色的技巧[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0):7-10.

[5]张丽娟.有效小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8):6-7.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组学习实效性中学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新高考背景下中职数学教学新探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组织模式改革探讨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