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建模走向“数学化”

2014-09-16 01:18黄芬芬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4年8期
关键词:数学化数学模型数量

黄芬芬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建模思想是数学的基本思想。它强调,数学符号化过程,数学规律的发现,数学法则的总结,数学原理的建构……其本质都是数学建模的过程。学生将生活情境“数学化”的过程,在数学学习中具有普遍性意义。摸清数学建模中的几个重要特性,是理解学生数学活动本质的要点之一。有效地把握教学方向,明确教学目标,从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用度来说,其本质就是由数学建模实现“数学化”的过程。

一、“形式化”——让数学思维更加简约

在数学建模中,形式化是它的重点方向。当我们用数学符号表达数量及其关系,用抽象的数学概念表达数学思维,用图形表示物体的空间关系时,这些思考方式的变化,也就是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形式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使我们的思维从繁复的“杂多”里解放。简化集约后的现实情境,经建模实现形式化,更易于数学思维对它进行“操作”,更符合人的思考的心理机制。例如,北师大版《生活中的数》一课中的1-10的数的教学(见下图)。

先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1、2、3......比如,生活中的一只熊、两个苹果、三张船票等。接着,用小棒、圆圈、手指、计数器等记录这些数。这个过程,舍弃了熊的颜色、苹果的大小、船票上的图案……这时数学思维活动,处于“半抽象”的状态,减轻了思维的“负荷”,使操作更为简便。当要求学生用数字符号表示这些数时,学生的数学思维进入高度的形式化,也是生活情景到数学模型的抽象、简化的过程。从“生活中的数”到“数字符号”,是“数概念”与符号“对应结构”的形成,是数的“数学含义”与符号的融合。这些数学符号的“形式化”,给了我们极大的“自由空间”,进而使我们得以表达大数、发展小数和分数并进行更复杂的运算。

二、“结构化”——让数学关系成为整体

数学是描述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模型的形成,也就是从多个维度建构数学关系的过程。各种数学关系相互联系、多重交互,构成了“整体性”的结构。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发现、揭示或理解数学情境中的各种关系,进而让学生通过抽象、建构得出数学模型,并帮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数学模型中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例如,每一边可以放19个棋子的围棋棋盘,外围最多可以摆几个棋子?

如果不想一个一个地数,就必须对棋盘外围的棋子进行“结构化”,通过“结构化”,使弥散的“数学因子”形成一个有组织、有次序的整体。不同的“结构”将“规划”“包含”不同的“数量间的关系”,能使我们更加准确地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正确选择解决问题的方向,利用建构的数学模型对数学问题展开有步骤的解答。数学模型的“结构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了解结构中各“数学因子”之间的未知与已知联系,我们可以借助已知条件求出未知条件,借助各种形式的数学模型和推理,实现问题的解决。

三、“喻体化”——让隐性结构突显其形

在数学结构里,当关系是隐性的,或一些“要素”看不见的时候,数学就变得生涩难懂,产生巨大的距离感、生疏感。前苏联数学家马宁有一个论断:“数学是一种比喻。”数学模型可以借助“喻体”,揭开数学结构的神秘面纱,露出“曼妙的身段”。好的喻体,能让原本无形的数学结构“一目了然”,让枯燥的数学模型充满生活的趣味,焕发文化气息。重要的是,它使数学易于理解,容易让学生接受。如下图,这是美国加州小学数学第四册上的一个“方程模型”,这个数学模型,以杯子代表“未知数”,用筹码当“已知数”。

这个简单的“比喻”,形象的描绘了包含“未知数”的加法模型,让学生生动地理解了等式两边数量之间的关系,为学生进一步抽象出“X+3=5”这个方程式提供了很好的铺垫。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看出,数学模型的建构,包括了“与自我的对话”和“与他人的交流”的价值。所以,好的“喻体”能使其形象,得以“浅显”,能被接受,使蕴藏在背后的隐性数量关系得以彰显出来。

四、“工具化”——让数学模型能够伸延

数学模型的工具化,指的是我们可以利用己经建构的数学模型进行描述,解释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创造性地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形成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体会“数学有用”,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观。它使数学模型得以在“同构”问题中伸延,并拓展数学模型的利用空间。例如下面这个几何图形,我们可以通过“圆的面积公式模型”轻易地解决它。

先把它看成一个“圆环”,再用“圆环面积”除以2,也就是用“(大圆面积-小圆面积)÷2”来求面积。这里把“圆的面积公式模型”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发现、建构、解释问题间的关系,将复杂的数量关系,转化成可以解读的数量间的联系。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一方面离不开“工具箱”的备齐、备全;另一方面,又是对“工具”应用的延伸、拓展,以及灵活的掌握和创造性的应用。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数学关系,把握数学本质,利用相应的数学模型工具,可以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的实用价值。

五、“多样化”——让数学视角得以转化

数学模型的多样性指的是它的同构异型。同样的数学情景可能根据不同类型、方式建构数学模型,比如:数学语言描述,数式、图示、几何图形等,也可能在不同的抽象层级上建构数学模型。这便于我们从不同角度来审视数学关系、讨论数学问题,发挥数学模型解释、分析数学信息的最佳功能。例如,一桶油,连桶重15千克,用去一半后,连桶重9千克,这桶油重多少千克?

这道习题中,包含着几个关键的数量:“油连桶的重量”“用一半后油的重量”“油的重量”“桶的重量”。简单地说,它反应的是“总体—部分”的关系。可以用这个图例来表示这些数量间的关系:

这个示意图例是在生活原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简单的抽象、升华、重构而得到的“数学模型”。它既保留“原貌”,又能反应各部分间的关系。同时我们还可用维恩图、线段图、“分析树形图”、数学关系式、算式等多种形式,建构同构异型的数学模型,来反映 “总体—部分”结构。转换形式、变换视角,凸显内在数量间的相互关系。

建模,是学生思维走向数学化的重要环节。它为学生造就了一双数学的眼睛,把生活中纷繁复杂的现实情境,用抽象的方式,以模型作为载体,建构数量和空间关系,从而描述并凸显数学问题的本质,成为数学思考的一把“利器”,实现思维方式上的简约而经济,灵活能变通,重形式和易操作的特性。建模,能有效地提升思考的张力,使数学成为一门有生命力的基础学科。

(责任编辑:李雪虹)endprint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建模思想是数学的基本思想。它强调,数学符号化过程,数学规律的发现,数学法则的总结,数学原理的建构……其本质都是数学建模的过程。学生将生活情境“数学化”的过程,在数学学习中具有普遍性意义。摸清数学建模中的几个重要特性,是理解学生数学活动本质的要点之一。有效地把握教学方向,明确教学目标,从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用度来说,其本质就是由数学建模实现“数学化”的过程。

一、“形式化”——让数学思维更加简约

在数学建模中,形式化是它的重点方向。当我们用数学符号表达数量及其关系,用抽象的数学概念表达数学思维,用图形表示物体的空间关系时,这些思考方式的变化,也就是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形式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使我们的思维从繁复的“杂多”里解放。简化集约后的现实情境,经建模实现形式化,更易于数学思维对它进行“操作”,更符合人的思考的心理机制。例如,北师大版《生活中的数》一课中的1-10的数的教学(见下图)。

先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1、2、3......比如,生活中的一只熊、两个苹果、三张船票等。接着,用小棒、圆圈、手指、计数器等记录这些数。这个过程,舍弃了熊的颜色、苹果的大小、船票上的图案……这时数学思维活动,处于“半抽象”的状态,减轻了思维的“负荷”,使操作更为简便。当要求学生用数字符号表示这些数时,学生的数学思维进入高度的形式化,也是生活情景到数学模型的抽象、简化的过程。从“生活中的数”到“数字符号”,是“数概念”与符号“对应结构”的形成,是数的“数学含义”与符号的融合。这些数学符号的“形式化”,给了我们极大的“自由空间”,进而使我们得以表达大数、发展小数和分数并进行更复杂的运算。

二、“结构化”——让数学关系成为整体

数学是描述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模型的形成,也就是从多个维度建构数学关系的过程。各种数学关系相互联系、多重交互,构成了“整体性”的结构。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发现、揭示或理解数学情境中的各种关系,进而让学生通过抽象、建构得出数学模型,并帮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数学模型中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例如,每一边可以放19个棋子的围棋棋盘,外围最多可以摆几个棋子?

如果不想一个一个地数,就必须对棋盘外围的棋子进行“结构化”,通过“结构化”,使弥散的“数学因子”形成一个有组织、有次序的整体。不同的“结构”将“规划”“包含”不同的“数量间的关系”,能使我们更加准确地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正确选择解决问题的方向,利用建构的数学模型对数学问题展开有步骤的解答。数学模型的“结构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了解结构中各“数学因子”之间的未知与已知联系,我们可以借助已知条件求出未知条件,借助各种形式的数学模型和推理,实现问题的解决。

三、“喻体化”——让隐性结构突显其形

在数学结构里,当关系是隐性的,或一些“要素”看不见的时候,数学就变得生涩难懂,产生巨大的距离感、生疏感。前苏联数学家马宁有一个论断:“数学是一种比喻。”数学模型可以借助“喻体”,揭开数学结构的神秘面纱,露出“曼妙的身段”。好的喻体,能让原本无形的数学结构“一目了然”,让枯燥的数学模型充满生活的趣味,焕发文化气息。重要的是,它使数学易于理解,容易让学生接受。如下图,这是美国加州小学数学第四册上的一个“方程模型”,这个数学模型,以杯子代表“未知数”,用筹码当“已知数”。

这个简单的“比喻”,形象的描绘了包含“未知数”的加法模型,让学生生动地理解了等式两边数量之间的关系,为学生进一步抽象出“X+3=5”这个方程式提供了很好的铺垫。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看出,数学模型的建构,包括了“与自我的对话”和“与他人的交流”的价值。所以,好的“喻体”能使其形象,得以“浅显”,能被接受,使蕴藏在背后的隐性数量关系得以彰显出来。

四、“工具化”——让数学模型能够伸延

数学模型的工具化,指的是我们可以利用己经建构的数学模型进行描述,解释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创造性地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形成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体会“数学有用”,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观。它使数学模型得以在“同构”问题中伸延,并拓展数学模型的利用空间。例如下面这个几何图形,我们可以通过“圆的面积公式模型”轻易地解决它。

先把它看成一个“圆环”,再用“圆环面积”除以2,也就是用“(大圆面积-小圆面积)÷2”来求面积。这里把“圆的面积公式模型”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发现、建构、解释问题间的关系,将复杂的数量关系,转化成可以解读的数量间的联系。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一方面离不开“工具箱”的备齐、备全;另一方面,又是对“工具”应用的延伸、拓展,以及灵活的掌握和创造性的应用。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数学关系,把握数学本质,利用相应的数学模型工具,可以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的实用价值。

五、“多样化”——让数学视角得以转化

数学模型的多样性指的是它的同构异型。同样的数学情景可能根据不同类型、方式建构数学模型,比如:数学语言描述,数式、图示、几何图形等,也可能在不同的抽象层级上建构数学模型。这便于我们从不同角度来审视数学关系、讨论数学问题,发挥数学模型解释、分析数学信息的最佳功能。例如,一桶油,连桶重15千克,用去一半后,连桶重9千克,这桶油重多少千克?

这道习题中,包含着几个关键的数量:“油连桶的重量”“用一半后油的重量”“油的重量”“桶的重量”。简单地说,它反应的是“总体—部分”的关系。可以用这个图例来表示这些数量间的关系:

这个示意图例是在生活原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简单的抽象、升华、重构而得到的“数学模型”。它既保留“原貌”,又能反应各部分间的关系。同时我们还可用维恩图、线段图、“分析树形图”、数学关系式、算式等多种形式,建构同构异型的数学模型,来反映 “总体—部分”结构。转换形式、变换视角,凸显内在数量间的相互关系。

建模,是学生思维走向数学化的重要环节。它为学生造就了一双数学的眼睛,把生活中纷繁复杂的现实情境,用抽象的方式,以模型作为载体,建构数量和空间关系,从而描述并凸显数学问题的本质,成为数学思考的一把“利器”,实现思维方式上的简约而经济,灵活能变通,重形式和易操作的特性。建模,能有效地提升思考的张力,使数学成为一门有生命力的基础学科。

(责任编辑:李雪虹)endprint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建模思想是数学的基本思想。它强调,数学符号化过程,数学规律的发现,数学法则的总结,数学原理的建构……其本质都是数学建模的过程。学生将生活情境“数学化”的过程,在数学学习中具有普遍性意义。摸清数学建模中的几个重要特性,是理解学生数学活动本质的要点之一。有效地把握教学方向,明确教学目标,从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用度来说,其本质就是由数学建模实现“数学化”的过程。

一、“形式化”——让数学思维更加简约

在数学建模中,形式化是它的重点方向。当我们用数学符号表达数量及其关系,用抽象的数学概念表达数学思维,用图形表示物体的空间关系时,这些思考方式的变化,也就是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形式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使我们的思维从繁复的“杂多”里解放。简化集约后的现实情境,经建模实现形式化,更易于数学思维对它进行“操作”,更符合人的思考的心理机制。例如,北师大版《生活中的数》一课中的1-10的数的教学(见下图)。

先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1、2、3......比如,生活中的一只熊、两个苹果、三张船票等。接着,用小棒、圆圈、手指、计数器等记录这些数。这个过程,舍弃了熊的颜色、苹果的大小、船票上的图案……这时数学思维活动,处于“半抽象”的状态,减轻了思维的“负荷”,使操作更为简便。当要求学生用数字符号表示这些数时,学生的数学思维进入高度的形式化,也是生活情景到数学模型的抽象、简化的过程。从“生活中的数”到“数字符号”,是“数概念”与符号“对应结构”的形成,是数的“数学含义”与符号的融合。这些数学符号的“形式化”,给了我们极大的“自由空间”,进而使我们得以表达大数、发展小数和分数并进行更复杂的运算。

二、“结构化”——让数学关系成为整体

数学是描述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模型的形成,也就是从多个维度建构数学关系的过程。各种数学关系相互联系、多重交互,构成了“整体性”的结构。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发现、揭示或理解数学情境中的各种关系,进而让学生通过抽象、建构得出数学模型,并帮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数学模型中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例如,每一边可以放19个棋子的围棋棋盘,外围最多可以摆几个棋子?

如果不想一个一个地数,就必须对棋盘外围的棋子进行“结构化”,通过“结构化”,使弥散的“数学因子”形成一个有组织、有次序的整体。不同的“结构”将“规划”“包含”不同的“数量间的关系”,能使我们更加准确地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正确选择解决问题的方向,利用建构的数学模型对数学问题展开有步骤的解答。数学模型的“结构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了解结构中各“数学因子”之间的未知与已知联系,我们可以借助已知条件求出未知条件,借助各种形式的数学模型和推理,实现问题的解决。

三、“喻体化”——让隐性结构突显其形

在数学结构里,当关系是隐性的,或一些“要素”看不见的时候,数学就变得生涩难懂,产生巨大的距离感、生疏感。前苏联数学家马宁有一个论断:“数学是一种比喻。”数学模型可以借助“喻体”,揭开数学结构的神秘面纱,露出“曼妙的身段”。好的喻体,能让原本无形的数学结构“一目了然”,让枯燥的数学模型充满生活的趣味,焕发文化气息。重要的是,它使数学易于理解,容易让学生接受。如下图,这是美国加州小学数学第四册上的一个“方程模型”,这个数学模型,以杯子代表“未知数”,用筹码当“已知数”。

这个简单的“比喻”,形象的描绘了包含“未知数”的加法模型,让学生生动地理解了等式两边数量之间的关系,为学生进一步抽象出“X+3=5”这个方程式提供了很好的铺垫。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看出,数学模型的建构,包括了“与自我的对话”和“与他人的交流”的价值。所以,好的“喻体”能使其形象,得以“浅显”,能被接受,使蕴藏在背后的隐性数量关系得以彰显出来。

四、“工具化”——让数学模型能够伸延

数学模型的工具化,指的是我们可以利用己经建构的数学模型进行描述,解释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创造性地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形成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体会“数学有用”,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观。它使数学模型得以在“同构”问题中伸延,并拓展数学模型的利用空间。例如下面这个几何图形,我们可以通过“圆的面积公式模型”轻易地解决它。

先把它看成一个“圆环”,再用“圆环面积”除以2,也就是用“(大圆面积-小圆面积)÷2”来求面积。这里把“圆的面积公式模型”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发现、建构、解释问题间的关系,将复杂的数量关系,转化成可以解读的数量间的联系。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一方面离不开“工具箱”的备齐、备全;另一方面,又是对“工具”应用的延伸、拓展,以及灵活的掌握和创造性的应用。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数学关系,把握数学本质,利用相应的数学模型工具,可以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的实用价值。

五、“多样化”——让数学视角得以转化

数学模型的多样性指的是它的同构异型。同样的数学情景可能根据不同类型、方式建构数学模型,比如:数学语言描述,数式、图示、几何图形等,也可能在不同的抽象层级上建构数学模型。这便于我们从不同角度来审视数学关系、讨论数学问题,发挥数学模型解释、分析数学信息的最佳功能。例如,一桶油,连桶重15千克,用去一半后,连桶重9千克,这桶油重多少千克?

这道习题中,包含着几个关键的数量:“油连桶的重量”“用一半后油的重量”“油的重量”“桶的重量”。简单地说,它反应的是“总体—部分”的关系。可以用这个图例来表示这些数量间的关系:

这个示意图例是在生活原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简单的抽象、升华、重构而得到的“数学模型”。它既保留“原貌”,又能反应各部分间的关系。同时我们还可用维恩图、线段图、“分析树形图”、数学关系式、算式等多种形式,建构同构异型的数学模型,来反映 “总体—部分”结构。转换形式、变换视角,凸显内在数量间的相互关系。

建模,是学生思维走向数学化的重要环节。它为学生造就了一双数学的眼睛,把生活中纷繁复杂的现实情境,用抽象的方式,以模型作为载体,建构数量和空间关系,从而描述并凸显数学问题的本质,成为数学思考的一把“利器”,实现思维方式上的简约而经济,灵活能变通,重形式和易操作的特性。建模,能有效地提升思考的张力,使数学成为一门有生命力的基础学科。

(责任编辑:李雪虹)endprint

猜你喜欢
数学化数学模型数量
AHP法短跑数学模型分析
活用数学模型,理解排列组合
统一数量再比较
浅谈如何将小学数学生活化
基于数学核心经验的中班幼儿区域活动“数学化”实施策略
在数学化的学习活动中进行概念教学
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和数学化的融合
我国博物馆数量达4510家
古塔形变的数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