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帆
摘要:当今高校考试作弊行为泛滥成风,成为近年来广受校内外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作弊行为不仅严重影响了高校良好学风的养成,同时也关系大学生自身的诚信品德问题。本文从大学生作弊行为的成因着手,进一步分析探讨作弊行为的心理因素,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看法与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分析;心理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3-0254-03
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诚信为本,无诚信不以立人、立业、立国。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社会转型的发展,在各行各业尤其是文化教育领域出现了严重的诚信缺失现象,首当其冲的就是泛滥于大学校园里的考试舞弊行为。高校考试作为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个必要环节,发挥着检验教学成果,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作用。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群体,不惜违背诚信立人之准则,违背考试公平公正之原则,以不正当手段获取考试成绩,这不仅对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发人深省,迫使教育者们对当代大学生群体的这一道德缺失现象引起足够重视与反思。
一、作弊行为成因分析
1.道德评判标准的改变。“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从迈入校门的那一天起,无论是小升初、中考还是高考,成绩都直接决定了学生的未来前途,这就使得考试本身带有极强的功利性。而在很多学生看来,考试只是一种手段,考试成绩也只是自己达到目的的一种凭借。这种功利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考试本身所应持有的道德价值与态度。如果说中考与高考的严格性在很大程度上尚且抑制了学生们冒险作弊的冲动,那么相对管理不那么严格的大学考试环节便使得学生们的作弊行为有了萌芽的温床。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认为,大学课程考试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学生的能力水平,所考的内容只不过是书本上死记硬背的东西,缺乏权威性,而这一价值判断则直接影响学生们对作弊行为的道德评判标准,降低了心理谴责底线,从而使作弊行为有了“坦然为之”的可能性。
2.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当前高等教育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无论是学术界亦或社会各业界对于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也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处在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社会事物往往无法透彻分析,考虑得比较简单,极易受社会外部环境的影响,出现盲目跟从的行为。对于社会适应能力,大学生们则可能出现理解上的偏差,认为不仅要适应社会生活中好的一面,更要学会适应其灰色的、消极的一面。尤其在当下就业形势越发严峻的时期,企业在招收大学生时,社会实践能力往往是第一着重的要素。大学生们在重大的就业压力之下,很少有“改变”不良社会现象的理想与能力,相反的,对于社会上某些宣扬不劳而获,或是为达目的不惜借助旁门左道等各种途径的价值观却显得更加容易产生认同感。在整个社会价值观体系愈发偏离正态标准的大环境下,处在初涉社会阶段的大学生们自控能力普遍较弱,往往更容易受到种种负面风气的影响。
3.教学评价体系不科学。当今仍有相当部分的大学依旧采用较为传统的教学管理与评价体系,缺乏因材施教和对学生个性的关注。课程考试则多注重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不重视实践应用能力的考核。考试命题缺乏科学性,考试形式单一,往往使得部分学生跟不上学习的进度而丧失学习的动力,亦或是部分学生对现行的教学模式与考试方式产生厌倦情绪,不愿花费时间与精力在这样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学习上。然而当下整个社会虽然都在提倡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依然有其深厚的土壤,分数依然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学业有成的重要标准之一。这往往促使学生们不惜冒险作弊,通过这样看似捷径的手段花最少的精力获得更高的考试分数。而这样虚假的分数实际上对于教学活动评价本身是毫无意义可言的,根本无法正确反映教学成果的优劣与学习效果的好坏。
4.考试监管机制不完善。高校课程考试监考不严与巡查不利,往往也助长了考试作弊之风。监考教师及相关考务人员处在考试管理工作的第一线,如能切实按照考试管理要求,认真履行考场各岗位职责,加强巡查与监管力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将作弊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的。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监考教师责任心缺失,监管不严往往是导致考场作弊现象屡禁不止的最直接原因。
二、大学生作弊心理解读
心理的定义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与人格。根据笔者观察总结,导致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动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侥幸心理。侥幸是一种依赖于外因获得欲求的心理,带有凭运气一赌输赢的心理因素。侥幸心理是导致大学生作弊的主要心理因素之一。少数学生平時不肯刻苦努力,在考试时就想尽办法钻监管不严的空子作弊,虽然自己明知道此行为已经违反了校规校纪,存在被严厉处分甚至开除学籍的危险,仍然心存一线希望相信自己运气不会那么差,或者觉得自己被抓的可能性比较小等。
2.虚荣心理。虚荣心理是指以虚假方式保护自尊的一种心理状态。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成绩直接关系学生评优评先、入党、就业甚至是推荐保送研究生等重要环节。有些学生平时表现不错,成绩尚可,为了想要取得更高的成绩,不惜冒险在考试时舞弊,以便取得更多的荣誉和奖励,以此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也成为大学生作弊行为的又一心理因素。
3.盲从心理。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作弊行为源于盲目跟从他人的心理,尤其是当得知身边某位同学通过考试作弊取得了好成绩时,从羡慕、认同到跟从的这一心理活动便容易得到激发,甚至有个别学生可能还懊悔自己为何没有一同采取这样的方式取得高分,完全忽略了这种取得高分的途径是否正确、合理,是否违背考试公平公正的原则,是否将给自己的道德品格抹黑。一门心思只想着别人可以这么做,我自然也可以,随之就加入了作弊学生的行列。
4.义气心理。在考试作弊行为中还存在几种常见形式,包括传递答案、替考、交换试卷以及故意暴露答案以便同伙抄袭等。这类过程往往涉及至少两名以上学生共同作弊。究其原因,往往是本身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出于友情、哥们儿义气,想要“帮助”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顺利通过考试而采取的不正当手段。这类学生往往是非观不成熟,他们并非不知道此等做法属于违纪行为,将会受到严厉惩罚。但不答应同学的请求又怕“得罪人”,怕影响同学关系,从而出现了协同舞弊的现象。殊不知此等心态不仅幼稚可笑,还害人害己。
三、反思与对策
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以上几种心理因素都属于大学生对是非观认知存在偏差而产生的心理误区。在看待考试作弊这一行为上,学生固然未必不知道考试作弊可耻,但同时在认知结构中也存在对考试作弊可能带来好处的认同。究其原因,既有来自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也有来自学校、社会及家庭的深层次因素。要想从根本上杜绝作弊现象,必须从多方面齐抓共管,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创造良性向上的考试氛围。
1.扩大人才评价指标。无论何种作弊行为,最终目的指向都是为了谋求更高的分数,以此为在校期间的各类评优、评先、入党、保研,乃至将来的求职应聘等增加筹码,使得考试分数成为评价大学生在校期间表现的权威指标之一。此外,社会在衡量人才时,也不应当盲目追求漂亮的成绩单、英语四、六级证书或是学历学位证书等,对于学生其他方面的综合素质却很少综合考量,这也使得很多大学生重成绩轻能力,变相助长了考试作弊行为的蔓延。因此,根治大学生作弊行为,则必须首先建立多元化全面性的人才评价体系。
2.优化课程评价体系。另一个必须做出改变的是很多高校现行的课程评价体系。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课程考试多为注重书本知识的记忆与复述,忽视专业理论的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与實践运用。整体试卷知识面覆盖比较窄,以闭卷书面考核形式为主,且客观题的数量要明显多于主观题。实行开卷、答辩、论文、操作及口试等考试形式的科目所占比例较少。这种课程评价体系是极不科学的,不仅与当今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理念背道而驰,还间接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从而产生通过作弊这一捷径获取高分的不良动机。
3.完善考试监督机制。监考老师监管不严格,巡考人员巡查不到位,以及对考试作弊行为的处理不给力等,都容易成为作弊行为滋生的土壤,间接助长了学生铤而走险的勇气与风气。在期末考试前,必须加强对监考教师的岗位职责教育,增强监考人员的责任意识,明确监考的具体工作规程与要求,要求监考教师务必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投入课程考试工作。同时还应加大违纪处分的执行力度,处罚与预防相结合,旨在增强学生对考风考纪的敬畏心理,共同树立良好的考风。
4.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与心理引导。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针对这个阶段的大学生自控力差,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影响的特点,学校应将诚信教育始终贯穿于学生日常的思想道德教育,紧密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给予积极的引导,培养学生们正确的价值观与荣辱观,树立诚信光荣、作弊可耻的正确舆论导向,积极营造公平、公正、和谐、上进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俞文钊.管理心理学[M].第二版.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
[2]张进辅.青年心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王景明.高校考试作弊行为的理性思考[J].教书育人,2010,(1).
[4]杨涛.发展性评价:学生评价的理性选择[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8).
[5]张坤玲.考试心理异常表现与原因探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