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荣
摘 要:数学教学对中职学生个人素养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笔者凭借自身十多年中职数学教学积淀,结合自身课堂教学改革成功经验,在平时的教学中运用了独特有效的教学方法并探讨教学的艺术。笔者认为,作为中职数学教师,需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让数学走进专业和生活,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课堂,实施分层教学,伴以多元化教学评价,才能创造高效的课堂。此外,笔者也提出了语言、陷阱、情感和反思四种教学艺术,以拓展和开发学生思维。
关键词:职业教育;数学教学;教学方法;教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8-0128-03
一、教学遇挑战,时势定要求
在中职学校工作的数学老师,大多有这样的经历与感受:老师“有滋有味”地传授“奇思妙解”,学生却听得似懂非懂,下课后就“束手无策”。近几年普通高中不断扩招,数学更是“重灾区”,大多数学生都有“弃”学数学的念头,中职数学教学的挑战不言而喻。但作为“思维的体操,智慧的火花”的中职数学是其它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它是初中数学的延续而并不是翻版。笔者悟到了问题的根源——缺乏探究和反思,讲透是表面的,听懂是暂时的。学生,就像一个不会走路的婴儿,你从不放手,他永远不会独立行走。我们中职数学老师要放心大胆地“搭桥铺路”,让学生自己摸索前进。因而,高效的教学方法与启迪学生思维的教学艺术应运而生。
二、课堂重新意,方法铸高效
如何在中职课堂教学中铸就高效是一堂成功的数学课的关键所在、核心所在。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方法上开展。
(一)实施情景教学,融合专业实践
在与专业课老师的交流中,笔者发现在数学课上是老师来问问题,“索然无味”,而在专业课上是学生来提问问题,“快乐善问”。笔者深思:如果让数学走进生活,在讲授时与专业结合,岂不是“一箭三雕”?于是,笔者进行了以下打破学科界限的尝试,打开了研究的视野。
片段一:对音美艺术专业的学生说,“数学本身就被视为一门艺术”,两者相互渗透和促进。如:数学方法确定了琴弦之间长度的比例关系;黄金分割法创造了《蒙娜丽莎》,证明了“美是和谐的比例”等。
片段二:在教机电专业的学生时,我刻意调整了教材内容的编排,将三角函数里振幅、周期、相位变换等知识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将切割机里常用的切割原则等同三垂线定理等立体几何的知识联系起来。
在这一过程中,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为专业服务,并且通过对专业的服务,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除此之外,数学源于生活又扎根于生活,具有实践性。因此,教师要用数学的眼光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如,为了鼓励居民节约用水,某地区水费按下规定收取:
问:若小华家7月份付水费17元,则他家7月份用水多少吨?
本题材质厚实,紧跟时代步伐,题型新颖,很有“生活味”。如本题的解答用到了分段函数、方程等有关知识。这样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借助讲故事、小品表演等提出一些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动”起来、“乐”起来。如集合概念的教学,教师在教室地面上画出几个圈,代表不同对象的不同归属;在游戏中,学习集合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等等。
从以上实例来看,把问题置于专业课题和现实场景中,能赋予教学内容一定的实际意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在感知中理解,在理解中应用,这是充分发挥学生潜能的切入口。顺应时代要求,我们作为中职数学教师也要在其它专业领域有所造诣,做“杂家”,还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进行知识的储备,才能够更大限度地做出有效的教学决策。
(二)提倡自主学习,培养创新意识
作为高效课堂教学,自学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教育的生命在于创新。创新意识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的主体意识。很多中职学生在大量的自主性学习面前,学习方法的不科学就突显出来。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试一试,议一议,辩一辩,问一问,创设生动而又主动的“师导生探”的良好情境。
“试一试”:笔者要求学生尝试课前预习。书本看完后,还要思考: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行吗?跟以前的知识有什么联系?等等。这样,听课就有的放矢,晓抓重点,攻难点,寻趣点,课堂自然就有效了。另外,要养成课后巩固的习惯。假如对待每次作业都像对待考试一样,就不会出现平时作业100分,正式考试不及格的情况了。
“议一议”:中职学生对研究性学习跃跃欲试,关键是找准课题。如:“手机话费的优化选择”“银行贷款购买商品房月供问题”等课题,既实用,又融合了函数知识,充分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辩一辩”:教学中,有些常错点,易混点,教师尽量不讲错因,对中职学生尤为重要。为了让学生“声声入耳,字字入目”,笔者采取的方法有:把试卷讲评交给学生,激活头脑风暴,给学生一个“辩论舞台”。学困生受到优生的策略的激发,优生在碰撞中产生“金点子”,从中受益并互补。
“问一问”: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你对问题思考得越深,记忆就越牢固。”笔者自己做到寻疑,质疑,释疑,还鼓励学生善疑好问,让脑“动”起来。我常说“不问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有问题证明有思考,学起于思,思起于疑。例如,上《集合之间的关系》时,提问:“子集与真子集有什么区别?”生:两个集合A和B,若A中所有元素都在B中,则A叫做B的子集;如果A中所有元素都在B中,但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在A中找不到,那么称A为B的真子集。师:好。那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集合{1、2、3}的所有子集和所有真子集,并比较一下,区别在那里?这时,许多学生开始在练习本上写,教师能抓住这一点,让学生自己归纳比对,激起学生对新鲜的知识强烈的好奇心。为保证学生思路的不间断,再提出:通过解此题,能否归纳出求解此类题的规律?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三)落实分层教学,促进素养发展
课堂就是一个大家庭,学生的个体差异等因素决定了中职数学教师要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具体是:可以采用“分配小组,集体讨论”的方法,不失时机地调控课堂,“启导点拨”,学生就不会从“不全会”到“全不会”。好让“笨鸟先飞”。教师也可把“自助餐”理念引入布置阶梯作业中,要做到“少、精、活”,诸如:巩固题+探究题、任务题+挑战题等复式习题选择模式,要贯彻“低起点,小台阶”的原则,帮助学生迁移拓展,做到各适其适,欣赏学习途中的风景。 此外,教师要重新整合和适当删减教学内容,研发“弹性教材”,要使学生从张口就吃,到伸手可及,再到跳跃能得,形成同频共振。
(四)建立多元评价,激发学习潜能
中职学生的情况与普通高中生不同,他们的潜能需要我们“精心诱发”。所以我们如果采用多种激励性评价活动,让分数人情化,就能给中职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如教师对学生可以给出平时分(占30%),再依据不同阶段,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2~4人为一个小组,8人为一大组)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给出能力分数(占30%)加上作业和课外活动表现(占10%);最后把期末成绩(占30%)综合起来,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此外,还可以增加知己知彼的同学评价和取长补短的自我评价。笔者认为,通过这样全方位的考核方式,既做到关注知识技能,又能增强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数学提智慧,艺术促思维
数学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功能毋庸置疑,要让学生“乐于数学”,中职数学教师应以教学内容为依据,悉心捕捉所学知识的各种信息,并加以艺术化。
(一)语言艺术——幽默谈吐,震撼心灵之颠
语言艺术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又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紧密相连。虽然中职学生个性明显,但幽默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仍是学生认同的“最喜欢的老师”的素质之一。例如:在讲《函数的单调性》时,将它比作爬山:单调递增——你每走一步,你的位置就高了,随着你的步伐增多,你的位置越来越高,那么就是随着自变量的增大,函数值也增大;单调递减——如下山,随着自变量的增大,函数值而减小,这样就可以化“抽象”为“通俗”,学生很容易理解,并能很好地掌握知识。再如强调函数图像的重要性时可以说“一图在手,别无他求”。久而久之,学生会被老师精炼的语言征服。
中职数学教师要花点时间、留点心思,就有了更多的“谈资”。若如此,我们的教学水平自然就会不断地得以提高。
(二)陷阱艺术——启迪思维,缔造鲜活灵感
中职数学教师的旁征博引,妙语联珠自然重要,但还要在讲解过程中适时、适当地巧设陷阱,将解题活动组织得情趣盎然,能保持解题的“好胃口”,让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探险家,领略到数学的奇异和魅力,否则快乐会转瞬即逝。
平时的教学中,我擅长在讲授过程中有意识地创造悬念,刺激学生的思维。例如,某商品原价a元,为搞促销,先把它涨价10%后再降价10%,得到b元,则a与b的关系( )A、a>b B、a
同学们会选那一个呢?不少同学会不加思考脱口而出:那还用问吗?肯定相等,选C。真的是吗?笔者在不知不觉中把学生引入探究的轨道上。我们可以假设商品原价为100元,则涨价10%后价格为100+10=110元,再降价10%就是110-11=99元,可见比原先的价格便宜了。所以很多事情不能想当然贸然下结论,还是动笔算一算为好,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教师不再是课堂上那个拥有至上权力的“指挥者”,而是一个退居“二线”的顾问。数学教学是在不断布设陷阱,识别陷阱,跨越陷阱中前进的,陷阱艺术真正给了中职学生鲜活的数学课堂!
(三)情感艺术——烹制佐料,感受数学之美
数学是美的。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一路走来,笔者坚持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想方设法让学生感受数学,欣赏数学。这就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教学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笔者对100名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的进行了调查: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是不是我们平时“贴标签”似的讲授泯灭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所以,任课教师要想方设法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应该像名厨那样存绝活、亮绝招,给学生的课堂教学大餐特意烹制可口的佐料。这几年我也领悟并运用了情感的艺术,连续两届学生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
案例一:数列前n项求和公式的教学。我让学生在轻松的“国际象棋发明者”故事情节中感受等比数列求和的奇妙,惊叹达依尔的智慧。
案例二: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本“阅读空间”,让学生知道爱因斯坦、华罗庚、欧拉、陈景润等数学名人以及他们对数学发展所做的贡献,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热情。
笔者还增添了两项新内容——《数学周记》和五分钟演讲,相互分享数学趣事和学习心得等,而我会提出自己的看法,或鼓励,或赞赏,或开导,这样,无论对老师来说,还是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情感享受。
(四)反思艺术——喜获洗礼,拓出蓝天一片
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笔者执教了《一元二次不等式》一课,科组成员参与了听课、说课、评课。围绕如何有效提问、教学预设与生成、教学氛围营造、教材使用等方面展开了伙伴互动式的研讨。整个学习研讨过程,凝聚了集体智慧,相当于我们为自己找了一面镜子。笔者在反思中让自身教育教学理念得到透彻的洗礼,我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不能忘记骨干教师的使命,务必开拓出一片蓝天。
四、结束语
事实上,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和艺术多种多样,远非上述几点所包罗。长期以往,我更深信:高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思维的长足发展需要我们无止境地追求。事非经过不知难,回顾我校这几年的发展进程,通过抽考制度,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知识,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在我们应当让学生学有所乐,且有所得。相信我们在职业教育这片沃土上,必定会用心耕耘!
〖BF〗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
[2]郑毓信.从理论到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3]张顺燕. 数学教育与数学文化[J].数学通,2005.
[4](美)里根,(美)凯斯,(美)布鲁巴克著, 沈文钦译.成为反思型教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赖俊辰
(三)落实分层教学,促进素养发展
课堂就是一个大家庭,学生的个体差异等因素决定了中职数学教师要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具体是:可以采用“分配小组,集体讨论”的方法,不失时机地调控课堂,“启导点拨”,学生就不会从“不全会”到“全不会”。好让“笨鸟先飞”。教师也可把“自助餐”理念引入布置阶梯作业中,要做到“少、精、活”,诸如:巩固题+探究题、任务题+挑战题等复式习题选择模式,要贯彻“低起点,小台阶”的原则,帮助学生迁移拓展,做到各适其适,欣赏学习途中的风景。 此外,教师要重新整合和适当删减教学内容,研发“弹性教材”,要使学生从张口就吃,到伸手可及,再到跳跃能得,形成同频共振。
(四)建立多元评价,激发学习潜能
中职学生的情况与普通高中生不同,他们的潜能需要我们“精心诱发”。所以我们如果采用多种激励性评价活动,让分数人情化,就能给中职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如教师对学生可以给出平时分(占30%),再依据不同阶段,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2~4人为一个小组,8人为一大组)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给出能力分数(占30%)加上作业和课外活动表现(占10%);最后把期末成绩(占30%)综合起来,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此外,还可以增加知己知彼的同学评价和取长补短的自我评价。笔者认为,通过这样全方位的考核方式,既做到关注知识技能,又能增强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数学提智慧,艺术促思维
数学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功能毋庸置疑,要让学生“乐于数学”,中职数学教师应以教学内容为依据,悉心捕捉所学知识的各种信息,并加以艺术化。
(一)语言艺术——幽默谈吐,震撼心灵之颠
语言艺术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又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紧密相连。虽然中职学生个性明显,但幽默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仍是学生认同的“最喜欢的老师”的素质之一。例如:在讲《函数的单调性》时,将它比作爬山:单调递增——你每走一步,你的位置就高了,随着你的步伐增多,你的位置越来越高,那么就是随着自变量的增大,函数值也增大;单调递减——如下山,随着自变量的增大,函数值而减小,这样就可以化“抽象”为“通俗”,学生很容易理解,并能很好地掌握知识。再如强调函数图像的重要性时可以说“一图在手,别无他求”。久而久之,学生会被老师精炼的语言征服。
中职数学教师要花点时间、留点心思,就有了更多的“谈资”。若如此,我们的教学水平自然就会不断地得以提高。
(二)陷阱艺术——启迪思维,缔造鲜活灵感
中职数学教师的旁征博引,妙语联珠自然重要,但还要在讲解过程中适时、适当地巧设陷阱,将解题活动组织得情趣盎然,能保持解题的“好胃口”,让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探险家,领略到数学的奇异和魅力,否则快乐会转瞬即逝。
平时的教学中,我擅长在讲授过程中有意识地创造悬念,刺激学生的思维。例如,某商品原价a元,为搞促销,先把它涨价10%后再降价10%,得到b元,则a与b的关系( )A、a>b B、a
同学们会选那一个呢?不少同学会不加思考脱口而出:那还用问吗?肯定相等,选C。真的是吗?笔者在不知不觉中把学生引入探究的轨道上。我们可以假设商品原价为100元,则涨价10%后价格为100+10=110元,再降价10%就是110-11=99元,可见比原先的价格便宜了。所以很多事情不能想当然贸然下结论,还是动笔算一算为好,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教师不再是课堂上那个拥有至上权力的“指挥者”,而是一个退居“二线”的顾问。数学教学是在不断布设陷阱,识别陷阱,跨越陷阱中前进的,陷阱艺术真正给了中职学生鲜活的数学课堂!
(三)情感艺术——烹制佐料,感受数学之美
数学是美的。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一路走来,笔者坚持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想方设法让学生感受数学,欣赏数学。这就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教学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笔者对100名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的进行了调查: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是不是我们平时“贴标签”似的讲授泯灭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所以,任课教师要想方设法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应该像名厨那样存绝活、亮绝招,给学生的课堂教学大餐特意烹制可口的佐料。这几年我也领悟并运用了情感的艺术,连续两届学生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
案例一:数列前n项求和公式的教学。我让学生在轻松的“国际象棋发明者”故事情节中感受等比数列求和的奇妙,惊叹达依尔的智慧。
案例二: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本“阅读空间”,让学生知道爱因斯坦、华罗庚、欧拉、陈景润等数学名人以及他们对数学发展所做的贡献,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热情。
笔者还增添了两项新内容——《数学周记》和五分钟演讲,相互分享数学趣事和学习心得等,而我会提出自己的看法,或鼓励,或赞赏,或开导,这样,无论对老师来说,还是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情感享受。
(四)反思艺术——喜获洗礼,拓出蓝天一片
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笔者执教了《一元二次不等式》一课,科组成员参与了听课、说课、评课。围绕如何有效提问、教学预设与生成、教学氛围营造、教材使用等方面展开了伙伴互动式的研讨。整个学习研讨过程,凝聚了集体智慧,相当于我们为自己找了一面镜子。笔者在反思中让自身教育教学理念得到透彻的洗礼,我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不能忘记骨干教师的使命,务必开拓出一片蓝天。
四、结束语
事实上,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和艺术多种多样,远非上述几点所包罗。长期以往,我更深信:高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思维的长足发展需要我们无止境地追求。事非经过不知难,回顾我校这几年的发展进程,通过抽考制度,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知识,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在我们应当让学生学有所乐,且有所得。相信我们在职业教育这片沃土上,必定会用心耕耘!
〖BF〗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
[2]郑毓信.从理论到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3]张顺燕. 数学教育与数学文化[J].数学通,2005.
[4](美)里根,(美)凯斯,(美)布鲁巴克著, 沈文钦译.成为反思型教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赖俊辰
(三)落实分层教学,促进素养发展
课堂就是一个大家庭,学生的个体差异等因素决定了中职数学教师要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具体是:可以采用“分配小组,集体讨论”的方法,不失时机地调控课堂,“启导点拨”,学生就不会从“不全会”到“全不会”。好让“笨鸟先飞”。教师也可把“自助餐”理念引入布置阶梯作业中,要做到“少、精、活”,诸如:巩固题+探究题、任务题+挑战题等复式习题选择模式,要贯彻“低起点,小台阶”的原则,帮助学生迁移拓展,做到各适其适,欣赏学习途中的风景。 此外,教师要重新整合和适当删减教学内容,研发“弹性教材”,要使学生从张口就吃,到伸手可及,再到跳跃能得,形成同频共振。
(四)建立多元评价,激发学习潜能
中职学生的情况与普通高中生不同,他们的潜能需要我们“精心诱发”。所以我们如果采用多种激励性评价活动,让分数人情化,就能给中职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如教师对学生可以给出平时分(占30%),再依据不同阶段,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2~4人为一个小组,8人为一大组)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给出能力分数(占30%)加上作业和课外活动表现(占10%);最后把期末成绩(占30%)综合起来,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此外,还可以增加知己知彼的同学评价和取长补短的自我评价。笔者认为,通过这样全方位的考核方式,既做到关注知识技能,又能增强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数学提智慧,艺术促思维
数学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功能毋庸置疑,要让学生“乐于数学”,中职数学教师应以教学内容为依据,悉心捕捉所学知识的各种信息,并加以艺术化。
(一)语言艺术——幽默谈吐,震撼心灵之颠
语言艺术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又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紧密相连。虽然中职学生个性明显,但幽默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仍是学生认同的“最喜欢的老师”的素质之一。例如:在讲《函数的单调性》时,将它比作爬山:单调递增——你每走一步,你的位置就高了,随着你的步伐增多,你的位置越来越高,那么就是随着自变量的增大,函数值也增大;单调递减——如下山,随着自变量的增大,函数值而减小,这样就可以化“抽象”为“通俗”,学生很容易理解,并能很好地掌握知识。再如强调函数图像的重要性时可以说“一图在手,别无他求”。久而久之,学生会被老师精炼的语言征服。
中职数学教师要花点时间、留点心思,就有了更多的“谈资”。若如此,我们的教学水平自然就会不断地得以提高。
(二)陷阱艺术——启迪思维,缔造鲜活灵感
中职数学教师的旁征博引,妙语联珠自然重要,但还要在讲解过程中适时、适当地巧设陷阱,将解题活动组织得情趣盎然,能保持解题的“好胃口”,让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探险家,领略到数学的奇异和魅力,否则快乐会转瞬即逝。
平时的教学中,我擅长在讲授过程中有意识地创造悬念,刺激学生的思维。例如,某商品原价a元,为搞促销,先把它涨价10%后再降价10%,得到b元,则a与b的关系( )A、a>b B、a
同学们会选那一个呢?不少同学会不加思考脱口而出:那还用问吗?肯定相等,选C。真的是吗?笔者在不知不觉中把学生引入探究的轨道上。我们可以假设商品原价为100元,则涨价10%后价格为100+10=110元,再降价10%就是110-11=99元,可见比原先的价格便宜了。所以很多事情不能想当然贸然下结论,还是动笔算一算为好,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教师不再是课堂上那个拥有至上权力的“指挥者”,而是一个退居“二线”的顾问。数学教学是在不断布设陷阱,识别陷阱,跨越陷阱中前进的,陷阱艺术真正给了中职学生鲜活的数学课堂!
(三)情感艺术——烹制佐料,感受数学之美
数学是美的。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一路走来,笔者坚持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想方设法让学生感受数学,欣赏数学。这就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教学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笔者对100名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的进行了调查: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是不是我们平时“贴标签”似的讲授泯灭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所以,任课教师要想方设法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应该像名厨那样存绝活、亮绝招,给学生的课堂教学大餐特意烹制可口的佐料。这几年我也领悟并运用了情感的艺术,连续两届学生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
案例一:数列前n项求和公式的教学。我让学生在轻松的“国际象棋发明者”故事情节中感受等比数列求和的奇妙,惊叹达依尔的智慧。
案例二: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本“阅读空间”,让学生知道爱因斯坦、华罗庚、欧拉、陈景润等数学名人以及他们对数学发展所做的贡献,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热情。
笔者还增添了两项新内容——《数学周记》和五分钟演讲,相互分享数学趣事和学习心得等,而我会提出自己的看法,或鼓励,或赞赏,或开导,这样,无论对老师来说,还是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情感享受。
(四)反思艺术——喜获洗礼,拓出蓝天一片
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笔者执教了《一元二次不等式》一课,科组成员参与了听课、说课、评课。围绕如何有效提问、教学预设与生成、教学氛围营造、教材使用等方面展开了伙伴互动式的研讨。整个学习研讨过程,凝聚了集体智慧,相当于我们为自己找了一面镜子。笔者在反思中让自身教育教学理念得到透彻的洗礼,我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不能忘记骨干教师的使命,务必开拓出一片蓝天。
四、结束语
事实上,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和艺术多种多样,远非上述几点所包罗。长期以往,我更深信:高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思维的长足发展需要我们无止境地追求。事非经过不知难,回顾我校这几年的发展进程,通过抽考制度,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知识,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在我们应当让学生学有所乐,且有所得。相信我们在职业教育这片沃土上,必定会用心耕耘!
〖BF〗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
[2]郑毓信.从理论到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3]张顺燕. 数学教育与数学文化[J].数学通,2005.
[4](美)里根,(美)凯斯,(美)布鲁巴克著, 沈文钦译.成为反思型教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赖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