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跃辉 胡薏冰 王 银 彭 宇 秦裕辉 黄慧勇 张水寒
1.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杨永华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湖南长沙 410006;2.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 410208
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的干燥树皮,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是临床常用的清热燥湿药,主治湿热泻痢、黄疸、热淋、湿疹症。黄柏习称“川黄柏”,分布于湖北、湖南西北部、云南、四川东部等地[1],小檗碱、黄柏碱等是其主要药效成分,具有抗菌、消炎等药理作用[2-3]。目前,中药材市场存在问题较多,黄柏同种药材或饮片质量参次不齐,区域差异、种植的规范化及不按规律采收与加工炮制等[4]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试验收集了四川、云南、贵州、湖南等地不同时间采收的22批次黄柏药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其小檗碱、黄柏碱含量进行了检测[5],以期为黄柏药材质量评价与资源合理利用提供试验数据与参考。
岛津LC-20AT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公司);Lichrospher C18柱(250 mm×4.6 mm,5 μm,江苏汉邦科技有限公司);KQ3200型超声波清洗器 (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T-214分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有限公司)。
药材分别采集于四川、云南、贵州等地产区,具体采收与来源见表1。黄皮树,经鉴定均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的干燥树皮;小檗碱对照品(批号:110713-200911,供含量测定用)、盐酸黄柏碱对照品(批号:111895-201202,供含量测定用)均为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水为重蒸馏水,乙腈、磷酸等试剂均为色谱纯,其他试剂为分析纯。
表1 黄柏来源与采收时间表
2.1.1 色谱条件 采用Lichrospher C18柱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50∶50)(含0.1%十二烷基磺酸钠),检测波长为265 nm,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35℃。
2.1.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置容量瓶中,加流动相配制成每毫升含100 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2.1.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各批样品粉碎过三号筛,取约0.1 g,精密称定,置100 mL量瓶中,加流动相90 mL,超声提取(功率 250 W,频率 40 kHz)40 min,放冷,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1.4 系统适用性试验 分别取上述溶液各10 μL,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进样分析,理论塔板数按盐酸小檗碱峰计算不低于4000,小檗碱色谱峰与相邻峰之间分离度大于1.5。见图1。
2.1.5 线性关系 精密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2.5、5、10、7.5、15、20 μL 依次进样,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以进样量为横坐标,峰面积积分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计算回归方程:Y=41 604X-11 549,r=0.9995。 线性范围为 0.25~2.00 μg。
2.1.6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同一供试品溶液10 μL,连续进样6次,记录峰面积积分值。结果RSD为1.28%,精密度<2%。
2.1.7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精密吸取10 μL,分别于 0、3、6、9、12、15 h 进行测定, 记录峰面积,结果供试品溶液在15 h峰面积积分值基本稳定。
2.1.8 重复性试验 取同批次样品6份,按上述条件测定,结果药材中小檗碱平均含量为7.15%,RSD值为1.89%,表明本方法重复性好。
2.1.9 回收率试验 采用加样回收法。取已知小檗碱含量(7.15%)的黄柏药材6份,每份0.05 g,分别精密加入盐酸小檗碱对照品3.5 mg,按上述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测定,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7.46%,RSD值为2.03%。
2.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Lichrospher C18柱 (4.6 mm×250 mm,5 μm), 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 (含0.2%十二烷基磺酸钠)(36∶64),检测波长为 284 nm,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35℃。
2.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盐酸黄柏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流动相制成每毫升含0.1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2.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各批次样品粉末(过四号筛)约0.5 g,精密称定,置具塞三角瓶中,精密加入流动相25 mL,称定重量,超声提取(功率250 W,频率40 kHz)30 min,放冷,再精密称重,用流动相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2.4 系统适用性试验 分别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 μL,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进样分析,理论塔板数按盐酸黄柏碱峰计算不低于6000,盐酸黄柏碱色谱峰与相邻峰之间分离度大于1.5。见图2。
2.2.5 线性关系 精密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2.5、5、10、7.5、15、20 μL 依次进样,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以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积分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计算回归方程:Y=119 128X+31 320,r=0.9999, 黄柏碱在0.2625~2.100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2.6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同一供试品溶液10 μL,连续进样6次,测定峰面积积分值。结果其峰面积积分值RSD为1.28%,符合要求。
2.2.7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精密吸取10 μL,分别于 0、3、6、9、12、15 h 进行测定,记录峰面积。 结果表明,黄柏碱在15 h内测定结果稳定。
2.2.8 重复性试验 取同批次样品,精密称取6份,按上述条件测定,结果药材中黄柏碱平均含量为0.64%,RSD值为1.76%,表明本方法重复性好。
2.2.9 回收率试验 采用加样回收法。取已知黄柏碱含量(0.64%)的黄柏药材6份,每份0.25 g,分别精密加入盐酸黄柏碱对照品1.6 mg,按上述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测定,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6.89%,RSD值为2.25%。
取各产地及各采收期样品,按照上述方法依次测定其小檗碱、黄柏碱的含量,结果见表2、3。
表2 不同产地黄柏药材中小檗碱、黄柏碱含量测定结果
表3 不同采收期黄柏药材中小檗碱、黄柏碱含量测定结果
黄皮树有雌株与雄株之分,两者含量有一定的区别;另有报道黄柏药材于5~13年生黄皮树采收,以8~10年为最高,并以5月采收为最佳[9-10]。同时,黄柏采收有根皮、干皮、枝皮的区别,常规采用干皮入药[11]。为减小客观条件对小檗碱与黄柏碱含量的影响,本次样品采集均选择8年生黄皮树雌株干皮进行试验。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收的10个产区黄柏药材其小檗碱与黄柏碱含量均达到了《中国药典》2010年版含量限度要求,不同产区含量有一定的差异,试验所收集的样品中,以湖南保靖县与花坛县为最高,四川荥经县与武隆县也较高,说明其含量高低与地域、栽培条件有一定的关系。文献报道,黄柏中小檗碱与黄柏碱含量多以四川地区产含量较高,也有报道贵州产含量较高[12],此次试验研究中,以湖南产样品含量最高,产区保靖县夯沙乡与花坛县道二乡为新的黄柏种植基地,可能与当地环境气候及现代种植技术提高有关。
从不同采收期试验结果可看出,以小檗碱为考察指标,武隆县与保靖县黄柏药材含量均以5~6月上旬为最高,6月下旬含量开始下降,7、8月含量最低,9月份含量回升;以黄柏碱含量为考察指标,5~6月上旬为最高,7、8月含量稍低,相对基本稳定。说明黄柏宜在5~6月上旬采收为宜,此时小檗碱与黄柏碱含量均最高。本次试验收集批次样品有限,所测数据为各产区黄柏药材含量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黄柏药材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一定依据。
[1]沈力,付绍智,马羚,等.川黄柏野生资源调查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9,28(4):25-27.
[2]廉莲,咸晓燕,楚东海,等.川黄柏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9):149-152.
[3]张博,张婷,王树春,等.黄柏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析方法及药理作用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0):1505-1507.
[4]邹美南,刘纪青,詹群英,等.不同产地黄柏浸出物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2,2(20):89-90.
[5]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86.
[6]周敬,于天浩,陈平,等.HPLC法测定黄柏提取液中盐酸小檗碱含量[J].江西中医药,2013,356(4):63-64.
[7]祝晨蔯,林朝展,莫建霞,等.HPLC法测定黄柏药材中小檗碱与黄柏碱的含量[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4,15(4):262-264.
[8]李红英,向极钎,龙澜,等.HPLC法测定恩施黄柏药材中黄柏碱与小檗碱的含量[J].湖南民族学院学报,2013,31(1):101-103.
[9]宋兵双,谢昭明.HPLC法对黄柏不同期采收药材不同部位的小檗碱含量比较研究[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0,6(1):38.
[10]李强.浅谈黄柏栽培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3,56(8):20.
[11]孙雪梅,卢先明,邓晶晶,等.HPLC法测定黄柏不同部位中的盐酸小檗碱与盐酸药跟碱[J].华西药学杂志,2010,25(5):599-600.
[12]徐敏,万德光.不同产地和生长年限川黄柏中小檗碱的含量测定[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