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玉体
(河南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功能主义视角下的旅游外宣翻译原则研究
冉玉体
(河南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翻译原则是翻译过程中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本文针对当前旅游翻译良莠不齐现状,从功能主义的视角,以北京故宫博物院网站的英译文本为例,从信息传递、语言形式、译语读者、原语文化和语言美学五个方面阐释了旅游材料外宣翻译中所遵循的标准,以期对我国其他地区的旅游外宣翻译活动起到指导和借鉴作用。
功能主义;旅游外宣翻译;原则
全球化的发展将世界带入“旅游时代”,中国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各种旅游英译文本成为外国游客获取旅游信息、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媒介。而我国目前旅游翻译良莠不齐,主要表现为 “语用失误、文化失误和语言失误”[1], 这些问题阻碍了中国旅游的对外宣传和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从某种程度上甚至损害了中国的对外传播形象。
旅游时代发展的需求和旅游翻译不容乐观的现状,亟需对旅游材料外宣翻译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纽马克(P Newmark)曾指出:“当今讨论翻译问题加入的一个新元素就是为什么而翻译,及翻译的功能——需要翻译的理由,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其依据是什么,翻译目的是什么?……至今仍然正确的就是,无论何时,功能总是第一个考虑的因素”[2]如何充分实现旅游外宣翻译的功能,被翻译研究者研究和探讨得最多的功能翻译理论,提出翻译中的“文化转向”,将翻译看作是“跨文化的交际行动”,它的核心元素诸如文本类型分类、目的法则和功能加忠诚的翻译理论,不仅对文学翻译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指导作用,在应用文体的翻译中也得到了强有力的证实。然而,在旅游材料外宣翻译过程中,译者究竟采用何种方式才能实现旅游外宣翻译的功能?如何才能译出理想的英语旅游文本?翻译原则作为“翻译操作过程中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或“指导翻译操作的准则”,对翻译行为或翻译操作具有指导意义[3]。北京故宫,作为中国面向世界的窗口,其英译文本在对外宣传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以北京故宫博物院网站英译材料为例,从功能主义的视角来阐释旅游外宣翻译的具体翻译原则。
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任何翻译行为的产生都是由翻译目的决定的。旅游外宣翻译的主要目的是向外国游客传递旅游信息、诱导旅游行为和传播中国优秀文化,这样,功能翻译理论的目的法则、连贯和忠实法则仍是指导旅游外宣翻译的一般原则,为译者翻译行为的产生和行为的结果制定了标准,但“目的论并不规定该原则是什么,这得视具体情况而定”[4]。也就是说,不同的目标语接受者,不同的交际环境对译文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同时,随着翻译理论的发展和翻译实践的不断深入,“翻译的原则也正从概括和构建适用于所有翻译活动的一般标准到从不同视角深入地研究具体翻译实践活动,不断构建适用于不同翻译活动的具体分类标准这一方向发展”[5]。“专业化、具体化和可操作化是翻译标准发展的方向”[5]。作为应用文体的一种翻译形式,旅游材料外宣翻译中文本内容的丰富性、受众群体的多样性和中西文化的差异性等特点决定了旅游外宣翻译原则的特殊性和侧重性。
(一)核心信息突出原则
信息突出原则是指为了实现最佳效果之目的,根据不同海外受众群体的特殊需求、兴趣和接受心理,对同类型宣传资料中具有关联性信息的文字进行有依据的操作性调节,予以相应的突出。使关联性信息的价值度较高,非关联性信息则被弱化或虚化[6]。中文旅游文本所表现出的信息关联程度的不同主要是由于中文文本针对的旅游对象和语言特点决定的。中文旅游文本的说明和介绍主要针对的是国内游客,文本的叙事特征与汉民族文化密切相关,语言华丽繁复,给人以美的享受;信息覆盖面广,适合国内游客从多方面、多角度全面了解所旅游景区的有关知识。如果将中文材料里所有的信息毫无保留地翻译出来,过多的繁杂信息会占据外国游客过多的旅游时间,起不到有效传递有用信息的目的。鉴于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甄别信息类型,保留关联性强的核心信息,在保证译文流畅的前提下进行次要信息的传递,删除冗余信息,使译文通俗易懂、信息突出,符合国外游客的旅游期待。如下例:
上例采用摘句译的方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中文材料里的主要信息,即奉先殿在每年重要节日时作为皇帝祭奠列祖列宗的功能传递给外国游客。中文材料由三个句子组成,而后面两个句子是对第一个句子语义的延伸,是对第一句中祭奠礼制的进一步阐释。同时,后面两句里出现了大量的宫廷礼制用语,对于中国游客来说,由于大量的影视作品对中国历朝历代宫廷文化的宣传,会对这些说明感兴趣,而外国的游客对这些宫廷典制仪式却很陌生。如果采用阐译的方法将所有信息表达出来,一方面会使外国游客产生混淆感和迷茫感,另一方面会出现译文冗余堆积现象。因此,译文采用摘译的方式,用简洁精练的语言给外国游客传递了核心信息。
(二) 语言简洁顺畅原则
语言简洁顺畅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文字准确传达相应的信息量,让受众以尽可能低的成本(指信息处理时间和精力)获取最明快流畅(相对于冗余累赘)的信息[8]。同时,反映客观事实,准确简明地传达有用信息是外宣翻译的一个重要原则。由于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形成了汉英两种语言在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上的不同。汉语属于意合语言,强调内容或表意的完整性,句法结构松散,语言表达追求华丽唯美,注重情感渲染,多重复、排比、比喻、夸张等写作手法,营造出如诗如画的意境,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而英语属于形合语言,强调结构的完整性和形态的规范性,句法结构严谨,语言多平实自然,无过多渲染的成分,着重对景区主要信息和特色的介绍。而旅游外宣翻译的目的是给外国游客传达有效信息,激发游客旅游的兴趣,从而参与旅游的各种活动。由此,翻译时需充分考虑外国游客的文化思维习惯和语言表达方式,以简洁顺畅、朴实自然的目的语语言,实现传达有效信息,吸引游客的目的。如下例:
Built on a single-arched bridge spanning a rectangular fish pond, this pavilion was an addition of the Jiajing emperor (r. 1522—1566) in 1583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1368—1644). The square pavilion has a pyramid-shaped roof covered with green-glazed titles and edged with yellow-glazed tiles. It complements the Pavilion of Auspicious Clarity (Chengrui ting) on the west side of the garden[7].
上例尽管是对建筑的介绍,但中文材料仍体现了汉语言唯美的特点,对于浮碧亭坐落石桥下的鱼池的描述用了大量的四字词排列,如石蟠首出水口,芙蓉出水,游鱼穿泳的景物描写和清新活泼的主观感觉描写。从外国游客的思维习惯和英语旅游文体的表达方式出发,英译文本中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删减,将“水池”的翻译采用增词的方法,译为“fish pond”(鱼池),用这种内容上的减句和增词的变通手段,将中文描写的虚拟意象转化为具体的描述,整个译文语言凝练,信息突出。
(三) 受众文化心理顺应原则
文化心理是一种综合的文化意识,涉及到政治观点、宗教观点、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国际译联副主席黄友义教授在“中译外——中国走向世界的桥梁”高层论坛上,曾就如何向外国人介绍中国文化时指出,“要了解对象国的需要,特别是本国工作者,介绍本国文化的时候要了解外国人的习惯、思维方式,这样才能把自己的精华用最通俗、直接的语言、人家最容易接受的方式传达出去,这个任务非常光荣,国家的地位在国际上的提升,这个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9]。黄教授的这段言论阐释了在对外宣传中充分考虑外国受众文化心理的重要性,翻译时要考虑读者的类别、读者的需求和如何满足读者的需求。从文化心理的角度来看,中国文化强调以人为本,以人文为中心,以人生为本位,语言表现上就是汉语多使用主动句,表达较主观。而西方文化以物为本,以物本为主体,以自然为中心,语言表现上就是英语多使用被动句,表达较客观。旅游英译文本的对象是外国游客,翻译时要遵循西方社会文化习惯,顺应外国游客文化心理,对不符合外国游客阅读习惯的汉语表达方式进行适当的变通,使之符合外国游客文化心理特征和思维习惯的表达方式。如下例:
位育斋位于御花园内西北,明代建,初名对育轩,嘉靖年间曾更名玉芳轩,清代改称今名。
The Studio of Establishing Teachings (Weiyu Zhai) can be found in the northwestern part of the Imperial Garden (Yu huayuan). It was renamed several times and assumed the current name in Qing dynasty (1644—1911)[7].
上例介绍了位育斋的位置和命名情况,译文采用被动语态,突出了动作的承受对象,使信息意义的表达更明确,符合外国游客的文化心理特点。
(四) 原语文化内涵彰显原则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活动,在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思维习惯,按照目的语语言的表达特征和语篇风格进行翻译的同时,原语文化的地位和功能该如何把握是一个值得考虑和深思的问题。任何一个国家的旅游,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在经历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与渲染后,都是那个国家的民族精神与文化的缩影。好的旅游外宣翻译不仅要顺应译文受众的文化心理,按照目的语的语言风格和特点来进行翻译,以突出和实现译文的诱导功能,而且能够成功地传播旅游地独特的文化信息,使外国游客感受到旅游地独特的文化体验。陈刚指出,与其它类的翻译相比,旅游翻译在跨文化和跨心理交际上表现得更为直接、更为突出、更为典型、更为全面[10]。再者,旅游外宣翻译在向外国游客传递信息的同时,更是向世界传播旅游景区蕴含的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向世界推介中国的形象,彰显原语文化的原则正是实现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有效方式。如下例:
长春宫作为明清两代妃嫔居住的宫殿,最能引起游客兴趣并为游客所熟悉的是长春宫戏台和《红楼梦》壁画。对此,译文对长春宫的长廊作为戏台采用增加注解的办法突出了长春宫长廊作为戏台的不同之处。长春宫四面墙壁上的《红楼梦》壁画布局结构合理、画壁精细、典雅清秀,里面的人物栩栩如生,楼台亭阁等景物的立体表现如真实再现,成为中外游人叹为观止的中国绘画艺术的极佳表现。中国游客对《红楼梦》耳熟能详,而对于外国游客来说却不知这些精湛的壁画艺术的内容,作者通过释典的方法对《红楼梦》做了解释,有效传播了中国的书画艺术和文学艺术。
(五) 译文审美传递原则
从翻译美学的标准看,科学和艺术领域的美分别被界定为准确和优美。作为应用翻译的一种形式,旅游材料外宣翻译重在传递语义信息,用简洁顺畅的语言准确地向国外游客传达所需信息。但由于旅游材料内容的丰富性和体裁的多样性,很多旅游文本属于复合型文本,兼具传递旅游信息、唤起游客反应、传递美学形式的特点。这样,翻译时就需要把握译文语言美的基本规律,能够实现理想的功能对等,即“译文的读者应该能够像原文的读者理解和欣赏原文一样理解和欣赏译文”[11]。同时,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景观,无论是中国游客还是外国游客,在旅游地获取不同旅游信息的同时,都期望获得愉悦的美的感受。因此,在旅游材料外宣翻译时,不仅要考虑译文的可接受性,而且要考虑译文语言美的特点和规律,使语言的表现形式和信息传递的内容相统一,适应语境的恰当性规律。也就是要充分考虑国内外游客在文化心理、思维模式、语言表达和审美要求上的差异,所提供的英译文本需符合国外游客的文化心理习惯和思维方式,通过词语的仔细斟酌和结构上的适当调整,使译文以简洁顺畅的语言给国外游客提供足够的信息,涵盖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带来审美的愉悦享受。当然,和传递语义信息相比,译文形式的审美传递处于次要地位。如下例:
每当大典之际,鸣钟击鼓,礼乐齐奏,帝王御殿升座,君临天下,接受王公和百官的朝贺,极显其尊贵和威严。
During grand rituals or ceremonies, the emperor ascended the throne to imperial music, inspecting the empire as far as he could, receiving greetings and congratulations from his subjects[7].
上例采用流水句句型,大量的四字词排列,用词考究,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相结合,增加了文本的欣赏和审美价值。但西方人注重简约的语言和思维习惯,华丽的词汇和主观评价如果直译过来,会使他们感到冗长累赘。译文采用删减主观性评价信息、改写内容和结构的方法,主要信息突出,语言简洁凝练,结构通顺流畅,符合外国游客的思维和审美习惯,实现了译文的美学传递原则。
上述五个原则可以有效指导旅游材料的外宣翻译。如果在旅游材料英译时忽视了其中某一或某些原则,就可能产生信息缺失、信息误解、信息表达不畅等情况,在实现旅游外宣翻译功能的过程中产生障碍。如下例:
This gate is built up with clay bricks that are rarely seen in the Forbidden City, for they are refractory and agree with the green and quiet surroundings[7].
上例是对北京故宫天一门的介绍,里面涵盖了两个主要信息,一是天一门与众不同的建筑材料,二是天一门作为皇家道观的功能。从上文探讨的旅游外宣翻译原则审视该译文,首先译文违背了核心信息传递原则,仅传递出天一门青砖建筑这条信息,忽视了其作为皇家道观的主要信息。而宗教文化是中国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中国旅游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清代皇家信仰多种宗教,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还收藏着大量的宗教祭器、法器等。道教和其他宗教不同,它是中国本土发展起来的宗教,所倡导的“自我、平常、和谐和循环”的思想,成为几千年来约束和指导人们行为的有力规范。从文化传播的角度考虑,译文也违背了原语文化内涵彰显的原则。再者,从译文美学的角度考虑,for 引导的原因状语从句和主句之间的因果关系也很牵强。由此,笔者建议译文修改如下:
This gate, built up with clay bricks which are rare and refractory, is a chic Royal Taoism portal in the Forbidden City because of its agreement with the green and quiet surroundings.
中英旅游文本不同的表达方式和中西方不同的文化惯例,要求译者在翻译时需遵循恰当的翻译原则,采用合适的翻译方法,才能避免我国当前旅游翻译中出现的问题,实现旅游外宣翻译的功能,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本文从信息传递、语言形式、目的语读者、原语文化和语言美学五个方面所阐释的旅游外宣翻译原则,和功能翻译法则实现了“翻译标准的多元互补”[12]。译者在这些翻译原则的指导下对汉英旅游文本进行处理和转化,既可以实现传递信息和诱导行动的目的,也可以实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从而实现旅游外宣翻译的跨文化交流。
[1] 肖群.功能主义视角下的红色旅游资料外宣英译——问题与对策[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83.
[2] NEWMARK PETER. About Translation[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6:42.
[3] 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28.
[4] NORD CHRISTIANE. Text Analysis in Translation: Theory, Methodology and Dialect of Model for Translation-oriented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30.
[5] 张俊杰.中西翻译标准: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497-501.
[6] 周锰珍,曾利沙.论关联性信息与价值[J]. 中国科技翻译,2006(2):23-24.
[7] 北京故宫博物院网站英译制作者【EB/OL】http://www.dpm.org.cn/shtml/1/@/9057.html.
[8] 张健.外宣翻译导论[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32.
[9] 黄友义.旅游暨文化创意翻译任重道远[Z]//首届全国旅游暨文化创意产业翻译研讨会上的讲话,2007:10.
[10] 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 [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328.
[11] NIDA EUGEN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118.
[12] 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340.
[责任编辑 王晓雪]
The Principles of Chinese-English Tourism Publicity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ism
Ran Yu-ti
(SchoolofForeignStudies,HenanPolytechnicUniversity,Jiaozuo454000,Henan,China)
Translation principle is the rules or standards which are followed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However, the current tourism translation is not optimistic in China. This paper, taking the translation texts in Beijing Palace Museum as examples, demonstrates the principles in C-E tourism publicity translation from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language form, target readers, source language culture and language aesthe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ism, which aims to serve the guidance to the tourism translation in other places in China.
functionalism; C-E tourism publicity translation; principle
2014-05-18
河南省软科学项目(142400410394);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 2012-ZD-043)。
冉玉体(1971—),女,河南焦作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翻译与教学。 E-mail:ranyuyti@hpu.edu.cn
H315.9
A
1673-9779(2014)03-03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