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省东莞市大朗医院ICU,广东 东莞 523770;2.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0095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8例临床观察
罗德成1曾科学2
1.广东省东莞市大朗医院ICU,广东 东莞 523770;2.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009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疗法治疗,观察两组血糖情况、尿酮体缓解情况、酸中毒得以纠正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7.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恢复时间、尿酮体缓解时间及酸中毒纠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可以明显缩短恢复时间,临床疗效较好。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岛素;中西医结合;临床观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es mellitus ketoacidosis,DKA)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缺乏,胰岛素拮抗激素增加,引起糖和脂肪代谢紊乱,以高血糖、高酮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改变的临床综合征[1]。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具有发病急、发病快、病情重的临床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因本症延误诊断和缺乏合理治疗而造成死亡情况较常见,因此,科学、有效的综合救治措施对本病的救治至关重要。笔者对我院近2年来收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确诊,符合蒋国彦编著的《实用糖尿病学》中关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57例,女39例;年龄28~68岁,平均年龄(43.9±3.2)岁;23例I型糖尿病,73例Ⅱ型糖尿病;病程6个月~16年,平均(7.3±1.6)年;71例既往有糖尿病病史,25例无糖尿病病史。所有患者均血糖≥16.5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PH<7.35,尿糖、尿酮体强阳性。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表现 意识障碍患者8例;烦渴、多饮、多尿患者27例;咳嗽、发热患者22例;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患者6例;乏力、倦怠患者14例;尿频、尿急、尿痛患者6例;腹泻4例;腹痛患者13例;深呼吸患者9例;呼气有酮味患者13例。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小剂量胰岛素以静滴方式治疗,滴速控制在4~8U/h,患者血糖下降后换用葡萄糖注射液(5%)混合胰岛素(3~4g:1u)滴入,酮体转阴时停止滴入,同时配合补液、纠正电解质絮乱、酮症酸中度、抗生素防止感染[3]。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用中药五味消毒饮加减,方药组成:金银花10g,蒲公英15g,连翘10g,黄芩10g,紫花地丁15g,白花蛇舌草20g,葛根15g,生大黄10g,每日1剂,水煎服。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情况、尿酮体缓解情况、酸中毒得以纠正时间。
1.5 疗效标准[4]显效:1d之内患者症状缓解,血酮体转阴和尿酮体消失;有效:1~3d内症状缓解,血酮体转阴和尿酮体消失,结合力正常;无效:3d后患者症状无缓解或有加重迹象。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7.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表[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变化情况比较表(h)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血糖恢复时间、尿酮体缓解时间及酸中毒纠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近年临床观察在糖尿病者中亦有发病增加趋势,国内统计占住院患者的14.6%,在胰岛素应用于临床之前,本症是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糖尿病知识的普及与胰岛素的广泛应用,DKA的发病率已明显下降,但目前酮症酸中毒直接致死亡率在大部分地区已明显下降[5]。
糖尿病属于中医学“消渴”范畴,阴虚为本,燥热为标,阴虚无力制阳,则阳气燥动而生内热,上犯肺金则烦渴多饮;中灼胃腑则胃热消谷而多食。DKA是由肺、胃、肾三脏热灼阴亏,水谷转输失常所致的疾病,其基本病机是阴虚燥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二者互为因果,燥热甚则阴愈虚,阴愈虚则燥热愈甚;病变脏腑在肺、脾、肾,三者之中可各有偏重,互相影响。故治疗应以清热解毒、养阴活血为法,方药以五味消毒饮加减。方中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白花蛇舌草等均具有清热解毒作用;大黄苦寒清热、凉血解毒、活血祛瘀;葛根甘凉养阴、生津止渴,正如元代《医学起源》记载:“葛根除脾胃虚热而渴”。现代药理证实[6],黄芪可能通过调节抑制氧化应激和AGEs的形成,降低胰岛素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提高机体的胰岛素敏感性。葛根素有效成分异黄酮化合物,具有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降低血糖等作用。
胰岛素作为一种储能激素,在神经内分泌系统动态平衡中起着促进合成和抑制分解的作用。当胰岛素分泌紊乱后,拮抗胰岛素激素异常促进了体内的代谢分解和抑制合成作用,进而引起葡萄糖代谢紊乱,脂肪和蛋白质加速分解,合成作用减弱,增加了脂肪动员,最终导致血酮体增多,并发DKA[7]。因此,有效控制血糖和维持内环境稳定对DKA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补液是胰岛素发挥作用的前提,一般按体质量的10%估算,原则是先快后慢,先盐后糖,适时补钾。绝大多数患者在补液的同时即应开始胰岛素治疗,一般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的治疗方案,其优点简单易行,不但起到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作用,而且不易发生低血糖和低血钾反应,脑水肿发生率低。另外需要强调的是要积极处理诱发病和防治并发症,在救治过程中要注意治疗措施之间的协调及从一开始就重视防治重要并发症,特别是脑水肿和肾衰竭,维持重要脏器功能。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提高尿酮转阴率,及时纠正酸中毒,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王志生.2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体会[J].医学信息,2012,7(2):333-334.
[2]冯之静.4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救治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8):119-120.
[3]刘贵阳,奉勇,廖学东,等.中西医结合救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观察[J].实用医药杂志,2012,12(5):67-68.
[4]姬小云.生脉散合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52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8):1340-1341.
[5]吴朝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65例临床分析[J].医护论坛,2009,16(15):266-270.
[6]周俐,张曙辉,于珍,等.黄芪对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及血清脂联素影响的临床研究[J].新中医,2007,39(5):82-83.
[7]肖向阳.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J].中国实用医刊,2013,9(40):89-90.
罗德成(1980-),男,主治医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重症医学。
曾科学(1980-),男,主治医师,硕士,E-mail:zengkexue@163.com。
R587.2
A
1007-8517(2014)08-0058-02
2014.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