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梅娟
素质教育的推行势必推动教学各个环节的改革,而在教学各个环节中,怎样形成一个高效趣味的课堂成为重点,而其中课堂提问的艺术又显得尤为重要。可实际看来,英语课堂提问存在着很多问题,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作者就英语课堂提问所存在的问题作一些探讨,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英语课堂提问有效性的一些策略。
一、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1.提问内容一般化。提问多数是“Yes”“No”的一般问题,或者是课文的表层理解的识记性问题,缺少开放性问题,学生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这些及其简单的问题,无法激发学生的思维。
2.提问“偏向”甚至“歧视”现象。提问的重点多是优秀生或是中间名次的学生,对后进生很少顾及,导致差者更差,使学习差的学生更失去了学习兴趣乃至产生厌学情绪。
3.提问方式太单一化。一般就是教师问,学生集体回答,或者是单个学生回答,没有创新性,课堂也缺乏活力。
4.先点名,后提问。这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紧张感与压力感,会使学生茫然不知所措,同时也不易调动起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
5.提问走过场。提问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实现教学目标。遇到学生一时答不出来,就马上告诉学生答案或学生答错时,当即打断,并自己代答,这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没有很好的让学生自主去学习,而是成了教师的表现课。
6.提问害怕浪费时间。有些教师上课时直接就缺少了提问这一环节,就是害怕浪费时间。但是一堂课如果少了提问便少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与表现欲的一个必要环节,且使教学效果无法当堂检测。
7.提问评价太过于简单化。学生回答完问题,教师应作适当的评价,但在英语课堂上,评价显的太简单化了,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一般都是以“yes” “right” “good”等作评,甚至有时等不及就自己代答,这削弱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纵观英语的课堂提问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可知,既简单又复杂。所谓简单,是因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可以随时提问;所谓复杂,是因为课堂提问要做到恰到好处,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从多方进行考虑。课堂提问是教学中师生互动的一个平台,也是老师反馈学情的基本途径。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课堂提问这一教学手段也必须以新的姿态呈现、并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要培养学生学英语的能力和兴趣,多听、多想、多说英语是关键。而“课堂提问”则是为学生提供“听英语、想英语、说英语”的一条好渠道,同时也是师生加强沟通、活跃课堂气氛、增进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相长的有效方式。那么,怎样设计一堂课的提问,以使所设疑问合理、适当、有意义,起到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呢?
二、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
1.趣味性。要想调动学生学语言的积极性,首先必须使学生觉得这一课充满了趣味性。比如,我在讲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这一单元时,因为这篇课文涉及到宇宙起源问题,对许多学生来说很深奥,因此我没有象一般步骤那样先读课文,再回答问题,而是给学生设计了十二幅图片,每幅图片代表一个发展进程,然后让学生看图片描述所见,这样就化难为易,同时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课文就顺利进行下去了。
2.目标性。提问题切忌做表面文章,设计的问题一定要具有目标性,使学生通过问题既能学到一定的语言知识,也能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入。每个提问都要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要“切中要害”。例如,在学dinosaurs一课时,讲到一个短语die out,我这样问学生“Where are dinosaurs?”学生回答“They have disappeared.” “Yes, you are right. They have died out. Dying out means disappearing.”这样通过问题就解决了这个知识点了。
3.启发性。设计问题时,不应只注重表面,而应注重启发学生,使学生的思维始终都处于活跃时期。在讲述宇宙起源一课时,我给学生设计了一个判断正误题。When dinosaurs first appeared, they became friends with humans. 某生答“True”.我就对他进行了提问Please describe the development of life——when did dinosaurs appear?——when did humans appear?——before or after humans?——True or False?这样一步步启发,学生就得出答案了。
4.灵活性。教师的提问方式如果太单一,难免会使学生感觉很枯燥,同时也显得教师创新意识欠缺,因此,我在课堂上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提问方式,先提问后点名;先提问后抢答,限时抢答,讨论抢答等多种提问形式,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融入到了课堂中,真正成了学生为中心的课堂。
5.全面性。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而不只是优等生。其实,基础差的学生更渴望能够与教师交流,更渴望自己被关注但是在课堂上,他们却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因此,建议教师们把爱心撒播到教室的角角落落,哪怕对他们只提问一两个单词短语,也能温暖他们的内心,也只有这样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各项要求,教师应充分利用题材广泛且体裁多样的课文和话题资源,精心设计各种类型的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修养,以形成学生观察思考的习惯,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升华学生的道德品质,不断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是一种师生间相互交往活动。教师要活跃课堂气氛,驾驭学生思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就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法。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