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山印派”鉴赏教学中的“导”与“入”

2014-09-09 03:46:00邵宁
考试周刊 2014年57期
关键词:导入方式鉴赏教学

邵宁

摘 要: 本文以“虞山印派”鉴赏教学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鉴赏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带来的感性的“导”与理性的“入”的问题,并对“虞山印派”鉴赏教学做了教学思考。

关键词: 虞山印派 鉴赏教学 导入方式

篆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民族性色彩的文化符号之一,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设计以“中国印”为创作元素以来,篆刻这个边缘性艺术学科逐渐为公众所熟悉。在“常熟书画艺术”校本课程中,我对“虞山印派”做了两个课时的讲解,下面就鉴赏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带来的“导”与“入”的问题进行研讨。

一、问题之由来

1.篆刻知识的严重不足。

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篆刻是一门小众艺术,对于常熟地区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本土篆刻艺术的了解仅仅局限于对“虞山印派”概念的了解,至于其中有哪些代表人物,其艺术风格究竟有哪些差别,对中国流派篆刻艺术的影响这些问题则不清楚。此外,对于选修“常熟书画艺术”的学生来说,他们中的多数没有篆刻实践方面的体验,因此对于篆刻中一些技法的了解几于空白,无形中增加篆刻艺术鉴赏教学的难度。

2.篆刻审美的接受困难。

自明代中期開始篆刻逐渐成为文人自觉追求的一种艺术形式,在审美方面,明清以来的篆刻艺术是在“印宗秦汉”的大旗下,以“古意”为依托不断创造时代审美“新意”的过程。每个时代都在追求“古意”,但是其深度与广度是不同的,因此形成了各时代不同的“新意”。以常熟的“虞山印派”为例,林皋与赵石的篆刻在清初与清末都代表了当时的时代“新意”,因此成为有巨大影响的篆刻大家。但是,这些审美内容对于初次接触篆刻的高中生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如何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接受篆刻审美,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二、生动感性的“导”

鉴于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导入课堂教学方式,力求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对篆刻产生兴趣。

1.故事式。

故事教学法是学生最易接受的导入形式,在这里,我采用了清末民初常熟篆刻家赵石的故事:赵石幼年就喜欢刻印,但苦于没有老师指导。有一天,他遇见常熟篆刻家李虞章,李是吴昌硕的学生。当他看到赵石刻的印章时,大为惊奇,认为赵石刻印不俗,将来定会有所建树,于是指点赵石学习篆刻,后来,吴昌硕来常熟,李虞章又把赵石介绍给吴昌硕,赵石从此眼界、技艺大进,在民国时成为虞山派篆刻的代表人物。

赵石以一介平民跻身著名艺术家行列,是通过不懈努力取得成功的范例。这个故事最能激发当前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对篆刻产生兴趣。

2.技巧式。

在这一环节教学中,我将篆刻用的工具带到课堂,重点给学生演示印稿如何上石,在演示的过程中讲授刀法变化的作用,以及运刀力度与石质的关系等知识,让学生对篆刻实践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最后,我给学生播放一段当代篆刻大家韩天衡的现场篆刻视频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3.操作式。

操作式教学方法是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篆刻的实践练习,在我演示的基础上学生试着水印渡稿,并且动手篆刻,篆刻的内容为教师提供的简易古印范本,通过临刻古印,不仅能够学习刻印技巧,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对篆刻艺术形式美的感受力,更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合乎传统的鉴赏美、追求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此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在工具材料这一块也进行了相关备课,把平时收集的一些实物带到课堂上让学生把玩,并且对青田、寿山、昌化、巴林中国四大印石各自不同的色彩、纹理特点加以说明,让有兴趣的学生将自行收集的石材和资料拿到课堂上,对学生来说这样的实物体验远比空洞的理论讲解更易深入内心。

三、深刻理性的“入”

1.阐述“巧”与“拙”的篆刻审美——以林皋、赵石篆刻为例。

篆刻鉴赏的关键在于把握篆刻的气息,由于有姊妹艺术的熏陶,引导高中学生体悟篆刻审美不是一件不可行的事情。巧的是,“虞山印派”的两大代表人物林皋与赵石正好是两种篆刻基本审美气息的代表,在课堂上,我重点进行了“巧拙之辩”的教学。

篆刻审美中的“巧”,指的是人工修饰之美,在审美趋向上趋于阴柔,清初虞山派篆刻的代表人物林皋的篆刻就是“巧”的审美的代表。

林皋擅长以诗词名句入印,篆刻艺术精绝而著称于世的印作也不少,“杏花春雨江南”印即为代表作,此印将婉约之风发挥到极致,寄托深深情愫。销丽疏秀,挺中有弧,还有点画交叉,衔接处不经意留下的点,与丝丝悬垂之笔自然相处,宛如春雨中垂柳丝丝、杏花点点。

在教学中,我就这方印的字法、刀法、章法进行讲解,让学生体会细腻典雅的人工修饰之美;同时,将这方印与现实中的杏花春雨的图片放在一起让学生欣赏,体会印文内容与形式之间的统一关系,体会一种文人心如止水的心境与诗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篆刻审美中的“拙”,是指朴素、大气之美,在审美倾向上属于阳刚。常熟近代篆刻家赵石的篆刻就是这一类型的代表。在这里,我给学生重点举例赵石在宣统元年(1909年)所治的“剑闲”一印,并且做如下讲解:赵石的篆刻取法自古代的封泥,他将封泥由于自然风化而形成的古朴苍茫的自然美转化为篆刻人为美。同时,赵石不是完全照搬封泥,他在边款中明确讲到“剑闲”二字来源于先秦金文,但整体气息以封泥印风出之,显示了其过人的融合与创造能力。民国之后,他更是将这种印风进一步发扬光大,被誉为“新虞山派”篆刻的开创者。

巧拙之辩的讲述,学生都比较好地理解了“虞山印派”两大代表人物的篆刻审美,但是巧拙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常在相互映衬中发展、相互依存,所以,我要求学生鉴赏篆刻作品时使用巧拙结合的思维方式。比如,在讲到赵石篆刻时,我说:赵石篆刻的残破之处看似不经意,但其实都是作者精心安排好的,只是观者感觉是自然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赵石的“拙”是另外一种“巧”。

2.以赵石的艺术人生为例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蓝图。

首先,以赵石的艺术发展历程为例。赵石的篆刻,可以说是师古不泥古的范例,我列举了赵石几个时期的代表作,从他早期师法吴昌硕的作品,到在吴昌硕印风的基础上变圆为方的过渡作品,提醒学生:一界布衣最后成为开宗立派的一代大家,赵石的艺术人生的一个重要成功之处在于他有敏锐的艺术见解与独立的艺术思考,从哲学上讲,就是“内因”起的作用,这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具有相当意义的借鉴作用。

其次,以赵石艺术的传播为例。赵石是一个出生乡土的布衣,除了内因,还有什么原因让他在中国篆刻史上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面对这一疑问,我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之后,我列举史实讲述了赵石成功的“外因”:

两朝帝师翁同龢晚年因为参与戊戌变法而被革职回乡,经人介绍,翁同龢认识了初出茅庐的赵石,翁氏对赵石的艺术才能与见解十分赞赏,赵石也以此得以接触上层文化人。地方上层文人的承认、接受对其篆刻艺术的传播是有很大作用的。

另外,将赵石的印风推至全国的是邓散木。邓散木从师赵石学习篆刻不过五年时间,但赵氏的艺术风格影响了邓散木一生,成为“新虞山派”的传人。更重要的是,邓散木还在上海、北京等地广收弟子,将“新虞山派”印风发扬光大,流播海内,甚至在日本也有很大的知名度,成为当时颇具影响的篆刻流派。可以说,没有邓散木对于赵石篆刻艺术的大力推广,就很难说赵石印风对于中国篆刻界的影响有多大。

一个人、一个艺术流派的成功是内、外因结合的结果,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赵石篆刻艺术的传播对于他们的触动是很大的。

四、教学思考

1.坚持以审美教育、乡土情感为主线。

“虞山印派”鉴赏教学的实施,穿插了诸如讲故事、实践操作之类的内容,但是,整个过程以审美教育为主线,这就不同于一般的篆刻课。审美教育的实质在于引导学生对陌生的艺术门类有一个整体的、全瞻性质的了解,而不仅是局部的、技法层面的。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时刻贯彻乡土情感教育,将学生思维的立足点定于自己生活的土地,产生对自己家乡的自豪感与热爱之情。

2.结合实際,触动学生。

对于今天的高中生来说,多数人没有大量时间从事艺术学习,日后多从事与艺术无关的工作,那么,艺术鉴赏教学就应该贴近他们的实际,以教学触动学生思维,这就要求教学的实施者能善于引导。就“虞山印派”鉴赏教学这门课来说,赵石艺术人生的成功深刻感染了在座的学生,这对于学生来说,可以说是艺术之外的另一种学习。

猜你喜欢
导入方式鉴赏教学
课堂导入
新课标下高中古代诗歌教学的策略
高效课堂始于有效的导入
考试周刊(2016年91期)2016-12-08 23:12:47
关于初中音乐教学中的鉴赏教学
比较鉴赏在中外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应用
精彩导入激活信息技术课堂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31期)2016-11-19 18:09:42
在“同课异构”中探析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导入
考试周刊(2016年80期)2016-10-24 17:29:01
中学美术鉴赏教学的内容与方法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8期)2016-04-20 08:53:44
对比法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5期)2016-03-26 12:37:28
中职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5期)2016-03-26 12: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