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锦花
摘 要: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抓住了标题,就如握有打开文章的钥匙。实践证明,通过标题的理解切入教学是完善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初中语文 题目切入法 教学运用
科学的教学方法对语文教学至关重要。语文课堂中,采用恰当的切入法,能有效激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课文题目往往是最能揭示文章主旨、内容的关键性词句,是文章最闪亮、最有意味的话,是文章的核心和关键。教师在阅读教学时,抓住了标题,就犹如掌握了打开文章的钥匙。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这一重要切入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一、通过提问、质疑题目,有效感知课文。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课堂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启迪学生思维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不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教学就没有生命。心理学告诉我们,思维是起始于疑问的。抓住题目,设计巧妙的提问,往往能激发学生的思维,集中注意力。
对于很多课文的题目,我们可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入对全文的思考和理解。对于简单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把一些涉及课文中心、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作为课堂主线学习,“以学定教”。
如:苏教版七上的《往事依依》,题目“往事依依”是贯穿全文的纽带,课文开头有感而发,引出对几件往事的回忆,接着追忆看山水画、读《水浒传》、听国文课、登北固楼、读中外小说等往事,最后由事入理,抒发感悟。整篇课文,条理清晰,内容贴近学生,篇幅不长,很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如果我们抓住题目提问、质疑,就可以把文章的要点提炼出来。围绕题目,我们可以选用如下提问和质疑:(1)从题目“往事依依”,我们可以看出本文主要内容是什么?(2)哪些段落写了往事?(3)作者具体回忆了哪些往事呢?(4)从题目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些往事的感受是什么?(5)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依依”之情?(6)作者为什么对这些往事“依依”呢?这六个提问紧扣题目,由浅入深,可以架构起课堂教学。如此学生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学习重点,对初一学生来说比较容易完成。而有了成就感,就有浓厚的兴趣探寻课文中更广更深的东西。
又如:七上《斜塔上的实验》一文,围绕题目可以展开以下提问:(1)斜塔上的实验是怎样一个实验?(2)文中除了介绍斜塔上的实验之外,还介绍了哪个实验?(3)伽利略具有哪些优秀品质呢?通过提问质疑题目的方法,使学生把握课文重点,理清作者思路和文章脉络。
二、抓住题目关键字词,顺藤摸瓜,辐射全文。
标题中重要词语的作用很大,一个词能起到牵针引线的作用,对题中一个词的透彻理解,就可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如:教學苏教版八下《变色龙》时,可以让学生根据对课文内容的初步理解,指出题目中概括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案件的显著特点——“变”,再找出奥楚蔑洛夫处理案件态度有几次变化,并说出变化的原因。这个过程既整理了小说情节,又让学生体会到了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这是不变的。
又如:在教苏教版八下名著推荐与阅读《水浒传》的《智取生辰纲》时,可以从题目入手,抓住“智”字,让学生找找文中哪些句子和情节体现了晁盖的“智”,哪些句子体现了杨志们的“智”,看看双方在这场“智”的较量中谁最后取得了胜利,失败的一方因何而败,取胜的一方又是因何而胜,矛盾的焦点又在哪。学生带着兴趣去文中寻找答案远比教师面面俱到、枯燥乏味地逐点讲解好,这样一篇篇幅很长的文章化繁为简,教学目标在浓厚的学习气氛中有效实现。
三、尝试更换并比较题目的优劣,引导学生加深感悟。
比较的方法是人们辨别事物特征的一种重要方法,我们对有些课文不妨引导学生给课文重新换个题目,帮助学生通过理解课文,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
如:教苏教版八上《始终眷恋着祖国》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根据对课文内容的初步理解,给文章换个题目。学生可能换为“钱学森”、“钱学森的爱国心”等。这样换题目使得学生对文章有整体感知,也为下面教学服务。接着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原题目和改换之后的题目孰优孰劣,可以得出:原标题优在“始终”、“眷恋”这两个词语上,这样的标题充分点明了课文主旨——钱学森自始至终深深想念、无限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随即可以提问:“始终”是自始至终的意思,课文记叙了钱学森哪些时候的经历呢?这样学生便理了全文脉络,明白了课文以时间为序,并一一感知钱学森的求学经历、成就和冲破重重阻挠归国的过程,体会到文章选材的详略分明。接着围绕“眷恋”提问:在“自始至终”这个过程中,课文哪些地方体现了题目中的“眷恋”(深深留恋,想念)?这个过程是对文章内容再次解读,筛选信息,是对主旨理解和加深感悟的过程。通过这两问,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感悟已较深。
又如:《蓝蓝的威尼斯》一课,可以让学生另给文章换个题目,体会此题目用“蓝蓝”突出威尼斯特征的新明。它不仅是一种自然色彩,而且是作者俯视威尼斯的总体印象,突出威尼斯的环境特征——多水,更是一种人生色彩,象征和平、宁静、友谊。
总之,运用题目切入法可以引导学生快速把握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方向;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准确的判断力;化繁为简,提高教学实效。实践证明,通过标题的理解切入教学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任静兰.牵一发而动全身——浅谈题目切入法的作用.当代教育导刊,2011.04.
[2]洪宗礼.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学参考书.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