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张力的历史课堂应具备“三美”

2014-09-09 02:38陆雪芬
学子·教育新理念 2014年7期
关键词:三美灵性张力

陆雪芬

课堂教学,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是塑造心灵、引领人生的艺术。“文武之道”,当然应该“一张一弛”,张弛有度,用一种无形的牵引力引人入胜。历史课堂不应该只充斥着一堆枯燥乏味的年代和条条框框的知识,令人生厌,而应该极具张力,极富美感,令学生感到仿佛“穿越”到了一个个逝去的朝代,欣赏秦砖汉瓦,与唐宗宋祖对话。这样的课堂才会让学生感到美不胜收。具体而言,要打造张力历史课堂,应该努力创造“三美”。

一、有张力的历史课堂,应该有独特的“个性之美”

课堂不是生产统一型号产品的车间,而是培育绚丽多彩的鲜花的百花园。单就内容而言,历史课堂融汇政治、经济、军事、文学、地理、音乐、美术等领域的知识,本身就五彩斑斓。手捧同一本教参,核对同一个标准答案,这样的历史课堂是机械的、死板的、缺乏个性的。每一个历史老师首先应该有独特的个性,应该对历史课标、历史课、文本有独特的理解。特级教师的历史课为什么精彩纷呈?因为他们还保留着、坚持着自己的教学“个性”,在尊重历史教育规律的前提下,走自己独特的教学之路。有个性才有魅力,所以他们成功了。而不少历史教师却不幸长年累月被应试教育的水流磨平了棱角,丧失了个性,丢失了自我,被考試和分数牵着鼻子走,唯标准的历史答案是从。他们先是自己丧失了个性,然后再去磨平学生的个性,甚至摧残个性,甚为可惜。

个性引导个性,个性催生个性。丧失个性的历史课堂,“千师一面”,沦为生产标准答案的应试车间,甚为可悲。

“我要我的滋味!”这是一句大家熟悉的广告词。其实,这也是历史课堂中广大学生的心声。

“我的课堂我做主!”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历史老师应该勇敢地抛弃名缰利锁,在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大胆地展示自己的个性之美,追求独特的教学风格。

历史老师的个性之美,首先表现为丰富而广博的历史知识,不局限于课本知识,对历史细节了如指掌,如数家珍。这样才能吸引学生。

历史老师的个性之美,其次表现为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照本宣科,做一个知识搬运工。

“百家讲坛”主讲人之一纪连海,是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历史教师。他热爱历史,钻研历史,把历史看作“事业”,不但有丰富的历史知识,而且在清史方面有独特的研究,所以上课生动,深受学生喜爱,站上“百家讲坛”,也同样吸引了广大观众。这就是历史教师“个性之美”的重要性。

二、有张力的历史课堂,应该有柔韧的“弹性之美”

每次看跳水比赛,我最关注的是运动员走板的最后几步和起跳的一瞬。因为掌握好跳板的“弹力”,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有张力的历史课堂也应该有自己的“弹性之美”。弹性不仅仅指内容张弛有度,节奏高低起伏,更是指根据学生的“差异”状况因材施教。

学生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家庭,生活环境不同,生活习惯不同,从而造成了学习历史起点的差异和兴趣爱好的不同。比如,我班农村来的学生,对农业耕作、蚕桑等知识较熟悉,体验要多一些,深一些,我就让这些同学研究太湖流域的蚕桑文化;城市里来的孩子对都市文化、城市古迹认识具体、深刻一些,不妨让他们研究城门、城墙或胡同文化;男孩子崇拜力量、粗犷,往往偏爱军事等题材的历史材料,女孩子喜欢温柔、文静,甚至忧郁,往往对历史中文学、艺术之类的章节感兴趣。这些主客观原因必然使学生在解读同一历史材料时产生差异。所以历史教学的目标,应有一定的“弹性”,其下限目标可以是人人能达到的,而上限目标则鼓励学生自由超越,不受所谓的标准答案束缚,做到“上不封顶,下要包底” 。历史课堂教学,要从毛泽东批注《二十四史》中得到深刻启发,少弄一点标准答案,多教会学生个性化批注的阅读方式。而肢解完整的历史故事、罗列习题的做法,最后也将历史阅读教学逼近了死胡同。

应试的历史课堂,划出了一条条齐刷刷的“等高线”,让我们的大部分学生整天蹦跳却触摸不到,于是身心疲惫,丧失信心,迷失方向。所以,历史教学应根据学生不同情况而设置弹性目标,允许学生有一定的选择,让所有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从而体验到历史学习的快乐。

曾记得上海建平中学有句口号,“人才=合格+特长”。允许“合格”,鼓励“特长”,这就是教育的宽容,这就是教育的弹性。这虽是从育人的角度讲的,但对于历史课堂教学同样适用。教育之弓有了严慈相济的弹性,就能够将人才之箭射得更远。

三、有张力的历史课堂,应该有智慧的“灵性之美”

“一言堂”、照本宣科的历史课堂自然没有灵性,而表面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历史课堂,其实也是肥皂泡一般,只有短暂、脆弱的华丽。有的历史课堂,教师提问让学生应接不暇,似乎堆砌“问题”就等于是“启发式教学”。实际上,充斥在课堂里的无效、低效的问题严重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肤浅而庸俗的问题,未能达到训练学生历史思维和提高探究能力的目的。同样,这样的问题也必将扼杀情趣盎然的课堂氛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给教师的建议》)真正能引导学生研究的课堂,哪怕鸦雀无声,也是聚集潜能的课堂。弓拉得太满,就容易断弦。同理,多而滥的提问,塞满了课堂,课堂就失去了张力,学生就失去了灵性。

其实,少年儿童天生就具有灵性。灵性就蕴藏在学生的心灵之中。我们无须在他们的身上创造什么灵性,或者强加给我们成年人所谓的“灵性”,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唤醒和激发他们的灵性,并让他们的思维火花进行碰撞。

历史教学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才能使历史课堂具有生命活力和创造激情的“灵性”。历史不等于公式和定论,可以质疑,可以讨论。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课内外的历史阅读中发现问题,进而组织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读书须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比如,学习了“杯酒释兵权”,可以让学生探究:

1.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要解除功臣的兵权?

2.大臣释放兵权,对大宋朝的未来有何影响?

3.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不在朝堂上宣布圣旨解除大臣兵权,而要用酒宴这种方式?

4.酒,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有怎样的功与过?

第四个问题,由浅入深,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由单一向综合过渡。其中第三四个问题,是我结合学校的“酒文化研究”而设置的,学生很感兴趣。有的从商纣王等昏君沉迷酒色,最终亡国的角度研究酒的弊端,有的从古代医学发展离不开酒、王羲之酒后写就《兰亭集序》、“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角度研究酒的积极作用。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研究,让前后的历史知识点有机整合起来,可谓“温故而知新”。

《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新世纪的挑战何其多也,黄岩岛之争、钓鱼岛之争、南海争端,日本军国主义阴魂蠢蠢欲动,新疆暴乱连连……这些,或需要我们用无可辩驳的史实去击碎无耻地谎言,或需要借古鉴今,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

钱学森之问,令人深思。反思应试的历史教育,为什么学生背了那么多的历史标准答案,却难以培养几个像吴晗、顾颉刚之类的历史大家?莫言的成功倒说明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他能成为中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从他自己的介绍中可知,那是因为他当时所接受的教育尚没有全部侵占他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没有泯灭他的“灵性”。累积起生命的张力,最终助他登上了文学的最高峰。莫言的获奖,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文学领域,它无疑在拷问着我们当今的各科教育,包括历史教育。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我们只能尊重和敬畏规律,别无选择。

个性、弹性、灵性,构成了有张力的历史课堂的三足,撑起了一片希望的天空。有了张力,我们的历史课堂就有了活力,有了魅力。历史课堂,就不再是死水一潭,而是由师生张扬的生命力汇成了一脉潺潺流动的清泉,从远古流来,时而平缓,时而激越,一路欢歌,向着美好的未来奔腾不息。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市吴江区铜罗中学)

猜你喜欢
三美灵性张力
翻转,让记叙文更有张力
让小学作文课堂充满灵性
论张力
张力
张力2
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三美”
从“三美”理论看杜甫陇右诗的翻译
许渊冲的“三美”理论视角下《上邪》三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
浅谈高考记叙文的“三美”
借助电子白板构建富有灵性的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