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丽玲
在六朝古都南京,有一座雄伟壮观的古建筑——鼓楼。鼓楼高岗之上,坐落着中国幼儿教育研究的发源地——南京市鼓楼幼儿园。走进鼓楼幼儿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汉白玉雕像,他就是鼓楼幼儿园的创始人、中国现代儿童教育之父、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先生。
陈鹤琴19岁考入北京清华学堂高等科,22岁考取庚款留学美国,就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深受进步主义现代教育思想浸濡。为了研究儿童心理,探寻适合国情的科学化、大众化的幼稚教育道路,1923年,陈鹤琴在自己的住宅里办起幼稚园,取名南京市私立鼓楼幼稚园,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幼儿教育的实验研究中心。陈鹤琴试图在鼓楼幼稚园的试验田里,将西方的教育学说同中国的具体条件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中国化科学化的儿童教育。1927年,他在国立东南大学任教期间,在南京建立教育实验区,为推广小学教育做实验。为推广与普及关于幼儿教育和儿童教育,他与陶行知创办与领导了中国幼稚教育社、中华儿童教育社,通过学术团体的活动,对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和教育研究者进行辅导。
一、陈鹤琴教育思想的起源
陈鹤琴为什么要创办鼓楼幼儿园,要从陈鹤琴的教育经历及思想起源说起。
1.从民间私塾到美国大学。
陈鹤琴出生于浙江上虞,7岁在家乡上了私塾。私塾给他留下了“六年最宝贵的光阴,除了认识三四千字以外,可说几乎完全付之东流”的坏印象,陈鹤琴用“惋惜、感慨、痛恨”表达自己对读死书的质疑。正是因为有读死书、死读书的切身感受,陈鹤琴后来大力倡导教活书、活教书的理念。
1914年,踌躇满志的陈鹤琴与一群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一起,踏上庚款留美的邮船。与陈鹤琴同船去美国的,还有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陶行知。从赴美开始,两人便结下不解之缘,同时任职东南大学教育科,相互支持创办幼稚园、学校、师范院校,合作成立各类社团。志同道合的理想,让他们成为一生的挚友。
在美国,陈鹤琴先后就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精神给年轻的陈鹤琴留下难忘的印象,“霍普金斯的研究精神真是好极了。教授、学生一天到晚,都浸润在研究精神之中做研究工作,而没有一点傲慢的神气、自满的心理,总是虚怀若谷、诚恳万分。……方法是秘诀,方法是钥匙,得到了秘诀,得到了钥匙,你就可以任意去开知识的宝库了”。①
在世界上最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陈鹤琴聆听了孟禄的教育史、桑戴克(Thorndke)的心理学,被这些赫赫有名的教育家的渊博学识打动。让陈鹤琴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位教授教育哲学的克尔帕屈克(Kilpatrick),他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一位教授,陈鹤琴认为他之所以受学生欢迎,因为他有思想的魔力与教法的魔力。“他是主张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的。他不肯抹杀别人的思想,也不肯放弃自己的思想。他要集中各种见解,各种思想,来解决疑问,来解释难题。所以他所用的教法是独出心裁而能刺激思想的方法。”②
从霍普金斯大学文学士到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陈鹤琴深受进步主义现代教育思想浸濡,切身感受到“科学”与“民主”的精神。他担任童子军队长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他到处演讲宣传中国文化。他还参加了教授教育史的孟禄博士组织的黑人教育考察团,领悟到孟禄博士希望实现“学生会用脑也会用手”教育目标的良苦用心。在美期间广泛的学习与丰富的教育实践,为陈鹤琴归国后投身教育及教育思想的萌发奠定了基础。
2.从理论到实践。
1919年,陈鹤琴从美国学成归国,受聘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担任儿童教育学、儿童心理学教授。此阶段,适逢美国新教育运动的领袖、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杜威来华讲学。杜威的足迹遍及14个省市,他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观点,把民主与科学的思想直接播种到中国,在全国掀起了平民教育、生活教育的新教育思潮。1921年,美国又一位新教育运动领袖、教育“心理起源论”代表人物、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孟禄来华,他与教育界人士关于学制改革的讨论以及“旧教育与新教育之差异”“平民主义在教育上的应用”的演讲,再一次在中国掀起新教育革新运动的热潮。
身处于新教育运动中,陈鹤琴认为,要实现“民主”与“科学”,必须改造旧教育,开创新教育,必须向民众普及教育。“民主”“科学”成为其以后“大众化、科学化”思想的萌发剂。
初入南高师的陈鹤琴,看到“当时南高师一般学生都穿长衫的,很文绉绉的样子,运动是要强迫的。这些学生因为勉强参加运动,多半还穿长衫上运动场。那个时候这般学生只知道读书,别的都不晓得”。“学校没有课外活动,只有上讲堂,多读书。这种死一般的教育真叫人怄气。我想至少我应该把带回来的生气活力全部搬出来,让中国的教育迎头赶上”。③为了刺激学生冲破重重暮气,陈鹤琴提倡课外活动,组织表演、讲座、辩论、联谊会等,学校渐渐形成了有生气、有活力的校风。
教授儿童教育学、儿童心理学课程的陈鹤琴,首先从自己的儿子一鸣开始观察实验,时间长达808天。他将观察、记录、分析的资料整理,据此写就出版的《儿童心理之研究》,成为以中国儿童为对象、系统观察、实验研究的典范,也成为中国第一部采用“婴儿传记”的方法研究并记载儿童早期心理发展历程的科学专著,开启了中国学者以中国儿童为对象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大门。
积累了大量观察素材以及教育策略之后,陈鹤琴又推出另一部力作《家庭教育》。陈鹤琴的好友陶行知写了书评,以“愿与天下父母共读之”为标题,向家长介绍:“这本书出来之后,小孩子可以多发些笑声,父母也可以少些烦恼了。这本书是儿童幸福的源泉,也是父母幸福的源泉。著者既以科学的头脑、母亲的心肠,做成此书……”
随着陈鹤琴一部部著作的问世,新教育运动中“民主”“科学”的思想也移植进幼儿教育,幼儿教育至此被人们真正重视并研究。陈鹤琴,也被人们誉为“中国幼教之父”“中国幼儿教育的奠基人”“中国儿童心理研究的开创者”。
3.从教授到园长。
当一鸣到了入园年龄时,到哪里上幼儿园让陈鹤琴很为难。当时的南京已经有幼儿园,但陈鹤琴都不满意,因为这些幼儿园大多是外国传教士办的。即使是中国人办的幼儿园,办学的模式也是沿用英国、美国的。陈鹤琴痛斥当时的幼儿教育患了三种大病,即“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在《现今幼稚教育之弊病》开篇,陈鹤琴写道:“我们中国的幼稚园大抵是抄袭外人的,而外人的幼稚园已时有改进,但是我们还墨守成规,不知改良,以致陈旧腐败不堪闻问了。”
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上合适的幼儿园,为了研究儿童心理,探寻适合国情的科学化、大众化的幼稚教育道路,陈鹤琴决定在自己位于鼓楼头条巷25号的住宅客厅里办幼稚园。幼稚园第一次招收了12名孩子,主要是东南大学的教师子女,其中包括陈鹤琴的长子陈一鸣,还有两名日本儿童。
当时的南京市区,城南以秦淮河为中心形成休闲、商业区,城北以下关码头为中心形成运输、贸易区。鼓楼虽然位于市中心,却远不如城南城北繁华。幼儿园东边是明代洪武年间的建筑物——鼓楼,南边是东南大学,西边是起伏的山坡,北边是零散的住宅。鼓楼幼稚园与鼓楼古建筑遥遥相对,与东南大学(现地址为南京大学)隔路相望,幼儿园不仅享受着自然与田园风光,还享受着古城厚重文化的浸润。鼓楼幼稚园好似种植在自然和文化土壤里的种子,天然的营养赋予新生的幼稚园蓬勃自然的生机。
大学教授创办幼儿园,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家长们纷纷申请送孩子入园接受教育,一间小小的客厅已不能满足需求。1925年,陈鹤琴发起组织董事会筹募资金,在小院旁又购置三亩地,新建了教学楼,园内设有活动室、盥洗室、衣帽室、储藏室、办公室、游戏场、草坪、动物园、小花园等。这就是鼓楼幼儿园现在的园址(原鼓楼头条巷27号,现北京西路4号)。
教学楼落成后,幼稚园扩大到4个班120名幼儿,成为东南大学教育科实验幼稚园,陈鹤琴亲自担任幼儿园园长,开展并指导教育研究。东南大学教育科每月补助一部分实验经费,并派教育科助教张宗麟协助陈鹤琴开展教育实验工作。东南大学开创了大学进行幼儿教育实验研究的先河。张宗麟,也成为我国第一位幼稚园男教师。
在这个名为南京市私立鼓楼幼稚园的私家小院里,陈鹤琴有三大计划:建筑中国化的幼稚园园舍,改造西洋的玩具使之中国化,创造中国幼稚园的全部活动。鼓楼岗上的私家小院,提供了陈鹤琴教育实验的园田,扬起了陈鹤琴教育理想的风帆,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幼儿教育实验研究中心。
二、中国早期幼儿教育试验田
在西方教育思想的熏陶和新教育运动的影响下,陈鹤琴将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运用在鼓楼幼稚园的教育实验研究中。他既重视借鉴西方教育的有益经验,又反对盲目照搬照抄,从国情出发,在鼓楼幼稚园这块试验园田里,努力创建中国化、科学化、大众化的教育体系。
1.有活力的课程研究。
在探索中国化、科学化的儿童教育道路上,陈先生锲而不舍、百折不回。他反对全盘西化,坚持洋为中用、面向社会、注重实践。
在课程试验中,陈鹤琴根据“做人、做中国人”的教育目标,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应注重儿童的生活环境,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来组织课程,使课程成为一个系统并使各科目互相连接发生关系。幼稚园的课程内容包括五类活动: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语文活动,陈鹤琴将这五个方面形象地称为“五指活动”。他认为“五指活动”的“五指”是生长在儿童的手掌上的,是活的、可以伸缩、互相联系的,儿童的一切活动要在儿童的生活上、智力上、身体上互相联系、连续发展。课程的五个方面在儿童的生活中应该结成一张网,有组织、有系统、合理地将教育内容编织在儿童的生活中,每个教育活动单元由若干活动中心“主题”组成,各种教育活动围绕着单元中的活动中心进行,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陈鹤琴把它叫做“整个教学法”,又称“单元教学”。单元实施中,陈鹤琴强调以游戏式、小团体式的方式学习,通过分组施教、区别对待,以满足孩子年龄、智力的差异和兴趣的需求。
此阶段的研究带有浓郁的杜威课程思想,它在吸取西方先进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幼稚园的实际情况,通过自身的实践形成。它使我国当时的幼稚园课程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保持了相当的活力,成为幼儿教育中国化、科学化的先声。
在此期间,鼓楼幼稚园先后出版了《课程》《读法》《设备》《一年来的幼稚园单元教学》《儿童故事》《儿童歌曲》《儿童游戏》《儿童节奏》《儿童生活写真》等书刊,这些实验成果成为国民政府教育部1932年颁布《幼稚园课程标准》的基础。
2.中国第一部《幼稚园课程标准》。
1928年5月,在全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上,陶行知与陈鹤琴提出“注重幼稚教育案”。提案一共七项,其中一项为“审查编辑幼稚园课程及教材案”。同年10月,教育部聘请专家在陈鹤琴的负责下,以鼓楼幼稚园的课程试验为基础,进行幼稚园课程标准的编订工作。1932年10月,教育部正式公布了《幼稚园课程标准》。从此,中国有了自己统一的幼稚园课程标准。
《幼稚园课程标准》包括幼稚教育总目标、课程范围及教育方法要点三部分。幼稚教育的总目标是:增进幼稚儿童身心健康;力谋幼稚儿童应有的快乐和幸福;培养人生基本的优良习惯;协助家庭教养幼稚儿童,并力谋家庭教育的改进。课程的范围包括音乐、故事和儿歌、游戏、社会和自然、工作、静息、餐点等七项,每项还详细规定了具体的目标、内容及课程最低限度的要求。教育方法共有十七条,更是详细地列举了儿童在园学习生活的组织策略。
《幼稚园课程标准》既吸收西方的教育思想,又基于本土的教育实践,充分体现了民族性、科学性的中西文化交融的精神。作为我国幼儿教育史上第一个幼儿园课程标准,对我国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幼儿园课程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的早期教育实验,推动我国幼稚园课程向中国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科学化的幼儿教育思想体系
在陈鹤琴科学研究和不断实践的基础上,活教育的理论也渐渐清晰。“活教育”的理论体系包括活教育的三大纲领(目的论、方法论和课程论)、十七条教学原则、实施教学的四个步骤和十三条训育原则等,其中三大纲领是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
1.活教育的目的论。
活教育的目的论是什么?陈鹤琴是这样回答的: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做世界人。他认为,做一个中国人不仅要有热爱祖国与人民的爱国主义品质,还要了解自己祖国的光荣历史。他针对当时的现状还提出“做现代中国人”的五个方面要求:要有健全的身体,要有建设的能力,要有创造的能力,要能够合作,能服务。抗战胜利以后,他又丰富了活教育的目的论,增添了“做世界人”,将视野开拓至全世界,他认为做世界人的任务有三个:爱国家,爱人类,爱真理。这样的调整,为活教育理论赋予了世界性的内涵,站在更高的层面来培养人,从而使其理论体现了紧跟当代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的“活”的鲜明特征。
2.活教育的课程论。
陈鹤琴认为:“所有的课程都要从人生实际生活与经验里选出来。”他批评当时幼稚园的课程:“天天走朝会圈、玩蒙台梭利恩物、福禄培尔恩物,就是学校生活和实际生活截然分做两途。”陈鹤琴针对“死教育”提出“活教材”,“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他指出:“小孩子的知识是由经验得来的。所接触的环境愈广,所得的知识当然愈多。所以我们要使小孩子与环境有充分的接触。”
他十分强调操作、体验和探究大自然、大社会,指出活生生的教材就在儿童的身边,是贴近儿童生活的、随时随地可以获得的资源。陈鹤琴反对读死书,并非否定教材课本,而是不主张把书本作为唯一的教学工具。书本知识是间接的经验,未经自己实践和验证仅仅停留在“知道”层面,应能在“做”的过程中从自然和社会中得到印证,让自然、社会、儿童生活和学校教育内容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并能够反映儿童的身心特点和生活特点,让儿童接触各种“活”的知识,鼓励倡导儿童树立积极的研究精神,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
3.活教育的方法论。
活教育思想的方法论是“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在活教育的方法论中,做字为首,可见陈鹤琴认为“做”是活教育的中心。陈鹤琴认为:做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一切学习,不论是肌肉的,不论是感觉的,不论是神经的,都是靠做的”。当然在课程实施中,儿童的做不是随意无意识的,陈先生所提倡的“做”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做,是与理论相结合的做。做能促进教师教的效果好,能使学生学得扎实学得有用。教师教与学生的学,都在“做”中得到统一,得到发展,这就是教学相长。“做”是活教育的中心,“活”是活教育的灵魂,“活”体现了做的方法。所谓“活”就是要有活的教师拿活的东西,用活的教育方法,去教育活的人。陈鹤琴非常反对死读书、教死书的做法,他认为儿童学得活是教师教得活的结果,反之亦然。
在陈鹤琴的教育生涯中,他始终以“做”为核心,即知而行,由行而知,将理论研究与亲身实践紧密集合在一起,为实现我国幼儿教育的科学化付出了毕生精力。他的科学研究方法及研究精神尤为值得后人学习。我们应该进行更广泛更实际的幼儿教育科学研究,在陈鹤琴奠定的科学化幼儿教育基础上继续前进。
江苏,是陈鹤琴职业生涯的第一站,是中国科学幼儿教育的试验田。他在鼓楼幼儿园的课程研究及其成果,为编制幼稚园课程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陈鹤琴在江苏的幼儿教育实践,成为幼儿教育思想中国化、科学化的先声。现在,全国各地纷纷成立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共同研究和弘扬陈鹤琴教育思想,推动教育改革创新,促进幼儿教育事业迈向新的辉煌!
(作者单位:南京市鼓楼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