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文珍+朱祖达
1894年10月,叶圣陶先生出生于苏州城内一个平民家庭。1906年,考入长元吴公立高等小学,翌年又跳级考入苏州公立第一中学堂(草桥中学)。就学期间,他深受西方先进思想文化影响和辛亥革命激荡,积极投身新式学校生活和教育革新活动,立下了“此身定当从事于社会教育,以改革我同胞之心”的宏远志向。
1917年早春二月,叶圣陶先生应邀踏上古镇甪直的土地,来到我们学校——当时的吴县县立第五高等小学,现在的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开始了将改革理想变为实践的“真正的教育生涯和创作生涯”。
到甪直之初,叶圣陶先生即与吴宾若、王伯祥议定了周密详尽的教育改革计划。这些教育改革的实施是有系统的、全方位的,可称是从根本上对整个旧教育制度的挑战。在从事教育改革实践的同时,他的文学创作开始起步。从一定意义上说,在甪直的近五年,为他以后的教育改革和文学创作生涯奠定了基础。为此,他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真正的教育生涯是从甪直开始的。”还亲切地称“甪直是我的第二个故乡”。
叶圣陶先生起步于我们学校的实验探索,延续了60多年,几乎亲历了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各个时期和教育改革的整个过程,形成了博大精深、特色鲜明的教育思想。它不仅充满了源于实践、不断创新的生命活力,并且由于其涉及了中国现代教育的一系列根本问题、规律、领域而具有内在的系统性、完整性,可称是一部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现代教育学,极富现实指导意义。
一、从事课程改革
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事业的目标在辅导下一辈人的发育生长”,要为社会“造就健全的合格的公民”,而“小学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打定小学生一辈子有真实的人生观的根基”。为此,他提倡教育必须面向每个学生,贴近社会生活,切合学生实际,使他们“获得切己的利益”。为实现这一目标,叶圣陶先生在课程和教材方面进行了大胆革新。学校开设了国文、算学、英文、书法篆刻、历史、地理、体育、美术、音乐等课程。1918年,叶圣陶夫人胡墨林女士也来我校执教,在女子楼对女生开设“女红”课,教她们裁剪、缝制等操作。这样的课程设置,既突出语、数、外三门基本工具课的地位和作用,又体现基础教育综合性、应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
教材是物化的教学介质,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而当时所用的教材,几乎都是文言解读本,陈腐枯燥,与儿童的生活与需求相去甚远,教师、学生都非常厌烦,教和学都激发不起兴趣。对此,叶圣陶先生觉得“现在语体教科书非常之少,而且所有的全由翻译以前文言本而来,其不适于用,已不必细说。进一步说,就是坊间能编出很好的语体教科书,教师也不得遽取应用,不复筹思。因为既以儿童为本位,则非儿童所自需,就不得强为授与”。那么,怎样的教材才是适于儿童学习国文所需的呢?他认为:“教师既为儿童特设境遇,所希望的,就是在这境遇里可以得到适当的教材。”“国文教材普遍的标准,当为儿童所曾接触的事物,而表出的方法,又能引起儿童的感情的。”但这样的教材又无处寻觅。于是,叶圣陶先生着手自编国文课本。选文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和趣味性的完美统一。每篇选文后,附有题解、作者传略、注释、练习等,便于学生自学。数篇选文后,即有编者写的一篇“文话”,谈文章的欣赏和习作的指导。这些“文话”内容充实,文笔活泼,学生读来饶有情趣,没有枯燥乏味之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了自己的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在离开甪直以后,叶圣陶先生一直坚持从事着这项造福少年儿童的工作。20世纪30年代初期,上海开明书店出版了由他亲自撰写课文内容、丰子恺先生绘画插图的小学国语课本。课本一面世,就引起轰动,受到教育界的普遍赞誉。新中国成立后,由叶圣陶先生主持编写的中小学语文课本,更是在一代代学子心中刻下美好的印象。现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语文教材也与时俱进地发生着变革。为回顾历史,总结现代教育的经验,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不久前,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北京开明出版社等出版社重印了80多年前的《开明国语课本》。叶圣陶先生的课程改革思想,永远闪耀灵动的光彩。
二、改进教法学法
在90多年前,虽说新式学堂已经创办多年,但是愚昧落后的教育观仍根深蒂固地占据着人们的头脑,教学方法基本上是封闭式、灌输式的。叶圣陶先生充分认识到教育教学中的流弊,提出了尊重学生、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顺应学生天性的新教育观。他在1919年所写的《小学教育的改造》一文中就提出:“他们(学生)的本质是创造的、进化的,所以教育愈进步,他们便养成更健全的人。”他认为:“儿童的活动逾越常规,就因为他们对环境感到新奇,非常羡慕,于是引起求知求行求享受的欲望。顺着他的欲望的趋向,作为教育的入手方法,使他们如愿以偿,才是教育者最应尽的事务。”在同一年所写的《今日中国的小学教育》中,他更明确地谈到:教师要“把儿童的情性详细研究一番,然后本着自己认识人生观的方法,顺了他们的天性,指导他们也走上正当的轨道”。这样的论述,在叶圣陶先生当时所写的文章中是很多的。这些先进的教育思想,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当今,仍然焕发着蓬勃的生命活力。
在教学中,叶圣陶先生身体力行,努力革除旧式私塾教学的陈腐呆板之法,而代之以启发诱导的全新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良好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他尤其强调课前的预习:“在指导以前,得先令学生预习。预习原很通行,但是要收到实效,方法必须切实,考察必须认真。”教学课文之前,他让学生先进行预习,有疑难的地方标注记号或列出疑难问题,上课时提出来;并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课文寻找答案,讨论解决。学生自己“动天君”后难以解答的地方,他才给予指点,逐步使学生掌握自读、质疑、解难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和创新的能力。他还亲自发起出资,师生合股,在学校四面厅创办利群书店和博览室。博览室里陈列着他自己购买的中外名著及《新青年》《新潮》等刊物,用以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四壁开辟了诗文、书画、英文通讯等专栏,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与热情,督促学生写生练笔。
这些对教法学法的改革起步于我校,在以后长达60余年的教育生涯中,叶圣陶先生一直致力探索着,实践着。多年的教改实践,又经过理性的思考,他将学生的自学、创新能力概括为“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而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培养他们自学能力的最高境界,则凝炼成一句脍炙人口的教育名言——“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三、注重社会实践
叶圣陶先生着眼于教育的整体人生和终身受用,认为“教育要着力于扩充儿童兴趣所及的范围,并使他们养成终身的习惯”。而养成终身习惯的主要途径就是实践——“运用种种方法,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的东西化为自己的东西,能够‘躬行实践,才是名副其实的教育”。此刻,当我们满怀虔诚,回眸当年的校园,隔着岁月的帷幕,那激动人心的场景还历历如在目前。
课堂教学之外,叶圣陶先生想尽各种办法,运用各种手段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传授知识,在动手操作与实践中锤炼真实才干。在《小学教育的改造》中,叶圣陶先生提出:“儿童遇到事物,发生了求知识的动机,于是亲自去观察,去试验,结果,他们对于这些事物得到了一宗新知识,他们在生活中就有了一个新趋势。”他们因陋就简,办起自然实验室,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在学校西北角的银杏树旁,他带领学生清除荒地上的乱砖碎瓦,创办起“生生农场”(即先生、学生一起劳动),教师和学生一起种植瓜豆蔬菜。在创办农场的过程中,他们曾受到小镇上一些保守人士和不明真相的人们的反对、讥讽。因为这毕竟发生在人们的观念还很陈旧落后的90多年前啊!“社会的见识追随不上,以为我们是胡闹。隔阂,反感,就是从这里产生的。”但勇于探索的叶圣陶先生绝不会因此止步,而是继续进行实践。校长沈柏寒先生也给予大力支持,通过校董事会进行解释、宣传。当农场喜获丰收,师生们共同享受劳动成果的时候,一切流言蜚语都烟消云散了。这确实是令改革者大快人心的事。
叶圣陶先生还注重让学生了解和接触社会生活,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因为“教育和社会本当相互适应,脱离了社会,教育便失去根据。”每年春天,叶圣陶先生都与同事组织学生去“远足”——春游。学生唱着歌,去野外写生,扑蝴蝶,制作标本,搞野炊……生动活泼、有声有色的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学校操场北侧,有唐代文学家陆龟蒙的遗迹和墓冢。叶圣陶先生对这位才华横溢、铁骨耿耿的先贤十分钦佩,清明节总要带着学生去祭扫陆龟蒙墓,默哀致敬。1919年“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甪直的当天晚上,他和王伯祥等在煤油灯下商讨唤起民众的计划。第二天,他们就组织学生游行,贴标语,呼口号,并召开宣讲会。在会上,叶圣陶先生带头疾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让学生在社会的风浪中经受磨炼,教育学生爱国、反帝、反封建。许多学生受到启蒙和影响,走上了救国革命的道路。如甪直镇上最早参加革命的戴忠烈士、1930年牺牲于南京雨花台的陈继昌烈士,都是他的学生。这些做法,和我们今天所倡导的理想信念教育、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要求不是完全一致吗?
四、密切家校联系
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加强学生教育,现在有哪位老师不明白,有哪个学校不注重呢?但在90多年前,实在是个新鲜的话题。叶圣陶先生意识到:“在各项教育里,家庭教育是最初最基本的一项。”在叶圣陶先生的建议下,学校建造了礼堂、戏台等。期中、期末学校各召开一次“恳亲会”(家长会)。“恳亲会”异常隆重热烈,学校把学生的习作、试卷、字画、雕刻以及师生种植的瓜豆蔬菜等一一陈列出来,请学生家长观摩、品评,还请学生家长观看学生团体操、演戏。他曾把都德的《最后一课》、莫泊桑的《两渔夫》等改编成话剧,把《荆轲刺秦王》改编成戏剧,指导学生排练、演出,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家长看到孩子们精彩的表演,非常欣喜。每逢“恳亲会”演戏,镇上的男女老幼都来观看,那情景真比到乡下看“草台戏”还热闹。“恳亲会”上,教师与学生家长谈论学校的一些教学方法、措施,相互沟通,赢得家长、社会对学校的支持、配合。可以说,“生生农场”的成功创办,学校的一系列教育革新,如果没有家长、社会的热忱支持关心,是难以实施的。
叶圣陶先生真诚地把每位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他尤其关心那些穷苦孩子,常与同事去他们家中访问,还慷慨地出资帮助。如在保圣寺旁有个孩子叫周火生(小名小阿虎),家境贫困,中途准备辍学。叶圣陶先生知道后,立即去他家走访,劝家长让孩子继续读书,申请学校减免学费,并出钱为他购买书本及学习用品,使周火生读完了小学。夫人胡墨林女士在“五高”女子部除教语文外,还兼教家庭生活课,讲授生活技术,镇上的姑娘受女生的影响,晚上常三五成群地到他家学习。胡老师热情地教她们描剪花样、裁缝针织等。叶圣陶、胡墨林夫妇谦逊和蔼、博学多艺,深受学生的爱戴,深受甪直人民的尊敬。
五、开始文学创作
叶圣陶教育思想发端于在甪直的教改实践,他的文学创作生涯也开始于在甪直的五年。1918年,他在《妇女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歌颂了一个具有独立精神的妇女。在这期间,他还创作了《春游》《你的见解错了》《萌芽》《隔阂》等二十多篇小说、散文,有多篇小说直接取材于甪直的生活。如《低能儿》,写穷孩子阿菊第一天上学的心理。这个人物的原型就是叶圣陶先生资助上学的周火生。著名小说《多收了三五斗》虽然发表时他已离开甪直,但仍以镇上的万盛恒米行为“模特儿”。而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扛鼎之作的长篇小说《倪焕之》中写办农场的风波,素材则源于他当年在“五高”创办“生生农场”的经历。在甪直,叶圣陶先生还曾在其居住过的走马楼上,编辑过我国新文化运动史上第一个新诗刊物——《诗》。
同时,叶圣陶先生还创作了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被誉为“中国创作童话的第一人”。而创作的萌芽,也滋生于甪直执教期间。由于学生都爱听故事,他在语文教学的间歇,给孩子们讲安徒生、格林童话,还即兴自编一些富有童趣的故事。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激发了语文学习的兴趣。后来,他将这些雏形进行精心梳理加工,创作成一个个生动感人的童话。至今,《古代英雄的石像》《稻草人》等童话集,仍然广受少年儿童的喜爱。他给跨世纪的中国文化教育留下了丰硕而珍贵的精神财富。
1921年暑假,叶圣陶先生离开甪直,投入更广阔的海洋,但他对甪直的眷恋之情,却一直深植心中。他经常和亲友谈起在甪直的那段经历,深情地说:“我真正的教育生涯是从甪直开始的。”“我因年轻不谙世故,当了三年的教师,单感这一途的滋味是淡的,有时甚至是苦的,但自从到甪直后,乃恍然有悟,原来这里头也颇有甜津津的味道。”在阔别55年之后,1977年5月,83岁高龄的叶圣陶先生重访甪直,受到甪直人民的热忱欢迎。他重游保圣寺,参观了当年执教过的学校,与师生合影留念,还欣然为我校题词:“五十五年以前,我在这里当过几年教师,今年五月十六日再到这里来,感觉特别亲切。祝愿全体同学认真学习,三育并进。祝愿全体老师以身作则,善教善导,促进同学们的全面发展。”
90多年了,许多的往事早已被岁月的流水冲淡,但是,先生那不懈追求、开拓创新的崇高品格,富有现实生命力的“教为不教”的教育理想,将永远激励我们所有教育人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潮头奋力搏击、勇往直前,同筑教育之梦!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5卷本)[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2]任苏民.教育与人生[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