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
——以江苏高校为例的实证研究

2014-09-08 03:37黄晓嘉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个题人际跨文化

张 曦,黄晓嘉

(南京医科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9)

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就概念而言,应属于短期跨文化适应。研究认为,短期留居者比长期留居者的适应难度更高。这不仅因为适应时间有限,更因为相比长期留居者主动适应的态度,短期留居者因回国的期许而更容易抗拒东道国文化[1]17。因此,以留学生为代表的短期跨文化适应自20世纪60年代起,越来越受到各国研究界的重视。

一、问卷和数据收集

最近十年来跨文化适应研究的一个明显趋势,是在人口学的影响因素之外,更加注重个人因素,特别是心理性的因素对适应的影响。这些因素中,控制点(locus of control)、自我效能(selfefficacy)和跨文化自我(multicultural identity)是3个较受重视的维度。近来较有影响力的成果,比如在美国学者Virginia Gonzalez关于留美研究生跨文化适应与第二语言习得关系的研究及Kim Young Yun关于韩裔学生在美跨文化适应的研究中,这3个维度都是重点。

此次问卷调研向300名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江苏大学、南京医科大学5所江苏高校的包括文、理、工、医多个专业的学历、非学历留学生发放了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48份(N=148)。其中,45%为女生,55%为男生,博士研究生占6%,硕士研究生占12%,本科生占77%,短期语言生占5%。学生来自各大洲共45个国家,平均年龄25岁。这些分布广泛的样本能够较典型地反映来华留学生的适应情况。

此次研究,重点参考了Virginia Gonzalez的量表,在小范围访谈的基础上制定了调查问卷。为验证问卷的可靠性,本文以南京医科大学从本科一年级到硕士研究生二年级的200名学历留学生为对象进行了前测,发现不同来华时间、首选社交群体和汉语水平的留学生,其适应差异比较显著[2]。以前测结果为基础,对量表又进行了修正。除了开头部分人口学的问题,设置了一系列反映学生个人基本情况的问题。其中,来华前出国经历、受教育水平反映学生“预适应”的情况;来华时间和汉语水平考试(HSK)成绩体现学生在华基本中国化程度;是否善于社交和社交活动首选群体反馈学生的社交特点。

此外,问卷设计了学习经历中的控制点、汉语习得情况、跨文化自我1(语言等同性)、跨文化自我2(文化等同性)、跨文化自我3(价值观变化)、跨文化自我4(文化适应)、社会依存性1(人际感受)、社会依存性2(人际评价)、社会依存性3(社会融入)9个量度,共36个题项,以5点评分法对学生的跨文化适应作出考量。为保证学生正确理解,问卷采用了英文表述。

(1)学习经历中的控制点主要考察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的困难度和相应的控制能力。包括语言困难、实现学术目标的困难、成功体验、归因于自我努力的成功、归因于他人的合作与协助的成功5个题项。以第5题为例,完全无人协助为1分,利用包括父母、男/女朋友、留学生同学、族群朋友、教师、中国同学/朋友、学校教学管理系统、社会支持等在内的帮助为5分。

(2)汉语习得情况考量留学生的汉语水平。通常较好的东道国语言水平对于跨文化适应有决定性的影响,这已经为以往的国外研究所证实。比如,美国的研究发现,适应的成功与否与适应者的英语水平呈正相关[3]。留学生的汉语习得程度与适应情况间的关联,也是本次研究的侧重点之一。该量度包括在社会环境中的汉语技巧、在学术环境中汉语的技巧、以汉语完成功课遇到的问题、来华后汉语水平的变化、用汉语直接思考的水平、学习汉语的收获6个题项。以第5题为例,完全不能用汉语思考为1分,可以非常自然地在各种环境中进行汉语思考为5分。

(3)跨文化自我就概念而言是指跨越文化界限的自我意识,是适应者在新环境要求下对自我的重新认识。Kim Young Yun认为,这一自我来源于原有文化,又融入了新文化的要素,是个体在多个文化之间的自我协调。相较于原有的基于归属感的文化自我,跨文化自我是一种基于学习、建设的动态的适应性自我[1]191。笔者认为,这个概念最重要的核心在于,作为原有文化和新文化的混合产物,它暗含着一种在两者之间互相比较并加以调和的中介意识,不断在新旧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解释、印证和协调,力图建立一种等同性,并最终外化为主动追求自我与他者和谐相处的行动。

对于跨文化自我的定量研究,Kim Young Yun提出,精神综合(psychic integration)和客观性(objectivity)的出现标志着适应者可以构建内在的和谐并将这和谐投射到外在的世界,是成熟的 跨 文 化 自 我 出 现 的 标 志[1]195。 在 Van Oudenhoven著名的跨文化自我调查问卷(Multicultural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中,文化移情、思想开放、社会主动性、心理的稳定性与弹性是5个基本度量[4]。Virginia Gonzalez的研究则将价值观转变和文化适应作为基本维度[5]。各家研究角度虽有差异,但量度基本都着眼于适应者在文化、思想和具体适应行为中所体现的协调性。借鉴以往成果,在此次研究中,分4个量度来考察学生跨文化自我的发展情况。

①语言等同性。询问学生协调本国语言和汉语所达到的成效,包括汉语对学术生活的重要性、与中国人的接触(频率与场合)、对本国文化的态度、本国与中国学术文化间的相似程度4个题项。以第4题为例,完全不相像为1分,非常接近为5分。

② 文化等同性。询问学生协调本国文化和中国文化所达到的成效,包括来华前对中国文化的了解、适应中国学术文化时的困难、期望与要求所产生的紧迫感、适应校外社会文化时的困难、来华后生活方式的改变5个题项。以第2题为例,有诸如听不懂授课语言、记不了笔记、考试太难、教学进度太快、升留级制度苛刻、无人建议如何安排学术生活、无法认同教育管理体系、排斥中国学术文化等所有困难为1分,完全没有这些困难为5分。

③价值观变化。询问学生来华后价值观的转变情况,包括1个题项,从完全没有变化,到改变了态度和行为方式但观念没有变化、没有根本性变化、培育了职业价值观,再到有较多积极变化,分值由1分递增到5分。

④ 文化适应。询问学生来华后对中国学术、社会文化的适应情况,包括学术工作中的时间掌握、达到学术目标所遇到的问题、如何安排课余时间、来华后安排课余时间的变化4个题项。以第3题为例,没有自我娱乐的方式为1分,有包括上网、会友、看电视、旅行、去电影院、博物馆、娱乐场所、运动会、舞会、去中国人家等丰富业余生活为5分。

(4)社会依存性是指个体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所受到的来自他人行为的影响。Deutsch将这些影响分为正面(合作性)和负面(竞争性)两种[6]。对留学生而言,能够主动争取来自社会的合作性力量,是留学生能够融入东道国社会体系的表现。在问卷中,以3个维度来考察学生在社会依存性方面的适应状况。

① 人际感受。考察学生对周围人群如何对待自己的感受,包括对中国人、其他国籍学生、来自本国或同一文化者、学校老师,这4种人群如何对待自己的感受,共4个题项。以第4题为例,非常差为1分,取决于私人关系为3分,非常好为5分。

②人际评价。考察学生对周围人群和氛围的评价,包括对典型的中国教授的评价,对典型的中国人的评价,对中国大学氛围的评价3个题项。以第1题为例,包括有学识、工作努力、专业严谨、鼓励学生、人性化、有幽默感等特征为5分,完全没有这些优秀品质为1分。

③社会融入。考察学生融入中国社会的程度,包括与中国学生接触的频率与场合、与中国社会接触的频率与场合、宗教信仰对在华社会生活的妨碍、文化信念对在华社会生活的妨碍4个题项。以第1题为例,很少为1分,无论学术和社会场合都很频繁为5分。

二、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运用Spss 19.0软件及分层回归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表1。

表1 控制点、汉语、语言等同性的分层回归

(1)如表1所示,控制点波动的14.1%可以通过分层回归模型中自变量的波动来解释,其中来华前受教育水平对学术经历控制点的影响显著。这说明来华前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困难的控制水平比较高。

(2)语言等同性波动的19.7%可以自变量的波动来解释。其中HSK成绩的影响最为显著。HSK成绩越高,语言等同性的均分就越高,反之亦然。来华前的出国经历、受教育水平和社交活动首选群体,也是语言等同性的预测因子。

(3)如表2所示,文化等同性波动的17.7%可以自变量的波动来解释。从统计结果看出,是否善于社交是唯一的对文化等同性均分有重要影响的预测因子,认为自己善于社交的学生均分高,认为自己不善于社交的学生均分低。

表2 文化等同性、价值观变化、文化适应的分层回归

(4)从表3可见,人际感受波动的10.4%可以通过自变量的波动来解释。其中,社交活动首选群体对人际感受均分的影响有显著性。人际评价波动的11.3%可以通过分层回归模型中自变量的波动来解释,其中社交活动首选群体对人际评价的影响有显著性。

表3 人际感受、人际评价、社会融入的分层回归

三、讨 论

(1)来华前的受教育水平对学习经历中控制点的影响表明两个问题:一是研究生比本科生或者短期生表现出更好的学习适应性。二是生源质量对于学生来华后的迅速适应有重要影响,受过较好教育的学生更能适应中国的学习、生活环境,而不仅仅是学习上更为优异。

(2)能够建立语言的等同性,标志着适应者获得了初步的跨文化人格。HSK成绩与语言等同性之间的正相关,说明汉语水平直接影响学生跨文化人格的最初形成,汉语学习对学生的早期适应,即从文化兴奋期到休克期这段时间的自我调整,发挥了最为重要的作用。

出国经历与受教育水平对语言等同性的影响,验证了“有预适应背景的适应者明显可以更好适应新环境”这一基本跨文化适应理论;同时,由于来华前有出国经历的学生大多来自欧美发达国家,这从一个侧面体现出生源国的社会发展水平对学生的适应性具有潜在的影响。

首选社交群体为中国朋友者,较首选其他留学生者,再较首选同族群者更容易建立语言等同性。这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族群交际对于跨文化适应的长久妨碍作用。“同种族群体所提供的帮助对新的适应者而言有短期的帮助作用,但长期来看却更多妨碍了其文化能力的形成。”[1]77这一美国研究界所观察到的现象,在中国同样存在。此次研究更进一步发现,过多的族群交际,不仅阻碍“文化能力”的发展,而且更深层面地妨碍着学生建立学习型、开放性的自我意识。

(3)文化等同性的建立,意味着适应者拥有比较成熟的跨文化人格。善于社交者比不善于社交者在这方面有优势,这是此次研究的新发现。以往成果大多认为社交对适应的作用主要直接体现在功能性适应方面,即适应者对于东道国生活、学习设施和社会支持、保障体系的使用能力。就此次研究看来,善于社交者不仅可以迅速完成功能性适应,可能还更有机会分享当地人在情感、美学、文化层面上的经历,并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更复杂的调整,形成更为开放的、建设性的人格。

(4)人际感受和人际评价的好坏,是适应者的社会依存性的重要指标,体现了学生作为个体争取来自中国人的合作性支持,从而在中国社会生存发展的能力。首选社交群体是对这两个指标的唯一影响因素。这表明能够主动选择中国人进行社交者,可以更好地发展出东道国人际交流能力,获得来自中国人的信息、技术、资料、情感方面的支持。这不仅可以完成某项具体的个人目标,更可以建立个人关系网。个人关系网形成的人际社会,对个体而言是其社会存在的核心,社会也正是通过人际网络所传递的价值观和期许在提供给个体安全感的同时实现对个体的控制。因此,对于留学生而言,首选中国人社交,不仅是建立跨文化自我的必要途径,也是融入中国社会的主要手段,其意义不言而喻。

四、建 议

结合本次研究的结果,我们认为,在留学生教育管理实践中,重视学生的汉语学习,提高生源质量,打破学生的族群圈子,为其提供接触中国社会的机会,淡化价值观的直接碰撞,润物细无声地向留学生表达我们的文化价值观念等,是提升学生跨文化适应水平的有效途径。

[1] Kim Y Y.Becoming Intercultural: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nd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M].London:Sage Publications,Inc.,2011.

[2] 张曦,黄晓嘉.学历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实证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55-158.

[3] Zhou Y,Jindal-Snape D,Topping K,et al.Theoretical Models of Culture Shock and Adaptation in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Higher Education[J].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2008,33(1):63-75.

[4] van Oudenhoven J P,Mol S,Van der Zee K I.Study of the Adjustment of Western Expatriates in Taiwan ROC with the Multicultural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J].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3,6(2):159-170.

[5] Gonzalez V.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Cultural Adaptation Processes in International Graduate Students in U.S.Universities[M].Lanham: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Inc,2004:99.

[6] Johnson D W,Johnson R T.Social Interdependence Theory and University Instruction-Theory into Practice[J].Swiss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2(3):119-129.

猜你喜欢
个题人际跨文化
是谁拿走了金表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搞好人际『弱』关系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智者的眼睛
考试时最让人崩溃的事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
由人际代词与非人际代词的对立看语体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