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性节庆体育市场化思考
——基于旅游仪式理论

2014-09-08 03:37陈文华张兆龙康厚良陆元兆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侗乡花炮仪式

陈文华,张兆龙,康厚良,陆元兆

(1.云南大学 旅游文化学院,云南 丽江 674100;2.广西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我国少数民族的民族节日有各式各样的不同主题,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体育活动是节庆仪式的重要内容,信念大多也以体育仪式的方式来展现。这是一种在民族节日里规模化、程序化、仪式化的,民族成员自发的、群体性的、普遍的民族体育活动,通常被称为“节庆体育”[1]。“侗乡”地处湘、桂、黔三省(区)交界,是侗族人口占多数的少数民族聚居地。这里除侗族以外还居住着汉、苗、壮、瑶等其他多个民族。抢花炮(抢花炮的比赛规则和模式与橄榄球相仿,故抢花炮又被称为东方的“橄榄球赛”)是该地区重要的节庆体育活动。抢花炮简单地说就是用火药把花炮圈打到高空,待其下落时众人抢夺。炮圈在侗乡各族人民眼中有着极大的寓意,当地人相信抢到花炮就会在这一年里人财两旺、幸福安康。“侗乡花炮节”每年都会吸引大量观众参加,侗乡各族村寨的人都会盛装参加节会,就是为了观看抢花炮的盛况。1982年侗乡群众在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表演了“侗族抢花炮”,此举为抢花炮成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比赛项目立下了汗马功劳。在经济发展背景下,如何发挥传统节庆体育对经济、社会的积极作用,如何真正让传统节庆体育活动在今天再次成为人们乐于参与的活动方式,已成为当下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针对上述情况,本文选取桂北侗乡的抢花炮节庆体育为个案,以旅游开发为目的,从旅游仪式理论的视角对节庆体育活动如何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及如何实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进行研究。

一、旅游仪式理论的内涵

“最好将旅游理解为一种仪式,一种与日常家居生活、工作形成强烈反差的,集休闲、旅行于一体的特殊仪式”[2],这就是 Nelson HH Grabum教授提出的“旅游仪式理论”。仪式源于宗教,旅游来自于世俗,将旅游与仪式相提并论是旅游人类学理解旅游体验及行为本质的独特视角,此观点已成为旅游人类学研究的三个经典视角之一①旅游人类学研究的三大视角为:涵化与发展的视角;人生过渡仪式的视角;把旅游视为一种上层建筑的视角。,它从旅游者深层次的旅游动机出发,借用人类学的仪式理论,将旅游视为一种世俗仪式,以此考察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和动机。为更好地理解旅游仪式论,Grabum教授在其《作为仪式的旅游:旅游的一般理论》一文中提出了旅游仪式的三段论——世俗—神圣—世俗,并绘制出了旅游结构图。这个结构图将旅游者在旅游前与旅游后的状态称为“世俗”,旅游中称为“神圣”。Grabum教授认为旅游前后的“世俗”并不一样,旅游前可能是“快乐的期待”,而旅游后则有可能是“悲喜交加”的结果,这些都受到旅游过程的影响。从时空转换的角度讲,旅游意味着离开常居地,游历异乡后再返回惯常环境的转换过程。显而易见,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旅游行为都满足仪式的“三段论”结构,通过这个结构模型可以清楚地看到游客在不同阶段旅游中的行为和意义[3]。从旅游活动的仪式性可以看出,旅游者不仅只限于满足走马观花式的游览欣赏,他们更渴望以实践的方式参与到各项旅游项目中,以获得更高的感觉体验。

二、基于旅游仪式理论的仪式性节庆体育市场化分析

1.旅游的仪式性与节庆体育的仪式性

旅游仪式理论认为,旅游者在旅游的前、中、后期每一阶段有着不同的变化,这正是旅游所具有的仪式性。从旅游的异地性和暂时性两大基本属性来看,再长久的旅游总有结束之时,正如经历一项仪式过程一样,无人愿意永远生活在仪式里,亦无人能够消受经久不息的旅游[4]。

侗乡地区的重要的节庆体育活动抢花炮就是一种民族仪式性活动,包括以下几个仪式性的内容:①仪式性过程。作为一项民族传统的节庆体育活动,抢花炮有着完整的仪式过程,包括还炮、游炮、抢炮、接炮、养炮等仪式程序。过程中的每一项仪式都有着各自不同的范式和内涵。②是一种祈福仪式。在侗乡人们心中抢花炮有着厚重的民族信仰,意味着能够实现消灾减难、祈福还愿、人财兴旺及国泰民安的愿望。③是一种仪式性的体育活动,是人们对实现美好生活的祝愿。抢花炮时节侗乡各村寨的青年会拼尽全力去抢夺花炮。花炮掉到河里抢炮者会跳到冰冷刺骨的河里摸抢;花炮落到房顶、大树上,抢炮者就会爬到房屋、树上去争夺。花炮节庆体育活动的热闹场景和文化氛围每年都吸引众多的民俗旅游者和国内外专家前来参观、考察和调研。侗乡人民以抢花炮的形式记忆和传承本族人特有的民族文化认知;以节庆仪式的形式祈祷五谷丰登、祭奠自己的英雄和祖先;通过仪式活动强化和达成自己的认同,凝聚自己的民族文化。从“旅游仪式论”视角开发充满仪式内容的少数民族节庆体育旅游,能够更多地注重游客参与性和体验性的需求,满足旅游者仪式性旅游的目的,让节庆体育发挥其独特的魅力。

2.旅游仪式的神圣性与节庆体育的仪式真实性

Grabum认为旅游仪式的神圣性来源于“反差”,而“反差”的缘由就在于旅游的异地性,既有地理上的区别也有文化上的差异,异地的陌生和神秘使得旅游具有神圣的魅力。节庆体育作为体现和展示传统文化和地域价值的载体,对游客有极大的神秘性和吸引力,仪式性节庆体育能否真实地呈现出原始的人类活动的力量、智慧、美感是体现节庆体育仪式性旅游开发神圣特质的基本前提。

侗乡花炮仪式具有真实性:①在抢花炮前的祭祀活动中花炮被赋予了神性,抢花炮是侗乡人民花炮信仰的真实表现。在侗乡花炮节上,人人对花炮充满敬意。抢花炮时,如果花炮落到屋顶上,人们把屋顶踩烂,屋主不仅不埋怨,心里还会暗喜花炮落我家,福气到家,大福降临。抢得花炮的人更是认为自己能够获得花炮的保佑。同时,抢到花炮也是为本村寨抢得了神灵的保佑,抢到花炮的人会成为村民心中的能人。桂北侗乡的各族人民通过仪式活动赋予了花炮神圣的地位。②抢花炮是侗乡各族群众愿望的真实表达。抢花炮“抢”来福气、“抢”来机会;得炮的得到神灵的护佑,要分食祀宴,共享福气;还炮的备足礼品,酬谢神灵。在侗乡人眼中,得炮和接炮的人、村寨都会受到神灵庇佑。为了个人愿望和村寨的集体利益,抢花炮的时候人们不怕辛苦、不怕危险,就是为了得到花炮这个吉祥之物。特别是乡间流传着许多得炮的人家发生了添男丁、生意得手、赚钱等吉利之事,于是人们对花炮更加推崇,这也正是“抢花炮”被侗乡人传承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现在侗乡人对于鬼神的观念有所淡化,但在现实生活中总有无法应付的困难,人们需要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来获得精神支持。③花炮是传承侗乡民族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真实载体。侗乡的抢花炮活动给予老人极大的领导地位,在游炮的过程中如果没有长者的陪伴花炮不能出现。侗乡花炮节庆传统仪式体现了敬老的民族文化传统,彰显着侗族群众不变的社会秩序。在侗乡花炮节时,孩子都会被家长装扮上鲜艳的民族服饰参与到节庆活动中。儿童是人类社会中有赖于成年人关怀和培养的生命体和社会成员,同时又是民族文化血脉的继承者和文化基因的承载体。花炮节的仪式性活动为青少年营造了感受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氛围,使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综上所述,侗乡抢花炮活动能够满足旅游仪式论“神圣”的要求,具有仪式性旅游开发特质。

3.旅游仪式论的 “阈限式”体验与节庆体育的本质特征

Grabum教授的旅游仪式论认为,仪式旅游的过程是一种“阈限式”的体验。阈限式体验即阈限体验,指在一个阈值区域内,人们在特定的空间和时间里可以参与和沉浸到非日常性的活动之中。此时,人们等级制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发生了改变,人们的角色和行为规范与日常角色行为相比发生了颠倒,人们在旅游和活动过程中变得更加放松、不受约束和容易接受新观念。当然这种阈限式体验后,如同旅游的仪式过程一样人们必然会重新回归到日常的社会生活中。“抢花炮”是侗乡的一种民俗文化,是该地区人人参与的重要节日活动。它诞生于民族群众的生态环境之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反映了地方民族群众在特定时段和区域生产、生活的状态;它扎根于所产生的地域,为当地群众带来节日的欢乐和平安健康、人畜兴旺等希望,比现代体育抢花炮的竞技性更表现出极大的娱乐性和大众参与性,成为民众在长期劳作、紧张工作之余放松身心,调节生活节律的娱乐狂欢。为了解游客和当地人对抢花炮的感受,课题组依据扎根理论,设计出“您参加抢花炮节庆有什么样的感受?”和“您有没有组队去参加抢花炮,感觉怎么样?好玩吗?”两个开放性问题,共对参加节庆的524人进行了访谈调查,采访对象为游客415人,当地群众109人。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扎根理论三级登录结果

调查资料经过三级编码后确立了三个核心编码:群体性、超越或颠倒性、释放性。①群体性。抢花炮是一种集体性仪式,而不是个人或家庭仪式。在侗乡花炮节庆期间几乎全民参与节庆活动,浓厚的节日氛围使外来游客受到感染,人们在这种节日气氛下摆脱了日常个人行为的约束,加入到群体的狂欢活动中。②超越性或颠倒性。人们为了抢到花炮会不顾一切随着花炮到处拼抢,菜地、河床、房顶、树上,随处都可能成为抢花炮的“战场”。抢花炮成为人们放弃自我约束、放任自我的一种颠覆仪式,一种超越正常生活的暂时性的“疯狂”超凡体验,它为人们提供了合理借口去超越或颠倒日常行为规范或秩序,并使这种行为(抢、闹)成为快乐的来源。③释放性。抢花炮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释放压力,宣泄日常生活中累积的不满,解除烦恼,放松自我的机会。从调查结果来看,抢花炮活动能够让人们感受到放松和颠覆自己日常行为所带来的快乐,也就是旅游仪式理论的供阈限式体验。由此来看,少数民族节庆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狂欢、消遣的机会和空间,一个释放压力、宣泄生活中积累的不满及放纵自我的机会,抢花炮这类豪放粗犷的节庆体育活动能够使人们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这也正是节庆体育本质特征的表现。

三、仪式性节庆体育市场化的思考

1.节庆体育的创新与固守—— 实现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保护的载体

传统体育文化的创新并不是否定传统文化,而是要与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民族节庆体育特有的文化竞争力优势,让其走进市场,以此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当下,人们比以往任何时期都需要强烈地感受到自我存在的真实感,即旅游仪式论所阐述的“通过仪式”后,旅游者渴望达到全新的状态[5]。正因此,现代旅游业得以迅猛发展。出彩的旅游开发均是对目的地客观真实的“改写”,塑造出游客所需求的“客观真实”。例如,丽江的客观真实是什么?恐怕没有人能够描绘得出。今天的丽江其实就是一个“建构的真实性”。来到丽江,人们期盼的不是体验原味的纳西民族生活,而是那小桥流水的古镇中酒吧、茶肆、客栈林立的丽江。对民族传统节庆体育进行旅游开发也并不是非要原封不动地复制,而是要有所创新,创造出满足游客的“客观真实”,更好地适应当下社会的需求,以求得生存空间。例如,韩国江陵端午祭给了人们很好的启示,传统文化注入了现代元素,成功实现了现代转型,吸引了年轻人,使传统文化有了长久的生命力。抢花炮节庆活动也要结合现在旅游市场的需求,设计和策划出体育旅游者参与性强的附属节庆活动,增加体验民族文化的深度,提高体育节庆的吸引力。壮乡武鸣抢花炮活动期间增加“抛绣球”“跳竹杠”“板鞋竞速”等壮族传统体育活动项目,以及民间的斗鸡、斗牛比赛,“搬粮食接力”“滚铁环”“跳绳”等趣味性体育比赛。传统节庆体育的创新要注意:①将新的活力元素注入其中,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②节庆体育活动的内容要充满活力,能够让参与者感到心情舒畅,具有开阔眼界、放松身心的作用;③节庆体育市场化要采用现代经营手段,形成品牌力量,以推动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节庆体育活动创新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能够吸引更多游客,从而激发当地民众更加热情地参与到传统的节庆体育活动中来,能够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顺利变迁[6]。节庆体育的创新发展在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注入民族体育文化内涵的同时也能够实现自身的发展,以此良性循环,节庆体育才能获得持续生长的土壤,在实现节庆体育向体育节庆嬗变的同时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全社会的复兴。

2.节庆体育旅游开发的动与静—— 实现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保护的手段

体育旅游者对异族、异地及异国风土人情有着强烈的体验性需求,而少数民族节庆体育活动正好具此特征,因此完全可以把民族节庆体育作为重要的体育旅游产品进行市场开发。笔者调查后总结出的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侗乡”抢花炮节庆体育旅游开发的基本概况如表2。表中体现了当地群众、政府及体育旅游者对抢花炮不同的态度。对体育旅游者来说,他们比一般的旅游者更渴望去感受异族风情。在他们看来,参加“发明型”节庆活动不能真实体验到民族节日文化的魅力,这也证实了旅游仪式理论关于旅游者对追求客观存在体验感的解读。对当地政府来说,抢花炮节庆活动不论是哪种模式,目的都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因此,有了为取悦游客而设计的抢花炮展演及近似运动会性质的抢花炮比赛等节庆体育活动。对于侗乡各族民众来说,他们心中始终认同的是那种极具神圣性的,世代传承下来的社会习俗化的抢花炮。习俗化的各项抢花炮仪式是民间自发组织的,民众是活动的主角。在这种仪式性的抢花炮中,他们宣泄、表达着自己的渴望、情感,没有报酬之说。虽然侗乡人民固执地保持着自己习俗的抢花炮,但是城镇化的发展和政府动用行政力量将抢花炮置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过分强调表演型和发明型的抢花炮模式,长远来看势必会损害到抢花炮的文化根基。因此,仪式性民族节庆体育旅游开发应采用多种开发模式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比如福禄镇的花炮节旅游开发,首先要做到及时对外发布抢花炮节庆的日程、特色等旅游信息,同时结合表演型和发明型的开发模式增加一些表演类活动,创造一些新的节庆比赛项目,以此延长节庆活动时间,创造更多节庆效益。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抢花炮这种单一的民族节庆活动正不断被丰富,逐渐向综合性的民族体育文化节日变化,这也正是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向。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只有在其能够生存、发展的前提下才能够实现。现实也表明,凡能够与市场建立互益关系的民族传统文化都能够获得生存的土壤和空间。云南彝族泼水节的保护与开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近年来侗乡各县抢花炮节庆活动升温的现象 或许也与这种经济利益的考虑有关。

表2 桂北“侗乡”抢花炮旅游模式概括

四、结 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各民族地区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加之各地行政力量将民族节庆体育置于经济和政治双重利益的驱使下,长远来看势必会影响到节庆体育文化的根基。要实现少数民族节庆体育的稳步发展必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①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指导,以全民建身计划为实施手段培养节庆体育的人文基础。在少数民族地区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纳入文化建设之中,借助全民健身计划组织调动人们参与传统体育的热情和积极性,为节庆体育的开发奠定群众基础。②培养节庆体育文化产业。把发展节庆体育和地方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着眼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实现两者互利共同发展。③民族传统体育与节庆体育相互支持,相得益彰。以民族传统节庆体育开发为契机大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更好地传播和继承体育文化。只有这种相互支撑才能有效促进民族体育活动的开展,才能实现节庆体育旅游的开展,才能解决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保护及地方经济发展的问题。

[1] 田祖国.少数民族节日体育发展研究[J].民族论坛,2009(6):31.

[2] Nelson Graburn.A General Theory of Tourism [M].London:Cognizant Communications,2001:47.

[3] 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182-355.

[4] 纳什.旅游人类学[M].宗晓莲,译.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40.

[5] 李春霞,彭兆荣.彝族“都则”(火把节)的仪式性与旅游开发[J].旅游学刊,2009,24(4):79-84.

[6] 韦晓康,张延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传承[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11-12.

猜你喜欢
侗乡花炮仪式
情满侗乡呀啰耶
十岁成长仪式
如今我到侗乡走
仪式感重要吗?
花炮人的苦难
——听花炮人的故事我眼睛湿润了
做礼花炮
岑溪抢花炮
感悟侗乡美
Talking strategies
花炮鼻祖——李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