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基于辽宁省五所大学的调查研究

2014-09-08 03:37任春凤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健康状况总分显著性

任春凤

(沈阳大学 新民师范学院,辽宁 沈阳 110300)

中国已经步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时期,大学生正在成为我国各方面建设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但是他们整体的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表现得并不乐观。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其中的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最直接、最全面、最持久的[1]。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以整群取样的方式调查了辽宁省五所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科技大学、阜新高等专科学校和沈阳大学共793名大学生。调查结果表明: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正在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不可低估的作用。

调查共发放问卷共计850份,回收有效问卷共计793份,有效率为93.29%。采用问卷调查,由指导老师在各个学校统一时间、统一指导语、尽量控制无关变量对调查的影响,当场发放并回收,严格筛查无效问卷。统计采用SPSS 17.0的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

二、家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早期抚养人

6岁前的抚养人,共设计以下几个选项:父母、祖父母和寄养家庭(见表1)。6岁前抚养人是父母的调查对象,在总分和其他所有因子的得分都低于抚养人是祖父母和寄养家庭的调查对象,即6岁以前由父母抚养的调查对象在心理健康状况各个方面都是最好的;其次是由祖父母抚养的调查对象;在寄养家庭成长的调查对象所有因子和总分均值方面是最高的,表明其心理健康状况各项指标都是最差的。除强迫因子外,总分和其他各个因子根据抚养人不同,均会在心理健康方面产生显著性差异。进一步t检验发现,强迫因子在寄养和非寄养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

2.家庭结构

进一步把大学生的家庭结构划分为正常家庭、重组家庭和单亲家庭。其统计结果见表2。

无论在总分还是10个因子的各项得分上,正常家庭均低于重组和单亲的家庭,正常家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是最好的,其次是重组家庭,而单亲家庭得分最高,即心理健康状况最差。进一步t检验发现,在正常和重组家庭之间、正常和单亲家庭之间都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单亲和重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表1 6岁前不同抚养人的子女在各项因子的均值和差异情况

表2 不同的家庭结构子女在各项因子上的均值和差异情况

父母都健在的孩子在每个因子和总分上都好于父母不健在的,进一步用F检验和t检验得出结论,在总分、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等方面,父母是否健在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父母离异者无论是在总分,还是其他10个因子的均值都高于父母没有离异的大学生,进一步用F检验和t检验得出结论,在总分还是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和附加因子等方面,父母是否离异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3.父母亲教养方式

把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严厉、民主、放任和溺爱四种类型。在父亲教养方式中,民主型的教养方法在总分和10个因子的均值都是最小,说明父亲民主管理方式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最好;溺爱型的教养方式在总分、躯体因子、人际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等方面的得分都高于父亲是其他教养方式的学生。进一步的t检验表明,父亲的不同教养方式在总分和十个因子得分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甚至达到非常显著性的差异。

用同样的方法,对母亲管教方式进行统计的结果是,严厉型的管教方式在躯体化上高于其他扶养方式的大学生;溺爱型的管教方式在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和附加其他因子的得分上高于其他扶养方式;民主型的管教方式在所有因子均值和总分均值是最低的,这种管教方式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最好。进一步的t检验表明,除抑郁因子外,母亲的不同管教方式都产生显著性差异。

三、基于以上研究结果的相关建议

1.学生档案管理应反映家庭情况

本研究重点调查了大学生家庭子女数量、父母亲的职业、早年的抚养方式、家庭的结构、父母的管教方式等家庭因素,并深入分析了这些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发现这5个因素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关性都很强,表明家庭因素在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些因素也就成为了高校深入了解大学生心理状态及变化的预警性突破口[2]。各大高校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对学生家庭因素相关信息的收集和登记,并将其融入学生档案管理系统,使其家庭信息条目细化。

2.心理咨询服务应走近特殊家庭学生群体

高校在充分重视学生的家庭因素相关信息收集和登记之后,很容易地对大学生进行成长环境层面的分类,并将那些独生子女、父母亲的职业不稳定、早年由隔代或寄养家庭抚养、家庭的结构特殊、父母的管教不合理的大学生列为重点的关注对象,更重视这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3]。学校应及时、主动地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咨询服务,在咨询中帮助其排解心理压力、改善并矫正心理异常,从而提高其心理自我调节功能。

3.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课程建设

开展研究的人文性出发点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改变传统的人才评价观,在重视大学生智力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其整体素质的提升,尤其要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因此在大学阶段,积极开设和完善心理健康相关课程,使学生掌握一些自我心理调节之法,这是在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4]。高校更应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这不仅关系到广大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人才素质的整体提高。

4.积极与家庭进行沟通,形成教育的合力

要想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必须在家庭、社会和学校等方面形成教育的合力。我国高校的管理现状是家校之间沟通少之又少,除了期末例行的家长会和少的有限的家访外,很少有家长和高校学生管理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许多高校与家长之间沟通不顺畅、不充分,甚至是从未有过深入的沟通。高校应主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强化家庭对自身心理健康教育过程的认识,通过开设家庭教育相关讲座、召开家长会或远程视频家长会等形式,积极向家长宣传先进的教育理念,使家长和学生在自入高校起就形成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家庭息息相关的观念。

[1] 卢勤.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07-110,120.

[2] 谢沫珠,尤嘉.大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探究[J].西北医学教育,2009(4):773-775.

[3] 季良靖.家庭环境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08-113.

[4] 陈慧君.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对江汉大学1 311名本科学生的调查[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猜你喜欢
健康状况总分显著性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视频差错掩盖算法
一种基于显著性边缘的运动模糊图像复原方法
论商标固有显著性的认定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中年教师健康状况及体育参与行为研究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