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洪?夏新生
摘 要: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建设单位,全国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在探索“与企业融合、与开发区融合、与首都经济融合、与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区融合”的多途径、多形态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道路过程中,笔者学院建立了适应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办学机制、育人机制和社会服务体制机制,增强了学校改革发展的内在动力,使学校进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实现了新的突破和跨越。
关键词:职教融合 学校发展 机制改革
课 题:本文为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成果,项目编号:PHR201107303,主持人:王海平。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走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的道路。
一、坚持把融合发展作为实现学校新发展的基本方针
融合发展是高职学校办出特色的本质要求。面对新时期社会经济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学院坚持把融合发展作为实现学校新发展的基本方针:通过融合发展,为学院办学寻找新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创造新的办学体制机制,拓宽新的办学空间,强化学院为社会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社会服务的职能;通过融合发展,拉近教育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与区域经济、社会的距离:通过融合发展,广大教师、干部、专业带头人深入生产实践,深入经营管理的第一线感悟企业的实际需求,感知经济发展的脉搏,感受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进一步拓宽知识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在融合发展的理念引领下,学院更加注重校企深度合作内涵建设,更加注重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更加注重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在办学体制机制、育人机制、社会服务机制改革等方面进行全面实践探索。
二、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办学体制机制
学院位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坐落在京津冀合作的桥头堡位置。针对北京区域经济以及开发区国际化企业和高端产业集群的特点,针对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创新办学体制机制,积极探索面向现代化大型企业开展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新路径,开创了学校办学与区域经济联动互动、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学校主体、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现代化大企业合作为基础的办学体制机制的改革,探索成立由政府部门、学校、相关行业、企业组成的理事会,对学院发展战略、规划和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事务进行咨询、指导和评议。打造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北京现代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建立全市性的校企合作、校际合作平台,依托职教集团实现学校与行业企业资源融通、共享,院校、企业联合培养高技能型人才。
组建不同形态的校企合作联合体,培养适应区域经济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校企合作联合体紧密结合区域产业结构特色,集人才培养、产业培育、研究开发为一体,与行业企业共建校内外实践基地,共建培训中心,共建技术研发中心等,通过校企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既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又提升学校师资队伍的研发水平,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共赢。
目前学院已广泛开展了多领域、多层面、多形式的交流与合作,与开发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开发区政府已将学院发展纳入了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将学院确定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与德国戴姆勒东北亚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了《关于合作建立“戴姆勒中国汽车学院”框架协议》,在笔者学院建立“戴姆勒中国汽车学院”;与智翔集团签立校企合作协议,双方共同投资1000余万元,在笔者学院共建“校企合作嵌入式人才培养实训基地”等等,形成了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开放、多元的办学模式。
三、突出职教特色,探索育人机制改革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就业市场需求,学院继续深化和辐射示范校的建设成果,以融合行业办学、融合企业育人、融合生产教学的“三重融合”的高职教育开放式办学模式,进一步深化育人机制改革。
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专业内涵,处理好“长、短、热、特”专业的关系,发挥重点专业的影响力和示范作用,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形成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群为支撑的结构合理的专业体系,建立了“电子与信息类、电气与自动化类、食品与生物类、汽车与交通类、机械与数控类、经济与管理类、艺术与设计类”七大专业群,专业设置覆盖了北京市重点发展的各个支柱产业,专业设置与开发区需求紧密呼应、全面对接。
坚持“互惠互利、积极稳妥”的方针,出台有关激励和保障政策,积极推进与企业的深度融合,引进企业参与和投资建设实训基地,不断完善、拓展实训基地的功能,改善实训条件,充分发挥实训条件在培养学生顶岗实习、实践技能中的主导作用,也为学院开展师资培训、企业培训活动提供和搭建平台。校企合作“互设共建”实训基地,支撑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北京奔驰、标致雪铁龙、费斯托、ABB、西门子、SMC、天坛生物、北一大隈、诺基亚、华中数控等企业进行联姻,建立校外实训基地527个,为学生下厂实践、顶岗实习提供了真实的企业实践环境。
按照产学一体、联动互动融合理念,引进企业、行业的工程师、技能大师到学院兼职任教,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校企之间人才、技术、资源和文化的互动共享。学院制定了《关于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管理办法》,通过落实教师每三年内有半年到企业实践锻炼,目前,全院“双师”素质教师有497人,双师素质比例超过85%,有效提高了学院双师结构师资队伍水平,使教师积累了实际工作经历,提高了实践教学能力,促进了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
积极参与高等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试点工作,针对北京市《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试验》项目要求,在通信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生物技术及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4个专业进行分级制改革试点。校企合作建立职业教育分级制度实施方案,在新的制度框架下推动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endprint
四、与开发区深度融合,形成社会服务的新格局
学院与开发区及企业建立了“共建、共管、共用、共享”的运行机制,合作建设了面向开发区、行业企业的资讯中心、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人才培训中心和人才调剂中心。通过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广泛开展对开发区企业及社区的信息、咨询服务,为企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服务,为企业和居民提供量身定制的培训服务,为企业人才需求、交流、调剂提供信息服务平台,形成多元化、高品质的社会服务新格局,提升学校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准。
以图书馆的专业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为基础,学院全面提升图书馆在专业建设和教学科技活动中的支撑作用和服务水平,积极为开发区提供经济信息资源服务。建设面向开发区的“资讯中心”,为开发区各企事业单位及政府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实行对外借阅图书和查阅数据库信息资源,实现网上信息资源共享,满足开发区企事业单位对现代信息资源的需求。
与开发区密切合作,以学院提供场地资源和管理资源,市财政、开发区提供资金保障的方式,建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努力建设成为助推开发区持续发展的新技术成果转化“孵化器”;建立开发区网上技术市场,开展网上技术中介工作;做好科研基地的规划和建设工作,为企业技术研发、转让、交易、推广服务。
成立与开发区管委会“共建、共管、共享、共用”的人才培训中心,利用优质教育资源提供社会培训服务的功能,开展各类企业的多层次、多方位的社会培训。根据企业需求量身定制培训项目,建立培训师资库、培训项目库,面向开发区企业开展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培训、车间主任管理培训、班组长培训、新员工素质拓展培训、员工技能和新技术培训等,使培训者获得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工职业资格。
高标准建设好人才调剂中心,建设亦庄的毕业生就业中心,建设全新就业信息网。将学院毕业生信息、开发区企业招聘信息以及开发区人才网的招聘网站进行链接,搭建人才流动的桥梁。与大兴区、开发区的人才系统建立长效的人才招聘制度,建立学院、开发区、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的联席会制度,实现招聘、培训信息集合发布,满足毕业生就业、企业招聘、求职等信息需求。高标准建设好亦庄的毕业生就业中心,提供人才交流信息库,搭建北京市职业院校毕业生进入开发区企业工作的平台。
目前,笔者学院社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初具规模,是北京市唯一一家以学校名义承担的“机械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点”单位,现有4个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点、工作站),53个鉴定工种,年均社会培训20000人次,组织社会人员鉴定考核5000余人次,能够开展相关工种从初级、中级、高级到技师、高级技师类的培训鉴定工作,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实践表明,突出职教特色,推动融合发展,在融合发展中完善和强化学校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功能,同时也能在融合发展中,推动学院教学、科研和建设与区域经济对接,带动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取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加快学院发展。面向未来,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我们要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在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的正确领导下,抓机遇,抢发展,迎挑战,做贡献,争取早日把学校建设成国家一流前列水平的高职学院!
(作者单位: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