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运动的双重性审视及其启示

2014-09-04 06:28刘宇洁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非理性

刘宇洁(1989—),女,河南洛阳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

摘 要:义和团运动具有双重性:其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反对外来侵略,值得肯定和赞扬;然而,运动期间表现出了迷信、对清政府缺乏全面认识、极端盲目排外等非理性特征。出现这一特征主要是由于:其主体多为社会下层人民,缺乏科学和理性形态的反帝思想;运动被顽固守旧势力所利用,造成其排外情绪更加高涨。最终,此非理性致使其实际行动与后果离“爱国”之初衷相差甚远,以致凄惨收尾。此一现象警示众人:今日之爱国思想和行动须具理性,方可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

关键词:义和团运动;爱国情感;非理性;理性爱国

长期以来,对于义和团运动的认识,学术界存在着诸多评价。然而,从二三十年代起,学术界已逐渐认同义和团运动是农民群众自发性的反帝运动。四十年代,范文澜在《中国近代史》中进一步阐明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对抗帝国主义瓜分野心的反帝运动。新中国成立后,义和团运动是反帝爱国运动已是不争之论。改革开放以来,以张玉田、李侃、王致中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在肯定义和团运动的历史功绩和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正视到它的落后、消极及其盲目排外等缺陷,并对义和团运动作了具体而深入的探索。近年来,随着人们爱国主义情感的不断高涨,通过对这一运动的再分析,反思当代爱国主义,倡导爱国情感与理性结合,显得刻不容缓。

义和团的反帝爱国情感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一些传教士和教民借着教会势力横行乡里,为非作歹,欺压百姓,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清政府在处理教案中由于自身所承受的来自列强的压力,在处理中常常袒教抑民,这更加激起人民的反感和反抗情绪。义和团的兴起一定程度上也是这种民教冲突的结果。甲午战后,教会势力更加猖獗,百姓在备受欺侮的情况下,忍无可忍,群起而毁教堂、杀教士。应当说,这种激烈反应是自发的,是发自人本能的自卫行为,是人民对于外来威胁做出的反应。因此,义和团运动也由于其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反对外来侵略,所以具有正义性,值得肯定。

虽然正义的反侵略主张和勇敢的战斗精神,是义和团的政治思想的主流,值得肯定和赞扬。但是,义和团运动是具有双重性的。在肯定其爱国情感正义性之时,也必须看到其非理性特征。义和团的非理性特征是指义和团仅仅依靠其情感、意志、信仰、习惯和本能等非理性因素去进行反侵略的活动。

首先,义和团的非理性表现在他们表达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反抗情绪时,采用了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所普遍利用的形式——迷信。义和团迷信的神灵是五花八门、多种多样的。为了号召更多的群众加入反帝斗争的行列,义和团利用宗教迷信的语言和行动来动员群众。据记载:“北直保定、遵化州、锦州一带,喧传有神师降世,专收幼童为徒,教以咒语,云能召请先朝名将护身,教以练拳练刀,功候满足,即能枪炮不入,刀箭不伤,未几,即日盛一日,强年壮丁,举信从之,乡野村庄,无不有坛,始大张义和拳旗号。嗣后从者益众,北三省几于遍地皆是获”。[ ] 这一迷信活动使其正义的反侵略斗争被蒙上了落后色彩。

其次,义和团的反侵略情绪是相当直观和感性的。从“扶清灭洋口号可以看出,义和团反侵略是停留在情感层面的。“扶清”尽管在当时具有合理的一面,但是“扶清”是传统忠君观念的体现,体现了义和团国家观念模糊,无法区分国家和朝廷,因此,义和团对于清廷顽固势力认识亦不到位。观之“灭洋”,很显然,其并非科学的理性的观念,而是体现出一种情绪的盲目和狂热。义和团心目中的“洋”显得含混笼统,而“灭”的方式又过于简单粗糙。他们排斥一切外国人以及一切外国的商品,在义和团运动高潮中,京师大学堂的管学大臣许景澄和教习刘可毅詖戮,七徒四散,校舍封闭,图书损失殆尽。[ ]这充分表现了其笼统反对西方文化的狭隘意识。可见,其舆论宣传和斗争只停留在低级状态和感性阶段。

分析义和团运动中团民所表现出的种种非理性思想和行为,可以发现其有着深刻的根源。

首先,义和团的主要构成人员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义和团的思想和行动。当时社会下层的劳苦大众是不可能具有科学和理性形态的反帝思想的。因此,义和团的团民在思想和心理上,亦如往常之农民,采取宗教迷信方式去寻找一种寄托和支持。另外,由于他们处于社会最底层,长久以来只是被统治者灌输传统的忠君爱国思想,致使其政治视野相当模糊,因此,对于清政府的认识不够,在反帝斗争中被清廷顽固派所利用却不知。在面对外来侵略时,他们也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只能根据直观的感受和狭隘的经验,根据社会生活变化的表象,来判断和认识问题。至于当时的社会启蒙运动,亦是昙花一现,未深入发展到社会底层,以至于人民对于新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近代科学文化知识是一种“绝缘的状态”[ ]。

其次,义和团的盲目和极端的排外行为与顽固守旧势力的排外心理密不可分。维新变法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向西方学习,而守旧势力登台则鼓励和纵容了排外主义发展。甲午战争,中国居然败于“蕞而小国”之地的日本,并引起帝国主义瓜分。这引起朝中大臣们的恐慌,尽管一直以来他们在慢慢地尝试与外国人打交道,而此时,他们却担心外国人的真实意图是想要瓜分中国。因此,其排外情绪逐渐高涨。对于一般民众来说,不可能有这种政治思维,他们出于最直接的感受,产生了极端的排外情绪。尽管下层民众本身的激烈排外情绪已很强烈,然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默许及利用使得这种排外更加明显、高涨。义和团的保守及其排外成为顽固派可利用的政治资源,顽固派将自身的排外主义渗入义和团的政治主张,使本来就具有排外、保守心理的小农阶级的排外活动升级,达到狂热程度,造成恶劣的影响。

综上所述,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是正义的,但是夹杂着非理性因素。非理性给义和团带来了恶劣的影响。义和团起事之初,颇得人民群众的拥护,迅速地发展壮大。但义和团的宗教迷信促使群众的反帝激情渐渐地趋于狂热,使得他们在行动上往往丧失理智。随着义和团烧杀砸抢手段的扩大,再加上后来义和团鱼龙混杂、真伪不分,使义和团渐渐失去了群众,同时,也使具有一定文化水准的知识分子产生了排斥心理。此外,他们搞不清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集团的关系,搞不清西方侵略与西方文化的区别,盲目地反对资产阶级的活动,这就造成当时中国的自救力量没有立即汇成一种反帝的浪潮,结果被敌人各个击破。

尽管义和团初衷是为了抗击外来侵略,反对帝国主义,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感,但他们以烧杀砸抢等极端恶劣的方式去实现其目标,并使得一些鱼龙混杂势力趁虚而入,这在客观上使得他们成为破坏人们正常生产和生活的又一因素。因此,他们没有完成“上可保国,下以安民”的愿望,相反,却把中国带向更深重的灾难。因此,义和团运动失败后,理性爱国精神逐渐地受到人们的重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从义和团身上总结了一些有益的经验教训,为他们后来进行革命提供了经验教训,为辛亥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出现了张謇等理性爱国者和一些合理的主张,如提倡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等。然而,中国的广大下层人民群众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仍然处于情感爱国的阶段,这不能不看作是传统思想文化的持续影响以及上层政治活动长期与群众的脱离所造成的。直到大规模群众运动在先进阶级的正确领导下,通过相对理性的形式表达爱国情感,群众的爱国运动才略显理性。

在今天,理性爱国尤显重要。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爱国情感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而与日俱增,这显然是一种带有自豪感的爱国情感。与此同时,国家承担的来自国际社会的各种压力也与日俱增,这又使得人们的爱国情感处于敏感状态。因此,这一时期我们更应意识到理性爱国的重要性,对朴素的爱国热情进行反思,强调理性地表达爱国情感,把爱国情感转化为一种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强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国史学会.义和团:第一册[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305.

[2]陈振江,程淸.义和团文献辑注与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21.

[3]杜耀云.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与义和团运动[A],山东师范大学大学报,2000(4).endprint

猜你喜欢
非理性
行为经济学理论发展简述
基于中国A股市场的个体投资行为金融分析
不确定性时代呼唤“非理性”
不确定性时代呼唤“非理性”
不确定性时代呼唤“非理性”
宏观分析卢卡契对现代主义批判的原因
网络政治谣言止于透明,止于智者
贾平凹小说文本的结构方式
“零余者”形象
大学生就业的“非理性”现象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