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春萍 马艳茹 赵亚婷
·调查研究·
心理干预对术后首次复发乳腺癌患者的可行性研究
郑春萍 马艳茹 赵亚婷
目的评估心理组干预对术后首次复发乳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共入选60例确诊为术后乳腺癌首次复发的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入选干预组(n=32)和对照组(n=28)。对干预组患者进行为期6周的社会心理干预。采用个人资料情绪状态(POMS)、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癌症心理调整(MAC)量表和欧洲组织的研究与治疗癌症的生活质量问卷-癌症30/乳腺模块23 (QLQ-C30/Br23)(EORTC)评估生活质量,分别在基线以及干预结束后即时、3个月和6个月时进行评估。结果干预组POMS量表的紧张/焦虑、抑郁/沮丧、愤怒/敌意和总情绪障碍评分,MAC量表的无助/无望评分,QLQ-C30/BR23的身体形象和未来前景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Dunnett检验显示,与基线值相比,干预结束3个月时的上述指标显著改善(P<0.05),但6个月时的上述指标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心理组干预可能对术后首次复发的乳腺癌患者有短期疗效。
乳腺肿瘤;心理组干预;生活质量
随着癌症治疗方法的进步,乳腺癌患者长期存活成为可能。但另一方面,患者常常遭受心理上困扰,包括焦虑或抑郁等[1]。在乳腺癌的各个阶段中最大的困扰是癌症复发[2],据报道首次复发时的心理影响尤为显著[3]。为了减少乳腺癌患者精神困扰和改善其生活质量(QOL),人们曾尝试过多种社会心理干预治疗,且也证实这些治疗对减少患者痛苦有很好的效果[4]。改善生活质量的心理社会干预方案包括个人参与和组干预疗法。组干预法的特点是让患者了解对方的情况并支持对方[5]。该方案性价比较好,并可容纳较大数量的患者。此外,据报道,与个体辅导相比,该疗法在改善生活质量方面无差异[6]。在西方发达国家,组干预主要着眼于认知行为,教育,支持情感表达,以及认知存在形式等方面[4]。许多干预措施的目标是降低心理困扰和提高应对能力,该措施包括压力处理和问题解决方法的教育,小组讨论,以及渐进性肌肉放松(PMR)。分为短期干预(1~3个月)和长期干预(约1年)。据报道,组干预可有效地降低心理困扰,改善心理创伤,提高应对能力,提高自尊,减轻疼痛,增加自我效能,以及增进对该疾病的了解[4,6,7]。本研究拟观察短期心理组干预疗法对乳腺癌术后第一次复发患者精神心理状态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女性乳腺癌根治术后3个月到1年第1次复发患者,所有患者来自我院外科随访患者,共60例。入选标准如下:(1)年龄≥ 20岁;(2)组织学证实乳腺癌和组织学、生物学或临床证明复发;(3)第1次复发;(4)患者被告知肿瘤复发;(5)无严重全身疾病;(6)无严重精神障碍。向患者详细讲解该疗法的程序和效果,根据患者个人意愿决定是否参加组干预治疗,参加组干预治疗的患者分配到干预组(n=32),拒绝参加组干预治疗但同意填写调查问卷的患者被分配到对照组(n=28)。2组间患者的年龄、手术-复发间期、婚姻、是否接受化疗、既往精神病史和工作状态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基线指标
1.2 干预方法 本研究中,我们采用短期(6周)心理组干预,已证明该疗法在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是有效的,且较易进行,患者易接受,患者参与的热情度较高。以4~8名受试者为一个小组,以小组形式每周进行1次心理干预治疗,90 min/次,共6次。每组由两名有3年以上肿瘤科经验的护士担任组长。每次治疗的内容包括针对压力管理方法和解决问题方法的教育(20 min),讨论应对方案(50 min)和学习PMR(20 min)。本研究所采用的治疗方案是基于已知的对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案。为维持治疗效果,指导患者在家中进行PMR,2次/d。
1.3 评估指标 对干预组患者进行为期6周的社会心理干预。采用个人资料情绪状态(POMS)、事件影响量表-修订(IES-R)、癌症心理调整(MAC)量表和欧洲组织的研究与治疗癌症的生活质量问卷-癌症30/乳腺模块23(QLQ-C30/Br23)(EORTC)评估生活质量,分别在基线以及干预结束后即时、3个月和6个月时进行评估。
1.3.1 POMS:POMS包括65个项目的自评量表,测量瞬态情绪状态[8]。它可评估6种情感状态:紧张/焦虑,抑郁/沮丧,愤怒/敌意,活力,乏力,意识模糊和总的情绪紊乱(TMD)。
1.3.2 IES-R:IES-R是由22个项目组成的自评量表,评估心理创伤的影响[9]。IES-R有三个亚量表:侵扰,规避和过度警觉。
1.3.3 MAC量表:MAC量表是由40个项目组成的自评量表,旨在评估癌症患者的心理状态[10]。它由5个因素组成:斗志,无助/无望,焦虑,宿命和规避。
1.3.4 EORTC:EORTC QLQ-C30/Br23包括两个量表,EORTC QLQ-C30(评估癌症患者的QOL),和EORTC QLQ-BR23(评估乳腺癌患者的特异症状)。该量表包括53个项自,用于评估乳腺癌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生活质量。
2.1 2组观察指标比较 POMS中的紧张/焦虑,抑郁,沮丧,愤怒/敌意和TMD,MAC评分中的无助/无望,和QLQ-C30/Br23中的身体形象和未来前景得分与基线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相反,对照组中所有结果则均没有显著变化(P>0.05)。见表2、3。
表2干预组患者的测量结果
指标 基线值干预后即时值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P值POMS 紧张/焦虑12±58±5*9±59±60.012 抑郁/沮丧14±109±810±811±100.041 愤怒/敌意9±86±57±58±50.014 活力10±514±613±612±70.283 乏力9±67±78±68±60.417 意识模糊10±68±49±59±50.301 TMD42±2726±3128±3234±350.019IES-R 侵扰8±48±46±46±50.324 规避6±55±45±44±50.061 过度警觉4±44±44±44±50.051 总分18±916±915±715±50.132MAC 斗志46±848±746±646±90.862 无助/无望10.8±3.09.8±3.28.8±2.210.7±3.60.013 焦虑23±522±521±521±50.793 宿命20±619±619±618±60.200 规避1.7±0.71.4±0.51.6±0.91.9±1.00.232QLQ-C30/Br23 整体健康状态66±2164±1563±2058±220.695 疼痛20±1822±2020±2128±240.824 身体形象37±2231±1827±1634±230.032 性功能7±126±116±128±110.323 未来前景55±2240±1740±2147±270.020
表3对照组患者的测量结果
指标 基线值干预后即时值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P值POMS 紧张/焦虑13±611±813±614±90.116 抑郁/沮丧17±1516±1716±1218±170.311 愤怒/敌意9±89±1010±813±110.212 活力11±711±77±810±80.225 乏力10±79±1011±810±80.216 意识模糊11±610±1011±612±70.410 总的情绪紊乱49±2945±3051±3258±360.712IES-R 侵扰12±511±411±413±80.327 规避7±36±45±47±60.125 过度警觉7±56±56±57±60.235 总分26±1123±1123±1027±180.134MAC 斗志49±749±1148±648±90.360 无助/无望13±513±514±614±60.727 焦虑25.4±1.326.3±3.826.3±3.225.3±3.20.734 宿命23±421±521±620±40.203 规避1.6±1.31.7±1.02.6±1.02.1±0.90.214QLQ-C30/Br23 整体健康状态62±1660±1557±2051±220.624 疼痛19±2521±2123±2120±240.801 身体形象56±2760±2367±2468±260.572 性功能3±72±55±117±130.320 未来前景75±2777±2374±2767±250.462
2.2 干预组变量多重比较 虽然观察到干预结束后3个月,与基线值相比,POMS评分中的紧张/焦虑(P=0.045),愤怒/敌意(P=0.011)和TMD(P=0.020),MAC评分中的无助/无望(P=0.005),和QLQ-C30/Br23的身体形象(P=0.013)和未来前景(P=0.012)有显著变化,但是这些变量在干预结束后6个月时无明显变化(P>0.05)。见图1。
图1 干预组变量多重比较
乳腺癌是女性患者中一种常见的癌症,目前全球每年约有120万女性新患乳腺癌,有30多万人死于此病[11,12]。在乳腺癌的诊治过程中,患者常常承受着巨大的心理、情感及社会压力,在治疗过程中面临的如身体缺陷、家庭问题、社会问题等问题,对患者的精神心理方面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导致其生活质量降低[13]。对于乳腺癌术后复发的患者,其心理压力更为明显,患者在得知癌症复发后常常会对生活失去信心。本研究观察短期(6周)心理组干预疗法对乳腺癌术后首次复发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情绪状态的影响。
既往有不少关于乳腺癌患者心理干预治疗的研究,但多集中于对未手术患者和术后患者,关于术后肿瘤复发患者的心理干预治疗研究较少。本研究中经比较发现,干预组POMS中的紧张/焦虑,抑郁/沮丧,愤怒/敌意和TMD,MAC评分中的无助/无望,和QLQ-C30/Br23中的身体形象和未来前景得分显著改善;而对照组中所有结果则均没有显著变化。这说明心理组干预短期疗法在短期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增加患者对生活的信心和对未来的憧憬。我们进一步对干预组中上述显著改变的指标进行了多重比较发现,与基线值相比,干预结束后3个月,POMS评分中的紧张/焦虑、愤怒/敌意和TMD,MAC评分中的无助/无望和QLQ-C30/Br23的身体形象和未来前景有显著变化,但这些变量在干预结束后6个月时并无明显变化。这说明该疗法的有效性可维持到干预结束后3个月到6个月,3个月后该效果便出现衰减趋势,6个月后患者心理状态继续恶化。这提示短期心理干预治疗的疗效是有限的,若想取得长期的效果,需在患者接受短期干预后3个月再次给予心理干预治疗,即可以3个月为周期对患者进行间断性短期心理干预治疗。既往对乳腺癌转移患者的研究通常采用长期组干预疗法[5,6,8],发现长期干预对改善乳腺癌转移患者的心理压力困扰是有效的,且干预效果与其持续时间有强烈的相关性[14]。但有研究发现,随着组干预持续时间的增加,患者参与的积极性下降,而短期干预则能缓解中途死亡患者的冲击和参与者的负担[6]。鉴于长期心理干预治疗的患者参与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衰减的现象,结合本研究,我们认为对此类患者进行间断短期心理干预治疗可能对改善患者的长期心理状态会有一定的帮助。
总之,我们的结果表明短期心理组干预疗法可有效改善术后首次复发的乳腺癌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这一效果可维持至少3个月。然而,由于本研究为单中心试验,受经费所限,样本量较小,统计结果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期望有更多临床中心、更大样本量的研究结果来证实该方案的治疗效果。
1 Pinder KL,Ramírez AJ,Black ME,et al.Psychiatric disorder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breast cancer: prevalence and associated factors.Eur J Cancer,1993,29:524-527.
2 Hanson Frost M,Suman VJ,Rummans TA,et al.Physical,psychological,and social well-being of women with breast cancer: The influence of disease phase.Psychooncology,2000,9:221-231.
3 Butler LD,Koopman C,Classen C,et al.Traumatic stress life events,and emotional support in women with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cancer-related trauma symptoms associated with past and current stressors.Health Psychol,1999,18:555-560.
4 Classen C,Diamond S,Soleman A.Brief supportive-expressive group therapy for women with primary breast cancer: A treatment manual,Psychosocial treatment laboratory breast cancer intervention project.Stanford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and Behavioral Sciences,Stanford,1993:CA 94305.
5 Yalom ID,Vinogradov S.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group psychotherapy.Basic,USA,1975.
6 Sheard T,Maguire P.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cancer patients: results of two meta-analyses.Br J Cancer,1999,80:1770-1780.
7 Okamura H,Fukui S,Nagasaka Y,et al.Psycho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primary breast cancer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with information: an exploratory analysis.Breast Cancer Res Treat,2003,80:331-338.
8 McNair DM,Lorr M,Droppleman LF.Manual for the Profile of Mood States (POMS).Educational and Industrial Testing Service,San Diego,1971.
9 Horovitz M.Impact of Event Scale: A measure of subjective stress.Psychosom Med,1979,41:209-218.
10 Watson M.Development of a questionnaire measure of adjustment to cancer,The MAC scale.Psychol Med,1998,18:203.
11 杨玉平,韦平.乳腺癌的普查与防治.暨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25:318.
12 靖美玲.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干预.河北医药,2010,32:3380-3382.
13 蔡雁.乳腺癌患者术后乳房缺失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6,41: 105-108.
14 周秀莲,顾家琪,杨世娟.运用系统化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河北医药,2012,34:1905-1906.
10.3969/j.issn.1002-7386.2014.15.050
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
R 737.9
A
1002-7386(2014)15-2352-03
2014-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