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惠彩
〔关键词〕 教师;专业成长;反思;内容;形式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3—0023—01
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省”,就是反省、回顾,检查自己一天的行为,有无不当之处,以便改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反思,反躬自问。教育家杜威指出:“反思是对经验的重构或重组,使之增加经验的意义并增强指导后续经验方向的能力。”
教学反思是指回忆并思考、分析过去的教育教学经历,以得到某种启示,指导今后的教学实践的教学研究活动。勤于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一个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叶澜教授也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反思、改进、提升的过程。
一、反思的内容
1. 自我发展反思。自我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对照课程改革理念要求,教师应该理性思考,如何以学生为主体,关注个体差异,开展适合学生的教学,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二是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面对教育改革带来的压力和挑战,每一位教师都要有清醒的认识,应对压力和挑战的有效办法就是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水平。三是反思自己的目标追求。教师要根据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不断审视、调整自己的专业成长规划与目标追求,包括学历提升、师德修养、知识技能、班级管理等作出科学合理安排,做到完成近期目标,设计中期目标,规划长远目标,循序渐进,坚持不懈,使自己在专业发展的路上走得更好更快。
2. 校本教研反思。在参与校本教研活动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一是主题教研活动反思。针对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教研组经常开展主题教研活动,比如“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等,在研讨交流中,自己除了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外,还要结合课程改革要求、本学科课标要求,从更高角度更广领域更深层次进行思考。二是课例研讨反思。在参与备课、说课、听课、评课的全过程中,自己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作为主体执教后自己要认真进行反思,总结得失,同时,要听取听课教师的评议,对照每个环节的教学,进行反思改进。三是集体备课反思。集体备课可以分享智慧、共享资源,借团队的力量提升个人能力。
3. 课堂教学反思。课堂教学反思分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课前反思是对本堂课的目标,重难点,采用的教学方法,结合学情进行反思,目标定位是否准确,重难点确定是否恰当,采用的教法、学法是否符合学生实际,能否很好地落实教学目标,都要认真进行反思,做到心中有数;课中反思是对课堂情境,学生学习状态,目标达成,生成性问题的处理,训练重点的落实等进行反思;课后反思是教师对整堂课的反思,对照目标,对整堂课中课堂氛围,学生学习效果,教师的点拨指导,课堂中的闪光点,学生参与讨论交流的效果,思维火花的闪现,整体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并写出反思小结。
二、反思的形式
1. 独立思考。教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在学习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实践。在教学实践中,要思考是否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促教,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是否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取得新成绩,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短期计划、目标是否按期完成,取得了哪些成绩,还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等,都要认真反思总结,以使自己能够不断挑战自我,实现更高层次的目标追求。
2. 同伴互助。同伴互助有团队协作、主题研讨和师徒结对等形式。(1)团队协作。主要是同学科或年级组成员,在完成集体项目,比如学科教研日、教学观摩、课题研究等,自己在参与过程中,对团队活动内容、形式及效果进行反思,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提高。(2)主题研讨。即学科团队围绕确定的主题,如“主题阅读教学方法探讨”、“数学生活化的形式及策略研究”、“当堂达标训练方法及对策”等,大家轮流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与做法,寻求解决的途径,碰撞思想,交流认识,达成共识。(3)师徒结对。骨干教师的人格魅力、专业精神、教学艺术、管理艺术都值得徒弟认真学习效仿,在学习借鉴中反思提高,既要汲取师傅好的经验方法,又要融合自身优势,超越师傅,向骨干、名师、教育家发展。
3. 专家引领。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离不开专家的引领指导。在接受专家新的理念、观点的同时,要进行思辨和学习借鉴,批判性地吸收,将名师、专家的方法、经验在自己的教学中找到切合点,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在专业发展的路上走得更好更快。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