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莉
摘要:现今社会,充斥着太多的浮华气息,如何改变社会文化氛围,成为了专家和学者所要思考的问题。教育部对新课改语文教材进行了重新安排,增加了经典文学的选材与数量。但是,对于此壮举所取得的效果还有待考证。本文就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经典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此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经典文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274-02
为了响应时代的号召,解决社会上存在的问题,我国的教育改革也在不断地探索创新中。作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语文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经典文学的加入使文学教育更加凸显其人文性和民族性,符合了社会的要求。
一、经典文学的概念和价值所在
1、经典文学的概念分析
学者对经典文学的概念各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经典文学是受到大家认可的、在某一方面具有权威性的文学著作。有的人认为,经典文学是超越时空限制、摆脱时代烙印的文学作品,或者是反映一个时代特定文学价值的、内容深刻的文学作品。还有人认为,经典文学是那些经过历史沉淀后仍被大众认同实的、具有权威性、典范性的文学作品。
学者对经典文学概念的界定不明,让没有识别能力的高中同学无力界定何为经典文学,即使看过所谓的经典文学,也没有辨别其的能力。所以,对经典文学的界定相当重要。
本文结合学者对经典文学的理解和自身的研究,对其作了具体的阐述:经典文学就是深刻反映一个时代特征、被大众认同的、具有普适性和权威性的文学作品。何为经典,经典就是历久弥新的印记,经典是要受到大家认可的,被众人所接受的。故而,作为一个文学作品,要做到历久弥新,就要深刻,要有一些永恒的东西值得人们追寻。
2、经典文学的价值所在
(一)经典文学凝结着民族文化的气息
经典文学一定是蕴含着较为强烈的民族精神,比如说,仁义礼智信,是古代的为人准则,同样也是现今的道德标准。经典作品能够超越历史的局限性,成为永恒。正是因为民族精神的永恒,故而,文学作品作为凝结这些精神的载体,自然而然的成为了经典。
(二)经典文学是“心灵鸡汤”
现今社会竞争压力变大,都市青年忙于工作生活,情感得不到宣泄,生活质量也就下降了。经典文学以其独有的人文关怀,成为了都市青年的“心灵鸡汤”。经典文学通过启迪智慧,拓展心灵的空间,赋予人们人文内涵的终极关怀。
(三)经典文学是为人处世的教科书
无论是中国的文学经典还是西方的文学经典,其核心的意义应该是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做事。俗话说得好,百年树木,千年树人。经典文学通过文字形式,阐述了不同时代对人才的培养和品行教养的要求。
二、高中语文经典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经典文学教学与如今社会文化脱节
随着消费时代的到来,功利主义也逐渐出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学生家长、教师、乃至考试方向的引导,使学生逐渐形成了重理轻文、重外文轻语文等等的现象。再加上过多的影视文化元素的入侵,使得同学们对经典文学知之甚少,对于经典文学的阅读兴趣也渐渐的消失殆尽。
2、教育体制的影响
随着应试教育的推广,每个学校都在研究使用什么策略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较大的提高,固定的教学模式也就应运而生了。对于比较难得到提高的语文教学,学校采用的时间、投入的精力会相对少很多,很多老师仅仅重视语文成绩的提高,完全忽略了经典文学的阅读量。如此而来,语文学习正逐渐演变成提高成绩和学习其他课程的工具。
3、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在讲授经典文学时,过于模式化。经典文学本身就有很多与时代潮流不相符合的内容,很难提高学生对其的阅读兴趣。教师让学生单纯地阅读,之后写读书笔记之类的教学方法过于陈旧,也无法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
4、学生阅读经典文学存在的问题
经典文学毕竟有一定的深度,学生不可能像通俗文学一样,很轻松的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肯定会出现许多问题。比如说,有部分内容无法理解;有些词句难以领悟;涉及典故等等的,学生因为没有接触,也就直接跳过了;经典文学中字词艰涩难懂,有些学生直接就放弃了;没有译文,解说资料较少,教师没有足够时间解惑等等的问题,还是相当具有普遍性的。
三、高中语文经典文学教学实施方案
1、国家力量的指引
国家方面,应大力宣扬经典文学,提高国民的民族精神境界。国家应该运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工具作为传播经典文化的手段,达到净化社会文化氛围,从而影响国民思想文化的效果。同时,在对下一代的培养中,国家应通过强有力的手段,采用更符合国情的学校教育体制,使高中将阅读经典文学真正落实到学生学习过程中去。
2、学校家庭的影响
学校要从思想上改变重理轻文的观念,这样才能将经典文学的教学落实到实处。学校可以开设经典文学文学阅读课,每天半个小时,形式不一,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学校应该完善学校的图书馆,增加经典文学的书本量,为老师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机会。
家庭方面,家长应加强自身内在的修养,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同时,家长应注重家庭的氛围,努力为孩子提供一个洋溢着文化气息的学习环境。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重视经典文学的熏陶,力求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
结束语:
在现今的社会中,存在太多的功利主义和浮躁之风。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变得空虚肤浅。经典文学以其独有的价值,对人类发展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经典文学传承着民族精神和人文内涵,可以弥补现今国民精神世界匮乏的现象,故而,经典文学教育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杨琳.关于语文阅读教学中经典文学作品阅读的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0.
[2] 李欣欣.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经典文学教学研究[D].延边大学,2011.
[3] 李翀.高中中国现当代散文阅读篇目及阅读实践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3.
[4] 史洁.语文教材文学类文本研究[D].山东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