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传统媒体与网络语言

2014-09-01 21:04朱爱清
新闻爱好者 2014年8期
关键词:网络语言网络环境态度

朱爱清

【摘要】网络环境下,语言文字的应用具有鲜明的特征,这使得部分鲜活的网络语言不仅在网络世界里广为流传,甚至超越了网络世界,对人们在现实世界里的语言使用影响甚大,对规范语言使用的领军者——传统媒体也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在这一背景下,传统媒体从最初的不以为然,到后来的取长补短,再到现在的规范使用,也在不断调整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

【关键词】网络环境;语言文字的应用;特征;影响;传统媒体;网络语言;态度

所谓“媒体”,亦称“媒介”,意为“两者之间”,追根溯源,则是从拉丁语的“Medium”一词音译而来。媒体是人们用以传递信息与获取信息的工具、渠道、载体、中介物或技术手段。人们按照传播渠道与载体的区别,结合新闻媒体不同的发展阶段,将传统媒体划分为三大类:传统报纸、杂志依托纸张,通过文字传播,其为第一媒体;广播依托电波,通过声音传播,其为第二媒体;在声音传播的基础上,电视依托图像,声像并存,其为第三媒体。1998年5月,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联合国新闻委员会上提出,在加强传统的文字和声像传播手段的同时,应充分利用最先进的第四媒体——互联网(Internet)。自此,以网络为媒介的“第四媒体”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并随着计算机产业日新月异的发展而迅速发展壮大。然而,与传统的三大媒体截然不同的是网络媒体使用的语言有其独特的风格,因而人们习惯于将四大媒体划分为两大阵营: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

一、网络媒体语言特征

网络媒体使用的语言被称为“网络语言”,“是指与网络有关和在互联网上流通的语言,是网民为了适应网上交际需要而创造和使用的语言”[1]。网络语言有着极其鲜明的特征:简约、新颖,这是网络语言广为流传的根本原因;但与此同时,网络语言也有粗俗的一面。这一矛盾性特征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早在2001年,于根元就在《网络语言概说》一书中概述了网络语言的总体特征:外语词语多、术语多;符号与语言交叉使用;语句的零融化、直观化;幽默、风趣[2]。同一时期,彭育波认为网络语言具有以下四个特征:创造性、形象化、简洁性和欠规范[3]。之后,随着网络的进一步普及,网络语言也呈现出更为鲜明的生长特征:2005年,李莉指出网络语言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4];2008年,王献福指出了网络语言的粗俗性[5]。至此,人们对网络语言的整体特征有了相对全面的认识。具体说来,在不同于现实社会交际环境的网络环境下,语言文字的应用也相应地呈现出其鲜明的特征:

1.简约。在网络世界里,网民交流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快捷,虽然交际双方不是面对面的沟通,但是很多交际场合依然具有即时性,交际一方要迅速对另一方做出回应,否则交际就有可能终止。因此,为了追求速度,缩略语、数字谐音表达、汉语拼音缩写以及文字录入时显示的第一个词就成了网民的首选。例如:BF——“boyfriend”;MM——美眉,妹妹。

2.新奇。网络应用之初,使用者主要是高学历人群。随着电脑的普及,网络成为人们沟通的主要渠道之一,但是网络交际的特征决定了网民必须受过一定教育,年龄层次也越来越低,这样的人群更喜欢标新立异,张扬自我,因此,他们往往煞费苦心,不断创造和使用新奇的语言,以期“语不惊人死不休”,从而引起大家的关注。于是,给力、神马、大虾、美眉、高富帅、矮穷矬、白富美、高大上、萌等词语不仅在网络环境的交际中随处可见,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广泛应用,其内涵外延无须多加解释,人人明了[6]。

与此同时,一些大家所熟知的词语被赋予了新意,甚至被反其意而用之。例如:偶像(呕吐的对象)、天才(天生蠢材)、神童(神经病儿童)、贤惠(闲在家里什么都不会)等都成了攻击对手或者自我解嘲的说辞;而土豪、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等原本贬义色彩的词汇倒是成了备受推崇的称号;还有一些词,如“女汉子”等则褒贬不一。

3.多元化。网络世界包罗万象,信息量大得惊人。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的语言选择也就呈现出多元化特征。除了各种文字游戏之外,数字、符号、图片等表达手段的使用使交流的内容和情感更为形象,也更加丰富多彩。例如,1314(一生一世)、7456(气死我了)、9494(就是就是)、5646(无聊死了)等数字化表达成为更为委婉的情感表达,使用起来也非常便捷;而新颖好玩的符号和图片在大家的交流中更是实现了文字所无法企及的表达效果,QQ、微信、飞信等常用的自定义表情总是让人忍俊不禁。

4.欠规范。一方面,在网络环境中,由于其交际模式酷似面对面的交流,因此口语词汇大量出现;另一方面,松散的语法逻辑关系、随意的表达、倒装、省略等句式结构也造成了语言表达失于规范,为了达到“语惊四座”的交际效果,网民往往会滥用常规的构词手法创造并不符合语言规范的新词,也会充分利用独特的格式创造出很多新鲜的表达。

“……的节奏!”“且……且珍惜”“……门”“……哪去了”“谁动了我的……”等都是大家所熟知并在网络世界交流中经常套用的格式创造语。“顶啊,楼主好勇气”(省略“有”)、“郁闷啊,我现在”(倒装)、“今天晚上谁去听音乐会同去的说”(特殊句式)等欠规范的表达形式在网络交际中也是随处可见。

5.粗俗化。网络交际中,人们生活在一个自由、开放的虚拟世界里,于是,有些人追求“幽默”,有些人素质欠缺,结果都是更为“锋芒毕露”“唯我独尊”“肆无忌惮”的语言表达,语言垃圾也就铺天盖地而来,TMD、NND等粗俗的网络语言也就不可避免了。

二、传统媒体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

网络语言尽管很流行,但它产生之初也只是流行于网络世界,并没有蔓延到现实世界,也没有引起传统媒体的关注。然而,短短20多年,网络语言对语言颠覆性的改变是广大语言使用者,包括传统媒体始料未及的。在这一过程中,传统媒体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不以为然。网络语言产生之初,并没有引起传统媒体过多的关注,作为规范语言使用的领军者,传统媒体自身的优越性使得它并没有感受到网络语言会对传统媒体造成太大的冲击和影响;再加上网络语言“欠规范”和“粗俗化”的特征,传统媒体更是对其严加防范和抵制,并杜绝使用。endprint

第二阶段:取长补短。然而,网络流行语的存在和流行毕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它们一方面丰富了现有的语言表达,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现代社会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网络流行语其实是大众宣泄情绪的一种途径, 它们“以网络为载体,以事件为核心,是广大网民情感、态度、意见、观点的表达、传播和互动”[7],同时具有很大的后续影响力。在这种背景下,完全忽视网络语言无疑等同于“因噎废食”。再者,追求新奇也是人们的本性,作为大众传播交流的一种工具,传统媒体在参与读者或观众市场的竞争中,不可避免地要考虑读者或观众群体的猎奇本性,那么完全摈弃新奇的网络语言更是不可能了。顺应这一潮流,各种传统媒体迅速作出反应,进行相应的调整,不仅改变了传统媒体的形式——相继开设网络论坛、官方微博、官方微信,而且在各自的节目中对网络语言体现出更为宽容的态度,在新闻报道中接纳了部分新词新语,取网络媒体之长补己之短,从而谋求自身更好的发展。

第三阶段:规范使用。网络语言的两面性也是不争的事实,由于网络流行语在内容和形式上还包含着大量糟粕,传统媒体对网络语言的宽容和借用并不是、也不可能是无限度的,除了需要通过网友自身有效的过滤和甄别之外,传统媒体也是审慎把关、谨慎使用,防止传播低级趣味、拿无聊当有趣。2005年9月10日,广电总局颁布《关于批转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自律公约〉的通知》,其中第十一条明确要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以及各省、自治区、直 辖市广播影视局(厅)的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等应“不断加强语文修养,用词造句要遵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语序合理,修辞恰当,不滥用方言词语、文言词语、简称略语或生造词语”。2014年1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再次发出通知,要求广播电视节目规范使用通用语言文字,在推广普及普通话方面起到带头示范作用。通知要求播音员主持人“用词造句要遵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避免滥用生造词语和不规范网络用语;要规范使用外国语言文字,不在普通话中夹杂不必要的外文”。

至此,传统媒体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趋于客观、成熟。

三、网络环境下传统媒体的新发展

作为语言的一种变体,网络语言也是应运而生,因其轻松活泼、方便快捷、生动有趣而备受青睐,从而逐步走出网络世界,先是在青少年人群中不断流传、普及,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群体,最终对传统媒体造成不小的影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带动了传统媒体的新发展。正所谓危险与机遇并存,与其说网络语言“污染”了传统媒体,倒不如说网络语言为传统媒体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给传统媒体语言增添了一抹不同的色彩。

1.网络环境下,传统媒体更为亲民,更为“接地气”。网络语言产生之初,传统媒体之所以对其不以为然,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电脑、网络还不够普及,网络语言还没有造成太大的社会影响,另一个更重要的方面在于传统媒体自身的优越感:独有的社会影响力使得传统媒体不自觉地“高高在上”。伴随着网络语言的流行、网络媒体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传统媒体自然也感受到了威胁,开始谋求自身的新发展。1999年5月9日《人民日报》率先开设了“强国论坛”,取网络媒体“交互式交流”之长补己之短。随后,不少主流媒体也都相继在网上开设了论坛。传统媒体每每报道重大事件之时,都会在论坛上引起较大的反响,网民读者在论坛上就各种热点、敏感问题各抒己见、深入探讨,这一举动不仅加强了读者与媒体的互动,吸引了读者,也激发了不少真知灼见,传统媒体经常将这些真知灼见加工整理,然后发表出来。在这一背景下,虽然经过了编辑的删减、整合,但网民的发言仍然不可避免地带有网络语言特有的色彩,因而网络语言开始在传统媒体中显露痕迹,以往总是中规中矩的传统媒体语言也开始变得更为亲民。

2013年8月20日,《新闻联播》在其结尾推广其官方微博,引起观众一片惊呼,认为“高大上”的《新闻联播》节目越来越“接地气”。2014年1月1日的《新闻联播》又在其结尾有了新的突破,播音员康辉在节目最后轻松地总结道:“朋友们都说2013就是爱你一生,2014是爱你一世,那就让《新闻联播》和您一起传承一生一世的爱和正能量吧!”众所周知,央视《新闻联播》是全国乃至全球收视人群最多的新闻类节目,它的一举一动都具有“风向标”的意义,《新闻联播》对网络语言的恰当借用无疑表明了其面对广大观众的低姿态,同时也标志着广大传统媒体都更“接地气”。

2.网络环境下,传统媒体语言更为生动活泼。网络盛行之前,传统媒体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当时的传统媒体政治性更强,语言和版面都更中规中矩。网络环境下,传统媒体开始呈现新的特点:2004年,《中国青年报》开始连载网络语言和卡通图像的爱情故事《偶与MM》,图文并茂,生动有趣,既活跃了版面,又迎合了青年读者的阅读兴趣,吸引了不少眼球。这也标志着网络语言开始在以青年读者为对象的报纸杂志中崭露头角。2010年1月10日,网络热词“给力”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江苏给力“文化强省”》,被认为是“网络热词的一小步,却是中国语文的一大步”[7]。随后,《合肥日报》在2011年11月14日第三版使用了《中国体育舞蹈很“给力”》;《南京晨报》2011年11月12日第一版使用了《江苏公推公选给力“阳光权力”》。“给力”一词进入《人民日报》及其他报刊,看似是一件小事,但却证明 网络环境下传统媒体语言新的生长特征——生动、活泼。

四、结 语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伴随着社会热点新闻、热点话题的每日涌现以及多样性的网络交流,网络语言的日新月异是不可否认的现实,而网络语言进入传统媒体,无疑会拓宽传统媒体在语言选择上的自由度,以其自身独特的方式“感染”传统媒体。纵观人类语言文化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一成不变的语言文化是缺乏生命力的,是不会长久存在的。在绵长的语言发展史上,汉语言一直都在不断的吐故纳新中发展、成长:旧词汇、旧的表达方式不断被淘汰,新词汇、新的表达方式不断被吸收。如今,网络语言带着鲜明的时代烙印接受着历史的考验,不断推陈出新,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网络语言的使用必然会催生更多的新词新语,丰富汉语言词汇,进一步增强汉语言的表达能力,为汉语言的发展补充新鲜血液,并推动汉语言的变革与发展,那么传统媒体照顾读者求新求异的阅读心理,吸纳部分网络词汇成为新词也是顺理成章的事[8]。

另一方面,网络语言冲击传统媒体必然带来一定的危机。网络语言中错误谐音词、不规范表达方式的泛滥不仅影响了正常的语言使用,而且会对青少年的语文学习造成一定的干扰;粗俗的网络语言肆意流传降低了语言的格调品位,也污染了人们的交际环境;过于标新立异的网络语言(例如“火星文”)又影响了交际双方的有效沟通。总之,凡事须有度,网络语言使用不当,或者任其泛滥势必会给传统民族语言的发展造成负面的影响。因此,传统媒体有必要对网络语言的发展加以把握、规范和引导。唯有如此,网络语言和传统媒体才能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和谐发展。

(本文为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网络环境下的语言文字应用问题及对策研究》最终研究成果的一部分,项目编号:2012BYY010)

参考文献:

[1]汤玫英.网络语言新探[M].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10.

[2]于根元.网络语言概说[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78-88.

[3]彭育波.论网络语言的几个特点[J].修辞学习,2001(4).

[4]李莉.网络词语的性质及特点[J].语文研究,2005(1).

[5]王献福.论网络语言的构成、特点及规范[J].前沿,2008(7).

[6]豆红丽.网络环境下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综述[J].许昌学院学报,2012(3).

[7]安志伟.网络语言的多角度研究[M].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136.

[8]吴子慧.网络语言对报刊语言的影响[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6).

(作者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

编校:郑 艳endprint

猜你喜欢
网络语言网络环境态度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网络语言朝生暮死现象探析
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汉英翻译
模因论视角下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