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原创节目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2014-09-01 01:55申腾卫
新闻爱好者 2014年8期

申腾卫

【摘要】2014年6月10日,上海电视节的“白玉兰论坛”开讲,论坛的第一个分话题为“探索中国原创节目模式前行之路”,文章以此为由头,分析了目前国内电视节目模式从引进版权到自主原创的转型升级,列举了处于各个成长阶段的典型节目,并尝试总结了这些节目的成功要素,对未来中国原创节目的走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上海电视节;版权引进;原创节目

2014年6月9日,第20届上海电视节拉开帷幕,6月10日,电视节系列活动之一“白玉兰论坛”开讲,有关中国电视原创节目模式的探索成为该论坛的主题之一,引起了业界人士的关注。当下,《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等韩国模式、《中国好声音》《中国达人秀》等欧美模式在中国的走红使得模式节目成为中国电视行业的“现象”。模式引进丰富了荧屏,提升了电视人的制作水平,但同时也引发了人们的些许忧虑。在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的电视节目如何实现“海外引进—本土化改造—自主创新—海外输出”的转型升级,是业界必须思考的实际问题,也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实路径。

一、目前我国电视节目的编播策略和创新机制

近两年,各档贴了“海外引进”标签的电视节目纷纷在中国热播,不断刷新电视和网络平台上的收视纪录。2013年更是被业内称为中国电视的版权引进年。据有关资料统计,该年每月都会有两档节目版权被引进到中国。一个卫视的节目火了,其他卫视便跟风扎堆,一时间同质化节目在中国的电视荧屏上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尤以浙江台与湖南台为甚。一方面人们担心“江湖之战”会让两台陷入恶性竞争的漩涡;另一方面人们又期待它们在互争高下中再创收视奇迹。两台的编播策略和创新机制成为当下中国电视节目的典型缩影和优秀范例。

1.《中国好声音》的海外版权引进和改造创新

提到浙江卫视的海外版权引进,大家最先想到的肯定是《中国好声音》。其实在2012年的时候,全国排名前十位的卫视有一半以上购买了海外节目版权。但是《中国好声音》的出现让海外版权引进成为家喻户晓的话题。当时有网友戏言,版权引进让中国的节目瞬间“高大上”,达到了“国际水平”。《中国好声音》由星空卫视旗下的灿星制作联合浙江卫视共同打造,作为荷兰节目《The Voice of Holland》在中国的唯一正版授权被引进。《The Voice》系列节目以其独特创新的节目模式与实质性的超强影响力风靡全球,先后在荷兰、美国、英国等国家获得巨大的成功,不断地创造高收视率。《中国好声音》节目本身包含“导师盲选”“导师抉择”“导师对战”“年度盛典”四大阶段。[1]其实,《中国好声音》的成功,不仅要归功于原有节目模式的成熟和新颖,还多亏了制作单位对该节目的本土化改造。最早《中国好声音》按照引进模式应该叫《中国之声》,但是为了更好地体现节目对声音返璞归真的追求,遂取了一个比较朴素的名字《中国好声音》。这一变化看似事小,却更好地切合了中国的文化内涵,让受众在情感上更易接受。《中国好声音》的定位是“励志音乐评论节目”,所以四位导师也不像国外评委那么毒舌,非常平易近人、诙谐幽默,极具人文关怀。而竞争机制的引入,更是让导师“自我叫卖”,使出浑身解数争取优秀学员,大大增加了节目的趣味性。在《中国好声音》中导师与学员之间是一种妥协与合作的关系。该节目中的导师不再像从前节目中的评委那样与选手之间存在相互对立的关系,因此在这一档节目里观众看不到导师与学员之间爆发冲突的场面。当然,与在电视上直播互吐毒舌、互相攻讦为卖点的其他节目相比,这档节目要“健康很多”。[2]在赛制上,《中国好声音》增加了循环比赛的次数和媒体评审团,这些创新都是节目组根据观众反馈做出的策略调整。另外,因为中国人在接受习惯上更倾向于故事性、情感性强的节目,所以相较于原版的《The Voice》,两季《中国好声音》不仅突出音乐的部分,还注重挖掘音乐背后的故事。节目成功确立了“小人物大梦想”的定位,宣传了社会正能量,让观众笑着、哭着、感动着。不过,当有观众质疑节目煽情太过的时候,节目组又及时做出调整,减少了节目的故事情节。这些经验,都不失为外国节目模式引入后的本土化创新。

2.《我是歌手》和《爸爸去哪儿》的本土养护

湖南卫视在2013年的表现被其形容为“有惊有喜,有艰有苦,一下子在高空飞翔,一下子是十八层地狱”。年初《我是歌手》成绩斐然,迅速成为湖南卫视的口碑节目。但随后的《中国最强音》和《快乐男声》的收视率就显得不尽如人意、平淡无奇了。年底的《爸爸去哪儿》让人喜出望外,连主创人员都觉得赢得莫名其妙。两档爆红的节目都是从韩国MBC电视台引进的。其实,在2011年至2013年,湖南卫视共推出了31档电视节目,其中相当大的比例是引进国外的。但总体来说,从亚洲国家引进的电视节目更容易在中国成活,受众的接受效果更好。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只有东方人才了解东方人的脾气”。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与中国有着相似的文化土壤,这些地区的节目模式在语言、习惯、环境的设定上更适合嫁接到中国,会让中国受众产生亲切感。这就给了我们一种启示:任何异地节目的引入都要与引进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习俗相关联,并不断进行修正和完善。不管是从西欧引进的节目模式,还是从日韩引进的节目模式,来到中国的土地上就必须适应中国的电视平台,满足中国观众的胃口,如此才能有好的预期。湖南卫视引进的节目在本土化养护的问题上就颇有心得。例如《我是歌手》,节目不仅采用一人一票制,增加了复活赛,在整体的节目操作上也有所创新。主创人员洪涛等人将节目的故事元素挖掘到了极限,他们成立了专门的编剧组,给每一位歌手都配了一个编剧,把歌手在选歌、生活、情感上的卖点和冲突性展现出来。编剧、歌手助理、经纪人、场记相互之间密切沟通,捕捉每一个可能的故事元素。《爸爸去哪儿》是湖南卫视从韩国MBC电视台引进的亲子户外真人秀节目,节目中,五位明星爸爸在72小时的户外体验中,单独照顾子女的饮食起居,共同完成节目组设置的一系列任务。《爸爸去哪儿》制作团队以前做过很多年的《变形记》,也是一档引进节目。该团队有丰富的制作经验,他们敏锐地感觉到韩国版本的制作团队太注重综艺性,剧情也太过拖沓,不符合中国观众的收视习惯。所以他们加大了拍摄量,把原版两天一夜的拍摄时间增加到三天两夜。另外还提供了拍摄的规格,40多个机位,100多个工作人员,每期1000多个小时的素材量,最终用简练的剪辑节奏保留下90分钟的节目。“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引进的节目在中国经过改良和养护以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远远超过了原版节目在韩国的表现。由此可见,对引进节目模式的创新和养护,使湖南卫视自2013年以来在综艺节目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还以《爸爸去哪儿》为例,它取得成功不仅得益于优秀的制作团队,而且节目形式也符合平台主力观众群的口味,也恰逢播出时选秀节目泛滥,新鲜的节目模式让观众有新鲜感。

二、中国原创节目模式的有益探索

1.《中国梦想秀》的转型升级

早在《中国好声音》出现之前,浙江卫视就有一档引进版权的节目——《中国梦想秀》。该节目共有七季,前两季时叫《快乐蓝天下圆梦季》,版权引进自英国BBC的电视节目《就在今夜》。当时节目组将其定位为一个惊喜圆梦节目,由主持人扮演成不同的角色给参与者送惊喜,关注普通人对明星和舞台的渴望与追求。节目非常搞笑,收视率也不错,但很快就遇到了瓶颈。花样翻新的惊喜总有被用尽、用滥的时候,那时节目就无以为继了。所以在第三季的时候,节目组放弃了版权,改名为《中国梦想秀》,开始进行原创模式的探索。首先节目在内容上注重创新,弘扬正能量。他们起用周立波为梦想大使,加入梦想主力团的概念,调用300多人次编导,走遍了1000多个地方寻找有故事、有才艺、有梦想的普通老百姓,让他们走上舞台,进行圆梦之旅。节目组还专门成立了圆梦办,为300多位追梦人兑现圆梦承诺,显性圆梦金额达到1000多万元,节目的公益特色完全被培养出来了。其次,《中国梦想秀》将纪录、直播、综艺、谈话、真人秀和脱口秀等电视表现方法集于一身,其开放性、跨界性、兼容性,已经成为一种电视节目的创新范本。[3]再次,《中国梦想秀》还注重全频道联动。综艺节目、新闻、电视剧互通概念,例如新闻中心报道污水共治,《中国梦想秀》就会把污水共治作为选题。综艺节目中发现了好的选题也会推荐给新闻中心,以供作系列报道。电视剧间加入综艺预告,或者电视剧明星被要求加入到综艺节目中去。三者之间达到资源共享。

2.《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打造国产原创品牌

2013年夏天,在十几档音乐选秀类综艺节目挤爆电视荧屏的时候,两档文化竞赛类节目——河南电视台和爱奇艺联手制作的《汉字英雄》、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脱颖而出,成为收视黑马。《汉字英雄》7月11日开播,当周收视率平均0.6%,最高0.8%,在全国同时段省级卫视排名中居于第7位,后来更是一路飙升排到第3位。《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8月2日开播,不仅高居微博热门话题电视节目类的榜首,收视率一路破2,最后还攀升至2.16%。两档节目的观众反响喜人,超过很多电视台的老牌综艺节目,这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这两档节目均是我国的原创节目,其创新之处首先表现在市场定位上。以往的央视CSM数据显示,全国各大卫视的收视量分布中,综艺娱乐节目的收视份额占据八成。[4]按照惯例,在暑期档的黄金时段,歌舞、选秀、婚恋和游戏等综艺节目应该是各大电视台编排节目的首选,但这两档节目的主创人员却看到了“娱乐至死”让观众产生的审美疲劳,他们不愿意继续在同类节目的红海中厮杀,而是瞄准了文化这块空白的蓝海市场推陈出新,在一片浮华喧闹声中携着“浓浓墨香”进行差异式突围,给观众带来一丝沁人心脾之感。另外观众定位也是这两档节目的成功要素之一。广大的学生团体是青少年观众中的主力,尤其是暑假期间,放假的学生有更多时间观看节目。这两档节目的内容既没有以往文化节目那种“阳春白雪”式的高贵冷艳,也没有“下里巴人”式的低趣庸俗,而是坚守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了汉字内涵,同时也与学生平日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这样就牢牢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另外,节目的定位还满足了学生家长和老师们的心理需求。学生平日学习繁重,暑假应该好好休息,但又不能荒废学业,所以《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样寓教于乐的节目刚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他们不仅会鼓励学生去观看节目,还会成为忠实的陪看受众。同时,比赛的呈现形式和赛制的设置是两档节目的制胜法宝。《汉字英雄》采用真人秀的模式,通过外拍短片展现参赛选手的独特个性,挖掘“人”的故事,放大“人”的感情,展现“教育、成长、梦想”的主题。赛制上“汉字十三宫”“两两对抗”和“四人车轮战”等,让最简单的听写比赛变得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丰富了节目的节奏层次。《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同时借用了真人秀和体育赛事的表现模式。节目组把全国各省市的32个参赛队伍分成8个小组进行比赛,唤起了观众为本地参赛选手加油的热情。参赛选手也通过VCR讲述自己的感受、备战经历、自己和老师队友们之间发生的故事等等,增加了节目的人情味。最后不得不说的是《汉字英雄》对大数据的挖掘和多屏联动。因为《汉字英雄》是在河南卫视和爱奇艺官方网址上同步播出的,对网站上的数据进行挖掘可以全面了解受众的收视特点和对节目的实时反馈。《汉字英雄》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设置节目环节、调整赛制、投放精准广告等等,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与此同时,《汉字英雄》还推出了同名手机应用APP,与新媒体形成了新的互动模式。观众在观看节目的时候还能用APP与比赛选手一同答题,获得挑战库积分高的人还有机会走上荧屏参与汉字英雄的争霸,这为多屏之间的互动提供了新的推广营销模式。

如今《汉字英雄》在法国戛纳电视节上大放异彩,获得重推,多家国际买家对其表现出极大兴趣,是中国原创节目模式走出海外输出的关键一步。

三、未来中国原创节目的发展方向

中国目前成功的电视节目或以歌舞载体、或以语言文字为内核、或以倡导公益为目标等等,形式多种多样,但也有相通之处。其一体现一个“荣”字:触动了中国人的民族情愫,提升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其二体现一个“情”字:重视人情故事,以人为本,弘扬正能量,展现出人心最温柔的一面。其三体现一个“梦”字:展现普通老百姓的追梦之路,讲述他们的艰辛历程,捕捉平凡人生中的不平凡。这三个字是业界需要继续发扬的,但是仅仅如此还远远不够。未来中国原创节目的发展,亦可以尝试以下方向:

1.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表达

中国的电视作品要想像美国大片、欧洲节目、日流韩流那样在世界的激荡中找到站稳脚跟的基石,就必须有独特的民族气质和时代价值。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电视文艺工作者取之不竭的宝藏。尤其是那些具有普世意义的、能够被各国所接受的、富有永恒魅力的优秀传统文化,更是文艺工作者创作的源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拿来就能用,它必须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和发展,融入现代节目元素,运用现代的制作手法,选择合适的载体和形式去表达,同时还要迎合现代受众的欣赏品位、知识结构、心理需求和生活习惯。中国电视要立足传统文化开展自主创新,精心编导节目情节,打磨格调品位,与传统的人文精神和美学情趣相得益彰,让节目在通俗化、大众化表达的同时,使观众受到熏陶和教育,达到电视节目怡情养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