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红
【摘要】小学数学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力军,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不仅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并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动态和发展趋势中,通过实际的教学,使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彰显出了它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魅力;课程标准
一、探索与发现学习的魅力
新一轮课改中反复强调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要“改变学习方式”等。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也认为:“所谓知识,是过程,不是结果。”教学应以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使学习者通过体验所学概念、原理的形成过程来发展思维能力。教学中所采用的最好的方法是大胆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主动去探索。因为这样即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强调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学习过程时,有利于学生直觉思维和创新潜能的培养和发挥。在这方面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主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用问题进行设疑,用激疑的方式设计课堂教学的结构。学生根据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以及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由浅入深的一系列问题,激发矛盾,形成新旧知识间的冲突,而进一步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学习圆的面积公式时,学生已有了长方形及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基础。在圆面积的公式推导,学生利用圆纸片,通过剪拼、割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甚至是梯形,然后分析割补后两者图形之间的条件对应关系,从而探索出圆的面积公式为“底×高”。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从不同的分割角度,找到转化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好的方法,已经远远超越了学习圆面积公式的本身,这就是笔者认为探究与发现学习的魅力所在。
二、思维与情感相长的魅力
新一轮课改中,广大教师都很注重创设各类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契机,从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通过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做出合乎实际、合乎科学的判断和推理,培养思维的逻辑性;通过启发学生按照自己提出的假设,进行合乎逻辑的判断,培养思维的深刻性;通过激发,鼓励学生提出有创新的解题方法,培养思维的独创性。笔者认为在获得思维能力提高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经受一定的情感体验。例如:成功与挫折的体验。学习是项艰苦的劳动,探索、实验、尝试的道路并不轻松,必然会经历挫折或失败。成功只有在失败的折射下才显得更加耀眼,在挫折的磨炼下才更有价值。在六年级学习求圆柱、圆锥的体积时,老师特意安排学生做一次“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实验。这个实验在老师眼里,看似简单。在学生的眼里,要经历从实验材料的准备,实验过程的安排,及最后得出的实验结论,并将之整理成一份实验报告。学生一开始也是云里雾里,忙不出头绪,第一次以失败而告终。在第二次的实验中,老师适当指点一下,帮助学生找出实验的主要关键点在哪?哪些地方要做好前后的记录等。实验才总算实施了下来,并完成一份较好的实验报告。学生在这次实验中尝试了失败,也收获了成功。如果将情感作用与认识思维活动交织在一起,使得积极的情感总伴随着并促使着感知更加地敏锐,想象更加地丰富,思维更加地活跃,记忆更加地增强,就能使当今的数学学习更突显出它的新价值取向。
三、课堂效率与优化的魅力
教学要讲求实效,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本身能将教学方法最优化。一是尽量克服靠延长教学时间,增加习题量,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等来完成教学任务。二是教师能认真备课,深入钻研教材,弄清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知识间的衔接点,切实把握好教学要求,努力优化教学内容。我们知道现代教学方法有个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强调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追求整体学习效果的最优化。因为教学永远是一个细致、复杂、高级和创造性的劳动。不能固定地或一成不变地采用某一种教学方法,一种思维手段,而是要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由浅入深,从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取各种方法之所长,避各种方法之所短,综合应用,追求整体效果的最优化。如在中年级教学商场“买几送几”的优惠活动时,采用的是分析法、罗列法,最后找出达到总数量要求时中,实际要买多少,有多少数量是送的,最后得出数据。在高年级学了分数后,其实这类的题目可以归结为总的份数是多少,其中有多少份是买的,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有多少份是送的,又是占总数的几分之几,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指向性更为明确,表达起来也很清楚,学生容易接受。像类似这种教学方法的整合及提升,在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中,很多。我们要善于发现,善于积累,并积极整合,使教与学更加相得益彰。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规定:“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在欣赏到新一轮课改给我们所带来的无限魅力的同时,仍然还要看到教育教学上存在的不足,只有客观地看待问题,不断地探索与研究,大胆地实践,才能使将来的数学教育彰显出更大的魅力。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