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教育中的创新教育

2014-09-01 13:23王永奇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品质创新教育实施

王永奇

摘要:本文对创新在时代要求下,简述创新教育背景,正确认识数学教育中的创新教育后,探讨了切实可行的一些方法,使教师在思想观念上得以改变,在教学方法上得以改进,在教学效果上得以提高的同时抓好创新教育。

关键词:创新;数学;创新教育;实施;品质;形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083-01

创新,是实现中国梦、强国梦的必经之路;创新教育是中国不可缺少的教育。因此,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就学校教育而言,数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因而,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实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数学教学的角度,浅谈这个问题。

一、教师正要确认识数学中的创新教育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要具备创新意识。教师不仅要具备传授知识的能力,还要具备创造的品格和创造的能力,以此来影响、带动学生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其次,教师要具备创新精神,这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是由教师引导形成的,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因此,应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努力提高创新能力。

二、如何实施数学创新教育

1、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人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因此,若能对数学教材巧安排,对问题的巧妙引导,创设一个良好的思维情境,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是非常有益的,能够勾起学生学习的强烈欲望。因为课前一般都要求学生自习。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对课本的例题作适当的修改,既可以避免预习能力强的学生上课不再听,也可以引导一般的学生学习。在教学中要敢于打破“老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只有变“传授型”学习方式引导向“探究型”学习方式的转变,才能充分暴露知识形成的过程,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创新思维状态中,以探索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转化吸收,牢固的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创新知识的积累。

2、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能力是表现在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想方法上的个性心理特征。其中数学技能在解决问题时是关键,但它往往需要经过三个阶段的培养:探索阶段——观察,试验,想象;实施阶段——推理、运算、表述;总结阶段——抽象、概括、推广。它包括了创新技能的全部内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加强解题教学训练,在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解题方法的同时,进行有意识的强化训练,引导学生自学例题、图解分析、推理演算等等。学生在应用不同方法求知的过程中,慢慢地掌握相应的数学能力,形成创新技能。

3、积极开发学生的情感智力教育,培养创新个性品质。有人说:智商是抓住机会,情商是利于机会,而灵商是创造机会。正如美国学者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提出:“尽管创造者要具有一定的智力,但高智商并不是高创造力的先决条件。”由此可见,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再现过程,它还需要有一颗创新的心,没有创新的情感为动力,良好的创新个性品质作后盾,很难实现创新的思维,就谈不上创新的学习与教育。学生良好的情感智力教育是创新教育的动力。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促进创新教育的形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可以使学生轻松地学习,减轻学习负担,跳出题海战术,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同时,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培养,可促进学生创新教育的形成。怎样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可以通过下列方法实现:

1、多阅读。通过阅读,可以吸取更多的知识,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丰富的经验,为创新提供更多的素材。

2、养成良好的记笔记习惯。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必须重视养成做读书笔记和课堂笔记的习惯,把课本中最精华的东西和听课中自己的体会记录下来,做笔记可使学生约束精力分散;教师还可以通过检查笔记,组织笔记展示等活动促进学生对笔记的重视和质量保证。良好的笔记为创新教育提供了精彩的记忆。

3、探索习惯。不肯或不会提问题的学生是学不好数学的,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存储器,而是学习的主人。电脑具有高智商,但它只能按部就班的去处理需要处理的工作,任何创造发明,还得靠人去实现。教师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学生才会自由思考、自主探究、产生疑问、发现问题,创新与演变,进行发散思考,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才能更好地解决以一变应万变的解题策略,达到创新学习与教育的目的。

4、相互交流讨论习惯。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一种思维活动的过程,而交流讨论,就是思维火花碰撞的过程,通过交流讨论,学生往往能自己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途径的灵感,可以克服创新思维的心理障碍,从而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提高学生创新教育的潜质。

总之,在素质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是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我们在一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切实把创新教育落实到教学工作中去,为培养未来具有高素质的人才而努力的奋斗。作为一名数学教育工作者,要始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己任,不断地提高自身数学创新教育的素质,熟悉教材中的每个教育环节。不仅要能灵活运用知识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形成创新技能。因为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根本,而数学中的创新教育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为中国的创新教育努力把!

参考文献:

[1]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大出版社

[2] 《素质教育模式的研究》中国人事出版社

[3]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素质训练》天津教育出版社

[4] 《怎样教得精彩》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猜你喜欢
品质创新教育实施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氯化钙处理对鲜切萝卜生理与品质的影响
“鄞红”、“巨峰”、“红富士”葡萄及其杂交后代品质分析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工商联副主席潘刚:让中国企业成为“品质”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