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静
摘要:经济时代需要有创造力的劳动者,因此就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就要进行创新能力教学。在实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历史学科发挥着重要作用,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的提高的教学质量,推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结合现阶段我国高中教学目标,从大局出发综合多种手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历史教学;创新思维;理论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032-01
培养学生的能力,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首要任务。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又要注重对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制约其他能力的发展,促进其他能力的运用。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是高中教学的主旋律。
一、教学要达到一定深度
历史教学要有一定的深度,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奠定基础。因此,在高中教学中要加强历史概念的讲解,要科学、准确的表达历史概念。历史概念是对历史事件的总结与概括。可以反应事件的基本特征,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就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重大的历史事件的特征和发展规律或者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需要注意的是,历史知识的讲解要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合。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是等同,知识有助于能力的提升,能力的形成又离不开知识的获取。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的讲解知识,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二者要互相依存。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有一定的深度,要从教材出发,形成知识结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历史事件和历史名词之间的联系,这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
1、课堂讨论
讨论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养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在授课时要建立相应的情景,运用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的不同观点,教师课上进行纠正,使教学问题在互相的探讨中解决,促使学生知识不断增长,又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分析、概括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2、充分利用历史资料,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中的历史教学,特征比较突出,从新的角度或者新的需要中查阅历史资料,再设置相应的历史考题,学生可以利用现有的信息结合相应知识,并对相应的问题进行讨论。这种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效工具,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充分了解教材,通过典型的习题讲解,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
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历史习题的练习,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历史知识,还能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历史习题的选择要具有针对性。对同一类型的题目要反复练习,可以设置不同的题型,根据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一些锻炼学生思维的题目,选择题可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知识的理解是否准确等等。材料题的练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问答题可以提高文字表达能力。
总上所述,在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关键,只有学生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才会在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历史学科拥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提供的社会功能,所以历史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国胜,高中历史教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J].中国教育出版社,2012(2).
[2] 杨德黄,高中历史教学[J].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
[3] 邵占勇,高中历史教学方法 [J].时代科技,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