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莉
1.注入言辞语境,使语用与内容理解相结合。
言辞语境,是指由上下文构成的一种语言系统。我们都知道,阅读的对象是文本的语言,而语言必须依赖于特定的语境。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前,通常会做这样一件事情——文本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语言意义,就是分析语言本身的词典意义、形式意义等;二是情境语义,就是在语境中的意义,也就是言外之意、文化语义等。一旦触摸到情境语义,语言意义就指向了人对文本的能动反映。
如:《我和祖父的园子》文中最为精彩的一段:“太阳在园子里是显得特别大。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又高又远。”
这一自然段主要写花、鸟、虫子的自由,分析句群逻辑关系,很多教师会让学生围绕“自由”,用“愿意……就……”等句式进行语用练习。但是,如果把这一单纯的句式训练放在语境视野下,就会给这一语用教学注入灵魂。
在让学生进行句式训练之前,先进行情境语义的分析:(1)什么是自由?由句中的“大”“高”“远”“活”等可以展开丰富的意义建构;(2)联系语境可以看出“我”的自由及祖父对“我”的爱,正是祖父的宠爱,给了“我”自由,作者萧红才在想象中感到一切都活了;(3)如果有《呼兰河传》的整体语境,就会想到萧红的“不自由”,从而更珍惜和怀念童年的这份欢乐和自由。
所以,把语用学习和内容理解相融合,才是真正的融会贯通地理解,才能使学生达到“反诸作者之心”的境界。
2.观照文体语境,使语用与学法指导相融合。
文体语境,指的是文本的整体规范和风格,是文本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以文体为先”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的传统与原则。历代学人不断强调“文章以体制为先”“文辞以体制为先”“文莫先于辨体”。在研读教材时,教师如能够准确把握不同文体的特点,也就明确了不同的阅读目标。
课文《珍珠鸟》是冯骥才的一篇散文。一位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个语用环节:“谁能完整地描述一下珍珠鸟?可以介绍它的外形、习性以及给你的感受。”就单独的语用学习来说,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把课文中关于珍珠鸟的信息集中起来,进行概括及说话能力的训练。但是,教师应更多地关注一下文体语境:这是一篇散文而不是说明文,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那么,不妨在学生找到描写珍珠鸟的语句后,提出这样一个探究性问题:“为什么作者把对珍珠鸟的描写散落在不同的自然段中,而且并没有分类介绍?”这就涉及散文的文体特点,冯骥才只是写了珍珠鸟的一个特点,那就是从胆小到跟作者产生完全信赖为止,这就是“神聚”,“形散而神聚”,不就是散文最大的文体特点吗?
“语用”教学不能离开“语境”孤立地存在,离开了“语境”的“语用”只能是机械地训练和知识的生搬硬套。只有将“语境”注入“语用”,才能真正体现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和综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