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敏
摘要:随着新一轮的课改的不断深入,社会的需求使得语文教学更加趋向于创新性的培养。故而在课改过程中,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及时革新教育教学思想,合理化教育方式,对身边的语文资源不断挖掘,进而让学生最大程度地发挥自我,提高探索知识及应用知识到实践的能力。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基础,针对学生学习的基础不断提出新的对应策略,以为相近研究做理论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9-0058-02
一、引言
在现代教育对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视下,广大的语文教师已经尝试不断对实践教学进行创新尝试,尽管这一过程是漫长的。教师之间也需要不断地进行经验交流,以防止教育改革给学生带来的低效现象出现[1]。曾记得江泽民同志有这么一句话: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素质教育提供给我们更多的是教育的实效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融合。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就近些年的摸索尝试,我浅谈一二,以供参考。
二、教学氛围促进创新能力培养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关于后进生与学困生如何提高成绩方面。现代心理学觉得,学生在压抑与强制性的学习氛围中,是不能进一步激发其想象创新能力的。因此,如何让学困生也参与到课堂中来,参与到集体的学习上来,融入课堂进而逐步主宰课堂,才是课堂成功的关键所在。我在教学中会始终重视学生自信力的培养与自尊心的保护。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候,教师的耐心会起到很大作用。教师要鼓励学生对错误的恐惧,大胆将自己的想法与同学老师分享,大家一起帮助找错误,改错误[2]。既解决了后进生拒绝回答的问题,又融洽了集体关系,增长了学生个性的发挥。不过要想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教学氛围的宽松与和谐,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尝试。
1.自觉转变教师角色。新课标里有这样的论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我觉得,教师不仅要以朋友的角色与学生交往,更要适时以伙伴的身份让学生主动靠近教师。教师绝对不能以“严师”、“严父”的态度让他们变得怕你、远离你。教师要在课堂上像学长一样谆谆善诱,课堂外要像父母一样体贴关怀。学生只有感觉到你与他是同一条战线的战友,才会将真心话告诉你,才会不断发表自己富有叛逆意义的言论。从学生的放松里,老师了解到了真实的学生。不过,教师在关键问题上仍然不能彻底放开,如逃课或者打架等事件上。
2.充分尊重学生人格。作为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人格做到尊重,而且要细微地察觉学生的个体感受,并及时做到沟通交流。在课堂上,要允许学生发言有偏向、不准确,接受学生以合理的方式向老师诉求并提出疑问。且在学生比老师做得好时候要给予其鼓励与赞扬,而不应该是打击或者其他不理性的行为。教师在每时每刻都应该创设有利于学生兴趣与求知欲激发的环境,都不应该因为一些小事情破坏整体和谐氛围。如在讲到《威尼斯商人》这一课时候,有同学发言竟然认为公爵对夏洛克的劝告,作为一个法官是极不明智的。而我则笑笑让其将想法继续讲完,然后让同学们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并赞扬该同学积极动脑,值得提倡。从那以后,该同学的积极性更高了。
三、教学空间增进创新能力培养
语文教师的现代使命是让学生容身于大语文环境中,不断开展听说读写等实践性活动,这样语文课堂除了知识的积累,更加入了生活经历及思考的融合,使得学生也开始与教师一道评述社会,感受生活,思考人生。在《核舟记》一课的课堂,我就各让两个男生扮演黄庭坚与鲁直,并让自告奋勇的苏轼扮演者上台,来即兴再现当时“泛舟游赤壁”的情景。学生们不仅过了演员瘾,还对课文内容用自己的方式演绎出来。这样动手能力与动脑能力都体现了出来。学生学习的空间不再局限于课桌上,而且走出课桌,突破了原有的教学空间,对学生自身的思维想象均是一种开拓。
四、教学情景提升创新能力培养
教学情景是教师在课堂上利用现有的环境布置,将有限的教学资源扩大化地运用到课文情节中去[3]。教学情景的成功设置,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知未可知世界,从而极大地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创设教学情景,一种是老师在提前就设置好具体活动的场景;另一种是向学生提供可用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自己去进入情景,理解课文内容。其中创新思维构建的主要内容是求异思维。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把握好课堂转瞬即逝的教学时机,让近似于真实情景的模拟场地成了学生走近课本的兴趣点。比如,在《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中,很多学生对林含英笔下的爸爸结局感到痛彻心扉。于是有的同学就模拟着该课的结局,又写了一个在子女懂得父爱之后,父亲奇迹生还的情景,同样感人至深,深有韵味。
五、教学启发引导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的催发与固形离不开启发式的教学,也可以这样理解:创新能力的开拓其源就在于启发[4]。有人说教育启发可以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而想象力的发散正是创新能力的基石。在阅读教学中,我时常注意学生的思维点,并且能够充分利用学生在想象事件中的兴趣点,引导其对内容及故事本身进行大胆分析,并给予一定合理评价与指正。学生呢,他们从文章中找到了如痴如醉的梦里江南,从诗句中读出了辗转难言的人生感叹,从故事中领略到社会的高低浮沉……学生的理解力从抽象的文字到直观的图像,从内容的理解到主题的探究,其创新能力因为合理的启发而不断提升,不断形成语文学习能力的根基。
素质教育的深入,是教育本质的回归,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不断出现,国力竞争越来越依赖于创新型科技人才。所以,在教学中体现创新思维,在实践中体现创新手段,在成长中体现创新潜质,才是语文这一学科最独特的优势。我们应该欣而受之。
参考文献:
[1]郑园林.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09,(11).
[2]张本根.略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3,(06).
[3]孔令文.吴恺,耿骞.精细控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0%[J].中国教育网络,2009,(04).
[4]陈宏伟.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思考[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