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倩娜
【摘要】近年来,文学作品被大量改编成电影,从媒介载体的视角解读文字到影像的媒介转换,大体有如下优势:变阅读文学作品的非直观为观看电影的生动、形象;变阅读文学作品的缓时为观看电影的即时;电影的热播带动图书热销。同时,这种媒介转换也存在局限性,比如故事取舍是一个艰难选择,稍有不慎,可能歪曲原著。
【关键词】文学作品 电影 媒介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这几年,我国迎来继20世纪80年代后“文学改编影视的第二次浪潮”。如麦兆辉导演的电影《听风者》,改编自麦家的《暗算》;王全安导演的电影《白鹿原》,改编自陈忠实的同名小说《白鹿原》;冯小刚导演的电影《温故一九四二》,改编自刘震云的同名小说;陈凯歌导演的电影《搜索》,改编自同名的网络小说;陈坤厚导演的电影《三角地》,改编自曹文轩的同名小说;王竞执导的电影《万箭穿心》,改编自方方的同名小说。①其他红极一时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小时代》、《校花诡异事件》、《天台爱情》等,也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成。
与此同时,好莱坞影视公司对中国文学作品青睐有加,阔绰出手,高价购买影视改编权,有的畅销小说影视改编权价格甚至狂涨100倍。《鬼吹灯》前4部的电影版权、《藏地密码》的改编权均被好莱坞拿下。
大批文学作品被搬上荧幕,有很多原因。本文仅从媒介载体变化的视角作一分析。
文学作品改编电影的优势
从文字到影像的媒介转换,大体有如下优势:
一是变阅读文学作品的非直观,为观看电影时的生动、形象。在纸质媒介中,文字是人们理解内容的唯一“桥梁”。文学作为一种抽象的人为符号,不具有具象性,因而以文字为载体的文学作品,在不识字人的眼里,只不过是一行行、一页页的印刷符号。“林黛玉”三个字,对于不识字者而言,产生不了任何美感。要欣赏“林妹妹”之美,必须调动想象力,把文字符号转化为生动、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因此,在文学作品阅读行为中,一个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识字,会将静默白纸上的黑字解码成可理解的信息,通过思考、想象,感受描绘的人物形象、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理解作品蕴含的深刻主题。
电影具有直观性、直感性,而文学作品则不具有这种特性。电影是一门直接表现、直接可见的艺术,也是一门集体表现的艺术。导演、剧作家、演员、摄像师、美工师共同努力,运用蒙太奇、特写镜头、移动摄像等技术,通过摄影机、录像机等现代化手段,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剧中人物的悲欢离合直接展现出来。它提供给受众的,是声画并茂的视听形象。观众仅通过“观看”,就能获得生动鲜活的艺术形象,看到“林黛玉”闭月羞花之容。在此基础上,电影技术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平面到3D、从普清到高清,不断进步,一步步缩短观众和剧中人物的距离,令其身临其境。可以说,观看电影的过程,就是将电影画面解码成故事情节的过程。观众直接感受画面,不需要更多的“再创作”。即便有的人不识字,也可以津津有味地看懂一部电影。
二是变阅读文学作品的缓时为观看电影的即时。文学具有时间性,其接受过程是一个字、一个字的阅读过程。读者一边阅读,一边要琢磨文字的意味,体会语气变化,调动形象思维、空间思维,重建故事场景。阅读一部文学作品需要多长时间,不仅取决于书本的页数,而且取决于读者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时间安排。大多数情况下,读完一本书,需要1~2周左右时间。当然有时,读者也会碰上一本喜欢的书,放下手头工作,在两三天内一口气读完作品。
如果把品读文学作品看成细嚼慢咽一桌满汉全席,那么,三两小时看完一部电影,就像到肯德基、麦当劳吃了一顿快餐。从效率上说,电影远远超过了读书。文学作品中花长篇巨幅渲染的山川河流、人物性格,在电影中,也许只是一个镜头,几秒中带过。从这个意思上说,电影是一种短时媒介,大多数电影时长1.5小时,极少超过4小时的电影。观众只需花上一个下午或晚上,就可以欣赏一部完整的电影。这对习惯“快餐式”文化的现代人来说,无疑有极大的吸引力。②
三是电影的热播带动文学作品畅销,两者相互促进。在快节奏的社会里,人们工作、生活压力重重,匆匆上班、急急下班,忙忙碌碌,很少有时间阅读大块头的文学作品。于是,“读图”和“轻阅读”成为时尚选择。文学改编影视的浪潮,促使人们重新回归文学的高雅殿堂,让文学经典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观众在电影院欣赏完大幅改编、删减的热播电影后,不由生出“不知文学原著就此事是怎样描写”的疑问,继而产生阅读文学原著的冲动。事实上,电影热播带动相关文学作品畅销,就是明证。
以文学作品《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为例,可以分析出电影对图书销量的影响。2007年8月,新书《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上市,5年间,该书的销量一直很平淡。2012年以后,该作品被改编为电影,并与一个个影视圈大碗发生联系:赵薇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毕业执导处女作,香港著名导演关锦鹏担任监制,王菲演唱主题曲《致青春》,赵又廷、刘亚瑟、杨子珊、韩庚等任主演。围绕该影片的每一次宣传和报道都在扩大文学作品的知名度与影响力。电影上映后,该书销量节节攀升,一度成为图书销量排行榜上的翘楚。同样的例子还有《山楂树之恋》。该片由张艺谋导演,走的是青涩纯情爱情路线,票房达到1.8亿元。该影片的热播,带动小说《山楂树之恋》销量大增,作者艾米的其他作品也随之走红。
文学作品改编电影的局限性
文学作品改编电影,是一项互惠共赢之举:一方面,文学作品为电影提供了优秀脚本,另一方面,电影将久藏深巷的文学作品以新的方式展现在受众面前。然而,文字与影像毕竟不同。受表现时间、空间、艺术形式等因素影响,很多影片很难尽现文学作品原意,有的在改编后,甚至歪曲了作品主旨。
首先,从内容上看,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浓缩成2小时左右的电影,对于导演和编剧是一个严峻考验,故事取舍便是艰难的抉择,稍有不慎,就会背离原著的主题。
以电影《白鹿原》的改编为例。小说《白鹿原》是一部渭河平原五十年变迁的宏大史诗。原著以主人公白嘉轩为主线,由他的六娶六丧,拉开了小说的帷幕。白鹿两家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明争暗斗: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里,蕴含的是新生观念与传统思想、对自由人性的渴望与封建宗法制度冲突的厚重历史内涵。
导演王全安的电影《白鹿原》,着重以田小娥为中心,描写她与郭举人、黑娃、鹿子霖、白孝文四个男人之间的恩怨纠葛,消解了历史的厚重感。改动后的电影,更多表现乡间男女野史。很多观众调侃,电影演绎成了“田小蛾和她的男人们”。对原著的深厚主题,编剧和导演并非不懂,故事如此取舍,更多源于对激情戏、偷情这一商业卖点的青睐,对高票房、高利润的追逐。③
其次,从表现形式上看,电影局限了观众的想象,无法尽显文学作品的意味。与电影相比,文学作品描写的对象无限丰富,无限广阔。幻想世界的天堂地狱、神仙鬼怪、牛头马面等,皆可收入笔端。“广”可以写一个时代、一个社会,“深”可以写一个人细腻入微的情感波澜。在这里,现实的局限被突破,有限与无限的边界不再明显,读者通过阅读,可以张开想象的翅膀,摆脱有限的、现实的存在,飞升到无限的、虚无的魔幻世界。而作为一种可视艺术,电影在向观众展现画面,开启一扇窗的同时,也关上了另外一扇窗—来自读者内心的想象力之窗。这种局限是一个不小的遗憾。
如蒲松龄的小说《画皮》。原著中,太原王生偶然发现自己私藏的美女是一厉鬼:“见一狞鬼,面翠色,齿巉巉如锯,铺人皮于榻上,执彩笔而绘之。已而掷笔,举皮如振衣状,披于身,遂化为女子。”他赶紧请道士帮忙想办法镇妖。女鬼恼怒其挖心:“取拂碎之,坏寝门而入,径登生床,裂生腹,掬生心而去。”王妻陈氏爱夫思夫“抱尸收肠,且理且哭”……这些恐怖性的描写,通过“留白”手法,调动读者“再现”场景和细节。
而这一点,在可视化的电影里,就显得非常苍白。正因为如此,电影《画皮2》公映后,尽管票房收入可观,但招来很多批评:尽管用了很多现代特效镜头展现画皮、换皮的恐怖,但影片仍然不够恐怖。原因何在?其中最重要的,是电影媒介本身在表现此类题材内容时存在短板。
电影改编瞄上文学作品,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思路。一则省去了创意之苦,再则还可以借用文学作品已存的影响力,促进电影票房的增长。电影与文学相映成辉,达到双赢。只是在改编时,一定要谨记扬长避短,忠实于原著。只有这样,改编道路才会越走越远,越走越稳。
(作者单位: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注释】
①中国现代文学馆:“2012年中国文学发展状况”,《人民日报》,2013年4月23日。
②马跃峰:“名著文本转换的媒介分析”,《山东视听》,2005年4期。
③金鑫:“艺术表现与商业看点间的盲点”,《文艺评论》,2013年4期。
责编/张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