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逆矩阵的伴随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求法

2014-08-30 08:18:02王莲花北京物资学院信息学院北京通州049孔集乡第一中学数学组河南宁陵4767
关键词:特征向量代数特征值

王莲花, 王 萍(.北京物资学院 信息学院,北京 通州049; .孔集乡第一中学 数学组,河南 宁陵 4767)

不可逆矩阵的伴随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求法

王莲花1, 王 萍2

(1.北京物资学院 信息学院,北京 通州101149; 2.孔集乡第一中学 数学组,河南 宁陵 476712)

给出矩阵A不可逆时,其伴随矩阵A*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简便求法,即当r(A*)=0时,A*的所有的特征值都为零,任一非零向量都是其特征向量;当r(A*)=1时,A*有n-1个特征值为0,另一个特征值为A11+A22+…+Ann,此时,若A11+A22+…+Ann=0,则A*的属于特征值为0的所有特征向量由A的n-1个线性无关的列向量生成;若A11+A22+…+Ann≠0,A*的属于特征值为0的所有特征向量由A的n-1个线性无关的列向量生成,属于A11+A22+…+Ann的特征向量由A*的行元素的比例系数组成.

不可逆矩阵;伴随矩阵;特征值;特征向量

0 引言

我们知道,如果n阶可逆矩阵A的特征值为λ1,λ2,…,λn,相应的特征向量分别为α1,α2,…,αn,则伴随矩阵A*的特征值为μi=|A|/λi(i=1,2,…,n),相应的特征向量也分别为α1,α2,…,αn,即A*αi=μiαi(i=1,2,…,n).那么,如果矩阵A不可逆,其伴随矩阵A*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除常规求法外,有没有其他简便快捷的方法呢?本文从理论上给出当A不可逆时,不需要解线性方程组,只需要利用矩阵A本身并通过简单的计算,就能很快写出A*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方法.

1 相关引理

引理2[1]设矩阵A=(aij)n×n的特征值为λ1,λ2,…,λn,则λ1+λ2+…+λn=a11+a22+…+ann.

引理3设A是n阶矩阵,A*是A的伴随矩阵,Aij为A中元素aij对应的代数余子式. 若μ1,μ2,…,μn是A*的特征值,则μ1+μ2+…+μn=A11+A22+…+Ann.

引理3显然可以直接由引理2得出.

2 主要结论

定理设A是n阶不可逆矩阵,A*是A的伴随矩阵,Aij为A中元素aij对应的代数余子式,记μ1,μ2,…,μn是A*的特征值,则

(1)若r(A*)=0,则μ1=μ2=…=μn=0,此时,任一非零列向量均为A*的特征向量.

(2)若r(A*)=1,则μ1=μ2=…=μn-1=0,μn=A11+A22+…+Ann[2].

1) 若A11+A22+…+Ann=0,则A*的特征向量由A的n-1线性无关的列向量生成;

2)若A11+A22+…+Ann≠0,则A*的属于特征值0的特征向量由A的n-1个线性无关的列向量生成;如果A11,A21,…,An1不全为零,则属于μn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为αn=(1,b2,…,bn)Τ,其中1,b2,…,bn为实数.

一般地,若A1i,A2i,…,Ani不全为零,则属于μn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为αn=(b1,…,bi-1,1,bi+1,…,bn)Τ,其中bi(i=1,…,i-1,i+1,…,n)为实数.

证明当A不可逆时,由引理1知,r(A*)≤1.

(1)若r(A*)=0,则A*=0,则μ1=μ2=…=μn=0,显然,任一非零列向量均为A*的特征向量.

1)若A11+A22+…+Ann=0,此时,A*的特征值全为零,而由A*A=0,因r(A)=n-1,故A的列向量组的秩为n-1,而A的n-1个线性无关的列向量组为A*的特征向量,对应的特征值为0. 由A*X=0的解空间为n-1维的,因而A*的特征向量由A的n-1线性无关的列向量生成.

2)若A11+A22+…+Ann≠0,这时,A*有n-1个特征值为0,另一个特征值是μn=A11+A22+…+Ann≠0. 由A*A=0,则A中有n-1个线性无关的列向量均为A*的属于特征值0的特征向量.下求A*的对应于特征值μn=A11+A22+…+Ann的特征向量.

对应的同解线性方程组为

注意:由μn=A11+A22+…+Ann=A11+b2A21+…+bnAn1,得一个基础解系,即属于μn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为αn=(1,b2,…,bn)Τ.

类似可证:A1i,A2i,…,Ani不全为零时,属于μn=A11+A22+…+Ann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为αn=(b1,b2,…,bi-1,1,bi+1,…,bn)Τ. 只不过,在证明过程中设A*如下即可.

3 应用举例

解因为r(A)=2,所以r(A*)=1,A*中每行元素对应成比例,且A中元素a11=3,a22=-3,a33=-2的代数余子式分别为A11=6,A22=-6,A33=0,因此A*的特征值为λ1=λ2=0,λ3=A11+A22+A33=6-6+0=0,由定理知,A的两个线性无关的列向量α1=(3,-3,4)Τ,α2=(0,0,-2)Τ是属于λ1=λ2=λ3=0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

因此A*的属于λ1=λ2=λ3=0的特征向量为k1α1+k2α2(k1,k2为任意常数).

解因为r(A)=2,所以r(A*)=1,A*中每行元素对应成比例,且A中元素a11=1,a22=-5,a33=1的代数余子式分别为A11=4,A22=-3,A33=1,因此A*的特征值为λ1=λ2=0,λ3=A11+A22+A33=4-3+1=2,由定理知,A的两个线性无关的列向量α1=(1,-2,2)Τ,α2=(3,-5,3)Τ是属于λ1=λ2=0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

又由r(A*)=1知,A*的矩阵的3行是成比例的,由A11=4,A21=3,A31=1和A11=4,A22=-3,A33=1知,b2=-1,b3=1,因此,属于λ3=2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为α3=(1,-1,1)Τ.

因此A*的属于λ1=λ2=0的特征向量为k1α1+k2α2(k1,k2为任意常数);属于λ3=2的特征向量为kα3(k为不等于零的任意常数).

[1]北京大学数学系几何与代数教研室前代数小组. 高等代数[M].王萼芳,石生明,修订.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王品超. 高等代数新方法[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TheMethodofEigenvaluesandEigenvectorsaboutAdjoin
MatrixofIrreversibleMatrix

WANG Lian-hua1, WANG Pin2
(1.CollegeofInformation,BeijingWuziUniversity,Beijing101149,China;
2.MathematicsGroup,FirstMiddleSchoolofKongjiTownship,Ningling476712,China)

The simple and convenient method of eigenvalues and eigenvectors about adjoint matrix of irreversible matrix is given when the matrixAis irreversible matrix. That is, ifr(A*)=0, then all the eigenvalues ofA*is zero. Ifr(A*)=1,n-1 eigenvalues ofA*are zero, and another eigenvalue isA11+A22+…+Ann. At this time, ifA11+A22+…+Ann=0, all the eigenvectors ofA*belonging to zero eigenvalue are generated fromn-1 linearly independent columnA. IfA11+A22+…+Ann≠0, the eigenvectors ofA*belonging to zero eigenvalue are generated ofn-1 linearly independent columnA, and the linearly independent eigenvectors ofA*belonging toA11+A22+…+Annare composed by matrixAline element proportionality coefficient.

irreversible matrix; adjoint matrix; eigenvalue; eigenvector

2013-08-14

北京物资学院专业建设——信息类专业群建设(PXM2012_014214_000022)

王莲花(1964—),女,河南宁陵人,北京物资学院信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代数及其应用.

10.3969/j.issn.1007-0834.2014.01.001

O172.2

A

1007-0834(2014)01-0001-03

猜你喜欢
特征向量代数特征值
二年制职教本科线性代数课程的几何化教学设计——以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为例
克罗内克积的特征向量
一类带强制位势的p-Laplace特征值问题
两个有趣的无穷长代数不等式链
单圈图关联矩阵的特征值
Hopf代数的二重Ore扩张
什么是代数几何
科学(2020年1期)2020-08-24 08:08:06
一类特殊矩阵特征向量的求法
EXCEL表格计算判断矩阵近似特征向量在AHP法检验上的应用
中华建设(2017年1期)2017-06-07 02:56:14
基于商奇异值分解的一类二次特征值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