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秀芳,黄 辉,雷 婷,刘雪荣,潘军峰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广泛威胁人类健康,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常见感染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含量是反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复制程度的量化指标。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是目前公认的诊断PHC的最好标志物,但由于AFP具有异质性的原因,灵敏度较低[1]。α-L-岩藻糖苷酶(AFU) 是1980年法国学者Deugnier从PHC患者血清发现异常升高诊断标志物,它是一种溶酶体酸性水解酶,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种组织细胞溶酶体和体液中,AFU参与岩藻糖类物质的分解代谢。杨晓虹[2]等研究显示AFP与AFU组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诊断的较好敏感性和特异性,已受到临床的广泛重视。AFU的酶活性与慢性乙型肝炎的肝脏损害程度亦有关[3],但在肝脏非癌性损伤中的报道并不多,本文就血清病毒含量与甲胎蛋白( AFP)和 a-L-岩藻糖苷酶( AFU),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程监测中的变化的关系作报告如下。
1.1材料来源 入选病例均来自2013年1月-7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感染内科的住院患者,诊断均符合2000年9月病毒性肝炎会议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2],排除其他类型的病毒性肝炎和其他原因引起的肝损害以及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且没有使用过免疫调节剂和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116例患者,男89例,女27例,年龄18~73岁。入选患者根据血清HBV-DNA检查结果的病毒量分为以下3组:HBV-DNA 1×103copies/ml以下的患者为阴性组(46例);HBV-DNA 1×104~1×105copies/ml患者为低病毒量组(27例);HBV-DNA 1×106~1×108copies/ml的患者为高病毒量组(43例)。另选34名HBsAg阴性的健康体检者作为阴性对照。
1.2检测方法
1.2.1HBV-DNA定量检测 采用美国ABI 7300PCR检测仪,乙型肝炎病毒核酸扩增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由广州达安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严格按说明书操作。每次试验设立4种HBV-DNA标准品,浓度分别为每毫升107、106、105、104copies,并设空白管、阴性、临界阳性、强阳性对照,检测灵敏度为100copies/ml,大于1×103copies/ml为阳性。
1.2.2AFU检测 采用贝克曼AU5821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试剂为北京利德曼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MG-CNPF法试剂盒。以AFU>40 U/L为阳性。
1.2.3AFP检测 采用罗式Cobase 411型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原装配套试剂。试验过程严格按说明书进行操作。以AFP>10 ng/L为阳性。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进行HBV-DNA不同浓度与AFU、AFP的阳性情况分析。
2.1不同病毒量组的AFU、AFP水平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BV-DNA阴性组、低病毒量组和高病毒量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病毒量组的AFU、AFP水平
2.2不同病毒量AFU和AFP阳性情况 阴性组、低病毒量组和高病毒量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FU与AFP的阳性比例也随着病毒复制量的增加而升高。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病毒量AFU和AFP阳性情况
HBV-DNA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分型国内外都存在着争议,刘威等[4]研究发现: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穿组织中检测HBV-DNA,肝组织炎症活动度与肝组织内HBV-DNA载量存在明显正相关,炎症轻、中、重度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而张增荣[5]也有研究证实:HBV-DNA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分型相关性不显著,HBsAg携带者血清 HBV-DNA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无显著差别,提示这类患者病毒复制活跃,也应采取积极的抗病毒治疗,否则由于隐匿性肝细胞损伤的不断积累,不经过慢性肝炎阶段,可直接向肝硬化或肝癌发展。AFP的临床价值已受到广泛关注,但并非所有肝病患者的肝细胞都分泌,包括肝癌仍有30%~40%的患者,尤其是小细胞肝癌患者,AFP呈阴性或水平很低[6-7]。张明珠[8]等研究显示49%的乙型肝炎病人血清 AFU 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认为血清 AFU活性测定,有助于乙肝病情发展的预测。本文研究中的表 1 也显示,随着HBV-DNA水平的升高,AFU和 AFP在血液中的水平也升高,并且不同病毒量组的AFU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分别为0.003、0.001、0.000);而AFP的P值,除阴性组的P=0.05外,低病毒量组和高病毒量组P值分别为0.033、0.008,具有统计学差异。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后,活跃的病毒复制导肝致细胞出现变性、坏死、炎性细胞浸润等一系列病理改变,是启动或激发肝组织炎症反应的重要因素[9]。金宏慧[10]等临床研究证实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损伤程度与HBV-DNA水平和AFU 活性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可作为肝组织炎症程度的指标。本研究也显示:高病毒量组,其AFU的阳性率明显高于低病毒量组和阴性组。血清AFU升高的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1)肝细胞坏死使溶酶体大量释放入血;(2)发生炎性改变的肝细胞合成糖苷酶的功能亢进;(3)发生炎性改变的肝细胞可能分泌某种抑制因子,抑制了对其的清除能力或释放某些刺激因子,促进本身的合成增加;(4)变性坏死的肝细胞可使摄取和清除糖苷酶的能力减低。本研究结果表2也显示:随着HBV-DNA病毒复制量的升高,AFP与AFU的阳性比例也随之上升,并且阴性组和高病毒组AFU水平上升的比例均高于AFP,但是低病毒组上升的比例却低于AFP。这与相关的文献报道不太符合,笔者推断可能为样本量局限所致,也提示我们需要继续这方面的深层研究。
众所周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引起各种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等疾病,并与肝癌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综合本文的分析认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尤其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定期进行病毒含量检测评估病毒的复制状况的同时,进行AFU和AFP水平组合检测发现肝组织的损害程度及演变过程,是必要的。
【 参 考 文 献 】
[1] 邢卉春.甲胎蛋白异质体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疗中的价值[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3,36(2):123-124.
[2] 杨晓虹,许海生.原发性肝癌血清AFP与组合检测的必要性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2):106-107.
[3] 胡家定,方婉珍. 血清α-L-岩藻糖苷酶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脏损害程度诊断价值的观察[J].传染病信息,2001,14(1):37-38.
[4] 刘 威,黄 鑫,王淑兰.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内 HBV-DNA 含量与肝脏损害程度的相关性分析[J]. 医师进修杂志,2005,28(6):50.
[5] 张增荣.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定临床量检测及AFU临床应用[J]. 医药实践杂志,2008,17(8):664-665.
[6] Leoni S,Piscaglia F,Righini R,et al.Management of 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Acta Gastroenterol Belg,2006,69(2):230-235.
[7] 杨 沛,陈 伟,石小平.血清a-L-岩藻糖苷酶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J].重庆医学,2004,33(8):1174-1175.
[8] 张明珠,何广元,覃 强,等.血清α-L-岩藻糖苷酶活性与乙型肝炎相关性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07,29(5):428-429.
[9] 欧超伟,陈绍鹏,雷耀珍,等.HBV-DNA、AFU和AFP与肝损害的相关性[J].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8):922-923.
[10] 金宏慧,何广元,覃 强,等.血清HBV-DNA与α-L-岩藻糖苷酶对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临床价值[J].中外医疗,2012,9: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