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育志
摘 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本次新课程改革中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通过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达成教学的尝试探索,总结出几点科学合理的做法,以便帮助教师正确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内涵并科学合理地达成其目标。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
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被放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笔者通过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达成教学的尝试探索,总结出几点科学合理的做法,以便帮助教师正确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内涵并科学合理地达成其目标。
一、小学科学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现状的分析
造成学生在科学探究学习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未得以有效凸显的原因是多方因素的综合结果。其一,社会因素造成学生将学习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语、数、外三个学科的学习上,这主要是受制于现有教育管理体制。其二,小学《科学》教材几乎是学生开展科学探究学习活动的唯一信息源,教材的部分知识对于学生学习探究相对比较抽象,理论知识的学习相对比较空泛,学生欠缺主动探究的兴趣。其三,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为了按照制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组织教学,填写规定的实验室大量实验表册,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而导致注重于理论学习轻实验探究活动,导致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沟通不洽,不会合作。此外还有课程的挤占挪用、专业教师的缺乏、教学研究缺失等因素,教师在科学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实验课堂操作中不注重课前的精心准备和探究操作预设,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策略是否得当等,这就造成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往往只注重于理论学习而缺乏在实验探究中的情感态度的投入钻研精神,教学中学生所体现的或能训练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思维过程大多是教师在备课时候的一个文字环节,而并未真正得以很好的落实并发挥其“育人”的作用。
二、对科学合理地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教学尝试
1.创设问题情景,提出探究的实效问题,让学生的情感态度得到很好的表现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活动的起点。一个好的问题,既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又能够引领学生主动、积极地去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同时释放出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要使学生产生“情感态度”,创设情境是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一定的生活情景,以便激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科学探究的学习兴趣。当科学探究活动能在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进入常态化活动时,那学生的科学情感就能很好得以发挥,科学探究的态度能在实验活动中学会活跃于严谨的自我操控,在这种情况下其科学学习的价值观就会自然而然的得以体现。
2.把握教材的目标定向,避免教学的盲目性,让学生的价值观适时得以展现
为实现科学学科课程应有的教学价值观,首先教师应该把握课程标准的性质和基本理念,把握课程目标;其次要对整个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有整体性认识;其三应该切实研讨教材,把握教学目标,避免教学目标的偏离,避免探究过程的无效重复。比如,我在执教《我看到了什么》这一课时,观察的对象是一棵大树,主要目的:“引导学生考虑观察方法”“并不单纯地为了获得关于这棵树有根、茎、叶、花、果方面的事实性的知识”,前者是主要教学目标。学生无论是对大树还是对他们周围的事物,都已经获得一定的初步认识或经验性的感知认识,这是学生凭借着这样的感知或经验来认识新鲜事物、探究认识解决新鲜问题的好时机。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利用好观察实验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先让学生自主观察,在观察中探讨,在探讨中交流,在交流中合作,在合作中开展实验,在实验后再次反思探讨,从而得出认识结论。
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这就需要教师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适当的鼓励和指导性的评价,让其个性得以张扬,情感得以发挥,价值得以体现。首先教师要创设评价氛围,对学生给予正确的评价,对表现较好的学生可以鼓掌赞扬、点头赞赏等,对表现一般的学生要寻找闪光点,给予鼓励或者报以一个亲切的微笑等,此外教师应该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促进科学教育教学和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总之,我们关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不仅关注知识的教育,更崇尚智慧的教育,真正使其个性得以张扬,情感得以发挥,价值得以体现。
(作者单位:贵州省开阳县第五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