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心理问题产生的溯源

2014-08-26 01:02刘明琴刘娟吕飞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溯源心理问题整合

刘明琴 刘娟 吕飞

[摘 要] 本文就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以及认知心理学关于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的观点加以整合,提出心理问题的产生可能与一个人幼儿时期的创伤体验、个人外部的行为经验、儿童时期自我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个体的信念体系有关。

[关键词] 心理问题;经典理论;整合;溯源

一、引言

心理问题也称心理失衡,是正常心理活动中的局部异常状态,不存在心理状态的病理性变化,具有明显的偶发性和和暂时性,常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常有一定的情景诱发,脱离该情景,个体的心理活动则完全正常。

心理问题可能是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产生的内心冲突,并体验到如厌烦、后悔、懊丧、自责等不良情绪体验;心理问题也可能是个体遭遇强烈的、对自身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并体验到悔恨、冤屈、失落、愤怒、悲哀等不良情绪体验。

二、关于心理问题产生的理论观点

1、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着重探索人的深层次的精神世界。在我看来,精神分析比较重视人在幼儿时期的体验,认为个体的性格、人格强烈地受到其幼儿期体验的影响,幼儿时期产生的创伤被压抑在个体的潜意识中,当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出现幼儿时期类似刺激,潜意识被压抑的心理创伤得以显现,心理问题就产生了。

(1)能量学的观点 核心概念:创伤

能量学观点描述的是情感的处理问题,焦点集中于外在事件对心理的影响。创伤是能量学观点的中心主题。它发生在过强的情感来袭超过个体所能维持的心理平衡能力时,它不是事件本身的内容,而是这一事件带来的情感过于强大难以处理而被压抑在潜意识中。意识的情形下会激发病态的反应或行为模式,随之产生心理问题。

创伤的强度与遭遇创伤时心理人格结构的脆弱程度有关,与心理本质及成熟度有关,创伤事件发生的时机也很重要。

(2)人格结构观

人格结构观指出,人的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它们交织在一起相互工作,各自代表了人格的某一方面,追求不同的目标。当三者关系协调时,人格表现出健康状况,而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人就会处于一种焦虑和矛盾的情境中,心理问题也就随之产生了。

(3)性心理发展观

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发展分为5个阶段,即口欲期、肛欲期、性蕾期、潜伏期和生殖期,人一般遵循着这个规律发展,一旦某个阶段遇到阻碍、创伤或是发展不完善,心理问题就会显现在未来成长和生活过程中。

口欲期(0—1岁)婴儿通过吮吸、咀嚼、吞咽等口腔活动获得快感与满足,力比多集中在口部。此时期婴儿的自我界限和现实感尚未形成,遇到挫折时多呈现否定、歪曲、外射等心理防御机制。

肛门期(1—3岁)婴儿在排泄时因内及压力的解除而获得快感,对肛门活动特别关注,此阶段能量贯注于肛门。

性欲期(3—5岁)该时期婴儿开始懂得了两性的区别,他们通过抚摸或暴露生殖器来获得新满足;他们会产生阉割焦虑与阴经嫉羡。随着发展,会产生对异性父母的眷恋,对同性父母嫉恨的俄狄普斯情结(恋母情结)和厄勒克特拉情结(恋父情节),这种感情便具有性的意义,不过还是心理上而非生理上的性爱。

潜伏期(5—12岁)这时期教育、道德、社会规范的学习带来了超我的发展,性兴趣大减,力比多得到了升华。

生殖期(12岁—)这时期以生殖器性性交为最高满足形式。

弗洛伊德认为成人人格的基本组成在前三个发展阶段以基本形成,所以儿童的早年环境早年经历对成年后的人格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许多成人的变态心理、心理冲突都可追溯到早年创伤经历和压抑的情节。

2、行为主义理论

(1)经典条件反射观点行为主义理论强调外界环境对人行为和心理问题产生的影响。巴浦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过程就是:把食物显示给狗,并测量其唾液分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随同食物反复给一个中性刺激,即一个并不自动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如铃响,这狗就会逐渐“学会”在只有铃响但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这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内容。

在这个实验之后,会引起类似行为的泛化、辨别和消退,可如果在这期间,引起的类似行为产生无法分辨的时候,就会产生焦躁感,行为引起的心理问题就产生了。推测到人的身上,即就是说在人对早期的一些行为经验产生了定势反应,可再遇到类似经验人无法判断和决策的时候,就会产生矛盾和焦虑,自然就产生心理问题了。

而华生则认为:每一种基本的情绪都有一种适当的刺激引起的内脏和内分泌反应的特征模式;有一种与它相联系的外显的反应模式。如恐惧、愤怒和爱,成人的复杂情绪都是在此基础上,通过条件作用、泛化、迁移形成的。即引起不良的情绪反应和心理问题也是基于存在这样的经验而造成的。

(2)社会学习理论观点

班杜拉在对幼儿作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后提出的。观察的学习机制由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和动机建立这四个相互联系的阶段构成,各阶段分别受一系列变量的影响。

人的大量行为都是通过模仿而习得的,人的不良行为也常常是通过这一方式而形成的。模仿学习有助于人们学会很多重要的技能,但也可能会在习得变态行为方面起作用。

3、人本主义理论

(1)罗杰斯的自我论

罗杰斯认为,自我由经验转化而来。自我经验是个体与自己有关的经验。自我结构的内容可以从“两面三点”来描述。“两面”即自我知觉反映的对象,一个是人各种特点和能力,一是自己与他人以及环境的关系;“三点”是指对上面两方面的反映性质,包括知觉、评价和理想。

随着自我的形成和发展,儿童需要别人肯定和认可自己。当个体发展出有条件的价值感,个体便开始有选择的面对经验,有偏向的加工处理经验,一些经验就被屏蔽会扭曲。当个体面对于自我结构不一致的经验时,就会觉得受到威胁,体验到焦虑,此时防御机制便会被启动,个体有选择的知觉经验,或歪曲经验。一旦防御失败,与自我不一致的经验进入意识,将格式塔的自我结构打破,给便会面临“人格解体”。在解体状态下,个体的行为有时受经验支配,有时受自我支配,当事人表现出反复无常、怪诞不可理解的行为模式,心理问题随之产生。endprint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一般的心理病理学现象是人类的基本性质(迫切需要实现的天性)遭到了否定、挫折、或者扭曲的结果,完善的健康状况以及正常的有益发展在于实现人类这些基本性质和充分发展人的潜力。心理疾病可以分为两大类型:缺失性病太和超越性病态。前者因患者无力满足自己的缺失性需要所导致的心理病态;后者则为人的超越性需要或人的存在价值被剥夺所酿成的人性枯萎。

4、认知心理学

在认知心理学中,造成人心理问题的原因不是由发生的事件本身造成,而是由于个体的不合理信念,不合逻辑的思维而导致的。

(1)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凯利认为,每个人都像科学家一样,要对周围的事件加以解释,对未来的事件进行预测。而这些必须借助于构念,即一种观念或思想。精神失调者像一个拙劣的科学家,他们在其构念已被证实为无效的情况下,仍重复使用,心理疾病随之而来。

(2)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韦纳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解释成功或失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并将这四种主要原因分成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根据控制点维度,可将原因分成内不得和外部的。根据稳定性的维度,可将原因分成稳定和不稳定。根据可控性维度,又将原因分为可控和不可控的。韦纳认为,每一维度对动机都有重要影响。

当个体将成功归因于自身能力,就会提高他成功的期望,产生自信,骄傲的积极体验。反之将失败归因于自身能力,就会降低其自信心,产生消极体验;

当个体将成功归因于努力程度,则会巩固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而将失败归因于努力程度,也不会削弱他们的斗志;

当个体将成功归因于完成的任务简单,就会提高他成功的期望,产生自信,骄傲的积极体验。反之将失败归因于任务太难,就会降低其自信心,产生消极体验;

当个体将失败归因于运气不好,也会提高他们成功的期望,激发学习兴趣。

(3)艾利斯的人性观

因为情绪是由人们的思维、人的信念所引起的,所以艾利斯认为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情绪负责。他认为当人们陷入情绪障碍中时,是他们使自己感到不快的,是他们自己选择了这样的情绪取向。

艾利斯ABC理论中的不合理信念:

绝对化要求:对事物绝对化要求是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一事物必定会发生或必定不会发生这样的信念。当这类食物的绝对化要求与实物的客观发展相悖时,他们就会感到难以接受,难以适应并陷入情绪困扰。

过分概括化:过分概括化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表现为以一件事情的表现来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整个人及其人格,导致对自己的自责、焦虑、悲观、抑郁的恶性循环之中而难以自拔或是对他人产生敌意和愤怒。

糟糕之极:糟糕之极是将不好的事情发生看成是非常可怕、糟糕至极的想法。这种想法会导致个体陷入不良的情绪体验如耻辱、自责、焦虑、悲观、抑郁的恶性循环之中而难以自拔。

三、结语

1、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和幼儿时期的创伤体验有关,由于幼儿时期产生的心理创伤或是压抑的不良情绪得不到有意识的疏导,就会被压抑在个体的潜意识中,当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相类似的刺激,被压抑在潜意识的创伤就会被唤醒,导致心理失衡,心理问题随之产生。

2、心理问题产生可能和外部的行为经验有关,在个体逐渐成长的过程中,会相应习得一些行为经验,并且对行为刺激做出定势反应,可是当再遇到类似的行为刺激个体无法辨别和决策的时候,就会在心理上产生矛盾和焦虑;还有就可能是模仿他人的不良行为导致的不良心理。

3、心理问题产生可能和儿童时期自我的形成和发展有关,在儿童时期,个体需要得到别人肯定和认可自己。如果个体能够得到积极的肯定和认可,就会发展出有条件的价值感,如果个体体验到不被认可和消极的评价时,就会觉得自我受到威胁,体验到焦虑,此时自身的防御机制就会启动,个体有选择的知觉经验,或歪曲经验。一旦防御失败,与自我不一致的经验进入意识,将格式塔的自我结构打破,给便会面临“人格解体”。在解体状态下,个体的行为有时受经验支配,有时受自我支配,当事人表现出反复无常、怪诞不可理解的行为模式;即也可以说是人类先天的基本性质遭到了否定、挫折、或者扭曲的结果。

4、心理问题产生可能和个体的认知观点和信念体系有关,当个体对遭遇到的外界事件进行了不合理信念的认知加工、形成了不合逻辑的思维以及不合理的夸大或缩小想像,就会产生歪曲的认知,进而导致心理失衡。

参考文献:

[1]Ka Tat Tsang 2010.

[2]杨凤池.咨询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

[3]李万兵.心理咨询学.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06.

[4]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人民出版社2012.7.

作者简介:刘明琴(1992—),女,汉族,四川盐源人,乐山师范学院教科院,本科生,研究方向:心理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溯源心理问题整合
毛泽东与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确立
有机RFID标签在农产品食品溯源中的应用
“箪瓢陋巷”典故研究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关注学生的心灵花园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