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王朔现象

2014-08-26 19:37邹佳素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王朔

[摘 要] 王朔可谓当今家喻户晓的一位高产作家,对于王朔的作品,几乎从青少年到老年,可能都会看过他的一两部影视作品,如《我爱我家》、《渴望》、《编辑部的故事》、《一般是火焰,一半是海水》、《顽主》等。这些作品可以说是红遍整个中华大地。甚至连北大中文系的张颐武教授都说:今天的大众文化其实是王朔和王朔的作品召唤来的。为什么这样一个知名度很高的作家,却被大多数作家和知识分子冠以“痞子作家”并成为争议最多的作家呢?他又是以怎样的写作风格去征服广大读者的呢?人们喜欢他作品的原因在哪里?他对中国近20年的文坛又作出了哪些影响呢?为什么他惯用的创作手法会也在作家群中掀起一层层波澜呢?甚至连他面对媒体那赤裸裸的狂言也一度成为了流行语的代言人,而文坛上对王朔褒贬不一的评论中,我们又可以窥探出当今中国社会与文坛及文化现象的什么问题呢?

[关键词] 王朔;痞子文学;文化现象

一、王朔与“痞子文学”

王朔,原名王岩,1958年出生。1976年毕业于北京第四十四中,后进入中国人民海军北海舰队任卫生员、1980年退伍回京,进入北京医药公司药品批发商店任业务员,1983年辞职靠写作维生。1978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自84年初处女中篇小说《空中小姐》发表在《当代》后,迄今已创作二十二个中篇小说、三个长篇小说,大约一百六十万字,并创作了数十集电视剧。1997年1月赴美。1997年7月回国,从事自由写作。王朔在1985年《当代》第2期上发表了他的处女作《空中小姐》后,1986年在《啄木鸟》上发表了《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开始引起了读者们的注意。到了1989年,他参与和策划的《编辑部的故事》播出后,更是家喻户晓。

当今文坛随着王朔的一声:“我是流氓,我怕谁?”就如许多评论所说的,真的是给现代文学界如当头棒喝,劈手撕下所谓崇高的面纱的王朔,这其间几乎所有的媒体都站在个自的立场参加到论战中去了,加上《我爱我家》、《渴望》《编辑部的故事》《爱你没商量》《过把瘾》等在全国的高收视率,王朔名符其实地成了文学界的名人与此同时,关于王朔的争论在文艺界却从来没有停止过。

王朔的小说主要的语言特点就是幽默,给人感觉就是愤青。也常被人以“痞子文学”一词冠之。许多评论家在通过对王朔小说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按作品的精雅、庸俗的分类范畴,把王朔简单的归入畅销书作家,通俗文学家,认为王朔小说属于“俗文学”、“市井文学”乃至“痞子文学”等。当然,这其中也有人把他的一部分小说归纳到言情小说的范畴。(如他在最开始发表的小说:陈晓明认为“王朔是标准的畅销小说作家或言情小说作家”。)他的结论可能是来自王朔的小说《浮出海面》、《永失我爱》、《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过把瘾》、《空中小姐》、以及后来出版的《玩的就是心跳》、顽主》、《一点正经没有》等。

如果细读王朔的小说便不难发现,在他的作品里随处可见以调侃,玩市不恭,没有正经,嬉皮笑脸等滑稽模仿式小说的影子。就因为这种带有浓厚西方色彩但又事实而非的《堂吉诃德》式的模仿方式,而使得他获得了“痞子文学”,“痞子作家”的称乎。但这并不能表示王朔的小说是完全消极的、负面的、对社会没有任何积极意义的作品。

有专家认为,王朔最常运用的写作方式是“戏仿”(parody),“拼贴”、“反讽”并通过这种方式打破主流文化所设置的世界秩序和等级以及与之配对的语言秩序和等级。大词小用,小词大用,是王朔小说常用的修辞策略,它运用这样修辞手法在其文章中起到了滑稽,错位,颠覆的效果,解除了对话中的堂皇和神圣的色彩。

例如:王朔的小说《顽主》中的少妇埋怨“丈夫”(由“三替公司”的马青替代的假丈夫)的侃瘾。

“别回家了,和老婆一起多枯燥,你就整宿的和哥儿们神侃没准还能侃晕个把水汪汪的女学生就象当初侃晕我一样的卑鄙的东西。你说你是什么鸟变的,人家有酒瘾棋瘾大烟瘾,什么瘾都还说得过去,没听说像你这样有侃瘾的,往那儿一坐就屁股发沉眼儿光,抽水马桶似的一拉就哗哗流水……早知道有这特长,中苏谈判就请你去得了……”(中苏谈判是一个曾经被认为是极为严肃的政治事件,也是一种正经严肃的政治话题。但在这里,它被降格为痞子的瞎侃——无聊的无意义的话语,犹如拉了抽水马桶似的哗哗流水声。)

“现在我已经成为毛主席所说的那三 种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一点正经没有》)

对于毛主席诗词的模仿:

“不准备变,岿然不动认死理儿不管山下红旗是否 此外还有对于党组织和党章这样的“超大文本”的滑稽模仿。

例如《玩的就是心跳》里:

回到家,吴胖子他们在玩牌,见我就说:“我媳妇回来了,所以我们这个党小组会挪列你这儿继续开。”他又指一个大脸盘的陌生男人说,“这是我们新发展的党员。由于你经常缺席,决定暂时停止你的组织生活。”

王朔特别喜欢模仿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毛主席语录。对于毛主席所说的那“三种人”的模仿:

“ 现在我已经成为毛主席所说的那三种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一点正经没有》)

对于毛主席诗词的模仿:

“不准备变,岿然不动认死理儿不管山下红旗是否在望。”(《一点正经没有》对这种非常典型的语言风格,有批评家认为是“陌生化”的手法)

二、王朔小说引起社会热效应的原因

也有评论家认为,由于王朔小说语言的这种明显或隐含的政治意指,简单的从商业文化,市井文化或者“痞子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作者人为,王朔即使是痞子,也是属于一个喜欢开政治玩笑的痞子。认为王朔的走红不只是因为他的作品中运用的语言风格的不同,也不只是一个单一的文学方面的问题,而是反映的是一个社会文化的问题与社会心理的问题。他们认为,中国读者由于长期的革命经历或革命文化的灌输所留下的特殊历史经验与历史记忆,是王朔小说得以流行的重要的接受心理基础。王朔在社会心理的层面上应和了,呼应了,满足了人们对于从前的极“左”政治与虚假道德的厌倦,以及对于现实的不满而又无可奈何的情绪。所以也有专家指出王朔现象不是凭空产生的,归纳其原因,可大致由四个方面形成的。endprint

1、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国的大众以及相当多的知识分子对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假崇高,假神圣给社会与人生带来的危害具有切夫之痛,在全社会范围产生了普遍的对于宏大叙事的警惕、反感与冷漠,特别是以对于集体主义名义剥夺个人权利、以虚无缥缈的乌托邦压抑日常生活欲望的做法进行了深入的反省。这就使王朔作品中对理性和崇高的调侃有了历史和现实的基础。同时,市俗化生活方式的迅速兴起,实利主义的乃至玩世主义的人观与价值观迅速风行,也是王朔小说出现并流行的重要社会文化背景。

2、官方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在提供大众价值规范,指导大众生活方面发挥的效果还不是很理想。尤其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知识分子的启蒙话语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质疑,与此同时新出现的畸形消费主义时代的大众文化之间存在深刻隔阂。正是在这样的价值真空状态下,王朔应运而生。

3、从文化方面的原因看,王朔小说与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流行也有密切的关系。专家们同样认为,王朔的小说虽然不是典型的后现代文本,但是他的小说中所体现的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与踪迹则十分明显。王朔小说中的后现代主义因素主要不是表现在艺术手法上,而是表现在价值态度上:极端的相对主义乃至虚无主义,王朔的作品人物对话中大部分主要体现的是:世界上没有什么真理和谬误的误区、正确与错误的区别、美与丑的区别、一切都是游戏。

4、从王朔的成长环境来看,他的作品最重要的影响是与“大院文化”有相当的紧密联系。这大院不是指中国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大院,而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既非大众,亦非精英的一种特指新中国成立后在北京出现的、占有特殊政治地位的军事大院或国家机关大院,它们常常被认为是中国式特权的象征。《阳光灿烂的日子》和其他许多作品都体现了这种“大院文化”。

三、王朔小说的积极与消极面

也有作家对王朔持有不同的见解,他们认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王朔的作品除体现嘻戏、逍遥、反讽、戏仿的叙事策略外,也表现了特定时期的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也是特定时期的文化抵抗战略的选择。评论家们认为,王朔小说以及其散文随笔对于我们重新反思文学的性质,反思知识分子的角色定位,反思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也具有特定的启示意义。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在社会普遍对王朔冠以“痞子文学”的同时,也肯定了他对社会具有的积极一面。持这一观点的人觉得把王朔的所谓“痞子文学”斥为“旷野上的废墟”、“黑色的颓废”是不公平的。

与此对应的是,透过王朔小说的另一面也把对于文学事业、作家这个被大众所敬仰的职业,甚至对知识分子的崇敬以及那份在他们身上所特有的清高和优越感贬得一钱不值。在他的作品里,不难发现出大量的出现对从事文学事业和职业作家的大篇幅的嘲弄。

结 论

作为中国特定时期的文化产物,“王朔”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偶然性的,反观他创作中的历程,在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到九十年代几乎达到了全面的辉煌。这也正是中国长期以来各种崇拜主义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开始崩溃的时期。这一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类型的转变,人们的意识形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也包括中国的文学领域中出现类似精神的沙漠。人们开始不再相信精神领域的海市蜃楼,在这种特定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精神环境里,人们在对未来的迷茫和对现实还没有完全适应的情况下,大众渴望的是听到一种有爆发力的声音,来区别长久以来单一的精神政治崇拜。就象有评论说,我们可以象描述但丁一样来描述王朔在当代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他结束了一个时代,并开始了另一个时代。

正如诗哲魂所指出的:李敖和王朔这两位作家并非是同一代人。李敖代表台湾60~80年代另类文化;而王朔代表中国大陆80、90年代异类文化;同时指出这两种文化认知是不谋而合。并且都是在文坛上发出自己独特声音,并以独立思考的方式印证了他们在中国文化界如牛虻式的地位。虽说王朔对于中国当代文化名流贬低有些尖锐与刻薄,也是有几分准确性的。认为他们在文化批评上也是具有反叛和超前精神的。如果我们回首当代中国文化界的现状,不然发现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的文化界的确需求这样人物。他们的作品也有消极的一面,但他们对文化敲响的警钟,也可以说是中国文化人的榜样。在长期的单一的文化政治形态影响下,如王朔这样的文人,在现实中已经太少有了。他们为中国文坛注入了一股特殊的文化精神气息。因为,文化批判精神从五四之后,这种反叛精神就几乎已经消失了。

参考文献:

[1]《王朔,一个敢于蔑视常规的人》,《大众电影》1989年第6期。

[2]陈思和:《黑色的颓废——读王朔小说的札记》,《当代作家评论》1989年第5期。

[3]参见《文艺争鸣》1992年第五期的笔谈以及《文艺研究》1993年第一期的笔谈。

[4]参见《王朔现象与当代民间社会》,《文艺争鸣》1993年第一期。

[5]王蒙:《躲避崇高》,读书 1993年第1期。

[6]《王朔自白》,《文艺争鸣》1993年第一期。

[7]参见张之鼎:《文化万花筒和灵魂裸游人:王朔创作的后现代隅评》,张国义编:《生存游戏的水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黄新民:《王朔现象与后现代主义》,《中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二次开期。

[8]参见张晓雄:《王朔小说评论述评》,《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3期。

[9]参考:诗哲魂《精神文化的牛虻与异类:李敖、王朔》 2007年1月29日 新浪博客.

[10]参考:张颐武《张颐武点评王朔 牛顽主边缘精英》、《王朔:牛虻式人物》2007年1月29日 新浪博客。

[11]《中国新时期文学30年 (1978—200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作者简介:邹佳素(1969—),女,湖北武汉人,单位:大邱外国语大学,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王朔
无功补偿单相双向高频环节逆变器的设计
金庸坦然面对王朔批评
取悦市场还是自我摇摆
——试论王朔的创作转型
世人不懂王朔,只因都爱假正经
有一种友谊叫前任
王朔曾是全托孩子
罗大佑:流行音乐教父等
如果王朔遇上韩乔生
当王朔撞上韩乔生
当二锅头VS彝家米酒——王朔玩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