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延月
【摘 要】人文素质是指人通过学习人文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内化而成的,在精神面貌、道德修养等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和专业知识相比,它在更深层次上反映了人才的质量。而人文素质的核心是人文精神,其实质就是“一切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是高尚的人格、品质、修养的综合体,并最终确定个人发展过程中的定位和定向问题。
【关键词】人文素质 创新意识 常规
创新意识则是指一个人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新需要,引起某种创造的动机,表现出创造的意向和愿望。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意识形态,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创新要求人具有不拘限于常规的自由想象能力,这正是人文素质赋予人的重要能力。在这里,创新能力与人文素质找到了基本结合点。因此,人文素质对于一个人的创新意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提高一个人的人文素质,才能使他具有高尚的道德动机,积极去发现社会发展的新需要,并对此进行持之以恒的研究,最终实现创新的目的。创新离不开想象,而培养想象力正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单纯的科学理性教育则很难做到这一点。但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去推动,因此,探讨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创新意识已经成为一个日益受到人们关注的问题。
1.教师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人文素质的高低,而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需要高人文素质的支撑。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给学生起到一个示范的作用,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这比“教什么”更为重要。在良好的氛围中,学生的人文素质也会得到更快的提高。
第一,如果教师自身人文素质不高,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就不能有得体的表现,不但无法正面引导学生,反而会给予学生负面的影响。例如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挫折向教师寻求帮助时,人文素质较低的教师就可能只是和学生一起唉声叹气,或者流于形式地说一些大道理。前者会加深学生的挫折感,后者会使学生感到教师在敷衍了事,从而逐渐丧失对教师的信任。而人文素质高的教师会从较高的层次上去引导学生,善于帮助学生总结经验,重振学生的信心,让学生体会到创新所带来的快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种面对挫折不气馁,善于总结经验,不断努力进取的意志品质,正是人的创造力系统的主要三大要素,即内驱动力、情驱力和意志力中最为关键的一个要素。创新意味着打破陈规,另辟蹊径,有时候仅仅起源于我们的一个灵感,毫无前人的经验可以参考,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力,根本不可能克服种种困难,把灵感变为现实。人文素质是一个隐性的深层次的思想修养问题,是一个人长期主动结合自己所掌握的人文知识去反思各种问题,从而使这些人文知识和当前社会现象不断结合,逐步在反思者大脑中积累、内化的结果。正如一位教师所说:“人文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人文知识的积累与内化的结果。如果不读人文方面的著作,特别是中外古今文化名著,要有人文素养,那是不可能的。”学生的人文素质不高,其创新意识的培养当然也就无从谈起了。
第二,合作是创新的重要条件,合作意识是现代创新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在很多时候都不是一个人可以独立完成的,而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高度协调,如果团队分工与合作精神不尽如人意,那就意味着一个创新项目走到了尽头。如果教师的人文素质高,不计较个人得失,与同事融洽共事,则可以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为学生在处理人际矛盾提供指导,帮助他们形成豁达的心态,不但乐于与人共事,也善于与人共事。这对于个性比较突出的“独生子女”的学生而言,尤为重要。
2. 教师人文素质的高低可以影响他们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而影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从培养创新能力出发, 教师需要做很多事情,其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最为重要。”灵活运用教材,增加与专业知识发展和应用相关的人文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其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密切相结合,从而培养其创新意识。另外,人文素质是一种内在的素养,需要把所学到的人文知识通过个人结合社会实践进行自我反思内化而成。而缺少社会实践也是目前我国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同时兼顾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培养,较为理想的做法就是在学生的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前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担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期间,提出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中的“结合”改为“融合”,因为“结合”还是两张皮,要融合,将两者变为一体,仅停留在知识层面的人文教育不能起到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要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实践是中介。
专业课程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要求教师本身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这样教师才有能力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博古引今,避免授课时勉强应对,照本宣科。如果教师的人文素质不高,在对技术应用案例分析的时候,无法打开自己的思路,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去分析。即使教师掌握了一些案例,也很难做出拓展性的分析,最终只能在课堂上把教材里的内容复述一遍,没有能力对其进行拓展性的讲授。而目前已有的研究表明,能够在授课时援引跨学科知识的教师并不多。
此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人文素质高的教师会更多地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积极创新,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从多个方面刺激、启发学生,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逐步形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