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小觑的数学学习习惯

2014-08-26 22:24刘超
考试周刊 2014年51期
关键词:学习习惯独立思考小学数学

刘超

摘 要: 数学学习离不开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技能习惯的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培养数学思维品质的前提,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终生受益。依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应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主动反思等具有学科特质的数学学习习惯。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收获的就不只是“鱼”,而是“渔”,也就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学习习惯 独立思考 反思质疑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习惯是一种能动的自组织过程,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数学学习离不开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技能习惯的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培养数学思维品质的前提,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终身受益。《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培养学生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依据数学的学科特点,我们应着重培养学生如下具有学科特质的数学学习习惯。

一、独立思考的习惯

每一个为人师者都有一种感觉,只要走上讲台,总想把自己知道和了解的知识一字不落地告诉学生,生怕学生少听一句、少学一点。其实,正是这样思想上的包办代替让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机会,也就不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指出“思考应当从‘做事中反映出来”,这个“做事”应是学生在做,而不是老师做了,因此我们就要在数学课堂的各环节设置让学生“做事”的活动。

首先,课前预习环节。教师在教学前安排学生进行预习活动,这是学生对知识的初次接触,也是学生独立思考的绝佳时机。这时的学生思考是粗线条、笼统化的,也让教师对学生的原认知有了明确的了解,因为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是有效教学的第一步。其次,在课堂教学的探究环节中,教师一定要为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是一个不需要喧闹的空间,只有学生大脑中新旧知识在发生碰撞和建立关联。很多老师在教学中都设计了这一环节,但由于并没有真正站到学生的角度思考,体现生本位的思想,准备的时间不够充分或只有形式没有实质,结果等于没做。最后,课堂巩固练习环节。真正掌握与领悟学习内容,是学生对事实、现象的实质进行独立思考后的灵活应用,因此,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精心选择、设计有梯度、有深度的课堂练习题或作业,以这种能够及时观察到并加以分析的评测形式反映学生的思考过程。

二、大胆质疑的习惯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为什么孩子小的时候喜欢问问题,而越大就越不喜欢提问题了呢?这是因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经验的丰富,以及成人有时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他们脑袋里产生的问号越来越少了。其实,好奇、好问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这就表明他在对周围事物发生质疑,善于质疑的人才善于发现问题,这是问题解决的第一步,也是创新发展的基础。

如何培养敢于大胆质疑、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呢?教师要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积极营造让学生产生问题的情境。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单元中,教材提示可以让学生通过“拉一拉”的数学实验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但是,这种表面化的感受并没有揭示其真正的原因。于是,在实际教学时,笔者就在利用“三角形和长方形”学具进行拉动体验后,顺势提出问题:“如果将这个长方形的各个顶点固定,它也是稳定的,它的稳定和三角形的稳定性一样吗?三角形稳定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由此生成了一个让学生积极思考的教育契机。在接下来的探究活动中,教师让学生用小棒摆出三角形和四边形后观察,经过引导最终使学生发现了用同样的三根小棒只能摆出一种形状的三角形,而用同样的四根小棒却能摆出多种四边形,进而发现了三角形的稳定性是由所产生图形的唯一性决定的,而这次拼摆也为后面研究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做了很好的准备和铺垫。

三、主动反思的习惯

笔者在对学生的数次数学评测进行统计分析时发现,在计算部分中学生的口算正确率要低于笔算正确率。为什么越是简单的题目反而越容易出错呢?大多数人为认为是学生的粗心马虎造成的。确实,粗心马虎是很普遍的现象,已经成为大多数学生自我安慰的一个借口,这与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性格特点有关,也与他们的生活阅历和学习能力有密切的联系。但还有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学生没有养成认真仔细并及时检查纠错的习惯,这也反映出学生自我反思能力的缺失。“反思”这个词现今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都耳熟能详,教师的反思习惯、反思水平直接影响教师的专业成长。然而我们却很少顾及学生对自己学习行为的反思,其实,让学生不断地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主动积极反思恰恰体现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让学生学会学习”。

教师引领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的培养在于教师明确的要求和持续的练习,课堂内外的各环节都可体现。首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易于他们接受和理解的反思形式作为反思培养的开始,如在中低年级设计“错题本”,对作业或考试错题进行纠错反思;高年级设计“笔记本”,记录听课时教师总结的重点内容进行理解反思。然后,把握反思的时机,及时让学生反思。低年级学生的行为随意性较大,培养他们的反思意识和能力是比较困难的,所以选择最佳反思时机显得尤为重要。像在每节课、每个单元的学习与考试后,让学生及时地对自己的错题进行改正并回答“为什么错了”、“以后要注意什么”等问题,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最后要教给学生反思的策略。不同的学科具有与之相适应的最佳学习策略,不同的学生也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数学学科知识的连贯性和抽象性,要求我们在思考时要有依据和方法,所以教师提出具体的反思策略很有必要。如,中低年级的错题要当天改当天清,高年级的学习笔记需当天在课堂内外做回忆和再认;计算时要使用草稿纸,完成作业和考试后要进行再次的检查和确认,等等,这样的反思才会有效以致高效。因为只有现在你认真对待学习,从过往中思考并总结经验教训,长大了你才会认真对待工作,并且在不断反思中避免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这就是进步。

习惯的养成需要进行反复训练和强化,才能变成无需提醒的自觉。因为,这些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体现在日常数学教学的细枝末节之中,内容繁多且不易坚持,所以,我们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一点一滴地加以耐心培养。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收获的就不只是“鱼”,而是“渔”就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史宁中.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林格.教育,就是培养习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学习习惯独立思考小学数学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谈独立思考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试析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
初中英语教学漫谈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