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化习俗比较

2014-08-26 22:27侯茜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习俗差异文化

[摘 要] 跨文化交际中,文化习俗带来的差异往往会极大程度地影响交流的效果,由文化习俗差异造成的误解和冲突不胜枚举,本文以中英文化习俗比较一书为基础,选取见面问候习俗,称赞习俗对文化习俗进行了分析,以克服跨文化交流中所带来的障碍。

[关键词] 文化;习俗;差异

引言

众所周知,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在交流时均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误解、困惑,继而引发了严重的冲突都是由于交际双方不了解彼此的文化习俗造成的,因此,我们不难看出文化习俗方面的差异是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障碍之一。在《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一书中,作者通过对中英文化习俗的比较详细的说明了文化习俗在跨文化交际处所处的重要地位。不仅给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中英文化习俗的平台,同时也帮助了英语学习者建立良好的文化习俗差异意识,从而有效地避免跨文化交际中可能产生的误解、困惑和冲突。

一、问候习俗差异

在日常生活中,打招呼相互问候是人们见面或相遇的时候普遍具有的行为特征,这是世界各国人民共有的礼仪行为,问候或是打招呼就是一种见面礼节,但它是一种语言行为,而人们见面时,除了互致问候外,还伴有其他一些体态动作,如我国的鞠躬、作揖,西方国家的见面拥抱、吻面礼。因此正确得体的见面礼节不仅可以给第一印象加分,更可加强现有的或者刚刚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在社交方面产生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在该书中作者在第六章对中英(英语国家)的见面礼节做出了详细的对比,作者将见面礼节细分为六种,分别是鞠躬礼,拱手礼,握手礼,脱帽礼,拥抱礼,吻礼。鞠躬是东方国家如中国、日本 、韩国、朝鲜等国家传统的、普遍使用的一种礼节。鞠躬主要表达“弯身行礼,以示恭敬”的意思,表达的是一种恭敬和谨慎的意思,同时也用于表达对他人的敬意,在我国该行礼方式被认为是一种正式的传统礼仪,可以广泛应用在晚辈对长辈,学生对老师,下级对上级等范畴,鞠躬通常可大致分为两类:行礼三次,也就是俗称的三鞠躬,用来表示表示最深切的敬意。这种行礼方式是及其正式的行为,使用的场合大多具有一定的限制,比如在中国传统婚礼中,夫妻双方礼成之前需要互相鞠躬三次,此外,在祭祀祖先,祭拜已故亲友之时,也对其行三次鞠躬之礼。相对于行礼三鞠躬,鞠躬一次使用的范围则更加广泛,与上级,长辈,老师等见面打招呼时均可使用。

除此以外,常见的见面礼节中还有一种广泛的交际行为,那就是握手,可以说握手在全球很多国家都是广泛存在使用的。尤其在中国,无论初次见面还是老朋友的再次会面,握手是最常见的见面礼节方式之一,用于表示友好,热情。握手礼仪的起源也有两种,一种被认为是起源于刀耕火种的时代,为了显示对方友好,需要放下手中的武器,彼此摊开手掌触摸手心,此后便逐渐演变为握手,另一种说法起源于中世纪战争时期,全副武装的骑士们为互相表达友好,会脱去右手的盔甲握手言好,后流传至民间,便有了握手礼。因此我们不难看出,无论起源于哪一种说法,中西方在握手礼仪方面并不存在巨大的差异。

二、称赞习俗差异

在文化习俗中,除了前面提到的见面打招呼的习俗差异之外,致谢称赞习俗也是及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尤为明显的一大特点就集中反映在西方国家的“女士优先”这一理念中。它被认为是西方社交活动中必要的礼仪规范之一。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该文化习俗以妇女为核心,男士们必须奉行“女士优先”,只有这样,人们才会认为他是有教养的绅士,相反,则会被认为是莽夫粗汉,可以说违背女士优先的礼仪规范就是失礼的一种表现。女士优先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曾有学者认为该理念来源于中世纪欧洲骑士的遗风,也有人解释说,在自然生存法则中,相较而言妇女属于弱者,应该受到男性的照顾,怜惜。甚至有学者认为,这与西方国家的宗教有关,为了显示对圣母玛利亚的崇敬而产生的一种行为习惯。

相较于中国,两者之间的差异是及其明显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妇女的社会地位是及其低下的,我们几乎找不到女士优先的先例,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妇女在社会中几乎没有任何的地位。封建思想就仿佛是一套枷锁,对女性进行严格的约束,最知名的莫过于对妇女进行道德约束的“三从四德”,该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男尊女卑思想的典型代表。而妇女的社会地位有所提升则是在在新中国建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西方的女士优先的礼仪原则才开始逐渐地渗透到中国人的思想和行动中。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依旧对该原则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社会中仍旧有残留思想表现出了对女士的歧视。

结语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走到一起,交际必然会出现误解与障碍。在得体的交往方法中,除了言谈举止得体之外,还应该注重恰当的礼仪举止,尽管中西文化有一定的差异,但在本文中提到的握手礼而言,中西方对此是没有文化障碍的,对于某些有文化代表特征的文化习俗,我们应予以重视,唯有如此,才能够及时有效地克服这些交际障碍,消除误解,从而在跨文化交际中达到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杜学增,《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2]郁龙余,《中西文化异同论》,[M],三联书店出版,1989.

[3]陈燕文,《汉英姓名与中西方文化》,[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4]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侯茜(1984—),女,陕西咸阳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育及翻译。

猜你喜欢
习俗差异文化
相似与差异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找句子差异
谁远谁近?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