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玉
【摘 要】经济全球化的背景要求高职英语教学应突出实用性 ,在较短的学制内,将基础英语课的教学计划与行业英语课的教学计划融为一体。普通英语与行业英语融合是高职英语教改的趋势。二者的有机融合是在工学结合课程理念指导下,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服务的。普通英语与行业英语融合的教学模式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将来的实际工作中英语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英语 普通英语 行业英语 融合
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关注的问题和追求的目标。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对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有着不同的定义和要求。高职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方向,其培养目标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决定了高职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培养的特殊性要求。《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基本要求》界定“应用能力”既指应用语言基本功的能力,更指把这些基本功运用到实际涉外交际中的能力。“实用能力”即为应用能力的后一组成部分,“应用能力”是“实用能力”的基础,“实用能力”是“应用能力”的具体表现。这个界定体现了高职英语教学的特色,即在应用中突出实用。因此,高职英语教学必须突出实用性,在较短的学制内,注重基础英语教学与行业英语教学的融合,把语言基本功训练与日常交际能力训练和行业英语能力训练相结合,利用可能的教学手段,努力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一、高职基础英语教学与行业英语教学的现状
高职英语教学分为公共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教学两个阶段。公共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教学彼此孤立,互不联系。在基础英语课堂上,教师通常以书本为载体,教授的主要是基础语言知识,大多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通过A级考试为目标,学生满脑子被灌输的是普通的英语词汇知识,零散的语法知识,这些英语语言知识与未来的工作岗位关系不大,学生在工作中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训练,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较为缺乏;在专业英语教学阶段,由于受学时、现有教学资源、学生主观能动性等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师讲授的是专业知识的片段,一些教师采用的是“阅读加翻译”的教学方法,学生则主要识记专业英语术语。由于基础英语教学阶段的教学内容与现实工作联系不大,教学方法相对落后、单调,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主动性较弱,学生的英语水平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一些学生学完专业英语后,收获不大,往往既听不懂,也说不出,更谈不上翻译和实用写作了,以英语为工具获取和交流相关专业知识成了空谈。可以说,目前的英语教学远远不能达到社会的需求,大多数高职毕业生没有掌握工作中必要的英语知识和应用能力,这对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二、高职基础英语教学与行业英语教学融合的意义
高职基础英语教学与行业英语教学的融合是高职人才培养改革的应有之义。高职院校基础英语教学与行业英语教学的融合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一致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高职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英语教学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高职教育方针,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其主要内容集中在岗位所需要的能力培养上。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教学必须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发展,根据学生专业及其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岗位,积极推进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实用性英语教学新模式。这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从“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对于高职学生,从注重教师的教转向注重学生的学,要引导学生自主地学,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在贯彻“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 ,够用为度”的教育方针的前提下,既要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英语语言知识,也应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有关涉外业务工作的能力。
三、普通英语和行业英语融合的教学模式探索
(一)设定学以致用的英语课程目标
为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建立英语与工作岗位的紧密联系,英语教学要从行业的需求出发,探求一种英语与行业相结合的方式。可从如下角度入手:要在教学需求上满足特定的学习者;内容上与特定行业和职业相关;词汇、句法和语篇放在与特定行业、职业相关活动的语言运用上;将语言分析与学习者需求分析结合起来, 学生用什么就学什么,学用结合,学以致用。为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就要分析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缺乏什么、需要什么、期望什么、必须和应该学什么,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教学内容,选取灵活的教学方法。要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基本素质,要把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要素。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实施细则
在保持英语基本应用能力的前提下,同时兼顾不同专业的就业方向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把大多数学生需要的求职用途和办公用途英语,如工作场所英语会话,办公室或车间常用会话,就设备维护与故障排除进行沟通,演讲和做报告,参加会议和发言,如何接、打电话,接待与社交等场合的用语等,作为所有学生公共必修内容,针对学生不同的基础和学习能力,按照较高和一般要求确定预期学习效果;涉及具体行业的专业交流英语应结合毕业生就业的行业规则进行教学,以适应各有差异的职业岗位。如旅游、酒店管理、国际贸易等专业对英语口语运用能力要求较高,在教学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强化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对汽车检测与维修和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学生则强化阅读能力和增加相关专业词汇学习,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学生可能会在未来的工作中遇到的场景与专业文献资料阅读,例如英文的仪器设备操作说明、技术标准、维修指南等等。通过学习,学生逐步走向真实的职业生活。在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后,他们能马上就用到所学,并且能用的好。
(三)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打破原来的学科知识体系,运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理论,分析典型工作过程和主要工作任务,继而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专业学习情景和语言学习情景,最终形成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的职业化教学内容。职业化的教学内容关注工作过程的构成要素而非知识的构成要素,关注知识的运用而非知识的储存,以职场工作任务引领语言技能目标。让不同专业的学生从高职入学伊始就接触行业英语,让他们尽早建立起行业英语的词汇体系,掌握这些文体的语篇结构、语言特点和表达规律;同时在行业英语的学习中又要涵盖普通英语的内容,努力做到以旧知识带新知识,培养有效的迁移能力,建立起普通英语与行业英语的联系,形成完整的英语应用能力体系。为了营造真实的职业氛围,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可采用任务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师所精心安排的任务引领下,学生参与大量的语言实践,在做中学,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相结合,将语言技能从理论形态转化为实践形态;学生通过接受任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相互评价等任务阶段,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系列的与实际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的任务,在活动的过程中,巩固了语言知识,发展了语言技能,从而有效地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同时,在与同学的互动中,提升了沟通交流能力,增强了团队意识,培养了创新精神。
(四)建立全新的考核评价机制
建立以形成性考核为主,终结性考核为辅的英语教学评价新模式。形成性考核贯穿于每学期教学的全过程,按照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把每学期分成若干个任务单元,各单元按权重分配分值,按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中所展现出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评分。期中、期末考试依照不同职业对英语应用能力的不同要求,设定不同的考试手段和考试内容。如经贸、旅游等对听说能力要求高的专业可以采取会话、闭卷考试的方式;对于一些需要笔译的工科专业可采用翻译产品说明、操作流程、专业常识等考试的方式;对于像文秘等需要公文书写的专业可采用实用文写作的考试方式。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立体化的英语应用能力评价体系是普通英语与行业英语融合的高职英语教改模式中重要的一环。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梁影,倪其育.基于情境学习理 的学习环境设计原则[J].扬州大学学报,200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