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学生内心的力量

2014-08-26 17:48王永辉
中国德育 2014年8期
关键词:励志力量习惯

王永辉

元氏一中始建于1952年,六十年薪火相传,几代一中人孜孜不倦地探索教书育人的真理。正如很多事物发展的规律一样,一中的发展有过辉煌也有过低谷,在历经高低反复的颠簸之中,学校的育人事业有了令人欣慰的突破和进展。

学校德育的困惑

2009年,一中的发展在跨越到一个平台后,开始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该怎样进一步实现跨越式发展?当时感觉学校发展遇到了很多困惑:

一、抓反复、反复抓的怪圈。总体感觉德育工作要做的事情很多,而实际上总是在几个问题点上摇摆,有些问题看似已经有效解决,但稍有松懈,就马上出现滑坡。

二、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困惑。学生的成长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的教育却没有被当做系统工程来抓,经验主义的随意性、盲目性、滞后性,使德育更像灭火队员,被动地等待应付,要么无所作为,坐等问题;要么搞运动,走形式。

三、班主任独木难支的困境。任课教师德育职责的缺失,导致班主任工作不堪重负。我们学校是全寄宿制学校,一到节假日放学、学生返校就要求全体班主任跟班,严防死守,打疲劳战术。身心俱疲是班主任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工作的幸福感、成就感无从谈起,教书育人的乐趣找不到,职业倦怠现象凸显。

四、德育热情的持久性不强。我们不断尝试改变原有德育方法教育学生,比如开展班级活动激励学生、给师生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以促进沟通、开展竞赛评比活动激发学生斗志等等。起初,学生和老师都会信心满满、斗志昂扬,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热情也会逐渐冷却下来,这些活动逐渐流于形式,成为没有任何实质作用的鸡肋。德育效果的三分钟热情,成为阻碍学校德育工作的瓶颈。

唤醒学生内心平静的力量

为什么教育显得那么无奈呢?一个学生的日记让我陷入了思索。

“今天一直提醒自己要全力以赴地学习,可是每节课下来,都感觉很悠闲,全身有很大的余力一般,没有感到一丝由全力以赴带来的疲惫感,但是上课时又明明十分专心,十分努力啊。对于这种情况,我感到有些迷茫,难道我不重视即将到来的月考?这是不可能的,我心里一直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怎样才算是全力以赴呢?”

这段日记让我发现,我们已将德育工作推进了一个误区:很多老师认为励志就是激发了学生的斗志,慷慨激昂、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才算是励志。其实,这种状态,只是激发了一种高涨的情绪,如果仅仅是进行一次冲锋,参加一次比赛是必要的。但是,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对于常态化的、天长日久的、需要开动思维的学习,只有激奋的情绪是不行的。学习过程中的种种障碍,难题、困难,以及由此引起的消极情绪会很快瓦解暂时的热情。影响学习的首要因素是情绪,激奋和低落的情绪都制约思维的启动,心理学上学习的巅峰状态是指情绪平静,高度专注于学习中去。正如于丹教授所讲,平静的力量才是学习中持久的力量。

平静的力量是习惯的力量

针对以上困惑,我校曾对一些德育模式进行了反思,但似乎不能全面解决我们的问题。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接触到了“三大步”励志教育,“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的理念令我们备受鼓舞。通过专家论证和实验学校的成果展示,我们强烈地感到,这一教育模式回答了我们长期苦苦思索的问题,于是,我校在2011年3月正式启动励志教育。

“三大步”励志教育课题组王军老师在他的博客里发表了一篇文章《让学生从好习惯中获得学习、生活的力量》,如何去发现学生成长的力量,对于我们有很大的启发。习惯是人的第二天性,好习惯会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做正确的事。没有好习惯成功不容易,有了好习惯失败不容易。唤醒学生内心平静的力量就是习惯的力量。从教学管理的实践中我们有这样的发现,习惯的培养是励志教育的重要任务。

1. 学习问题是学校德育问题的根源

学校面临的管理难题大都是从厌学开始的,一个高中学生全部生活的重心是在学习上,一旦学业失败,他们的整个自我价值感就可能崩塌。当一个学生自我价值感得不到满足,消极情绪控制自己的时候,他倾向于在负面信息中检索,寻找聊以自慰的依据,从而形成意志性厌学。他们会为不努力学习找到充足理由或深刻理论,能证明不学习者更容易成功的系统思想和途径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遭遇了学业上的屡败屡战之后,会出现退缩、逃避行为。而逃避的出口可能有三个方向:逃到情感世界里,卿卿我我谈“恋爱”;逃到虚拟网络世界里,脱离现实生活以麻痹自己;逃到小团伙里,抽烟喝酒、打架滋事,寻找“归属感”“自尊感”。

2. 不良学习习惯是学习障碍问题的根源

学校和家长都会十分重视学生的学习,但是重视孩子的学习也只是表现在关注学习时间,报名上辅导班,却很少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兴趣。而实际上,大部分学习问题源自于低效学习习惯。

边做作业边看答案,一遇到障碍就马上问旁边同学,习惯于机械抄写、机械背诵、机械做题,抠难题,长时间盯着题目看,一节课做不出一道题,这些都是低效学习习惯的表现,实质上是用形式的忙碌掩盖了思维的懒惰,因为不太需要思维的参与,学习时一定走神不专注;因为对知识深加工不足,很少有学习上的顿悟,导致学习上没有兴趣,似乎总是不开窍;学生把形式的忙碌误解为努力,最终形成了“我努力了,成绩为什么没有提高;我付出了,为什么没有回报?”这样的质疑。

长时间的委屈和不解会导致对学习的倦怠,倦怠现象是德育领域里痼疾顽症,其根源是厌学,厌学后学生会在负面信息里检索,天使就会沉睡,任何教育都没有效果。而学生厌学又是源自于不良的学习习惯,由此造成的学习中的种种障碍是瓦解暂时被激发的热情的主要因素,所以我们要唤醒人心中的天使,就是要培养高效的学习习惯。学习顺利了,有了成就感,学生就更愿意在积极信息里检索,当学生心中充满希望,心平气和地专注于学习中的时候,他就会自尊、自信、自强,更愿意展现出自己积极的一面。“志”也就被激活。励志就是唤醒学生内心平静的力量,也就是培养高效学习习惯。

我班李忠明同学(2012年高考成绩625分,被华北电力大学录取)的几则成长记录,验证了好习惯的作用。

为了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在老师让我养成高效学习习惯时,自己对此基本上是半信半疑,把认真计算的誓言写在了卡片上,但没有付诸行动。我曾经尝试过认真计算的好处,因为开始时的不习惯和不适应,便松懈了下去,又开始草草地计算了。结果,就是这次数学成绩班级倒数第8名,这让我彻底清醒了。同时,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你不能习惯好习惯,那么,你就要学会习惯失败”。

在确定要培养这个习惯后,我开始刻意地去规范使用草稿纸,而且,只要是计算问题,我总会暗暗下决心:我一定要算对,再难的计算,我也能算对它。与此同时,我尽量不减少计算步骤。就这样坚持了几天,我发现,自己可以更认真地去计算,更加重视计算,正确率也有大提高。我充满信心,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养成准确计算的习惯。

经过这几天对它的关注,情况有了很大的好转,出错率明显降低了。即使出错了,也可以迅速从解答中找到错误之处,没有浪费不必要的时间。另外,随着正答率的提高,自己也不再害怕那些烦琐的计算,避免了因出错而引起的懊恼、后悔等不良情绪,对提高计算能力有了很大的自信。

当学生沉浸在成功的喜悦的时候,他就没有时间去堕落。

励志教育是培养好习惯的有效德育方法

励志教育以习惯养成21天周期来设计了读思行三大步。在习惯培养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步骤:

1.通过主题班会课,来调整认知,学生不能有观念上的冲突,必须愿意改变。

2.养成什么习惯,一定要有要有具体的内容、明确的要求。

3.习惯养成过程中不断强化。任何一个细小的习惯改变都是别扭和难受的,好习惯的养成要克服惰性,可用以下方法来强化:

第一,时刻提醒。桌子上张贴提醒卡。我们要求学生在课桌右侧上方,张贴习惯养成提醒卡,基本格式是:我要养成的习惯是……;我要巩固的习惯是……;这个习惯的要求是……;激励自己坚持下去的格言……

第二,每天自我打分。采用富兰克林自我评价法,对每天习惯养成的情况打分,连续两天低于2分的情况要找导师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症结。

第三,每天自我强化。通过成长记录,总结习惯养成过程中的点滴进步,不断树立信心。

第四,导师的叮咛鼓励。导师批阅时,及时肯定做出的努力,对出现的懈怠进行指导。

第五,同伴的榜样示范。每天选取效果明显的成长记录进行交流分享。

经过了寻找,困惑、实践和改进,励志教育已经成为我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推手,其中既有规范的操作程序,又有可融入学校的个性化追求,它把零散的管理放在了一个系统中,成为推动学校德育改革与创新的有力保障。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齐 欣

猜你喜欢
励志力量习惯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好习惯
励志故事
麦唛力量 (一)
温斯顿·丘吉尔的20条励志名言
温斯顿·丘吉尔的20条励志名言
孤独的力量
生活励志
怀疑一切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