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特殊学生群体德育问题探析

2014-08-26 17:30李欢
中国德育 2014年8期
关键词:群体德育工作育人

作为弱势人群,特殊群体学生面临着教育、生活、心理、情感、安全诸方面的问题,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保护。而确保这些特殊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校园里找到幸福感和归属感,是学校的职责所在,也是教育公平的要求。

在学校教育里头,存在着这样的特殊群体:贫困生、学困生、留守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残障学生等。作为弱势人群,特殊群体学生面临着教育、生活、心理、情感、安全诸方面的问题,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保护。而确保这些特殊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校园里找到幸福感和归属感,是学校的职责所在,也是教育公平的要求。

不同的特殊群体有不同的特点,学校在教育中有针对性地区别对待。于贫困生而言,感受着巨大现实反差的他们需要资助,更需要建立改变命运、创造幸福的勇气;于学困生而言,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他们需要更多的帮扶,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训练;于留守学生而言,亲情缺失的他们需要更多的心理关怀;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而言,缺乏归属感的他们需要老师平等的接纳;于残障学生而言,生理存在种种缺陷的他们更需要建立起自信心,笑对生活。

教育这些学生,需要广大教育者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意识到特殊学生群体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更要在行动上统一起来,聚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力量,进一步完善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帮助每一个学生成为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潜能得到充分发展的人。当然,这个过程,也是一个优雅而缓慢的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和陪伴,任重道远。

特殊学生群体作为中国梦的共建者,做好其德育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有力保证。目前特殊学生群体德育问题主要表现为价值观偏差、心理问题严重、道德行为问题严重等。在未来德育工作中应改善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环境,创新德育方法,并不断修正德育工作的内容。

特殊学生群体;德育;中国梦

李欢,西南大学统筹城乡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不仅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美好愿景,更是青少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农村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孤儿、单亲家庭子女、特困家庭子女、残疾儿童及学习困难学生等这一庞大的特殊群体,作为青少年群体的组成部分,是共享中国梦的重要主体,也是中国梦的共建者之一。他们素质的高低关乎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做好这一群体的德育工作,有利于推动中国梦的实现进程。

一、特殊学生群体德育工作之价值

本文所说的特殊学生群体,指的是在社会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的弱势群体,他们面临着教育、生活、心理、情感、安全等诸方面的问题[1]。加强特殊学生群体的德育工作,确保其健康成长,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实践价值。

首先,从个体层面来看,有利于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特殊学生群体正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同时也是思想道德形成的黄金时期,该阶段的学生既易于接受正确的教育,形成良好道德品质,也可能受到不良行为的影响,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此时若能够给予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将有助于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其次,从家庭层面来看,有利于从长远上改善家庭弱势状况。总体上看,大多数特殊学生群体家庭经济收入偏低,生活贫困,其身心健康、成长状况令人担忧。通过积极而有益的德育工作,帮助特殊学生群体走出道德误区、提高道德水准,能为其将来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坚实的保障,有助于减轻其家庭负担,甚至使其家庭走出弱势状况。

最后,从社会层面来看,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有力保证。特殊学生群体同样是国家未来建设的有生力量、主力军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如果任其思想道德发展低下,不仅会对社会安定造成威胁,还会成为阻碍和谐社会构建的巨大隐患。因此,解决特殊学生群体的德育问题,坚持防微杜渐,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有力保证。

二、特殊群体德育问题之现状

特殊学生群体德育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和担忧。学界从不同侧面对其教育、生活、行为表现、思想信念、心理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认为其德育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校德育失衡,导致价值观偏差

首先,部分特殊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呈现功利主义倾向。一方面,由于特殊学生群体的家庭经济收入普遍偏低,容易产生强烈的“摆脱现状”的强烈愿望,导致其在价值观的选择上趋于功利化。另一方面,目前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以及家庭德育和学校德育“重智轻德”的失衡现状也对特殊学生群体的价值观产生了强烈冲击。有研究者发现“理想,理想,有钱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成为一些特殊学生群体的口头禅。他们对百万富翁的崇拜甚至超过对科学家的崇拜,可见部分特殊学生对物质利益的崇拜和对奢华肤浅的生活方式的追求[1]。

其次,部分特殊学生出现了“读书无用论”的价值观。他们认为无论学历高低均可以在城市里赚钱,早点离校到社会挣钱是更好的选择,从而产生厌学、逃学、弃学情绪。有研究发现,特殊学生群体中成绩处于班级的中下水平、厌恶学习的学生比例较高。53.6%的留守儿童学习自信心不足或没有自信心,有27.5%的留守儿童在课堂上总是心不在焉,学习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对学习不感兴趣[2]。

(二)社会压力过大,心理问题突出

首先,存在人际交往障碍。特殊学生群体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加上应对方式上的不正确、不完善导致其产生种种心理障碍。轻者怯于参加集体活动、不善与人交谈、甚至拒绝与他人交流;重者对事敏感多疑、人际关系上趋于封闭、在学校生活中表现出孤僻古怪,并不可抑制地抗拒着他人善意的同情和帮助[1]。

其次,叛逆心理严重。特殊学生在与他人进行交流时总是充满警惕甚至是满怀敌意,非常反感学校老师和家长的管教,总是与老师和家长的要求背道而驰。

(三)道德意识淡漠,行为问题严重

首先,道德意识淡漠。有研究者发现部分特殊学生道德情感缺失,只知索取不去奉献,缺乏责任感,做事毫无担当,依赖心理严重。在一项研究中,高达62.3%的留守儿童不愿意参加集体劳动,缺乏集体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69.2%的留守儿童面对作弊时选择“视而不见,可以理解”,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在他们的心中逐渐地淡化[2]。

其次,行为问题突出。有研究者从青少年违法犯罪人群构成中发现,贫困家庭中的残疾青少年、父母双下岗的子女、违法犯罪父母的子女、进城务工的农民子女、流浪儿童等是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高发人群或后备军,应当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重点预防的对象[3]。

三、特殊群体德育工作之对策

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有赖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整体环境的配合,不仅要重视家长和教师的言传身教,更要重视社会风气和文化环境的潜移默化。同时,德育内容也必须与时俱进,德育方法也必须不断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达成德育工作的目的。

(一)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环境建设

首先,学校作为特殊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应该坚持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打造和谐的育人环境,建设有特色、有风格的校园文化,促进特殊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全面发展。学校应该树立端正的办学思想,正确的育人观念,将教育方针由“重智轻德”转变为“德智并重”。并选拔教师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高其心理咨询水平,担任起心理教育的重任,让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以减少特殊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

其次,家长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营造健康的、温馨和睦的家庭。学校应该促进家校合作,通过家长会、座谈会等方式,加强对特殊学生家长的教育培训,传授科学的教育理念,提升育人水平,让其家长认识到家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使特殊学生在家里也能接受到良好的德育熏陶。

最后,应发动全社会力量共同营造和谐、安全的大环境,加大对社会不良因素的治理与监管。一方面,关注特殊学生群体的精神需求,为其提供更多元化、更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另一方面,促进学校与社区的联系,搭建社区儿童服务中心,加强对本社区内特殊学生群体的管理、支持与服务,构建全方位的特殊学生群体支持体系,保障特殊学生群体学习、思想道德上的健康发展。

(二)重构德育工作内容,共筑青少年的“中国梦”

面对新时期的社会现状,特殊学生群体的德育内容需重构为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等全方位多维度的大德育观。

首先,秉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教育。我们中华民族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传统道德思想教育应继续保持。“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基本要求。“仁”,即“仁爱之心”,应教育特殊学生同情、关心和爱护他人;“义”,即“正义之气”,应教育特殊学生传承正当、正直和道义这样的气节;“礼”,即“礼仪之规”,教授特殊学生各类礼仪、礼貌和礼节;“智”,即“智谋之力”,学校和家庭教育中应重视特殊学生辨是非、明善恶和知己识人的基本能力;“信”,即“诚信之品”,诚实守信、坚定可靠、相互信赖的品行,在现代社会对特殊儿童来说尤为重要,在德育教育中应该更加予以重视。

其次,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德育教育中。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家庭教育的缺失等原因,造成广大特殊学生群体面临着更多的心理冲击,只有在对他们的心理问题充分分析的基础上,配合适当的心理辅导,才能减少特殊学生群体的自卑心理、叛逆心理等问题,促进他们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此外,在德育工作中,应加强其法制教育的内容。有研究指出,我国青少年罪犯总数已突破六十万,占刑事罪犯的36.7%,比例相当惊人,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已刻不容缓[3]。因此,在德育中应配合法制观念的普及,让特殊学生群体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增强法律意识,严格管理自己的行为,以防微杜渐。

最后,鼓励广大特殊学生群体怀揣理想、努力追求,共同实现全民族的“中国梦”。很多特殊学生由于处于社会的弱势状态,内心充满了委屈与苦恼,有的甚至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茫然,对未来失去信心。此时,就需要学校、家长和全社会三方一起努力,帮助所有特殊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勇敢追求自己的理想,重塑美好的希望,为全民族的“中华梦”贡献力量。

(三)改革创新德育方法,融会多元化德育方式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德育方法存在“着重共性轻个性”“重他律轻自律”“重外显轻内化”“重灌输轻养成”“重理论轻实践”“片面强调限制、防范和改造,忽视引导、熏陶、塑造”的倾向,造成了目标结构的片面性和不合理,导致了德育功能的不完整[4]。因此,我们应采用多元化的德育方式,实现传统德育方法的改革创新。

其一,将“陶冶、示范、暗示”等方法相结合,即通过简单事例和语言表述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强化养成,陶冶思想情操,确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因此,在校园中应坚持良好的学风、严谨的教风、文明的校风,为特殊学生群体打造和谐的校园育人环境。在家庭中应营造温馨、和睦、健康、积极、乐观的家风,通过耳濡目染提高特殊学生的修养,尽量避免生活、学习和成长中的各类问题。

其二,可通过体验教育法促进特殊学生群体的德育工作。将实践与特殊学生的德育相结合通过开展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加强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使其在自身体验中得到真实的感受社会的真、善、美,并不断反思自身的行为,更好地改造自身的主观世界。

其三,情感教育法也是特殊学生群体德育工作中的一大利器。道德情感是道德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培养特殊学生群体优良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应通过良好的道德情感教育,把社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内化为自身的心理需求和价值观念。家庭作为情感教育的第一课堂,家长的言行举止、道德情感等会对特殊学生的品德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家长应通过情感沟通,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深入特殊学生群体的内心世界,用爱营造出亲近、温馨的环境,从而提高特殊学生群体学习和生活的热忱,学会与人为善。

参考文献:

[1]于林平.关于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德育的若干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9):215-217.

[2]李伍平.和谐社会构建视域下的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研究[D].成都:西南石油大学,2011.

[3]于文新.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弱势子女道德教育初探[J].科技资讯,2008(30):216-217

[4]鲁燕林.浅谈如何做好留守儿童德育工作[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版,2013(09):31-32.

责任编辑/杨艳利

猜你喜欢
群体德育工作育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达到群体免疫,没那么容易
“小团体主义”帽子不要随便扣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调查
中间群体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