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
励志教育,是应用教育心理学和教育激励学理论,激发和唤醒学生内在的人生追求,使学生获得生命自觉,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用自己的意志战胜挫折,即:以德为根,用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生为本,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
课题组经过十余年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探索出了具有励志教育特色的德育创新模型。学校励志教育体系的整体构建,是基于德育创新成果“三大步”励志教育的应用研究。
一、“三大步”励志教育的主要内容
课题组经过实践研究,采用了三个切实有效的德育方法、以励志为主导进行道德教育,这三个方法合称为“三大步”励志教育。“三大步”励志教育的突出之处是,在一天内对学生着重从道德的三个层面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全面进行“训练”。具体采用的训练办法是读、思、行。
第一步,读—认知与朗读励志信
励志信,是一封封有序的励志教育纸质信函。在“三大步”励志教育中,励志信装在信封里,信封装订在教材《我们有话对你说》里。励志信采用传统信函的收纳和装订办法,对学生产生极大吸引力,增加了学生对道德认知内容的认同度。朗读励志信,要求全班同学“全体起立、挺胸抬头,双手捧信,齐声朗读”,每天读三次,每次的时间大约是3~5分钟。
第二步,思—反省与成长记录
成长记录,是一本学生成长记录册。这一步是内心的反省,是道德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论语·学而》中讲“吾日三省吾身”;《荀子·劝学》中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均说明了道德情感反省,在道德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性。
励志教育要求学生在填写成长记录的时候,“多记进步少记忏悔,多记快乐少记烦恼,因为进步与快乐的累积会产生巨大的力量”“给我自信、助我前行”。在育人导师的实践中,成长记录不只是学生进行反省和记录的成长日记,更是师生交流的重要载体,以及导师进行多元评价和道德价值观干预的重要平台。
第三步,行—行动与自我评价
学生每日“三大步”的第三步,是“行动与自我评价”。采用的办法是富兰克林式的评价。学生每天对自己的行为自我监督和评价,进行粗放性打分。认为极好记4分,很好记3分,好记2分,差记1分。这一办法,简单易行,在道德行为的习惯养成中能起到重要作用。
同样一个德育主题,每天重复进行“三大步”德育“训练”,共进行三周二十一天。这种基于道德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常态化训练,就形成了一种德育模型。这种德育模型,对于德育有效性的秘密还在于:对道德认知进行了集量重复,将正能量输入了潜意识。
习惯是在潜意识支配下的行为,而反复刺激是改变潜意识的最好办法。在“三大步”励志教育的一个单元的二十一天中,同样的道德认知内容要重复六十多次,大量的重复、大强度的正能量输入,成为学生去掉坏习惯、树立好习惯的强大动力。
二、学校励志教育体系的整体构建
学生生活在学校里、家庭中和社会的环境,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非核心价值思想的袭扰和诱惑,导致已有的育人成果减弱或者消失,因此,整体构建全面的、全员的、全程的和全方位的育人环境和体系,营造励志育人的正能量场,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学校励志教育实践中,以下初高中六个学段中的四大体系,目前已经比较成熟和完善。
(一)学生励志体系—以学生为中心
即为学生励志每日“三大步”(见第二部分“三大步”励志教育)。
(二)导师育人体系—以导师为中心
全员育人导师制:把学生以小组或宿舍为单位,学校全体教师都参与育人、都担任导师,每个导师负责一个或几个小组或宿舍。全员育人导师制要求全体教师关注学生从入学至毕业的整个教育过程,包括学习、生活到德育的各个环节,自始至终都不放松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在现实中任课老师基本上不承担育人工作,自己课上的问题,如不交作业、打架等,往往要推给班主任。因此,我们强调全员育人、突出育人导师,提出了全员育人导师制的育人管理制度。对于导师的育人目标要求,根据学校教育教学的现状,再结合“三大步”模式,课题组研究了便于操作和行政管理的导师每月“三大步”的育人模式:
第一步,每天批阅一次成长记录
对学生的成长记录,导师每天一次或每周几次进行批阅,与学生交流,在生活上关心、心理上疏导、学习上指导。批阅时,导师要善于发现与呵护学生的优点、特长和进步,给予学生肯定、赏识和鼓励。成长记录,铸就了导师交流、指导和评价的平台。
第二步,每月进行两次小组活动
导师对自己所带的小组,每月进行活动,活动要有体验性和实践性。活动的主题围绕励志信的主题。活动的形式多样,可以是游戏和赛球,可以是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也可以是传统活动。
第三步,每月进行三个典型学生的工作
在负责的小组学生中,导师每月对三个学生进行重点帮扶。
导师是全员育人导师制中的育人主体,导师在每月“三大步”中每一步,都要体现励志育人的理念和方法。在育人实践中,要让学生处在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中,处在一种被肯定和赏识的环境中,使其逐步产生自信自强、天天向上的好心情。
(三)班级课程体系—以班会课为阵地
励志教育课程化,是整体构建学校励志教育体系的大工程。其一,是政策导向和科学性问题。要根据相关德育理论和教育部制订的德育大纲的基本要求,将我国德育内容重点的四个层次七个方面根据学段进行设计,并融入励志教育课程。其二,是师资和课时的问题。为了适应当今学校缺乏德育教师和德育课时的现状,课题组组织力量对励志教育课件进行集中制作和及时更新。
关于励志教育主题班会课,我们要求做到设计有教案和课件,形式主要以学生喜欢的励志视频、课堂讨论、励志歌曲和流行歌曲等为主。课件的栏目有“励志视频”“励志小故事”“我们有话对你说”“每周一歌”等。时间安排在每周的班会时间,三十分钟左右。课程体系的周期也是三周,三周课程的功能分别是解读、巩固和提高,力争层层递进,逐步推进。
现成的课件、教案和励志短视频,为班主任老师在班会课上开展励志教育课程提供了条件。这样,既解决了励志教育的师资和课时问题,又充实和丰富了班会课的内容,在德育实践中,得到了班主任老师的认可和称赞。
(四)学校评价体系—以学校工作为中心
评价分为两部分,一是学校对育人导师的评价,二是学校和育人导师对学生的评价。
在导师育人初期,对导师的评价,一定不要细化。我们只评价导师的育人工作做了还是没有做,而弱化评价效果。课题组提出“粗放型评价、准细化评价和细化评价”的“三阶段论”,提出学生评价导师“7分制”的具体评价办法。
根据学生成长的需求,学校要突破对学习成绩唯一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对学生的评价,我们采用了日评、月评和学期评的办法,用最大的努力平衡“成绩评价”。日评,是育人导师在成长记录中,与学生每天交流中,有形无形进行的多元评价;月评和学期评,是学校要求每个级部,每月每学期,都要评选“月度励志之星”和“年度励志之星”并颁发奖状。设立的奖项有:“快乐成长奖”“学业成就奖”“最具演讲才华奖”“最具领袖气质奖”“道德风尚奖”“最具发展潜力奖”“文体艺术奖”“创新能力奖”和“班级杰出学生”等等。
根据学生成长的不同年龄段,励志教育设置初中三个学段、高中三个学段,实现全程育人。在每个学段中,四大体系全面推进,努力实现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和全方位育人。
三、结论与启示
励志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励志教育让学生、教师甚至学校都获得了自主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力量。
励志教育赋予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学们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和未来,理想和目标逐渐清晰。见闻的增加与实践的历练,使同学们的抗挫能力增强,对待困难和痛苦的意志力明显提高。同时,同学们的责任意识和情商也有所变化,严格自律、感恩他人,已经成为很多同学鞭策自己的成长格言,励志教育给予了学生自我成长的力量,励志教育培育起来的基础素质,成为了学生今后走向社会的巨大的人生财富。
教师的改变比学生的变化更明显,因为他们的认识更深刻。全员育人导师制让每一位参与其中的老师都尝到了职业的幸福。很多教师反馈:正是励志教育让他们更深刻地明白了身为人师的责任,让他们更透彻地感受到教书育人的幸福,让他们更全面地认识到身为一名教师应该担任的角色,让他们更加坚定自己的职业信念与理想。
根据初步调查与分析,励志教育实验校的变化,可概括为“五个转变”,即:学校实现了从面向少数到面向全体学生的转变;从关注成绩到关注全面发展的转变;从被动接受到学生主动学习的转变;从成就学生到解放教师的转变;从班主任管理到全员育人的转变,学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跨越发展。
(作者单位:山西省大同市教育局)
责任编辑/齐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