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萍,袁超燕,陈 兰,武玉莲
(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 妇科,湖北 恩施 445000)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为阴道加德纳菌及其他多种厌氧菌大量繁殖所引起的阴道黏膜非炎性疾病,在妇女下生殖道疾病中占较大比重,近年研究发现[1]:细菌性阴道病与不孕、早产、流产及盆腔炎等密切相关,我们回顾性分析2011-2013年我院1967例育龄妇女体检情况,旨在了解本地区育龄妇女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情况,并研究细菌性阴道病发病的高危因素,为细菌性阴道病的防治提供帮助。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妇科门诊1967例体检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年龄21-45岁,平均28.6±2.3岁,所有研究对象2周内均无抗生素使用史及阴道用药史。对研究对象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标准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第7版《妇产科学》相关诊断标准[2]。具体诊断细则符合以下四项标准中3项可诊断细菌性阴道病:(1)白带性状稀薄、灰白色、异味(腥臭)、量增多;(2)阴道pH值升高大于4.7;(3)阴道分泌物镜检可见线索细胞(必备条件);(4)胺试验阳性。
受检者取阴道分泌物(排除月经期取样,3日内无性生活,24 h内无阴道冲洗史)分别检测pH值、镜检及胺实验,胺实验试剂采用美国GAM gate生物技术公司试剂盒,检测分泌物中组织多胺。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受试者年龄、文化程度、性生活情况、生育史、避孕方式、既往流产史及个人卫生情况。
研究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进行处理,构成比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本地区1967例体检育龄妇女细菌性阴道病检出243例,检出率12.35%(243/1967);其中243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分泌物清洁度检查Ⅰ-Ⅱ级24例,占9.9%,Ⅲ级以上为219例,占90.1%,胺实验阳性201例,占82.7%。
对1967例研究对象问卷调查进行单因素分析,年龄、人流史、口交及避孕方式显示有统计学差异,与育龄妇女细菌性阴道病有相关性(P<0.05)。
表1 BV高危因素单因素分析
将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单因素分析的相关因素纳入logistic多因素分析详见表2,人流史、口交为细菌性阴道病高危因素(P<0.05),使用避孕套为细菌性阴道病保护性因素(P<0.05)。
表2 BV高危因素多因素分析
细菌性阴道病为女性常见的下生殖道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处于4.96%-36.0%之间[3],可引起宫颈炎、盆腔炎及不良围产期结局等并发症。细菌性阴道感染性疾病过程中所表现的炎性反应(白细胞增多)并不明显,复发率较高,少数患者呈反复发作,健康女性阴道正常菌群主要以乳酸杆菌为主,其分泌的乳酸为维持阴道酸性环境的重要因素,阴道各正常菌群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共同维持阴道内环境的稳态,正常菌群为机体抑制病原体定植阴道黏膜的重要屏障,阴道微生态平衡的破坏是病原易感的重要原因,研究发现: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与阴道微生态平衡的破坏相关[4]。细菌性阴道病为内源性感染,致病菌多见于阴道加德纳菌、厌氧菌,临床也有其他感染菌株报道[5,6],在本地区育龄妇女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率为12.35%,患者清洁度多Ⅲ级以上,杂菌较多,胺实验阳性为82.7%,致病菌对乳酸杆菌利用阴道上皮糖原产酸形成抑制,pH上升,研究资料显示[7]:50%的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线索细胞为其典型细胞学特征。
本研究对细菌性阴道病潜在的高危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单因素分析年龄、人流史、口交及避孕方式显示有统计学差异,与育龄妇女细菌性阴道病有相关性,多因素分析人流史、口交为细菌性阴道病高危因素,使用避孕套为细菌性阴道病保护性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人流造成子宫内膜损伤,容易导致子宫内膜慢性炎症,对阴道的正常防御机制造成破坏[8],人流过程也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在我们的研究中,人流2次以上患者细菌性阴道病发病率为34.07%,随人流次数的增加细菌性阴道病发病率出现上升,同时致病菌产生的酯酶、蛋白酶及免疫复合物也是导致反复流产的因素之一[9]。年龄在单因素分析存在统计学差异,26-35岁年龄段显示细菌性阴道病发病率较高,多因素分析显示为混杂因素,考虑各因素交互作用,人流史患者处于20-25年龄段较多,研究数据显示,口交为细菌性阴道病高危因素,使用避孕套为细菌性阴道病保护性因素,与临床一些研究相符[10-12],在避孕措施调查显示,采取避孕套研究对象细菌性阴道病较低,考虑避孕套对致病菌的阻断防御作用可减少致病菌感染机率。
参考文献:
[1]李 虹.自发性早产与生殖道感染相关性临床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2010,20(8):1102.
[2]乐 杰,主编,妇产科学 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19-220.
[3]李桂军,姚 莉,张红霞.阴道加德纳菌、Uu、Mh、CT在BV感染进程及诊断价值[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19(9):2105.
[4]李玉英.单纯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与细菌性阴道病现状调查及疗效分析[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2012.8(2):203.
[5]Ness RB,Hillier SL,Kip KE,et al.Bacterial vaginosis and risk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J].Obstet Gynecol,2004,104(4):761.
[6]王 蕊,李春霞 ,邵幸曙.女性不孕症患者下生殖道细菌性阴道病感染状况初探[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8,9(2):121.
[7]李冬玲,鞠剑波,施巧霞.女性阴道微生态与年龄、妊娠及阴道病关系探讨[J].皮肤病与性病,2012,34(4):234.
[8]沈醒杭.孕期妇女阴道炎发病情况及病原菌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2013,23(10):2367.
[9]于 芳,马 骏.细菌性阴道病的危险因素[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14):1713.
[10]范爱萍,薛凤霞.细菌性阴道病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25(8):616.
[11]黄占华.妇女细菌性阴道病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5):3937.
[12]加子珍,谢小军.妇科门诊细菌性阴道病发病率和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