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军 陈士金 陈小霞
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内一科,湖北宜昌 443000
临床上导致心率减慢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原因为窦房结功能障碍,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Ⅱ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出现这些心率失常的患者在临床上往往表现出头昏、心慌或者胸闷,严重时会出现意识障碍,在这些患者中有一部分通过药物能够提高心率,减轻症状,但绝大多数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往往在植入永久性起搏器后才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由于起搏器安全性及有效性很高,目前绝大数心内科医师在对患者行起搏器植入术后,忽视了继续服用提高心率的相关药物,从而导致患者起搏器的长时间起搏工作,电池损耗加快,起搏器更换周期缩短。参松养心胶囊可提高患者的自主心率,减轻相关临床症状,减少起搏器持续起搏时间,有效延长起搏器的更换周期。笔者通过对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起搏心率进行调节,并联合服用参松养心胶囊,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搜集2005年7月—2012年12月在本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41例,按就诊时间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1例,其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55~81岁;对照组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55~8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原发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入选标准:①临床体格检查及心电监测提示心率均为起搏器起搏心率(起搏心率为50次/min);②将起搏心率调低至40次/min时,患者自主心率随之降低,间断出现心慌、头昏、乏力症状,严重者有黑朦、晕厥发生从而影响生活。排除标准:①近期服用药物史,内分泌以及代谢紊乱所致的缓慢性心率失常;②合并心、肺、肾等严重原发性疾病。
2组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均停用其他相关药物,将患者起搏心率设置在50次/min,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口服参松养心胶囊(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3粒,每日3次,2组疗程均为10周。所有患者于药物治疗前、治疗后第10周分别行体格检查以及24 h心电监测及心电图各1次。
参照《中医心病诊断疗效标准与用药规范》[1]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疗效评定标准制订。显效:临床症状如头昏、黑曚等症状基本消失;有效:上述症状显著减轻;无效:上述症状无好转或加重。
根据24 h动态心电监测及心电图判定。显效:24 h平均心率或最低心率或随机心率每分钟提高15次以上;有效:24 h平均心率或最低心率或随机心率每分钟提高10次以上;无效:24 h平均心率或最低心率或访视心率每分钟提高小于5次;进展:平均心率进一步下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65.00%;治疗组显效6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48%,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55.00%;治疗组,显效5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24%,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表2 2组心电图疗效比较(例,%)
2组患者的肝肾功能与用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对照组1例出现头痛症状,治疗组有2例出现腹胀,嗳气症状,均可耐受,未对结果造成影响。
缓慢性心率失常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之一,在心内科门诊及住院数量统计中占有较大比例,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而窦性心动过缓、重度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又是最常见并且有较为严重后果的心律失常类型。传统治疗方法包括西药和永久起搏器植入。传统药物(包块异丙肾上腺素和阿托品)虽然能够暂时提高患者心率,缓解症状,但药物半衰期短,相应的毒副作用大。永久起搏器的作用时间长,治疗效果明显,但医疗费用高,且为有创手术,有一定手术风险。此外,患者起搏心率的设置很难达到理想值,如果起搏频率设置偏低,患者容易出现头昏,乏力等供血不足症状;起搏频率偏高超过自主心率将导致起搏器长时间工作,减少电池使用寿命,更换起搏器周期缩短,人为增加患者医疗及心理负担。
传统的西药在治疗缓慢性心率失常存在作用时间短,毒副作用大的弊端。根据传统的中医络病学原理研制的参松养心胶囊采用先进的制药技术,优良的提炼工艺及严格的质控标准,通过对麦冬、人参、丹参、山茱萸、赤芍、桑寄生、炒酸枣仁等12味中药进行科学的提炼配置,起到通经活络,改善微循环的功效,临床使用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参松养心胶囊通过调节心脏传导系统功能,改善心脏窦房结血供从而达到提高心脏自主心率,减少缓慢性心率失常发生等,明显改善头昏、黑曚、心慌等症状[3]。将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和口服参松养心胶囊结合起来有效弥补了西药以及起搏器器械治疗的不足,患者依从性高,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1] 沈绍功,王承德,闫希军,等.中医心病诊断疗效标准与用药规范[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6-7.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33-238.
[3] 吴以岭.“脉络-血管系统疾病”新概念及其治疗探讨[J].疑难病杂志,2005,4(5):285-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