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国
多媒体的应用能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通过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发展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特别是它能变静态为动态,变无声为有声,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小学生对新知识的获取,有利于小学生智力的开
发,有利于小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小学生获得信息进行思考活动,有利于小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
一、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去探究。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积极情绪。利用信息技术网络的丰富资源和综合效应,创设集声像、音效于一体的适宜情境,学生如身临其境,探究的兴趣很快被激起、激活。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在讲新课前,播放一段人们在超市买东西的情景,这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学生就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播完后,教师问学生:“这段影片拍的是什么情景?”“买东西、买车票要用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再问:“你们想认识人民币吗?那么,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人民币。”这样就使学生自然觉得数学离我们的生活不远,从而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的学习上来,为整个课堂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突破重点难点
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最初的教学,充满了形象、色彩,就能够为儿童多种感官所接受,我们就能够使自己讲授的知识为儿童所接受。”运用多媒体,可以通过“变色”“闪烁”等手段,不仅能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是不容易观察到的事物充分显示出来,而且积极调动学生的视觉直观功能,刺激学生的有意注意,从而找到事物间的联系,突破教学重难点。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在讲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时,用传统手段,包括直观操作、投影演示等都很难把要害讲清楚。而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可以很方便地演示出来:将两个角平移重叠,将角的两边长短随意改变。学生通过观察动态的过程,很容易地归纳出“角的大小与两边长短无关,而与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利用动态展示角的大小变化过程,化难为易,以达到最佳效果。
三、精心设计练习课件,提高练习效率
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的学风的养成,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所以,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利用多媒体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如,游戏、选择、填充、拼图等形式,也可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练习题型单一、枯燥的问题,使学生厌烦练习的现象得以改变。如,我在教学完《8的乘法口诀》后,设计了这样一个爬山闯关游戏:学生爬山一路上要经过很多卡口,如果要经过这个卡口,就要回答出他们的问题,每个问题全回答正确后才能顺利到达目的地。学生对这个问题很有兴趣,通过这个游戏,变原来枯燥的计算练习为轻松愉快的过关游戏,学生不仅在游戏中巩固了8的乘法口诀,还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练习效率。
四、明确学生主体,师生关系融洽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虽然是学习的主体,但还是处于被动的客体的地位。运用多媒体教学,教师更多的处于协助者和合作者的地位,与学生一起去面对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学”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的确认。当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时,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就更灵敏,记忆力会大大增强,联想也会更加丰富,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学习潜力可以得到更大
发挥。
通过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把单调、重复、类同的数学知识游戏化、情境化,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投入学习,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和学习数学的乐趣。我深信:教学改革伴随着多媒体手段的普遍运用,课堂教学效率将会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将得到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 四川省阆中市玉台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