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援艺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注重启发和因材施教。基于新课标理论,我认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必须是基于有意义基础上进行的,并对于课堂教学如何使之有意义进行了初探。
一、基于有意义学习下的教师角色转换和课堂教学形式
在新课标下,课堂教学形式焕然一新。以往的课堂多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外记、课外背,在课堂中,教师“教”的欲望非常强烈,没有给学生自由思考和发展的空间,教师是教科书的忠实代言人,学生的学习只是一种机械式、记忆式的重复过程;有意义的学习对教师的角色转换提出严格的要求,要求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在课堂上应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并引导他们发现数学、热爱数学、获得结论。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解放孩子们的大脑和眼睛,让他们去大胆地想、新奇地看,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我在教学《分数连除应用题》时,首先在黑板上画了如下的线段图:
然后我让全班学生按已经分好的小队进行合作学习,并引导他们按照“自己编题解答—小队集体讨论—小队评选—全班讨论评选—教师小结指导”的过程去探究学习。学生自己编出应用题后,每个小队进行评比,评出三道编得好的在全班进行讨论并评选。在全班讨论时,我引导学生从“是否符合实际”“语言叙述是否简要明了”、“是否有创新意识”等方面去评价,并非常自然地纠正了学生出现的小错误。整堂课中,我只起了电影中的“客串”的角色,“台词”总共不到10分钟,其他时间都交给了学生自己去探讨发现。教学完成后,我惊喜地发现,这堂课我教得非常轻松,学生也学得特别高兴,课堂气氛十分愉快,但教学效果却出奇得好。在课堂上,我并没有告诉学生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分数连除应用题”,因此,學生编写的应用题中既有“分数连乘应用题”,也有“分数连除应用题”,甚至有的学生还编写尚未学习的教学内容“分数乘除混合应用题”,使得这堂课既是复习课,又是新授课,还是预习课。在解答时,有的学生列分步算式,有的学生列综合算式,有的学生用分数乘除法知识解题,还有的学生用份数的方法解题。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解放,为他们进行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提供了可能。
二、基于有意义学习下的课堂教学内容
在新课标下,课堂教学有了新的内容、新的生命。近几年,不断有专家、学者和社会各层人士指出,我国中小学理科教科书内容深而窄,难度是世界第一,小学数学课本深度高出国外两个年级,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远远落后于欧美。而且,由于狠抓“双基”,使得课堂教学“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课程内容脱离了实际,不能反映时代的发展。有意义的数学学习要求课程内容必须反映时代的进步,必须贴近生活;强调数学学习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选取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样,学生再也不必去理解诸如“生产组”“红旗公社”等与当今时代不符的词语,而且,“数学实践活动”成了学生乐于学、乐于做的课。
我做过这样的试验:在教学时尽量不用书上的例题,而是选取发生和出现在我们班、我们学校、我们所在城市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现象作为例题。久而久之,我班的学生已经习惯从实际出发去探究数学问题。有一次,数学教科书上有这样一道题:
三、我的体会与思考
在新课标指导下,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正在慢慢地发生改变,像我一样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正在慢慢地体验新课标的无限魅力以及它给我们带来的诸多惊喜。我相信,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我们的数学课堂将不再是枯燥的、繁琐的,而是生动的、形象的、活泼的、诱人的。学生也一定会学得非常高兴、非常愉快,乐于探讨数学知识。
基于有意义学习下的数学课堂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是全新的。如何真正落实学生的合作学习?如何将数学学习真正与生活应用联系起来?如何处理数学学习技能和数学能力的关系?这些都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不断思考、探索并实践的。
(作者单位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林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