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兴趣与形象思维的培养

2014-08-18 21:44张凯宣
考试周刊 2014年16期
关键词:形象思维学法班级

张凯宣

愉悦的心理是高效的认知基础,兴趣是语文的内动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利于倾听课并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就必须引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并让他们感受到学语文的乐趣,才能激发学生追求、探索、升华,力争趋近最佳境界。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能够充分掌握和有效运用形象思维,则对教育和学生都无不有益,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精心创设学习情境,用知识本身吸引学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创设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我常常采用的方法有导语、点拨、讨论、讲解。导语是课堂教育的突破口,也是强化学生课堂心理的第一步,是创设教学情境的开始。教师如果采用生动而幽默的导语,用两三句话导入新课,就能使学生产生急于求职的欲望。点拨是为学生指点迷津,引导他们登堂入室,巧妙的点拨是创设教学情境的催化剂。

探索语文教法和学法,引导学生走上语文学习之径。教学方法是指教学与学法的统一,教学是双面的活力,一堂具体的语文课,只有建立在教学学生的基础上才算得上体现了正确教学思想。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不愿学语文的原因之一是语文太难,语文知识浩如烟海,茫无头绪,犹如走入迷宫,找不到门径,即使花了时间也不见成效,不像数理化,有那么多的公式、定律可循,只要下工夫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提高成绩。学生的想法不无道理。教师通常只重研究教法,而不重视研究学法,学法是学习的核心,学生主动性最终落实在学习方法的掌握上。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方法,教给了学生的方法等于给了他一把钥匙,最终他可以开启知识的大门。教师在研究怎么教的同时,也要考虑学生会怎么做,教学中一定要贯彻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学法可以渗透到具体课文中讲解。

优化学习环境,培养语文学习群体意识,凡学习语言都离不开特定的语言环境。学生学语文大多在班上,他们的语言能力、语文成绩跟班级这个群体有着密切关系。良好的学习环境,浓厚的学习氛围,活跃的课堂气氛,犹如一座灯塔,指引着一个班级前进的航向。班级是学语文的群体,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成绩时时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语文教师绝不可忽视学语文的环境,群体意识的培养。一是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结合课文实际适当组织开展各种语言竞赛,如朗读、演讲、作文、书法比赛等。又如把优秀作文和书法张贴出来,让学生相互观摩。在考试测验时,组织学生开展小组竞赛、个人挑战等活动,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通过努力取得优秀的成绩,同时为班上争得上游而感到高兴,从而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此外,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走入语文的大世界。语文学习绝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班级、学校、家庭、社会是学习语言的广阔场所。在班级中我订了多种报纸杂志,每周一篇观察日记,设立了书法兴趣小组,经常介绍新科学知识,推荐一些健康的范文给学生读,鼓励他们用发现的眼光发现语文,告诉他们只要留意,则生活处处有语文。正是因为注意了教学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由被动的“要我学”变成主动的“我要学”,由厌学变成乐学,教与学做到了交流,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所谓形象,是通过具体、直观的形象,利用思维的形式和方法,遵循思维规律发现和发展事物的特性、结构和关系的过程。形象是思维的基础,它可以启迪人们进行试验设计,提出科学假说,提炼各种模型,有利于说明和传播科学思想,传播科学知识。思维是形象的升华,是产生科学理论的阶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形象思维,就是再现语文中具体形象的场景和知识,通过分析比较发现和发展真理。例如:朱自清的《春》就很好地运用了形象思维,选取春天最有代表性的景物,从不同侧面写出了春的神韵,春的精神。刘熙载说:“山的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在朱自清笔下,春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软绵绵的”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春草的勃发和它蕴藏的无限生机。这正是春的精神,盎然向上,不可阻挡。朱自清笔下的春天:“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知时节。”“润物细无声的好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上一层薄烟。”“……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更具体形象地描写了花之竞放,风之和暖,雨之细小,蝴蝶之繁忙,鸟儿之欢喜,牧童之悠闲,农民之勤劳,一副春闹之象跃然纸上,这正是春的神韵,美丽动人,万象更新,催人奋进。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形象思维,就是要把课文中难以理解的情景和知识转换成具体形象的语言,深入浅出,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例如:对古诗句的意境,学生很难用语言表达,如果我们转换为用绘画表现,则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敕勒歌》的意境理解,可通过让学生绘画巍巍的青山,广漠的天空,辽阔的草原,丰茂的百草,肥壮的牛羊,展现敕勒川的苍茫和富饶,表达人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总之,,把课文中那些深难知识转换为形象具体、浅显易懂的知识,教法颇多,如实物参照、课外考察等。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形象思维,就是让学生学会立体地全方位地思考分析事物,揭示事物的本质,从而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用智慧统率知识。简而言之,就是要张开想象的翅膀,拓宽知识面,提高认识。以上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和尝试,还有待进一步改进,使之日趋完善,更科学。

猜你喜欢
形象思维学法班级
班级“四小怪”
摭谈初一数学学法指导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形象思维中疏与密的处理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三角恒等变换学法直通车
不称心的新班级
创意也爱“形象”——形象思维法
形象思维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