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014-08-18 20:58:13陈建传
考试周刊 2014年47期
关键词:创造力培养初中教育美术教学

陈建传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美术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创造力是现代社会人能力素养中的一项重要能力。初中生正处于各项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美术是一门多方面启发学生智慧,开发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学科,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本文对此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初中教育 美术教学 创造力培养

1.美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传统美术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为主,要求学生掌握明暗、透视、比例等绘画基础知识,对学生绘画能力的要求比较高。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美术教育逐渐成为一种基础性教育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并致力于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1]。现代美术教育,鼓励学生在观察事物的基础上,积极表达自己的艺术感受,表达感受时不必拘泥于客观实在,可以运用超越现实主义的方式,最终目的是形象地表达主观感受。每个人的思维不尽相同,在思维和艺术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细胞得到活跃,审美能力得到培养,想象力得到开发,创造力得到提高。传统美术教育中大都是条条框框的内容,长期教育容易导致学生思维僵化,这是新课改不同于以往的最大进步。

2.初中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措施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关键是提高学生上课的主动性与参与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

2.1丰富课堂形式,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与参与性。

传统美术课堂上,课堂内容要么是枯燥的课堂理论,要么是绘画或做手工,学生觉得理论学起来没用,想参与绘画但自身基础太差,只有做手工时参与积极性才高,所以课堂氛围不是特别浓厚。现代美术教学要彻底打破学生参与性不高的局面,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课堂的主体,都应该积极认真地学习,享受审美能力得到提高和思维想象创造力得到培养锻炼的过程[2]。如何丰富课堂形式,我有如下建议:第一,加强师生互动环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发言,并且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简单评析,让学生认识到美术课堂的自由性与主观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第二,丰富课堂环节。如艺术史论教学中,老师不要只是枯燥地讲解艺术的风格及发展历程,而是多联系现实分析每个流派的风格特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学生乐于接受,老师讲解积极性高,课堂教学效果较好。下面以外国美术欣赏一课为例,分析多环节式的课堂讲课。

情景一(课堂导入):

老师:大家还记得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吗?

学生:记得;不记得。

老师:上节课时候我们欣赏了多幅美术作品,如《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雅典学院》等(与此同时,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大家再次展示这几幅作品)。老师相信不同的学生喜欢不同的作品,下面老师请几位说说自己喜欢的作品及喜欢的原因。

学生发言略。

学生讲完以后教师对学生讲述的观点进行简单讲评,对合理的部分加以肯定,对独特的想法加以引导。

情景二(本节课的重要内容):接下来,我们要欣赏17、18世纪欧洲的画作,欣赏这些作品前,我们不妨先听几个故事。

故事一:法国梅杜萨出海的故事。

在学生被故事深深吸引的时候,老师让学生绘制一幅简图表达感情。然后让同学和周围人交换绘图并分享创作灵感与思路。

最后,老师给大家看作品《梅杜萨之筏》,让大家领略作品表达的内涵与作品绘画技巧的高超之处。

故事二:巴黎圣母院内拿破仑举行加冕仪式。

在学生对拿破仑有了简单了解后,欣赏画作《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并带领学生分析画面上人物的形象,让学生领会画面中人物表现的生动性。

选择两幅简单的图片详细讲解,剩下的图片简单地带领大家欣赏。并告诉学生遇到自己喜欢的作品,可以私下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作品更深刻的内容。下一节课,要求学生分享。

丰富的课堂环节,可以及时多方面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避免課堂气氛沉闷,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只有学生上课认真学习,才能确保思维想象力在美术课堂上得到有效培养。只有学生对美术课堂内容真正理解消化了,创造能力才会得到培养。

2.2进行开放式课堂教学,倡导学生自主学习。

美术教育不是脱离大众的悬空的艺术,而是与我们日常审美想象创造联系密切的一门学科。因此,美术课堂上不仅是老师在讲,更多的时候应该是学生主动学习,老师主要发挥引导作用。创造式的课堂教学,教师要在课堂中做引导者,学生成为主动学习的主体,这区别于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呆板的课堂教学。如果学生成为主动学习的对象,那么学生思维会更活跃,老师必要时对学生加以启发,则学生的创造力便会得到更有效的开发。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校园生活》时,教师可以完全交给学生自学。

案例:课堂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感受校园环境及建筑的美感。

(2)结合校园建筑物,学习方形物体的透视现象和规律,了解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知识。

(3)指导学生运用绘画透视和绘画构图知识表现校园环境和建筑的美感。

课堂环节:

(1)学生按座位分成小组,老师规定学习任务。

(2)学生到校园里观察,讨论并记录发现的规律。

(3)老师系统讲解透视现象和规律,并布置作业交由小组完成,巩固本节课学习内容。

(4)学生讨论校园里的生活,教师鼓励学生绘制自己脑海中对学校生活的印象。

注意点:(1)师生要建立融洽的关系。教师要亲切地与学生讨论自己眼中的校园景象,认真倾听学生眼中的校园生活。当课堂氛围不够活跃时,老师可以刻意接近学生的想法,以便双方有更多的话题。当讨论学生眼中的校园生活时,师生距离便拉近了,在谈论过程中,老师可以带领学生捕捉更多生动美丽的校园景色。我们不难发现,开放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已悄然发生了变化,往昔“高高在上”的权威地位已经没有了立足之地,现在的学生需要的是朋友般的教师[3]。(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踊跃发表意见。在引导学生观察了校园景色后,老师鼓励学生把自己对校园生活的新认识说出来,学生便可畅所欲言地表达。对于学生不同的观点,老师要善于点出学生看法中的闪光点并予以赞赏和鼓励。老师更要鼓励学生积极踊跃地提问问题,如发表完看法,部分学生可能会有想法绘制出美丽的校园并向老师询问绘画的技巧。对于提出这类想法的学生,老师首先要对他们进行肯定,给他们讲解基本的规则并鼓励他们自由发挥。在主动观察、主动发现和主动绘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想象力得到了开发,学习主动性也得到了提高。

美术是一门造型学科,是反映生活、表达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美术因表达创造的独特性,在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上发挥重要作用。素质教育正在深入推进,学生各方面能力都要得到有效发展,创造力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美术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创造力,美术教师要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代红.浅谈在美术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学周刊,2011-05.

[2]刘俊成.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才识.

[3]韩潇.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国校外教育.

猜你喜欢
创造力培养初中教育美术教学
美术教育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未来英才(2016年16期)2017-01-11 15:35:03
体验式教学在初中体育课的应用研究
初中阶段留守儿童安全感的特点及弹性发展研究
幼儿园教学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策略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2:29:50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2:40:18
初中思想品德课体验性教学初探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25:13
在美术教学中运用音乐 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24:25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4:26